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佔據地球上水資源的97%,海洋生物超210萬種,但人類只了解5%

2020-12-03 宇宙知識聯盟

雖然我們人類生活在陸地上,但是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生命是起源於海洋的。我們人類在孕育的過程中,也會有類似海洋生物的特徵出現,不過最後都進化掉了。而地球上的海洋佔了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的水深達到3795米。整個海洋中的水的體積有13.5億立方千米,是地球上水資源的97%。這麼龐大的海洋,我們人類對它的研究自然也是不少的。但是即使研究了這麼久,還是有些地方是以我們人類現在的技術無法企及的。就比如說海底,所以有很多的科學家表示,我們的人類連海底5%還沒有探究到。那麼海洋對我們的地球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

我們知道,海洋在整個地球的環境的變化中,都有著很大的作用。首先海洋能給我們地球穩定溫度。因為我們地球會因為公轉和自轉,在太陽的的影響下,出現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當地球發生這些變換的同時,接受太陽的熱量也不同,所以地球上的溫度也會隨著變化。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所以海洋在陸地氣溫較低時,就會放出熱量來平衡地球的整體溫度。那麼當地球的環境溫度升高時,海洋就會把多餘的熱量吸收,來降低整個地球的溫度。不僅如此,還會形成季候風,為陸地上來上一下雨露。地面上的淡水才保持在了一個源源不斷的狀態。

這麼一大片海洋,自然裡面的資源也是不少的。根據統計,目前為止,我們人類目前為止所發現海洋魚類有著15304種。這還是只是以我們人類現在的技術,所能發現的海洋魚類。根據我們的科學家們的推測,可能在海洋中存在有210萬種海洋生物。那麼這些海洋魚類,對我們人類的好處就是能吃。由於我們人類的人口越來越多,糧食的短缺已經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這大量的海洋魚類,可以成我們人類新的食物來源。那麼在海底,還有著非常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這也給人口增大造成的能源短缺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但是我們人類對這個海洋卻越來越不友善,越來越對的垃圾進入海洋當中,造成了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海洋中的塑料微粒含量也越來越高,要是我們還持續這樣破壞環境,那麼這個海洋可能會用海嘯的方式來懲罰我們。

相關焦點

  • 瑰麗的海底世界,奇妙無窮的想像,人類對於海洋到底了解多少
    精彩的打戲,華麗的海底宮殿,神奇的海洋生物,各種高科技飛船,就像是穿行在細胞液裡的線粒體,忙忙碌碌著供給動力。那是一種至尊的享受,仿佛自己就是海王,自己就是救世主,我是海底指環王!那麼關於海洋及其海底生物,你知道多少呢?地球上連成一片的海和洋的統稱。海一般鄰靠陸地。洋遠離大陸,世界上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 海洋生物簡筆畫:螃蟹
    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分布在我國灘涂上的海洋生物種類共有1580多種。其中以軟體動物(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貝類)最多,有513種,其次是海藻358種,甲殼類(主要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蝦、蟹)308種,其他類群種類很少。我國沿海灘涂生物的種數與海域生物一樣,也是自北向南逐漸增多。  全世界的科學家正在進行一項空前的合作計劃,為所有的海洋生物進行鑑定和編寫名錄。
  • 地球那麼大的面積,能容納多少人?科學家:只佔據不到10%
    今日分享的內容為:地球那麼大的面積,能容納多少人?科學家:只佔據不到10%。   大家應該都看過地球的總覽圖為藍色的外表看上去像一顆藍寶石一樣,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海洋佔地球表面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一一大半都是海洋
  • 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存有地球上70%的淡水資源,人類可用7500年
    如果我們從太空中遙望地球,會發現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星球。這是地球上海洋的顏色。地球上的海洋面積可達3.6億平方公裡,佔到了地球總面積的71%。地球上的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海洋中的水量是非常豐富的。地球上的海水總量可達13.5億立方公裡。
  • 啊呀呀海洋王國|海洋裡一共有多少種生物?
    除了鯨魚、海豚、水母、珊瑚等等大家熟知的海洋生物,你們知道,在浩瀚大海中一共有多少種海洋生物嗎?目前,全世界的科學家正在進行一項空前的合作計劃,為所有的海洋生物進行鑑定和編寫名錄。海洋裡到底有多少種生物?一項綜合全球海域數據的調查報告出爐了。目前已經登錄的海洋魚類有15304種,最終預計海洋魚類大約有2萬種。而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預計實際的數量則在這個數字的10倍以上,即210萬種。
  • 海洋汙染造成對海洋生物資源的嚴重損害
    中國海洋報訊近日,記者從海南省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2012年全年,三亞市直接投入資金5000餘萬元,整治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今年,該市將從完善海洋資質擴項等方面繼續加大海洋環保力度。近年來,由於氣候及人為等原因,三亞市三亞灣的海灘侵蝕情況比較嚴重,三亞陸源排汙口的排汙造成局部海域汙染,海洋汙染造成對海洋生物資源的損害。
  • 人類了解地球嗎?了解地球環境的獨特性,圈層演化及其作用
    一、地球環境及其組成:自然環境包括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要素,例如空氣、陽光、水、土壤、礦物、巖石和生物等,以及由這些要素構成的各圈層,如大氣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巖石圈。這些要素和圈層構成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地理環境。
  • 假如海洋和陸地的面積顛倒,地球上還會出現人類嗎?
    就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張地球的外部照片誕生了。不過此時的照片還是黑白照片,難以分辨顏色,不過也可看到地球的形狀是不規則的橢圓狀。隨著科技的逐漸進步,地球的表面顏色也為世人所知了,那是蔚藍色。蔚藍色,是海洋的顏色,這便表明了地球表面海洋所佔據的面積比較大。「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是地面的分布格局。
  • 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會發生什麼?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筆者-小文地球總面積為5.11億平方公裡,而海洋面積則佔據了其中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為3.617453億平方公裡,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就是我們所擁有的陸地。因為海洋和陸地的均衡佔比,地球才擁有了「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稱號,但隨著人口的爆炸性增長,人類逐漸覺得陸地不夠用了,那麼,假如將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地球會變得更加適宜人類生存嗎?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地球陸地的面積約為1.49億平方公裡,其中三分之一的陸地為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並且這些乾旱地區還在以每年6萬平方千米的速度向內陸擴展著。
  • 海洋中的病毒數量遠超陸地,海洋生物為何能存活那麼久?
    在地球上,病毒幾乎無處不在。它們的普遍存在程度可以使得每一種動物都受過病毒的感染,即使免疫能力較強的人類也是如此。病毒之所以能有十分廣泛的分布範圍,是因為它們的種類繁多,其中一些種類的傳播速度快。原來有一支國際科研團隊去到對大西洋多個海域進行海水檢測,並通過檢測驚訝地發現幾乎每一個樣本裡都存在大量的病毒,有些樣本的病毒種類甚至超過了20萬種。對此研究人員十分好奇,在病毒密度如此高的環境中,海洋生物都是如何存活下來的?為了探究這個問題,該研究團隊從同一海域採集了一定量的海水,並且從中捕捉到了螃蟹、海綿和蛤蜊三種海洋生物,將它們待會實驗室做研究。
  • 上升的水溫破壞了海洋生物的家園,也破壞了人類生命和海洋的聯繫
    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對人類生命至關重要。它們提供世界上大部分的食物和氧氣。但是,今天,世界上許多海洋地區都被過度捕撈和汙染。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海洋生態,不斷上升的水溫正在嚴重損害貝類,珊瑚礁和其它資源。
  • 海洋環境丨探索海洋深處的秘密
    地球上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裡,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海洋是生命的起源之地,海洋中的生物多達20餘萬種,其中動物約18萬種,植物2萬餘種。在動物中有魚類2.5萬種,可供人類食用的魚類有200餘種。
  • 管華詩:21世紀,建設一個人海和諧的文明海洋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海洋也是一個具有巨大時空尺度的由物理、化學、生物、地質過程耦合在一起的複雜開放系統。海洋佔地球面積71%,它的平均深度是3800米,儲蓄了地球表面97.2%的水,提供了一個比陸地大300倍的生命生存空間。海洋是一個連續的整體,相對陸地來說,它又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它的整體性、區域性、開放性構成了海洋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徵。海洋是一個生物多樣性的世界。
  • 報告全文發布|《海洋汙染物指南:人類健康和海洋生物面臨的毒害威脅》
    —人類健康和海洋生物面臨的毒害威脅》(文末點擊「閱讀原文」可下載報告中文版)。對於海洋、海洋生物,以及那些依靠海洋來獲取生存所需的食物並創造出海洋文化的人們而言,海洋汙染物正在影響他們的健康。人類有意或無意釋放的日漸增加的化學混合物,以及隨波逐流的廢棄物特別是塑料廢棄物,正不斷進入江河湖泊和海洋環境。
  • 你所不知道的地球冷知識,95%的海洋世界是人類未知的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雖然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但地球上的許多奧秘卻還沒有被揭開,今天就盤點一下你所不了解的地球冷知識。一、每年約有40000多噸流星進入地球在過去的50年裡,每年有812顆隕石墜落。其中,1978年和1989年就發生了3000多起隕石墜落事件。
  • 世界最大的海洋館,匯集了世界各地超過萬種的海洋生物!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世界最大的海洋館,匯集了世界各地超過萬種的海洋生物,海洋館裡的每一種小細節都能讓你驚喜。 Tip:進島之後去海洋館路線:乘坐聖淘沙捷運,經過一站到「濱海站」下車。
  • 地球海洋深處有什麼?探測器下潛有新發現,海洋生物有滅絕風險!
    地球海洋深處有什麼?探測器下潛有新發現,海洋生物有滅絕的風險!現在人類已經有能力憑藉自己的雙手走出地球,去太空遨遊一圈。探測器為我們傳回的珍貴數據,也讓我們對地外空間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我們在地球之外自由翱翔,卻並不了解真正的地球。
  • 《五彩繽紛的海洋生物》第一章 世界的一角-認識海洋生物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推翻了長期以來居於宗教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這僅僅是人類世界觀的一個變化,諸如此類的認識變化實在太多了。  今天我們在全社會倡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是科學的世界觀、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及集體主義的價值觀。科學的世界觀是最為基本的出發點。
  • DNA條形碼 海洋生物的「身份證」
    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上,約70%的面積被海洋佔據著。而在這片廣袤無垠的蔚藍中,生活著數以萬計的生物。隨著人類對世界認知的加深,曾經神秘莫測的海洋也漸漸變得「透明」。海洋中的生物,哪些可以入藥,哪些可以食用,哪些可以學習效仿……都被人類打上了「標籤」。   如今,人類在開發海洋的同時,希望對海洋了解更多,也能更好地保護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