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電池儲能領域開年第一篇Science!

2021-01-10 騰訊網

第一作者:孫威

通訊作者:Martin Winter、王飛、王春生、許康

通訊單位:德國明斯特大學、復旦大學、馬裡蘭大學、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

研究亮點:

1. 首次報導了基於ZnO2可逆生成2電子轉移機理的非鹼性鋅空電池;

2. 深入解析了其反應機制與電解液成分、雙電層結構之間的關係;

3. 實現了非鹼性鋅空電池在空氣中穩定循環1600小時。

基於鋅與氧氣反應的鋅空氣電池的應用,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

鋅空氣電池具有高理論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原材料易得且成本較低等優點,是一種十分具有前景的電化學儲能技術。目前的鋅空氣電池通常使用高濃度鹼性溶液作為電解液,已經商業化的鋅空氣電池多為一次電池和鋅燃料電池,電化學可逆的鋅空氣二次電池仍處於研發階段。

阻礙二次鋅空氣電池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重要限制因素就是高濃度鹼性電解液,其帶來的主要問題包括:

1.金屬鋅負極在鹼性電解液中化學穩定性和電化學可逆性差,存在著枝晶生長、表面鈍化等問題,造成電池循環壽命短,同時導致鋅的有效利用率低,實際容量遠低於其理論容量;

2.鹼性電解液中,空氣正極的氧還原(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反應為有水分子參與的4電子反應(H2O+O2+4e-4OH-),其動力學較差,因此需要複雜且昂貴的催化劑體系來加速此過程;

3.鹼性電解液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在正極表面生成不可溶的碳酸鹽,阻塞空氣電極的反應通道。

為了突破鹼性電解液對鋅空氣電池的限制,多個研究團隊合作,通過對電解液組成和雙電層結構的調控,首次探索並成功實現了一種全新的基於過氧化鋅(zinc peroxide, ZnO2)的可逆生成與分解反應的反應機制,並利用該反應機制構建了新型的非鹼性鋅空氣電池。研究團隊使用以三氟甲磺酸鋅(Zinc triflate , Zn(OTf)2)為代表的具有疏水特性陰離子的鋅鹽電解液,在空氣正極表面構築了鋅離子富集的特徵雙電層結構,從而實現了鋅離子與氧氣反應的2電子轉移過程,並有效抑制了水分子參與的4電子反應。

該工作首次報導了基於ZnO2可逆生成這一2電子轉移機理的非鹼性鋅空電池,並解析了其反應機制與電解液成分、雙電層結構之間的關係。與傳統的鹼性鋅空氣電池相比,該非鹼性鋅空氣電池具有以下明顯優勢:

1.鋅負極利用率高,從而大幅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降低單位能量密度的電池成本;

2.電池充放電反應可逆性高,具有長循環壽命;

3.電池可以在在空氣中穩定的運行,簡化了電池結構,降低電池組件的耐腐蝕性要求。

這項研究工作於2021年元旦發表在Science上,第一作者為德國明斯特大學MEET電池研究所博士後孫威;通訊作者為復旦大學材料系王飛研究員,美國陸軍實驗室資深研究員許康,美國馬裡蘭大學化工系王春生教授和德國明斯特大學MEET電池研究所Martin Winter教授;合作者包括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張寶博士等。

相比傳統的鹼性鋅空氣電池,使用Zn(OTf)2電解液的鋅空氣電池的鋅負極利用率從8.1%提高到83.1%。同時,非鹼性鋅空氣電池也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靜置480小時後,仍能在1.0 V左右正常放電。由於鹼性電解液易與空氣中的CO2發生副反應,生成的不可溶的碳酸鹽附著在空氣正極表面,阻塞空氣的反應通道,導致鹼性鋅空電池的循環壽命不佳。

因此,通常鹼性鋅空氣電池在純氧氣氛圍下可以獲得更好的循環性能。然而,非鹼性鋅空氣電池所使用的Zn(OTf)2電解液,不與CO2發生副反應,在空氣中和氧氣中表現出一致的穩定的長循環性能。

圖1. 基於Zn(OTf)2電解液的非鹼性鋅空氣電池與傳統鹼性鋅空氣電池電化學性能對比

該工作選擇了Zn(OTf)2與ZnSO4這兩種具有代表性的水溶液,作為非鹼性鋅空電池電解液的對比研究。在ZnSO4電解液中,空氣正極仍然發生H2O和O2的4電子反應,生成OH-,電解液的pH值隨著反應進行不斷變化,正極生成鹼式硫酸鋅。而在Zn(OTf)2電解液中,通過XRD、SEM、Raman、XPS等材料分析方法,確定了過氧化鋅(ZnO2)為正極放電產物,電解液pH值無明顯變化。

通過檢測鋅氧氣電池中的氧氣壓強變化,確定了Zn(OTf)2中為2電子轉移反應。通過產物表徵以及反應過程的分析,確定了ZnO2的可逆生成與溶解為Zn(OTf)2電解液中的空氣正極反應。基於此反應機理,電解液中的載流子為鋅離子,電解液僅起離子傳輸作用,並不直接參與電化學反應。因此該鋅空氣電池只需要使用少量電解液即可正常工作,可以進一步提升整體電池的能量密度。

圖2. 基於Zn(OTf)2與ZnSO4電解液的鋅空氣電池電化學性能與反應產物

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Moleculardynamics simulations)、密度泛函理論計算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calculations、量子化學計算(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s)等方法解析了Zn(OTf)2與ZnSO4電解液中的不同雙電層結構以及ORR的反應路徑。

由於OTf-陰離子的疏水與SO42-陰離子的親水特徵,在Zn(OTf)2電解液空氣正極雙電層結構中的鋅離子與水分子的比值(模擬放電狀態),明顯高於ZnSO4電解液。對比兩種ORR的反應路徑發現:相比於動力學較慢的水分子4電子分解反應,Zn(OTf)2電解液中鋅離子直接參與的2電子轉移反應更易發生。

圖3. Zn(OTf)2與ZnSO4電解液中的雙電層結構模擬解析與氧氣還原反應機理研究

該工作對基於ZnO2的非鹼性鋅空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在空氣環境中進行了測試。在不同電流密度下、不同循環周期,均可實現ZnO2的生成與分解反應,電池均可以穩定的充放電。

此外,將化學合成的ZnO2負載到空氣正極,在充電過程中ZnO2分解,表現出與電化學生成的ZnO2類似的電化學行為,進一步證實了ZnO2的電化學可逆性。該電池在空氣中可以穩定循環1600小時。

圖4. 基於ZnO2生成的鋅空氣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這項突破性工作從電解液設計的角度出發,研究電池反應機理,為提高鋅空電池的電化學性能、以及研發高可逆的二次金屬空氣電池提供了新的理解和研究思路,對於開發更低成本、更安全的未來儲能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Wei Sun et al. Arechargeable zinc-air battery based on zinc peroxide chemistry. Science 2002, 371,46-51.

本文來源:能源學人

成語接龍休息一下

相關焦點

  • 2021年電力儲能和通訊儲能鋰電池行業預測
    2021年電力儲能和通訊儲能鋰電池行業預測鋰電池儲能技術應用範圍廣泛,包括電力系統、通信基站、數據中心、UPS、軌道交通、人工/機器智能、工業應用、軍事應用、航空航天等,潛在需求巨大。2021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市場(電力儲能鋰電池+通訊儲能鋰電池)將迎來需求拐點,主要驅動拉力來自於政策、新基建等因素。
  • 鋅空電池首篇《Science》!非鹼性可充電鋅空電池!可在空氣中穩定...
    可充電鋅空電池商業化進程的「攔路虎「  鋅空氣電池(ZAB)因其能量密度高(1086 Wh kg -1)、成本低、安全環保等優點,被認為是具有巨大潛力的一項電化學儲能技術。雖然一次鹼性鋅空電池已經實現商業化,成功應用於醫療和通信應用領域,如微型助聽器和無線信息傳遞裝置。
  • 未來鋰離子電池在儲能領域的應用前景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頒發引起了在儲能領域的科學家的極大的興趣。該獎項由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ingham和Akira Yoshino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開發對鋰離子電池生產必不可少的嵌入材料方面的開拓性工作。
  • 2021年: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新起點
    未來的推廣應用需注意通過雙積分等政策不斷降低企業平均燃油消耗量,重視私人消費領域的推廣,完善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協同機制,促進燃料電池汽車及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通信、人工智慧等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2021年將是我國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的新起點。
  • 鋰離子電池儲能技術的應用
    打開APP 鋰離子電池儲能技術的應用 發表於 2021-01-08 11:13:01 在生活中,你可能接觸過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
  • 2019年中國釩電池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大規模儲能領域需求前景廣闊
    ,因此在大規模儲能領域具有廣闊的前景。,不易搬運的缺點,但十分適合作為儲能電池,尤其是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釩電池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規劃研究報告
  • 重力儲能和氫氣儲能將打入鋰離子電池市場?
    在這一領域,鋰離子電池目前佔據主導地位。而在抽水蓄能之後,壓縮空氣儲能(CAES)是批量管理電力的選擇之一。但上述這兩種方法都是資本密集型的,且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為了滿足人們對可靠、廣泛可用、價格低廉的小型儲能設備日益增長的需求,電池成為電力生產商的首選。
  • 2021年第一篇《Science》封面文章誕生!|science|選擇性|滲透性|...
    2021-01-01 19:41:30 來源: 材料科學與工程 舉報
  • 大連理工《iScience》:綠色動力電池突破,有望取代鋰離子電池!
    研究生李彤為第一作者,李明強為通訊作者。 論文連結: 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0)31173-1
  • 大規模液流釩電池儲能技術的進展
    1974 年 Thaller 在第九屆能量轉換工程會議上首次提出了氧化還原液態電池,1978 年義大利人 A.Pellegri 等首次發表關於液流電池的專利,1984 年澳大利亞南新威爾斯大學(UNSW)開始對液流電池展開系列研究,並於 1991 年研發成功1kW 電池電堆。
  • 儲能領域新的挑戰者,全固態電池入場
    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漸進步,人們對能源存儲與轉化的要求逐漸提高,傳統鋰離子電池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於電池儲能的高要求,於是新的挑戰者——全固態電池入場。 (5)固態電池還具有結構緊湊、規模可調、涉及彈性大等特點。固態電池既可以設計成厚度僅幾微米的薄膜電池,用於驅動微型電子器件,也可以製成宏觀體型電池,用於驅動電動車、電網儲能等領域,並且在這些應用中,電池的形狀也可根據具體需求進行設計。
  • 編輯部發函關切中國學者,或成我國首篇被撤稿Science論文
    根據「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的信息,質疑者正是Elizabeth Bik——學術圈有名的「質疑專業戶」,此前還質疑了南開大學曹雪濤多篇論文存在實驗圖片「不當複製」的問題。Elizabeth Bik過去3年一共對中國400多篇科研論文提出過質疑。
  • 英國批准歐洲最大的電池儲能項目
    該儲能綜合體計劃在最初的兩個小時內提供快速反應的電源和系統平衡。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BEIS)已批准部署一個由英國能源公司InterGen開發的320兆瓦/640兆瓦的儲能綜合設施,該設施建成後將成為歐洲最大的儲能項目。這個耗資2億英鎊(2.66億美元)的項目計劃部署在倫敦港口世界門戶,這是一個位於埃塞克斯泰晤士河畔的物流園。
  • 《Science》主編回應中國燃料電池研究「造假」:發函重點關注,之前撤稿率100%
    根據「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的信息,質疑者正是Elizabeth Bik——學術圈有名的「質疑專業戶」,此前還質疑了南開大學曹雪濤多篇論文存在實驗圖片「不當複製」的問題。Elizabeth Bik過去3年一共對中國400多篇科研論文提出過質疑。
  • 真要成為中國首篇被Science撤稿論文?NS要集齊了!
    根據「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的信息,質疑者正是Elizabeth Bik——學術圈有名的「質疑專業戶」,此前還質疑了南開大學曹雪濤多篇論文存在實驗圖片「不當複製」的問題。Elizabeth Bik過去3年一共對中國400多篇科研論文提出過質疑。
  • 202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行業回顧與展望
    小型類鋰離子電池主要用於手機、電腦、電動工具、電動二輪車及新興消費應用等領域,2020Q1-Q3,在5G手機、電動工具和電動兩輪車用電池的帶動下,我國小型類鋰離子電池出貨量達到39.7Gwh,同比增長16.5%;儲能用鋰離子電池仍處於市場導入階段,出貨量較少,但增長速度較快,在基站建設、海外儲能和國內發電側儲能項目的帶動下,2020Q1-Q3我國儲能電池出貨量為9.1GWh,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 物理科學學院李洪森課題組在《Nano Today》等期刊發表多篇高水平...
    碩士研究生趙忠晨為本文的第一作者,李洪森教授為通訊作者,青島大學為第一單位,此外16級本科生莊亦丹、王峰全程參與了該論文的發表。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島市科技計劃應用基礎研究項目、青島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等的資助。
  • 2021 Science報導鋅空氣電池研究突破:正極生成過氧化鋅的非鹼性鋅空氣電池
    鋅空氣電池具有高理論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原材料易得且成本較低等優點,是一種十分具有前景的電化學儲能技術。
  • 細胞子刊《iScience》發表大工綠色動力電池突破性成果
    研究生李彤為第一作者,李明強為通訊作者。氯電池具有理論體積能量密度大(2500 Wh/L)、氯在海水中含量巨大、成本低、安全等優點,被視為潛在的「下一代」電化學存儲設備。然而,由於氯離子氧化還原材料的不穩定性及在電解質中的溶解性,導致了其循環壽命短(100次左右),從而限制其在儲能領域的發展應用。
  • 中科院這個科研部門,一個月投中2篇Science!
    任文才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於2020年3月完成兩篇論文並投稿至Science,隨後皆被錄用。第一篇於8月7日刊發,第二篇於10月30日刊發。 讓我們首先關注到任文才科研團隊發表的這兩篇Science論文的具體情況(以近日發表文章為優先介紹): ‖ 第一篇:發現空位誘導的二維材料薄膜超快離子傳輸 10月30日,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在線發表了該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在二維材料物性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