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新冠疫苗,需要「以身試毒」嗎?

2020-10-31 放大燈

科學家研製新冠疫苗要遵循哪些倫理規範?公眾應如何對待新冠疫苗?這是疫情餘震未了的世界需要面對的新課題;蝙蝠還是穿山甲?華南海鮮市場是病毒發源地嗎?關於新冠病毒從哪裡來這個問題,至今依舊是科研圈不斷追問的議題。

Astral、陳修穎丨採寫
一萌丨編輯
放大燈團隊丨策劃

歡迎來到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第二天(10月27日),放大燈團隊(ID:guokr233)前方編輯繼續帶來石正麗(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和褚嘉祐(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教授、中國遺傳學會科學道德與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的演講精粹。


褚嘉祐:現階段進行疫苗的推廣和銷售,應持慎重態度

儘管國家藥監局(NMPA)尚未批准任何一款新冠疫苗上市,但從今年10月開始,中國生物、科興生物針對留學生群體,並在浙江義烏、嘉興等地逐漸開始擴大使用範圍。到底是「非常時期,非常辦法」,還是要遵循科學常規?對大眾來說,還有哪些疫苗研製的環節值得關注?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教授、中國遺傳學會科學道德與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褚嘉祐分享了他對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的幾點思考。

褚嘉祐教授強調,疫苗的臨床試驗,一定要採取隨機雙盲對照的原則,所以研究人員自己不能打自己研製的疫苗。對於入組患者,一定要進行「知情同意」的告知程序。這些基本原則必須堅持。

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情況則比較複雜。

首先是知情同意時要把相關問題說清楚,要把風險摸清楚。考慮到新冠疫苗接種的危險性,如果要做臨床三期試驗,要有完整的處置方案——要準備好預防意外情況,準備好呼吸機,準備好人工肺來幫患者進行治療。

此外,「人體挑戰試驗」這一概念也值得關注。

傳統的三期試驗耗時較長(12至18個月,甚至更久),因此今年7月,170多位英美科學家呼籲對健康志願者進行新冠攻毒人體「挑戰實驗」(也稱「早一天試驗」,one day before),從而加速疫苗研發進程。「以身攻毒」在醫學倫理上尚存爭議,但英美均有組織已經在倡導運作


褚嘉祐介紹「人體挑戰試驗」丨放大燈團隊拍攝

中國是否會展開新冠疫苗的「人體挑戰試驗」?褚嘉祐認為,在新冠病毒對公共衛生造成如此之大的威脅時,倫理上可以接受。但試驗一定要嚴格控制,一定要由國家來牽頭,科技部、衛健委、藥監局大家一起來做,不能像現在做晶片,做新能源汽車一樣遍地開花。

試驗方案需公眾、決策者與臨床、免疫、疫苗、倫理學等方面的專家共同評審。試驗的封閉範圍必須嚴格、應急措施必須準備得當。受試者由年輕志願者擔任可以減少風險,但所有受試者在知情同意環節仍必須明確風險,達到充分理解和自願。

此外,三期臨床試驗需要在病毒繼續大規模傳染的情況下做,目前國內已很難進行,因此有些疫苗廠家已在聯繫巴西、沙特等國家做三期臨床。但在發展中國家做三期臨床試驗,怎麼能夠保證嚴格的科學態度,這也是一個挑戰。

最後,褚嘉祐教授認為,臨床試驗未完成或未獲批之前,推廣和銷售都應慎重。

他表示,我們當然希望中國能夠首先研製成功疫苗。但在三期臨床沒有做完或者沒有制定嚴格的評估標準時,任何一個疫苗都不能認為一定有效。「現階段就進行疫苗的推廣、進行疫苗的銷售,說疫苗是有效的、肯定能對付變異,(對此)都應該是一個慎重的態度。


石正麗:新冠病毒來自人們最不重視的那個譜系

新冠疫情期間,具有P4級別病毒實驗室的武漢病毒所,一度成為眾矢之的,研究員石正麗更是處於輿論風口浪尖。對此,她曾駁斥「新冠病毒人造論」和「病毒洩露論」等陰謀論,石正麗最近一次對外發聲是在今年7月,她接受《科學》雜誌專訪稱「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1]

時隔三個月,石正麗再度出現在公開場合。

在本次的ICG大會上,她主要分享了所在實驗室對新冠病毒的研究工作。

石正麗在ICG-15演講現場丨放大燈團隊拍攝

石正麗實驗室於2019年12月30日收到7名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樣本。1月5日,團隊從樣本中分離出新冠病毒。

後來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滅活疫苗的研發,就採用了這些分離毒株的克隆體。

石正麗在演講現場展示的病毒處理與研究時間線丨放大燈團隊拍攝

研究團隊使用人ACE2(註:人體內的ACE2受體,是新冠病毒入侵的關鍵)轉基因小鼠做新冠感染實驗,注意到了不同種類白細胞濃度在感染期間內的變化。這是病情進展標誌物的重要發現。在2月6日,人ACE2轉基因小鼠感染;2月9日,獼猴也出現了感染。

在考察新冠病毒可能的起源地的過程中,團隊發現,早期的新冠肺炎病人都有華南海鮮市場的接觸史。團隊在海鮮市場的環境中也檢測到了病毒的RNA,但是在市場的凍肉製品和養殖動物中,未檢測到病毒的RNA。這說明,海鮮市場雖然發生了病毒的傳播,但並非病毒的發源地。

研究人員追尋新冠病毒的蹤跡丨放大燈團隊拍攝

石正麗表示,在新冠病毒的研究過程中,過去15年內對冠狀病毒基因的測序和記錄起了很大的作用。她的團隊通過對SARS病毒譜系的分析,確定新冠病毒很大可能是從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進化而來。

研究發現,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非常相似。

中國境內SARS系病毒(石正麗的原詞為 SARS-related CoVs )一共有4種譜系。

譜系4(lineage 4)為雲南所獨有,也最不受重視,但新冠病毒恰恰來源於此譜系。SARS病毒表面的S蛋白(刺突蛋白)與SARS-CoV-2(新冠病毒)高度相似,並且都可以與人體內的ACE2受體結合。

石正麗團隊由此推斷出,SARS-CoV-2(新冠病毒)可以像SARS病毒一樣人傳人。


SARS與新冠病毒傳染路徑對比丨放大燈團隊拍攝

石正麗在最後強調,已經可以得出結論:新冠病毒是由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進化而來,而穿山甲極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雖然目前尚未在穿山甲體內發現新冠病毒的存活,但她相信,時間會證明她的研究結論是否正確

至於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以及是否還有其它動物作為天然宿主、通過何種具體路徑傳染給人,也需要繼續進一步的研究。

放大燈團隊此前整理的開幕日高福(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和張永振(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研究員)的演講精粹,請移步至《科學家是什麼時候發現新冠可能「人傳人」的?》 了解詳情。

本屆ICG大會將持續至10月30日,接下來放大燈團隊還將持續跟進高福、張文宏等專家學者的演講。歡迎讀者們關注!


Reference:

[1] 石正麗:Reply to Science Magazine
https://www.sciencemag.org/sites/default/files/Shi%20Zhengli%20Q%26A.pdf
doi:10.1126/science.abd9835

相關焦點

  • ​「以身試毒」,英新冠病毒人體試驗意義何在?
    這一報導又一次成了廣大關注新冠進度的友友們談論的焦點,志願者「以身試毒」的大無畏精神,引發了人們很大的爭議。那麼,今天小編也說說個人的一點看法。感興趣的友友們歡迎來討論哦!首先個人認為,在缺乏新冠有效治療方案的情況下進行人體實驗,是非常不負責的行為。為什麼這麼說呢?
  • 科技部:新冠疫苗已有6萬名受試者接種,你的那支還會遠嗎?
    三期臨床實驗結果是驗證疫苗保護力國際公認的指標,目前我國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具備開展三期臨床實驗條件的情況下,如何選擇合適的地區和受試的人群、以及順利組織實施三期臨床實驗,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180 名志願者,以身試毒,帶頭接種了疫苗,受試者抗體保護率 100%。
  • 輝瑞宣布新冠疫苗研製成功,和國產疫苗相比有哪些優劣?
    來源:中產先生ID:mr-middle-com德美研發的輝瑞新冠疫苗目前宣布三期臨床大獲成功,有效性超過90%,比流感疫苗的有效性還要高,目前正在尋求美國FDA的緊急授權使用。據悉,此次疫苗屬於mRNA疫苗,和國內目前緊急使用的滅活疫苗有哪些區別?
  • 自體實驗研製的新冠疫苗,能放心接種嗎?
    如今的新冠疫情時代,各國爭相研發疫苗,也有不少研究人員把自己當「小白鼠」,拿自己做醫學試驗。不過,我們真的還需要「勇於獻身」的自體實驗嗎?自體實驗研製出來的新冠疫苗,我們能夠放心接種嗎?撰文 | 小葉新冠肺炎全球肆虐10多個月,確診感染人數逾4千萬,死亡人數逾110萬。
  • 前沿研究丨陳薇院士:新冠疫苗研製面臨的挑戰
    肺炎大流行仍在持續,快速開發新冠病毒疫苗已成為當務之急。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研究員科研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0年第10期「新冠病毒肺炎專刊」上撰文,分析了目前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製中面臨的挑戰。一是疫苗安全性評價,應開展高質量的臨床疫苗安全性研究來評估和監測新冠疫苗的安全性。
  • 男子對蛇毒免疫 希望通過這種嘗試研製出能抵抗蛇毒疫苗
    男子對蛇毒免疫 希望通過這種嘗試研製出能抵抗蛇毒疫苗時間:2016-01-26 19:24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國一男子對蛇毒免疫以身試毒16年被咬160次(組圖)-----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8日報導,美國威斯康辛州一名科學愛好者稱自己已對蛇毒免疫
  • 有效率90%會成新冠疫苗金標準嗎
    中新網消息 美國默德納公司和輝瑞公司日前均宣布其新冠疫苗Ⅲ期臨床試驗中期結果,新冠疫苗有效率均達到了90%以上。兩家公司發布的Ⅲ期初步結果,將新冠疫苗有效率推至90%的高度。11月17日,美國默德納公司宣布其新冠疫苗Ⅲ期臨床試驗中期結果,有效率為94.5%。
  • 外媒:新冠疫苗有效性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據路透社蘇黎世12日報導,美國輝瑞公司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宣稱,中期數據顯示兩家公司合作研製的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的有效性在90%以上。俄羅斯一科研項目隨後宣布,他們研製的「衛星V」新冠疫苗的有效性達到92%。這些有效性數據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 新冠病毒成常客?疫苗研製開始「賽跑」
    新冠病毒各國疫苗研製開始針對人體對新冠肺炎病毒的自然免疫力可能會自行消退這一考量,許多國家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研發新冠肺炎病毒疫苗上。雖然有科學研究人員同樣表示了對疫苗的效用持續力的憂慮,但另外一部分的研究者則發文稱,好的疫苗的效力可能會強於自然免疫形成的免疫效果。
  • 新冠疫苗什麼時候能打?
    不知不覺大家出門戴著口罩的日子也快差不多一年了每日3問吾身口罩啥時候能摘?疫情啥時候能結束?新冠疫苗到底啥時候能打?對於新冠疫苗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新冠疫苗從研發到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才不到1年時間,安全性有保障嗎?」
  • 新冠疫苗來了,打不打?
    最近,上海爆出本地新冠病例,辦公室的同事們,紛紛默契地戴上了口罩。  言談之間,大家心裡多少也有點打鼓,這個冬天,新冠疫情會反覆嗎?  畢竟多個專家都曾表態:要做好對抗疫情的持久戰準備。  想要消滅新冠,最終恐怕還是要有效的疫苗出馬。
  • 新冠疫苗即將鋪開,疫苗瓶夠用嗎?
    12月2日,英國政府批准使用輝瑞和BioNTech合作生產的新冠疫苗,這也是全球第一個獲批的新冠疫苗。下周開始,該疫苗將在全英國推廣使用。12月4日,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發言時表示,「年內將有6億支國產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 動物是否需要新冠疫苗?目前尚未開展科學研究
    當人用新冠疫苗逐步開展接種後,新冠病毒易感的動物,是否也同樣需要疫苗?第一財經記者在諮詢中國相關動物疫病防控專家時,得到的回覆是:目前尚未開展動物疫苗的研究工作。新冠病毒並不單純是人類需要面對的問題,自大流行開始,不斷有科學家通過研究證明,新冠病毒可以感染人類身邊的動物,並且動物之間可以傳播新冠病毒,後期更是出現了水貂體內的新冠病毒又感染了人類的案例
  • 男子對蛇毒免疫以身試毒 16年被咬160次
    美國一男子對蛇毒免疫以身試毒 16年被咬160次  雖然很多人無法理解他的瘋狂之舉,蒂姆的實驗還是受到了科學界的支持他希望「蝴蝶科技」公司幫助蒂姆研發蛇毒疫苗,並找到投資者將疫苗投入生產。
  • 京企研製新冠疫苗可觸發快速免疫反應
    論文顯示,疫苗可觸發快速免疫反應,Ⅱ期臨床試驗中,該疫苗兩劑接種28天後中和抗體陽轉率達90%以上。克爾來福由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製,今年4月起開展臨床試驗,目前正在開展臨床Ⅲ期試驗。論文指出,全世界迫切需要能夠有效預防新冠病毒的疫苗。
  • 新冠疫苗和HPV疫苗接種間隔應超兩周,但狂犬疫苗就不要考慮間隔了
    1月15日據媒體報導,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為了便於準確監測不良反應,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要分開接種,間隔至少兩周以上,包括HPV疫苗。但狂犬疫苗就不要考慮間隔了,接種狂犬疫苗更重要。延伸閱讀:新冠疫苗保護效力79.34%意味著什麼?一文讀懂!
  • 比爾蓋茨:關於新冠疫苗你需要知道的事
    IT之家5月3日消息 今日,比爾蓋茨微信公眾號發表了名為《關於新冠疫苗你需要知道的事》的文章。 IT之家了解到,比爾蓋茨這些天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世界何時才能回到去年12月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的狀態?
  • 高校研製的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等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2月3日,在教育部發布會上,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指出,高校兩院院士在全國院士總數中佔比超過40%;另外,高校針對新冠病毒研發的抗體藥物、蛋白重組疫苗、減毒流感載體疫苗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為什麼我國新冠疫苗技術路線與國外不同?
    我國很早就宣布研製成功「滅活病毒「疫苗,疫苗研發整體處在全球領先地位,目前有4款新冠疫苗進入人體三期臨床試驗階段,是全球數量最多的國家。另外,至今接種6萬餘人也沒有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而據外電報導,美國藥企輝瑞公司稱公司研製的新冠疫苗有效性超90%,即阻止了90%的新冠感染。
  • 特大好消息,新冠疫苗研製成功
    歷時50多天,由中國軍事科學院和軍事醫科學院陳薇院士帶領的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新冠疫苗,昨日晚上八點獲批用於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