滬醫生為8個月大狹顱症患兒重拼顱骨 "外星人"變可愛

2020-11-25 東方網

  術前(左),術後(右)

  頭顱高聳、前額扁平、眉骨眼眶深度內陷、頂骨開裂……出生僅8個月的男嬰小宇(化名)患有嚴重的狹顱症,外表看起來像外星人,在當地醫院無法治療的情況下,近日被送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求診。

  5月3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獲悉,小宇的手術獲得成功,腦袋恢復情況很好,外表呈圓潤飽滿狀,五官也較術前端正可愛。在此次治療過程中,醫學專家由於在術前運用了3D列印技術,等比還原患兒顱骨,使得術中手術更具精確性、減少出血風險等,並且使重塑後的面容更具家族特徵。5月31日,這名患兒將出院迎接自己的首個六一兒童節。

  致病病因未明

  據家屬介紹,小宇於2015年9月出生,家裡人發現他的面容跟正常孩子不一樣,走訪當地醫院均表示「無法治療」,隨即家人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求診。

  該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鮑南表示,小宇患有非常嚴重的狹顱症,又稱顱縫早閉或顱縫骨化症,這是一種胎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疾病,新生兒發生率為0.6/1000。一般而言,人腦在出生2個月後,腦重量會增加20%,到6個月時增加一倍,為了給腦預留足夠的生長空間,人在出生後,顱骨之間會留有數條縫隙,直到腦發育完成後,顱縫才會逐漸閉合。如果縫隙過早閉合的話,顱腔就太小了,會壓迫和限制正在迅速發育中的腦組織,引起顱內壓增高,並可能引起腦功能障礙。

  目前,醫學上仍未明確其致病病因。從現有研究資料來看,可能與胚胎期中胚葉發育障礙有關,也可能是骨縫膜性組織出現異位骨化中心所致,還可能與胚胎某些基質缺乏有關少數病例有遺傳因素,個別病例可因維生素D缺乏病和甲狀腺功能亢進所致。

  手術影像檢查

  5月中旬,小宇在醫院經過一系列詳細的影像檢查後,醫生發現他的頭部雙側冠狀縫閉合,因此導致頭顱高聳,像個「洋蔥」,前額扁平、眉骨眼眶深度內陷、前囟狹小、頂骨部分區域開裂。

  鮑南指出,小宇雙側冠狀縫閉合、前額扁平,會限制他大腦額葉部分的發育,對其情感、智商發展影響極大,因此必須在患發育關鍵期來臨之前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過程如同拼圖

  鮑南介紹,手術有兩個重要的目的:一是要把患者畸形的顱骨全部拆卸,松解被壓迫的大腦;二是對顱骨進行分割,逐個塑成需要的形狀,再重新拼接,這個過程就像玩拼圖一樣。

  然而,手術不僅需要技術,還要有立體裁剪的藝術美感,對於這個不到1周歲的孩子來說風險很大,也可能存在出血的可能。因此,手術前考慮採用3D建模的形式等比例還原患兒頭骨,在模型上預先設定裁剪方案、手術切割線等,確保「精準手術」。

  手術過程

  「每一例狹顱症的矯形手術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以前進行顱骨矯形手術全靠術中解剖後按實際情況憑經驗實施,到底效果如何只能等手術結束,頭皮縫合完後才能看出來。」鮑南表示,現在3D列印技術的出現,術前就按1:1的比例重現了小宇畸形的頭骨。

  手術過程

  3D建模成功後,鮑南一邊在腦中想像著裁剪方案,一邊在這個立體的、真實的頭骨模型上畫下了手術切割線。「實物模型不僅為手術方案提供精準指南,還可以通過提前測量父母面部數據,為患兒塑形後的面容體現父母特徵提供依據。」他說。

  手術過程

  5月21日,手術經歷4小時順利完成,術後7天「拆線」,經過幾天的恢復期,小宇已經逐漸呈現出完美的頭型,他將於5月31日出院,回家度過術後的第一個兒童節。

  鮑南醫生介紹,目前,對於狹顱症的治療方法首選手術,最好的手術時機為6個月-1歲時手術,可儘量減少對大腦發育的影響。

相關焦點

  • 上海醫生為8個月大狹顱症患兒重拼顱骨,小「外星人」變可愛
    上海醫生為8個月大狹顱症患兒重拼顱骨,小「外星人」變可愛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6-05-30 16:00 來源
  • 3D設計「頭骨拼圖」 8個月男嬰狹顱症獲矯治
    3D設計「頭骨拼圖」 8個月男嬰狹顱症獲矯治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施捷
  • 我院3D列印技術 助「狹顱症」寶寶重建顱骨
    「感覺兒子的頭型越長越不對勁,只前後長長,不左右長寬,像個橄欖球,明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日前,益陽沅江1歲7月小男孩豆豆(化名)因頭型異常、發育滯後就醫,並診斷為狹顱症,須立即手術。入院後,醫生為小豆豆安排了檢查,顱骨三維重建CT顯示豆豆的矢狀縫(矢狀縫是人體顱骨上的一條骨縫)是早閉的;腰椎穿刺測壓發現豆豆的顱內壓達到120mmHO,比正常孩子高(正常孩子的顱內壓是50-100mmHO),這明顯也是狹顱引起的一個顱壓增高,所以綜合診斷豆豆患的是少見的先天性狹顱症,並且已經嚴重畸形,前後徑變長,左右徑變窄,形如「橄欖球」。
  • 「狹顱症」寶寶重建顱骨記
    1歲多的寶寶晨晨(化名)患有狹顱症,他將接受顱骨重建手術。新華社記者陪伴晨晨完成了這場手術。1歲多的寶寶晨晨(化名)患有狹顱症,他將接受顱骨重建手術。新華社記者帥才攝據湖南省兒童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吳水華介紹,狹顱症是一種顱骨先天發育障礙性疾病, 因其顱骨不能隨生長發育而長大導致顱骨變形和腦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患兒出生時或出生後2個多月即出現某條顱縫或多條顱縫的早閉,伴發或繼發慢性顱內壓增高、頭顱外形異常、眼眶等部位發育異常。
  • 3D技術輔助精準"顱骨拼圖" "洋蔥頭"寶寶換新顏
    兒童醫學中心用3D列印技術重現患兒畸形頭骨。(資料)  東方網5月31日消息:頭顱高聳、前額扁平、眉骨眼眶深度內陷、頂骨開裂,8個月的男嬰佳佳活像個外星人。如今,佳佳的腦袋圓潤飽滿,五官端正可愛。  來自江蘇的患兒佳佳出生後,父母就發現他的面容有異於正常孩子。輾轉當地多家醫院就診無效後,父母帶著佳佳來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神經外科,診斷為非常嚴重的狹顱症。  狹顱症又稱顱縫早閉或顱縫骨化症,新生兒發生率為0.6/1000,是一種胎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疾病。
  • 七個月大寶寶頭型酷似外星人 只因……
    家住永州的唐女士,今年二月份生下了一個男寶寶,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她卻發現孩子的頭型,跟其他孩子有些不太一樣,看似來酷似「外星人」。「之前我們一直以為寶寶的頭型是睡成這樣的,直到寶寶一個月大的時候,生病了去打針,然後醫生就說,我崽的頭很長,不一定是睡成這樣子的。」起初,唐女士以為是孩子睡覺習慣不太好導致,可到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狹顱症。「每個人頭上都會有很多的縫,如果中間這一條提前閉合的話,那麼就會導致腦容量受到影響。」
  • 「尖頭娃娃」讓爸媽「頭大」不已 顱縫再造給孩子成長「留空間」
    除了顏值大受影響外,在嬰兒期如果出現一條或多條顱縫過早閉合,會影響顱骨的生長與擴張,而大腦卻繼續生長,顱骨薄弱處代償性擴大有限,常常會導致顱內壓增高,表現為易激惹、視力下降、智力低下、腦積水、精神活動異常、癲癇發作等。
  • 6個月寶寶突然昏迷,一查患了這種病!媽媽捐出五分之一肝臟……
    「我從醫二三十年,從未見過如此嚴重的兒童肝衰竭患兒!」切除兩片顱骨、移植肝臟,只有6個月大的深圳寶寶文文(化名)小小年紀卻已經歷兩次大手術,連醫生都為他絕境逢生的經歷而感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5月28日從中山三院嶺南醫院獲悉,武漢戰疫歸來的中山三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楊揚教授一結束隔離休整,便為肋弓皮膚下還「養」著兩片顱骨的文文做了肝移植手術。手術後文文快速變白,即將出院的他將擇期接受手術,將兩片顱骨復位。
  • 玩具上的鋼釘穿透兒童顱骨 購買玩具一定要謹慎
    被鋼釘扎傷的兩歲患兒。  長城網3月14日訊(記者 劉昆鵬 崔夢琳)近日,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接診了一名兩歲患兒。經頭顱CT檢查顯示:患兒左側耳後顱骨,有金屬異物貫穿進入顱內,未見明確顱內血腫形成。  據接診患兒的神經外科齊洪武副主任醫師回憶,當時患兒哭得很厲害,患兒父母非常著急,惶恐無措。
  • 新生嬰兒後腦勺有倆「小洞」 被診斷為先天性顱骨缺損傷
    數周前,尊尊在家人的期待下呱呱墜地,卻在出生後不久被發現後腦勺有兩個「小洞」,隨後,被送至省立兒童醫院神經外科救治,被醫生診斷為先天性顱骨缺損。「兩塊缺損面積分別是1.5cm×2cm和1.5cm×1.5cm,破損面的邊緣有一側隱約相連,形狀像是一個紀念章被不規則地分成了兩小塊。」入院後CT檢查結果顯示,孩子已出現顱內出血,病情必須立刻得到控制。
  • 男子被8樓丟下的扳手砸中腦門,刺入顱骨2釐米,醫生:幸好顱骨厚
    醫生介紹,雖然當時病人的情況並不是很危險,但是想要處理起來也面臨著很多的困難,在手術的時候一不小心都有可能會對顱骨等造成損傷。被8樓丟下的扳手砸中腦袋造成這次事件的又是高空墜物。從高空上丟下來一顆雞蛋都可以致死,而從8樓丟下來一個扳手砸中腦袋,更是後果不堪設想。這位被砸中的男子真是福大命大,才沒有生命危險。
  • 6個月寶寶突發肝衰竭 醫院接力救治
    切除兩片顱骨、移植肝臟,只有6個月大的深圳寶寶文文(化名)小小年紀已經歷兩次大手術。由於身患一種少見的代謝遺傳病,文文突發肝衰竭,且肝病入腦,一側肢體偏癱,生命危在旦夕。關鍵時刻,媽媽捐出了五分之一的肝臟,廣州市婦兒醫療中心、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接力救助文文。
  • 8位醫生走訪甘孜德格縣26個鄉鎮,義務為孩子們篩查先心病
    從5月11日開始,來自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外科、心內科、心功能室等的8位醫生,來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走訪26個鄉鎮,分成數個小組,為孩子們進行免費的先心病篩查。截止到5月15日義診結束,已篩查出57位先心病患兒。據了解,義診結束後,所有患兒將得到免費救治。
  • 只看頭骨猜得出是個啥嗎?瞧瞧外星人眼中的「小可愛」是什麼樣
    (圖片從上到下依次為:頭骨、外星人眼中頭骨的主人、頭骨真正的主人。下同)事實上,單觀察各種頭骨我們就會發現,它們是一種十分複雜的「自然奇蹟」,看起來確實好像應該長在遙不可及的神獸身上。於是人們腦洞大開:如果外星人見到地球上深受喜愛的動物頭骨——比如貓貓、狗狗以及各種討人喜歡的小可愛——他們又會如何想像這些動物原本的樣子呢?
  • 腦膨出怎樣修復顱骨
    從事神經外科工作,開展顱骨修復手術好多年了,見過各種各樣的顱骨缺損患者,包括合併有其他病症的患者。昨天有位患者問腦膨出怎樣修復顱骨?這的確是個問題,顱骨缺損後發生腦膨出也是一種常見的併發症,所以這裡也建議顱骨缺損患者早期或超早期進行顱骨修復手術,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此類合併症的發生。
  • 「另類醫生」痴迷解剖 30年收集過百顱骨
    ,收藏的顱骨標本上百個。他的住所儼然成了「顱骨標本博物館」。昨日,記者走進了葉曉明的住處,為您展示這位「另類醫生」和他的「顱骨標本博物館」的神秘之處。  女兒房內也擺滿標本  葉曉明,山東泰安人,泉州市第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在葉曉明的住處記者發現,自己仿佛走入了一座非同尋常的私人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