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試毒」,英新冠病毒人體試驗意義何在?

2021-02-23 雷人言

前幾天,英國政府發表聲明稱,該國批准了一項新冠病毒人體試驗,將有90名成年志願者暴露於新冠病毒環境中,以幫助科研人員了解人體對病毒的反應。這一報導又一次成了廣大關注新冠進度的友友們談論的焦點,志願者「以身試毒」的大無畏精神,引發了人們很大的爭議。那麼,今天小編也說說個人的一點看法。感興趣的友友們歡迎來討論哦!

首先個人認為,在缺乏新冠有效治療方案的情況下進行人體實驗,是非常不負責的行為。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人類挑戰實驗的前提是:該疾病是自限性(可以自己康復,比如感冒)或者已經有完整的治療方法。

Human challenge studie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acceptable if they 「are confined to infectious diseases that are either self-limiting or can be fully treated」【1】

而新冠並不具備這個特點。

1,人體挑戰實驗條件並不成熟

新冠目前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案,包括基本戰勝新冠的我國,之前那個尹老太依然死亡了,國外更是很大程度靠運氣了。

就像開篇提到的,人類挑戰實驗的前提是:該疾病是自限性(可以自己康復,比如感冒)或者已經有完整的治療方法。

所以這種情況下,所謂的人體挑戰實驗條件並不成熟,因為我們並不具備隨時終止疾病的能力。

2,我們並不特別需要這些數據

儘管這種實驗有那麼一丟丟意義,比如主動感染新冠,並且可以控制感染的劑量和數量,這樣相當於實驗更有科學性。

但是,這些意義,相比於人命來說,小得多。

做科研的人,最愛寫自己的研究意義,畢竟這是決定自己的內容是否被看中的重要原因。但是,心裡應該明白,有些東西,就是忽悠下外行。

比如對於新冠來說:

多大劑量可以感染很重要嗎?       不重要。

幾點感染很重要嗎?       不重要。

事實上,對於新冠這種傳染病,我們無法監控環境中的新冠情況,也難以有效實時評估每個人的健康狀況,更無法管制每個人的行動,因此,從實際出發,我們其實不怎麼care這個人需要多少病毒才能致病。

至於這個人到底什麼情況下才能致病,前期已經有大量的感染人群數據了,哪些人群易感之類的都是呼之欲出的了,根本不需要做人體實驗。

3,代價風險太大

這些人最後是否會重症、後遺症或者死亡,我們難以把握。

如果志願者需要專門的護理或者康復,誰來長期負責相關的費用?

如果志願者留下了後遺症或者殘疾了,誰來承擔相應的後果?

而且志願者如果感染了,那麼就需要待在科研機構被研究,那麼退出機制事實上就是名存實亡了。

所以,不得不說,英國,真有才。。。

【1】Human Challenge Studies Are Unlikely to Accelerate Coronavirus Vaccine Licensure Due to Eth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相關焦點

  • 研製新冠疫苗,需要「以身試毒」嗎?
    科學家研製新冠疫苗要遵循哪些倫理規範?公眾應如何對待新冠疫苗?這是疫情餘震未了的世界需要面對的新課題;蝙蝠還是穿山甲?華南海鮮市場是病毒發源地嗎?關於新冠病毒從哪裡來這個問題,至今依舊是科研圈不斷追問的議題。
  • 英國竟然批准新冠病毒「人體挑戰試驗」,以身試毒...
    專家預測,短時間內,新冠仍舊不會淡離人類社會,或許還會成為一種常態化的病毒。各國的疫情研究,也在不斷進行只中。而最近一則英國訊息,卻在全球引發了爆炸性討論。當地時間2月17日,英國通過了關於新冠病毒「人體挑戰試驗」的Ethics Approval。
  • 新冠病毒人體挑戰試驗即將啟動...
    英國政府2月17日發表聲明稱,該國批准了一項新冠病毒人體試驗,將有90名成年志願者暴露於新冠病毒環境中
  • 英國開啟全球首個新冠病毒人體試驗!
    路透社報導稱,當地時間17日,英國成為全球首個批准新冠病毒「人體挑戰試驗
  • 英計劃新冠疫苗「人體挑戰」試驗?專家:不宜遍地開花
    近日,英國政府宣布計劃進行一項「人體挑戰試驗」,通過讓志願者主動感染新冠病毒的方法更快速地篩選出可能成功的疫苗,由此引發倫理爭議。在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期間,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遺傳學重點學科主任褚嘉祐表示,在新冠病毒對全球造成巨大公共衛生威脅、且沒有特效療法的情況下,人體挑戰試驗在倫理上是可以接受的
  • 科技部:新冠疫苗已有6萬名受試者接種,你的那支還會遠嗎?
    三期臨床實驗結果是驗證疫苗保護力國際公認的指標,目前我國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具備開展三期臨床實驗條件的情況下,如何選擇合適的地區和受試的人群、以及順利組織實施三期臨床實驗,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180 名志願者,以身試毒,帶頭接種了疫苗,受試者抗體保護率 100%。
  • 英有望展開疫苗研製「人體試驗」,學界呼聲反應高
    編輯:野原圓圓校對:酸菜魚據英媒報導,由帝國理工學院領導的新冠肺炎疫苗「人體試驗」有望展開,英國政府將資助該次試驗。參與試驗者將在注入疫苗後被人為感染新冠病毒,並在可控環境下被觀察一個月,以此幫助科學家更好的研製疫苗,目前已有過千人參與報名,學界對此表示支持。在討論到該試驗是否觸及倫理問題,多位專家學者均表示在如此緊迫之際,「特殊情況特殊辦法」的解決方式是能被接受的,世界衛生組織亦列舉了實施「人體試驗」的相關規範,若在最低風險的情況下疫苗研製成功,對全人類而言將是一大幸事。
  • 英國批准新冠病毒「人體試驗」
    該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多達90名年齡在18至30歲之間的志願者「將在安全和可控的環境下接觸新冠病毒,以加深對這種病毒如何影響人類的了解」。報導指出,讓健康人接觸病原體的「人類挑戰」試驗過去也曾進行過,比如用於研製流感疫苗或瘧疾疫苗。
  • 中國新冠疫苗一期臨床試驗結果令人鼓舞——歐美專家熱議中國新冠...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日前發表論文,介紹了中國團隊開發的一種新冠病毒候選疫苗一期臨床試驗的積極結果。這項關於新冠疫苗研發的階段性成果引發美英等國科學家好評。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傳染病系主任羅伯特·斯庫利對新華社記者說,接種3種不同劑量候選疫苗的志願者都產生了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同時顯示了很好的耐受性;接種後28天內,大多數人體內中和抗體增加了4倍以上,這一結果「令人鼓舞」。
  • 強生新冠疫苗提前人體試驗 基於NGS的新冠檢測獲緊急使用授權
    強生公司新冠疫苗將於7月下半月進入臨床試驗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今天宣布,通過旗下楊森公司(Janssen),它將加速啟動其在研新冠重組疫苗Ad26.COV2-S的1/2a期人體臨床試驗。原定於9月開始的臨床試驗現在預計在7月下半月開始。
  • 新冠病毒在美國發生了顯著增加傳染性的新變異?闢謠
    一篇「研究:新冠病毒在美傳播發生變異」的熱文被廣泛轉載,卻讓人看得一頭霧水,整個報導就沒​有​提及新冠病毒在「美國」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異。休斯敦市兩波疫情中5085個新冠病毒毒株的全基因分析發現,在休斯敦流行的新冠病毒是多次獨立傳入的;其中,第二波疫情中傳入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中都發生了Gly614胺基酸置換,即第614號位置上由天冬氨酸(D)變異成了甘氨酸(G)。
  • 新冠病毒入侵人體機制被破解
    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文,報導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的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 報導稱美科學家正試圖通過製造新冠病毒菌株來進行「人體挑戰試驗」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科學家正試圖製造一株新型冠狀病毒,他們可以用它來故意感染「人體挑戰試驗」的參與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人類挑戰試驗 「是指用一種傳染性疾病生物體故意挑戰參與者的試驗」。即使疫苗的挑戰試驗成為必要,也可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來建立它們。
  • 英媒:新冠疫苗研發為何能快如閃電?
    原標題:英媒:新冠疫苗研發為何能快如閃電?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英國《自然》周刊網站1月7日一期發表了題為《新冠疫苗研發的閃電速度——以及它對其他疫苗的意義》的文章,作者為菲利普·鮑爾,文章稱,令新冠疫苗得以迅速問世的研究並非始於2020年初。
  • 德國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弱點,人體中有影響病毒繁殖的酶
    近日,德國的生物信息學家通過計算機模型識別出人體中一種對新冠病毒繁殖至關重要的酶,如果抑制這種酶,病毒就會停止繁殖而不影響宿主細胞
  • 新冠病毒基因組特徵確認了來源,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最危險」毒株
    這一新的數據發現工具將使研究人員能夠在短短幾分鐘內快速輕鬆地對一種致命病毒(如COVID-19)進行分類,這一過程和速度對於在大流行期間進行戰略規劃和調動醫療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項研究也支持了COVID-19起源於蝙蝠的科學假說,即Betacoronavirus屬,Sarbecovirus亞屬。
  •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新冠疫苗|試驗|臨床|研發|基因|-健康界
    盤點目前有希望面世的新冠疫苗目前全球共有6種候選新冠疫苗已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分別來自中、美、英、德四國。它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採用基因工程方法構建,原理是讓腺病毒攜帶新冠病毒的致病抗原進入人體細胞,從而合成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這種技術相對成熟,曾被用來研發出伊波拉病毒疫苗。不過也有研究發現腺病毒載體疫苗的成功率無法完全保證,因為人體免疫系統有可能把作為疫苗注射進人體的腺病毒清理出局,導致人體無法產生新冠抗體。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在上海啟動,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這是全球首個已經完成了非人靈長類動物實驗後,在健康人群中開展的新冠肺炎治療性抗體臨床試驗,標誌著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藥物成功進入人體臨床評價階段。華山醫院本次臨床試驗項目的部分研究團隊成員張菁教授介紹,上午首個劑量組4例健康受試者情況良好,後續將嚴格按照試驗方案持續推進。所有獲得的健康受試者安全耐受性數據,將為後續在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開展臨床試驗時,選擇合適劑量提供支持。
  • 9家中國企業獲批開展臨床試驗,詳解新冠病毒疫苗的五大技術路線
    ② 腺病毒載體疫苗需要考慮如何克服「預存免疫」腺病毒載體疫苗是用經過改造後無害的腺病毒作為載體,裝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製成腺病毒載體疫苗,刺激人體產生抗體。S蛋白是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關鍵「鑰匙」,無害的腺病毒戴上S蛋白的「帽子」,假裝自己很「兇」,讓人體產生免疫記憶。
  • 老藥新用來「戰疫」!中國新冠病毒治療臨床試驗一覽
    近日,《Nature》雜誌對中國正在開展的新冠病毒(SARS-CoV-2)治療的臨床試驗進行了報導關注。報導指出,關於新冠病毒的臨床試驗註冊表數量每天都在增長,目前還沒有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的特效藥物。醫生們也急於幫助患者,但必須要進行臨床試驗,並設置嚴格的研究參數標準(比如對照組、隨機分組和臨床結果的衡量標準等),否則一切努力都將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