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學學院李洪森課題組在《Nano Today》等期刊發表多篇高水平...

2020-12-05 青島大學新聞網

新聞網訊 近日,物理科學學院李洪森教授課題組在納米科學領域權威刊物《Nano Today》發表了題為「Designing two-dimensional WS2 layered cathode for high-performance aluminum-ion batteries: From micro-assemblies to insertion mechanism」的研究論文(Nano Today, 2020, 32, 100870; IF=16.582)。碩士研究生趙忠晨為本文的第一作者,李洪森教授為通訊作者,青島大學為第一單位,此外16級本科生莊亦丹、王峰全程參與了該論文的發表。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島市科技計劃應用基礎研究項目、青島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等的資助。

鋁離子電池是近期發展起來的以金屬鋁為負極、以富含Al3+和AlCl4-的離子液體為電解液的新型儲能裝置。其體積能量密度是傳統鋰離子電池的4倍,是鈉離子電池的7倍,此外,鋁是地殼豐度最高的金屬,因此鋁離子電池被認為是極有應用前景的新型電池系統。我校李洪森教授團隊通過使用離子絡合和限域硫化的方法合成了一種由超薄納米片堆疊而成的具有獨特的二維WS2微米片,並將其作為正極材料應用於鋁離子電池。以第一性原理計算和一系列的非原位表徵手段首次揭示了WS2基鋁離子電池的儲能機制。所組裝的WS2//Al電池展現出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在1 A g-1大電流密度下循環500次後比容量穩定在119 mAh g-1,此外,隨溫度變化的充放電試驗表明,在-20~70oC的較大溫度範圍內,該鋁離子電池都可以穩定工作,展現出良好的全天候應用能力。

自2019年來,李洪森教授團隊在新型離子電池儲能領域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進展,以青島大學為第一單位在多個高水平期刊發表多篇相關學術論文,其中包括Nano Today, 2020, 32, 100870 (IF=16.582)、Energy Storage Mater., 2019, 22, 228 (timely IF= 17.057)、Energy Storage Mater., 2020, 26, 83 (timely IF= 17.057)、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 44333 (IF=8.456)、J. Power Sources, 2019, 440, 227147 (IF=7.467)等。

文章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48013220300396

相關焦點

  • 《Nature Materials》刊發我校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強、李洪森...
    新聞網訊 近日,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強、李洪森以共同一作兼共同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在線發表了題為「Extra storage capacity in transition metal oxide lithium-ion batteries
  • 物理科學學院邀請天津大學陳亞楠、胡適教授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8月21日下午,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亞楠教授、化學系胡適研究員應邀來物理科學學院,在博逸樓401會議室分別作了題為《Extreme-environment enabled advanced nano-manufacturing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 青島大學李洪森課題組在構建高性能鋁離子電池取得重要進展
    鋁離子電池(AIBs)由於鋁的豐度高、固有安全性和三電子氧化還原性能,是下一代高性價比電池技術的理想選擇。鋁離子電池是近期發展起來的以金屬鋁為負極、以富含Al3+和AlCl4-的離子液體為電解液的新型儲能裝置。
  • 物理科學學院龍雲澤課題組在納米能源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新聞網訊 近日,物理科學學院龍雲澤課題組王曉雄在摩擦電納米發電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Anisotropic nanogenerator for anticounterfeiting and information encrypted transmission」為題發表在國際能源領域著名期刊
  • 近日,山東這所高校在Nature子刊發表原創科研成果!
    近日,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強、李洪森以共同一作兼共同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在線發表了題為&34;的原創研究成果。這是青島大學首次以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單位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科研論文。
  • 1個月2篇!青大同一學院連續在《Nature》子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孫彬和李強、李洪森團隊連續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子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李強、李洪森研究團隊以共同一作兼共同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在線發表了題為「Extra storage capacity in transition metal oxide
  • 物理科學學院本科生在光學知名期刊Optics Express上發表論文
    新聞網訊 近期,物理科學學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2017級本科生葛家豪以第一作者在光學類國際知名期刊Optics Express(光學2區,IF=3.669)發表題為《Tunable dual plasmon-induced transparency based on a monolayer
  • 物理科學學院2020年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取得突破
    新聞網訊 近日,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省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結果,物理科學學院在項目立項方面實現突破,立項總數達到11項,其中傑出青年項目2項、面上項目7項、青年項目2項。Lett.等主流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總引用超過1000次,單篇最高引用333次,入選ESI高被引用論文2篇。擔任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10餘種學術刊物審稿人。
  • ...我校王鳳雲課題組在金屬氧化物納米纖維場效應電晶體方面的新進展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特聘教授王鳳雲課題組與香港城市大學何頌賢副教授課題組合作,利用廉價易行的靜電紡絲法製備了形貌可控、大面積Mg摻雜In2O3納米纖維薄膜FET,這一成果以「High-performance enhancement-mode thin-film transistors based
  • 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陶曉奇副教授課題組在國際Top期刊發表高水平...
    近日,國際Top頂級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最新刊登了我院陶曉奇副教授課題組發表的題為「Conjugation of antibodies and aptamers on nanozymes for developing biosensors」論文。
  • 我校單福凱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雜誌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高...
    」在國際材料領域頂級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刊發(http://doi.org/10.1002/adma.201701599)。論文第一作者為物理科學學院物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劉奧。Advanced Materials是Wiley出版社旗下材料科學領域的國際頂尖期刊,在國際材料領域享譽盛名,最新影響因子19.79。該期刊以通訊文章接收發表材料領域相關的頂尖科研成果。這是我校首次在該期刊上以第一通訊單位發表高水平原創性科研成果。
  • 白鋒教授課題組在Nano Letters及ACS Nano上發表系列學術論文
    我校白鋒教授課題組一直致力於卟啉可控自組裝及其相關應用的研究,近期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Nano Letters及ACS Nano上連續發表。採用本課題組開發的酸鹼中和/膠束限域可控自組裝方法實現了四苯羥基卟啉(THPP)的可控自組裝。
  • 信息學院李曉明-楊仝課題組發表北京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的首篇...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李曉明教授、楊仝助理研究員課題組在計算機協會數據通信專業組年會(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CM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Data Communication, SIGCOMM2018)上發表論文《彈性sketch:一種自適應快速網絡測量方案》(Elastic sketch: adaptive and fast
  • 青島大學首篇《Nature Mater》誕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強、李洪森以共同一作兼共同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在線發表了題為「Extra storage capacity in transition metal oxide lithium-ion batteries revealed byin situmagnetometry」的原創研究成果。
  • 人居學院顧兆林課題組在《Physics Reports》發表論文
    近日,國際物理學權威綜述期刊《Physics Reports》刊發了西安交通大學人居環境與建築工程學院顧兆林教授課題組綜述性論文「Electrification of particulate entrained fluid flows—Mechanisms, applications, and numerical methodology」,介紹氣固兩相流中顆粒荷電的應用、荷電機理及數值模擬方法
  • 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前身是河北大學物理系,成立於1951年,2000年更名為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50多年來已有5000多名本科生和200多名碩士生、17名博士生畢業,目前在校生802人。  學院現有教職工97人,其中正高職稱26人,副高職稱2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0人,博士生導師8人。
  • 鄭海務教授課題組在ACS Nano上發表關於壓電光電子學與鐵電極化...
    通過同時施加壓應變和外電場極化提高BLFO/ZnO光伏性能物理與電子學院河南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國際聯合實驗室鄭海務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Enhanced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s of La Doped Bismuth Ferrite/Zinc Oxide Heterojunction by Coupling Piezo-Phototronic Effect and Ferroelectricity」在自然指數期刊、國際頂級期刊ACS Nano(中科院一區,IF=14.588)上在線發表( https:/
  • 江蘇這所「雙一流」高校在3大國際學術期刊連發4篇論文
    近日,南京師範大學在三大國際學術期刊上連發4篇論文。分別為生命科學學院鍾伯堅教授研究組在生物學領域頂級期刊Current Biology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李曉教授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生科院胡志剛-郭志剛課題組在知名腫瘤專業期刊Oncogene發表的兩篇研究論文。
  • 物理科學學院邀請中山大學副教授王慧超作學術報告暨研究生招生宣講
    新聞網訊 8月18日下午,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王慧超應邀為物理科學學院師生作了題為《狄拉克材料中的對數周期量子振蕩》的線上學術報告,並介紹了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的基本情況,作了研究生招生宣講。報告會由物理科學學院應用物理系主任溫崢主持,學院部分老師、本科生及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