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專家說吃魚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2020-11-23 中國水產養殖網

如果有專家說吃魚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2020-02-01 16: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7162 次 我要評論

一夜之間,雙黃連口服液迅速竄上了各大頭條熱門。從雙黃連口服液迅速爆紅的事情可以看得出來,要想讓普通老百姓為之發瘋的,可能就是個新聞。肺炎肆虐讓普通老百姓嚇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條新聞就又讓人不顧一切衝出大門。一直以來,水產養殖行業裡的盲目跟風行為,總是為人詬病。但殊不知這是很多普通人都會有的盲從心理,專業的傳播學屬於叫「從眾心理」。

2017年08月13日晚九點半左右,深圳地鐵1號線列車停靠科學館站時,一男子在車廂內莫名其妙地突然跑動,隨即導致其他乘客慌亂下車。所幸事件中無人受傷。深圳地鐵不是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情,這就是典型的從眾心理,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都跟著一起瞎起鬨。剛剛火爆全國的雙黃連搶購事件,更是一個典型的超大群體性的盲從行為。1月31日,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發布消息稱,雙黃連口服液可用於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隨後,全國多地藥店出現了市民排隊購買雙黃連口服液的現象。奇葩的是雙黃連月餅都有人開始賣了,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淘寶店鋪中某家獸用雙黃連口服液的銷量在噌噌噌的上漲,這不是簡單的盲從了,這簡直就是XX了。

如果說有人最後發現雙黃連事件是個營銷事件,那想出這個點子的一定他娘的是個人才,這個絕對跟「搶鹽事件」、「板藍根脫銷」、「綠豆脫銷」一樣,還有很多「豆你玩」「蒜你狠」,都是如此。當然,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發布的消息可能真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無意中導致了一個全民荒唐的事情發生了,如果這個可以當做笑話的新聞傳到國外的話,不知道的老外還以為我們仍然在什麼洪荒時代呢?於是我就想起來一周多前肺炎剛剛讓人恐慌的時候,鹽城養魚的何老闆給我發的消息。

想想也是啊,如果真的有哪位牛逼的專家振臂高呼一下,吃魚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哪怕說的模糊點,吃魚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然後權威媒體報導一下,最好的多來幾家權威媒體同時發布一下,恐怕水產人的這個春節,以及以後的每一天,就不是「大寫的慘」了。

從這個事情也可以看出來平臺的重要性了,觀點很重要,但最後由什麼樣的媒體平臺來發布,這個就更重要了。肺炎在春節前就開始形成很大影響了,一些行業媒體開始呼籲多吃魚,實際效果怎麼樣相信大家用腳都能看得到,在這樣的疫情環境下,你就是天天吃桂林西瓜霜扯破嗓子呼籲,也沒什麼人搭理你,最多就是少部分人的自嗨罷了。一如之前豬瘟、禽流感爆發的時候,同樣很多人呼籲多吃魚,有用嗎?民眾的意識裡如果沒有吃魚就能怎麼樣怎麼樣的概念,你一天呼籲三遍都是白搭。所以你們是不是可以總結出這樣的結果,讓一個權威的水產專家或者營養學專家接受哪個全國性的牛逼媒體採訪,宣傳一下多吃魚蝦蟹有什麼好處,尤其是多吃安全的人工養殖的魚蝦蟹有哪些好處,這個效果是不用懷疑了的。

很多人總覺得2019年水產品行情不好,養殖戶不掙錢等等等,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包括我們水產養殖網也都會琢磨琢磨問題到底在哪裡。其實,宣傳一直才是水產行業裡最短板的一塊,就像我個人一直不會忘掉說的一個問題,就是再好的水產品,老百姓如果認識不到其中的營養價值,價格再便宜可能也沒人吃,如果他認識到了其中的營養價值,但很難在普通家庭烹飪出來的話,這樣的品種也很難火。好像反而是烹飪的方法顯得更重要些,正面的例子就是小龍蝦,反面的例子就是甲魚這些。拋開營養價值不談,在都能買得起的情況下,普通人家裡會燒制小龍蝦的太多了吧?能動不動買個大甲魚燉湯紅燒的家庭能有多少?而且小龍蝦的燒制口味五花八門,可以滿足不同地區美食口味的需求,小龍蝦太能「入鄉隨俗」的特點也是它能紅火的重要原因。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水產這個行業要走的路太長了,養殖模式技術、飼料動保等投入品研發技術等等等在不斷地發展,讓這個行業的進入門檻看起來越來越低了,很多成熟的品種新手很容易進入,導致產能過剩價格低迷,這只是表象,真實的問題恐怕真的在於終端消費的乏力,如果出個營銷的點子,把終端消費的能量釋放了,按照我國的人口基數,那是非常恐怖的需求量,現在的產量只是九牛一毛。現在的關鍵就是,誰能想出那個能讓全民對水產品消費產生「從眾心理」的點子?

在正能量宣傳方面,你宣傳說多吃魚蝦蟹能對身體好還是怎麼樣的,現在的老百姓很難說每一個都買帳,但是在負能量宣傳方面,老百姓就會擺出「寧可信其有」的堅決態度,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抹黑水產品的謠言能快速傳播的根本原因。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不管謠言說的是不是真的,少吃甚至不吃那些被抹黑的魚蝦蟹,不會有什麼損失,哪怕最終被證明是謠言了,還會有老百姓很堅決地不吃,「現在專家太多了,誰知道說的是真是假」?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另一種從眾心理了。如何利用這樣的從眾心理,來為安全健康的水產品打開銷路?這個是不是才應該被大多數水產人關心起來?行業也亟需這方面的神奇創意點子。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健康闢謠|吃大蒜、喝大蒜水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謠言:吃大蒜、喝大蒜水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大蒜屬於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鱗莖,民間用藥有較長歷史,據傳可以抗菌、抗病毒、降血脂、降血壓等作用,理由是裡面含有一個叫大蒜油的活性成分。己證實能滅活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為75%酒精、 乙醚、氫仿、 甲醛、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紫外線。退一萬步講,即使大蒜有抗病毒的作用,也沒辦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因為這是一個呼吸道疾病,除了經口進入,還會通過鼻腔、不乾淨的手揉眼睛等進行傳染,不管是咬個大蒜,還是喝大蒜水都沒用,大家就不必多此一舉了。
  • 2月3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有專家說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所以我們...
    有專家說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所以我們應該多喝白酒?這是2020年2月3日螞蟻莊園今日的題目,那麼有專家說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所以我們應該多喝白酒說法正確還是錯誤呢?答對可以獲得180g螞蟻莊園小雞飼料,螞蟻莊園推出了全新的乖乖宅及全家福飼料禮包,登陸即可獲得!下面就讓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2.3螞蟻莊園今日答案吧。
  • 吃辣條後胸悶,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嗎?專家勸你要淡定
    「剛有隻鴿子飛來,趕走了。」(會傳染嗎?) 「每天24小時戴口罩,感覺頭暈胸悶,摘口罩1小時就好轉,這是被感染了嗎?要吃什麼藥?」 「開窗抽菸打遊戲,早上起來流鼻涕,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嗎?」
  • 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有何區別?馳援「前線」專家童朝暉這樣說
    「症狀輕微、但具有傳播性,是新型冠狀病毒與2003年SARS最大的區別,也是疫情防控的難點。」今天,正在武漢當地指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救治的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呼吸危重症專家童朝暉教授透露目前疫情防控的最新特點。在武漢,童朝暉(右)與其他醫生正在對患者影像檢查結果進行分析討論。
  • 闢謠:達蘆那韋、水蜈蚣顆粒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闢謠:達蘆那韋、水蜈蚣顆粒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騰訊醫典  作者:  2020-02-10 鑑定一 達蘆那韋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 如果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了,治療的難點在哪裡?最終還是靠自己
    很多人和華子一樣,每天在關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進展。有不少朋友問華子,專家們說新型冠狀病毒沒有治療的特效藥,為什麼每天還有那麼多「治癒」的患者出院呢?華子告訴他們,重症患者是治療病毒感染的難點,而治癒的關鍵,依靠的是人體自身的免疫力。但在患者與病毒鬥爭的過程中,離不開醫學的幫助。
  • 世界著名醫學專家梁卓偉:如果控制不了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感染世界...
    據英國衛報報導,世界著名醫學專家、香港首席公共衛生流行病學家、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教授表示,如果控制不了這種新型冠狀病毒,那麼病毒可能會蔓延到全球約三分之二的人口。據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沒有到過中國的人傳播表示關注,稱如今發現的少數確診病例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 專家:老年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必知這幾件事
    人民網西安1月28日電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目前仍處於高峰期,每日新發病例不斷增加。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1月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4億,佔到了總人口的17.9%。面對今年如此重大及突發的疫情,老年人如何做到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減少感染的發生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抑制病毒複製為基礎,阻止CICS進程
    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中,我們課題組也獲得較多體會,分享如下,謬誤失當之處,敬請指正。1.生理和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基礎醫學 「三大理」對臨床的重要性在讀書時期,老師說醫學基礎「三大理」,做臨床醫生「三大理」是永不可忽視的最重要基礎。至今難忘。
  • Scientif Rep:開發出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新療法
    新型冠狀病毒的電鏡照片(利巴韋林和幹擾素α-2b的結合)可以在實驗室生長的細胞中阻斷病毒的複製,這些研究結果就表示,藥物的結合使用或許可以治療那些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但是更多的研究需要繼續進行。
  • 公眾如何提升自身免疫力,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作者簡介王   慧,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青,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獲得者,入選「2019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首先,我們先看一組數據:「 1月2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最新的「中國2019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進展和風險評估報告稱,目前發現的病例男:女比例為 1.16:1。年齡中位數為 49 歲,範圍為 9 個月~96 歲,15 歲以下年齡組病例佔不到 0.6%。潛伏期平均10 天(1-14 天)。有基礎性疾病、年齡大的患者容易發生重症和死亡」。
  • 專家解讀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恐慌沒有必要,但一定要重視
    而此前有權威專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圖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圖據紅星新聞22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曾主持過多項廣東省「非典」攻關專項課題的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陸家海,請他結合這一研究,對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MERS冠狀病毒的關係,以及對今後相關治療的意義進行了解讀。
  • 九問新型冠狀病毒
    那麼,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我們究竟了解多少,其中哪些問題已經在科學界和醫學界達成共識,哪些科學知識和醫學常識又能幫助人們打好這場戰「疫」?  為此,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多位科學家和醫生,進行解惑。最後一點,則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作為一種新的疾病,人群普遍對它沒有免疫力,導致疫情流行初期的「所向披靡」。  而這,又牽出另一個追問:面對新冠病毒的來襲,人體的免疫系統究竟能起到何種作用?
  • 中國科學家發現兩種藥物能在體外有效抑制新型...
    我國科學家在抑制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藥物篩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廣譜抗病毒藥物瑞得西韋(Remdesivir),以及抗瘧疾和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磷酸氯喹(Chloroquine),能在體外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相關實驗數據發布在《自然》旗下的《細胞研究》上[1]。
  • 【夠科普】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詳解:人是如何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
    【夠科普】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詳解:人是如何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  央視網消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仍然牽動著公眾的心,就臨床表現來看,大部分被感染的人群並不會出現症狀或者症狀比較輕微,但也有不少重症患者,甚至被病毒奪走了生命。  病毒是如何入侵到我們身體內的?
  • 新型冠狀病毒雖「兇猛」,但有4個「弱點」,越早知道越利於預防
    其實冠狀病毒,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只是人們對它有免疫力,所以它沒有造成人們大規模的生病。但是,這一次是新出現的一種冠狀病毒,暫時沒有特效的藥物進行治療。因此,我們現在看到了它來勢很兇猛。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通過醫學專家的艱苦努力,終於發現新型冠狀病毒雖「兇猛」,但它也有4個「弱點」,越早知道越利於預防。
  • 丁香醫生:為什麼不該用雙黃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這消息一出,網友瘋狂搶購,雙黃連口服液也很快賣斷貨。 究竟吃雙黃連口服液能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一、「抑制」不是「預防」 什麼叫「抑制」? 「抑制」是:通過藥物來控制病毒複製的各個環節,來達到控制病情的效果。 你要是身體裡沒有病毒,就沒有東西可以被「抑制」; 如果身體裡有病毒可以被「抑制」,那就證明:你已經被感染了。
  • 身邊的科學 九問新型冠狀病毒
    那麼,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我們究竟了解多少,其中哪些問題已經在科學界和醫學界達成共識,哪些科學知識和醫學常識又能幫助人們打好這場戰「疫」?  為此,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多位科學家和醫生,進行解惑。最後一點,則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作為一種新的疾病,人群普遍對它沒有免疫力,導致疫情流行初期的「所向披靡」。  而這,又牽出另一個追問:面對新冠病毒的來襲,人體的免疫系統究竟能起到何種作用?
  • 新華社消息,中瑞科學家發現一氧化氮對冠狀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病毒學研究同時證實,一氧化氮對非典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這兩項研究結果,分別發表在國際核心期刊《臨床傳染病》和《國際傳染病》上。經美國、歐盟的藥監部門正式批准,一氧化氮吸入成為一種治療呼吸衰竭的新方法。通過吸入一氧化氮,可明顯改善小兒呼吸窘迫症候群、急性肺損傷等疾病患者的嚴重缺氧狀況。
  • 新型冠狀病毒療法,何大一教授怎麼看?
    何大一教授:在肝炎藥物和愛滋病藥物中,有一類藥物能抑制「核酸聚合酶」,從而抑制病毒複製自己的遺傳信息。很多治療HIV感染的藥物都屬於這一類,C肝藥物裡也有不少。而在冠狀病毒裡,也有類似的聚合酶,它叫做RNA依賴性RNA聚合酶(Rd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