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瑞光康泰CEO周威:大灣區產業鏈全面 生物醫療成新「引領極」

2020-12-04 21世紀經濟報導

編者按

從11月17日起,21世紀經濟報導開始推出系列專題「高成長企業論——發現粵港澳大灣區『瞪羚』樣本」,計劃連續推出十期。該系列報導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粵港澳大灣區中心與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策劃執行。

該系列報導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成長企業,我們試圖通過深入的一線採訪和實地調研,呈現活躍在大灣區戰略新興產業的「瞪羚」企業的群體故事,挖掘大灣區創業者們對各自所在產業的探索、發現和努力,也試圖呈現他們的奮鬥、選擇和思考。

今天第7期,我們將聚焦醫療器械領域的深圳瑞光康泰。這家企業的核心產品雖然看起來不是什麼黑科技,但卻是實實在在從傳統「紅海」中衝殺出來、經過市場檢驗的創新產品。在政策的助推下,巨大的市場消費潛力正不斷釋放,企業也如願獲得資本和戰略大客戶的加持,開啟了衝擊獨角獸企業之路。(徐旭)

創業之路九死一生。

瑞光康泰也經歷過資金鍊斷裂的至暗時刻。為此,作為瑞光康泰的創始人&CEO周威也曾將自己的房子拿去抵押以獲得貸款。

不過,周威坦言,這與情懷遠大與否倒沒有太大關係,「企業做到一定階段已經變成了一種責任,一幫兄弟跟著你,只能往前走,而且放棄也不是我的性格。」

周威的大學生活在湖北武漢度過,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自動控制系,後來又修讀了香港浸會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畢業後,周威選擇來到了南方發展,包括珠海、深圳等地。最初,周威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的營銷與銷售工作,代理X光機、CT機等醫療產品,也曾做過國際醫療器械龍頭GE的代理商。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周威結識了清華大學博士、中科院高級工程師吳小光。當時,周威拿到了吳小光產品的湖南總代理,並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在這個板塊上取得了全國第一的成績。

周威認為吳小光是一個能夠靜下心來研發創新產品的人,他發現,在吳小光的住宅裡,有兩層小樓都放置了用於做實驗的小白鼠。

有了一次愉快的合作後,2008年,周威和吳小光一拍即合成立了瑞光康泰,周威負責公司的運營,吳小光主導公司的研發。

「從做醫療設備的營銷開始,我就一直在琢磨是不是有機會可以做一個有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產品。」周威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企業瓶頸與行業亂象並存

《南方財經》:目前血壓檢測、血壓器械的市場競爭情況如何?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周威:近年來,在醫療器械整體市場不斷發展、高血壓患病率不斷上升的背景下,我國智能血壓計市場也在不斷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5300億元,預計2022年將超9000億元。

我國是電子血壓計生產大國,電子血壓計的產量約佔全球的90%,因此我國電子血壓計產品既要滿足國內需求,又要出口到國外。據統計,2017年我國電子血壓計產量為4724萬臺;進口量為126萬臺;出口量為3200萬臺;國內消費量為1650萬臺。

總體來看,我國電子血壓計產量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近4年來年均保持25%以上的增速,我國電子血壓計產品有60%左右為對外出口,出口量與國內消費量基本比例為2:1。

目前市場上電子血壓計價格在200-24000元不等,以500元為平均單價計算,假設中國有一半的患者即1.5億左右的人數購買電子血壓計,那麼電子血壓計行業國內市場規模將達到750億元。加上分級診療,醫療信息化政策的逐步落地,市場規模應該超過1000億。

但是,目前整個行業存在一些亂象,一些小廠家購買一個模塊自己開一個模就生產血壓計,沒有自己的研發部門,無法保證質量、品質和血壓測量的準確度,對整個市場形成挑戰,建議行業內應該加強管理。

《南方財經》:瑞光康泰在發展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境和瓶頸?是怎麼解決的?

周威:這個說起來感慨良多。一個創新產品的誕生,可以說是無中生有的過程。那麼,說服他人去認識、認可這個產品的成本就會比較高。實際上,醫療行業的門檻本身就比較高,需要有現成的工廠、研發的隊伍,新產品出來之後還需要做臨床實驗,臨床通過才有註冊證,拿到註冊證才能有營收。

事實上,在瑞光康泰的整個發展過程中至少經歷過五次資金鍊斷裂的情況,有時候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不過,近年來房地產的發展也讓我有點受益。困難的時候,我和我的搭檔吳小光就用自己的房子拿去銀行抵押貸款,解決公司暫時的資金瓶頸問題。

直到2019年,我們才真正突破了這個瓶頸,實現了盈利。跨越了盈虧平衡點,總的來說,面臨的困境主要有三個,分別是創新產品成本過高、市場接受的教育成本過高、資金緊張問題。

創新產品的成本控制方面,主要通過供應鏈管理、產品物料標準化管理、技術優化、人員崗位優化進行解決;市場接受的教育成本過高,則從專業化的院線市場開始切入市場,從對精確度高的院線開始入手,當院線專業人士和患者認可了,再做電商平臺,做高維打低維,佔領市場;關於資金緊張問題,採取多輪融資、銀行貸款、政策支持的策略來解決。

《南方財經》:了解到瑞光康泰今年剛完成了B+輪融資,獲得了5500萬的資金,那接下來會重點往什麼方向發展呢?

周威:這是繼唯實、陽普醫療後由東方富海領投的B+輪5500萬融資,融資後將用於加大投入線下營銷、線上運營、國際貿易、網際網路+血壓管理系統四大業務板塊。

「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

《南方財經》:當時選擇在深圳進行創業和發展是出於怎樣的一個考慮呢?

周威:我是武漢人,以前在武漢上學,但我喜歡深圳這座城市。我來到深圳打工後,覺得深圳就是我的家。每次飛機落下來的時候看到一片海,心情就會很愉悅,回家的感覺很好。

其次,深圳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城市,來到深圳的年輕人也比較有追求,會希望自己能在深圳有一番天地。那麼,在深圳找有活力的人才還是比較容易找到的。

同時,尤其是大灣區這個龍頭地區來說,供應鏈十分全面,這其實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在整個工業設計的過程,十分順利和流暢。比方說,你早上去拜訪了某家企業,讓他下午過來他就能過來對接上。

另外,深圳作為整個珠江三角洲的龍頭,相關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從而讓企業很有活力。像我們現在是未上市的中小型公司,其實每年從深圳可拿到一定補貼,包括貸款免息、人才補貼、政策扶持等各種補貼。

《南方財經》:對於醫療器械行業來說,科技創新研發能力是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嗎?創新研發對行業來說,意味著什麼?未來,瑞光康泰在研發方面的計劃是什麼?

周威: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醫療器械行業尤為突出,在過去醫療器械嚴重依賴進口。在產業升級、進口替代、人口結構變化和醫改等諸多基本面因素的影響下,中國醫療器械行業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大大超越了全球醫療器械產業5%的增長,但大多數企業在規模、品牌方面的競爭力相對較弱,又缺乏核心技術,在國際競爭中總體處於不利地位。

未來瑞光康泰深耕血壓細分領域,旨在成為血壓行業獨角獸,逐步向醫療器械高端市場突破。加強醫療器械研發的產、學、研多方聯合,提高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南方財經》:對於生物醫療企業而言,技術和人才很重要。除了技術,瑞光康泰在人才這方面的情況如何?存在人才稀缺的情況嗎?

周威:瑞光康泰的研發人員一共26人,佔全體員工的20%。公司的研發團隊是公司持續創新和後續研發的重要基礎,公司的主要在研項目均由現有研發團隊選定方向、實際執行,並掌握研發過程中的關鍵信息。

隨著醫療行業的迅猛發展,行業內人才競爭也日益激烈,能否維持現有技術隊伍的穩定,並不斷吸引優秀技術人員加盟,關係到公司能否繼續保持在行業內的技術領先優勢以及生產經營的穩定性和持久性。隨著趨勢發展,我國對醫療器械行業也越來越重視,但是醫療器械行業複合型人才短缺,高質量研發人員較少,在這個發展中決定勝負的取決於企業的人才儲備。

《南方財經》:在深圳紮根發展了十多年,您覺得深圳這座城市在生物醫療行業有發生什麼轉變嗎?

周威:近年來,深圳的生物醫療產業蓬勃發展,產業以年均20%的增速快速發展,規模超過2400億元,生物醫療產業正成為深圳經濟新的「引領極」,生物「矽谷」雛形初現。繼IT產業之後,生物科技和生物醫藥被認為是發展潛力和空間最大的產業,業界將其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

文字記者|唐唯珂

文字編輯|徐 旭

出鏡記者|徐於婷

攝像記者|盛 捷

視頻編導|陳琛萍

配 音|劉錦陽

監 制|方曉茸

統 籌丨 李銳 於曉娜 祝乃娟 張伍生

出 品 人|蔡萬麟 任天陽

相關焦點

  • 全血壓軟硬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光康泰獲5500萬B+輪融資
    近日,深圳瑞光康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光康泰」)完成5500萬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東方富海領投。瑞光康泰負責人介紹,融資後將用於加大投入線上運營、線下營銷、國際貿易布局、網際網路+血壓管理系統四大板塊,全面打造醫療健康生態。
  •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榜單揭曉
    與榜單同日發布的還有《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創新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本屆50強榜單中,核心業務涵蓋生物醫藥的企業居多,共23家,醫療器械企業15家,精準醫療作為極具發展潛力的領域之一,入圍企業共有15家,而涉及醫療服務領域企業有7家。
  • 康泰醫學: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
    康泰醫學: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 時間:2020年11月30日 16:11:27&nbsp中財網 原標題:康泰醫學:關於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公告證券代碼:300869 證券簡稱:康泰醫學 公告編號:2020-020 康泰醫學系統(秦皇島)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公告
  • 生物醫藥「新賽道」 大灣區與長三角競合下半場
    廣東在2020年9月發布了《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形成2個千億級產業園區。起步較早的長三角有哪些機制創新?如何構建全產業鏈閉環?近日,南方日報記者走訪上海、蘇州兩地,探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生態構建的方法論。
  • 北京潮商會會長陳才雄專訪——搭潮商平臺推動汕頭全面融入大灣區
    潮汕人有思想、有文化、有實力,要積極發揮海內外潮商的優勢,以即將掛牌成立的「潮商東協投資基金」為契機,推動汕頭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助力汕頭建設名副其實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立足首都面向全國聯結世界坐落在北京崇文門國瑞北路的北京潮商會館,從外表看是一座古樸大氣、京味濃厚的四合院,而館內布置則充滿著濃濃的潮文化氣息。
  • 康泰醫學:從事醫療診斷、監護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康泰醫學系統(秦皇島)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醫療診斷、監護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設立以來始終致力於醫療診斷、監護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涵蓋血氧類、心電類、超聲類、監護類、血壓類等多個大類,建立了完善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體系。
  • 2020大灣區論壇聚焦醫療健康和新基建機遇 探索香港新角色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周樹春在視頻致辭中說:「加快大灣區融合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必經之路。日前中國與亞太多國共同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全球最大的區域自由貿易協議,必將為地區發展和繁榮注入新的動力,也將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提供豐富的機遇。」
  • 康泰醫學2020年業績大漲,發行價及市值被嚴重低估
    行業需求高速增長公司業績穩健發展在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是一個充滿吸引力的黃金賽道。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上升,市場對醫療器械的需求不斷增加。康泰醫學成立於1996年7月,是一家專業從事醫療診斷、監護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 專訪海普洛斯創始人、董事長&CEO許明炎:專注腫瘤基因檢測賽道 大...
    ,並逐漸傳導到產業鏈各個環節。《南方財經》:按區域發展情況來看,華東的生物醫藥基礎強於華南,深圳在生物醫藥、醫療資源這一塊也並非強項,但是海普洛斯還是選擇了在深圳發展,公司實際落地之後,是否感受到區域發展的後勁?許明炎:目前深圳在生物醫藥領域確實不是全國最強的,但這個問題要兩面看。深圳不是最強,但他又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和國家戰略的需求。
  • 壩光:深圳未來增長極|構建「極」具特色的生物產業發展「壩光模式」
    深圳正著力將生物醫藥產業打造為「新的經濟增長極」,年初發布了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1+3」重磅政策文件,明確到2025年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實現突破2000億元的目標。▲壩光全景效果圖壩光,作為深圳國際生物谷核心啟動區,當仁不讓地成為「主陣地」。隨著交通路網基本打通,市政配套逐漸完善,壩光已轉入片區建設、產業導入、園區運營全面發力階段。
  • 關於責令佛山市順康泰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停產整改的通知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8月24日,佛山市食藥監局官網發布關於責令佛山市順康泰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停產整改的通知。佛山市順康泰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按照《佛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佛山市2018年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監督檢查計劃〉的通知》(佛食藥監械〔2018〕126號)和《佛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開展2018年度第一批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雙隨機飛行檢查工作的通知》(佛食藥監械〔2018〕463號)的要求,我局對你企業進行了飛行檢查,發現你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存在嚴重缺陷,不符合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相關規定
  • 穩健醫療昨日登陸創業板,深圳醫藥生物企業又添上市巨頭
    據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穩健醫療是註冊地在深圳第19家A股醫藥生物行業公司。截止9月17日下午收盤,「N穩健」報126.2元,漲幅達 69.9%,穩健醫療市值538.4億。深圳A股上市公司醫藥生物行業情況(截止2020年9月17日)穩健醫療因在疫情早期提前加班搶產防疫物資為一線抗疫做出了重要貢獻,而在近期頗為人熟悉。這家公司是一家以「棉」為核心,通過「winner穩健醫療」及「Purcotton全棉時代」兩大品牌,實現醫療及消費板塊協同發展的醫療健康企業。
  • 發揮創新引領作用 攜手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全國人大代表、市長陳如桂圍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深圳創新發展作了發言。他表示,深圳作為大灣區中最具創新活力的城市之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會議要求,更好擔當起中心城市的定位,在大灣區中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攜手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據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市大灣區辦主任曾進澤介紹,近年來始終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為主導,以再生醫學、精準醫療、體外診斷、健康服務等優勢產業為輔的產業集群,構建了完整的產業生態圈,湧現出一批高水平國際化科研團隊和知名企業。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培育和積澱,需要恆心和毅力。
  • 明德生物董事長陳莉莉:創新即時診斷 引領智慧醫療
    這是明德生物厚積薄發的結果。」明德生物董事長陳莉莉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明德生物秉承「創新即時診斷,引領智慧醫療,讓每個人能享受便捷優質醫療健康服務」的使命,打造即時、精準、智慧診斷的領航者。  疫情使得核酸檢測進入了公眾視野,現場採樣、利用可攜式分析儀器及配套試劑快速得到檢測結果的POCT(即時檢驗)站上了風口。
  • 粵港澳大灣區最具創新力榜單:科技與製造TOP30率先出爐!
    它們是引領未來的全球灣區經濟領航者,也為粵港澳大灣區注入強勁而持久的動力。 無冕財經聯合主辦的2020年度GBA50(粵港澳大灣區最具創新力公司50)第一個分榜單「科技與製造」,正式揭曉。
  • 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研究中心今日揭牌
    本屆峰會匯聚專家學者,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協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共建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等話題,結合典型案例,全面詮釋城市化理念,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峰會上,「全國城鄉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導小組」和「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研究中心」揭牌。
  • 粵港澳大灣區唯一!深圳寶龍生物藥創新發展先導區重磅發布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畢國學 何 鑫 伴隨著「峰在哪裡——生物醫藥技術與安全」深圳BT產業領袖峰會的正式召開,全市「十四五」期間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重點打造的五大園區之一、深圳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生物藥為產業定位的專業化園區——寶龍生物藥創新發展先導區
  • 生物海洋產業開啟「快進」模式
    15家優質創新企業組成攜40餘件高新技術產品多亮相,其中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領域的展品廣受關注。2020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和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11月18日開幕,大鵬新區設有分會場,同期舉辦新區營商環境推介、新區營商環境展陳、與坪山籤訂合作框架協議、中國創新藥研發前沿論壇、「大灣區山海寫意之夜」醫藥領袖交流會等配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