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最近的系外類地行星,堪稱另一個地球,讓移居計劃成為可能

2020-09-04 娛樂橙寶

人類對宇宙的好奇是與生俱來的,千百年來人類都在想著探索宇宙,特別是工業文明以來,科技水平突飛猛進,對宇宙的探索也越來越深入。由於人類發展對地球的破壞,地球環境日益惡化,人類開始考慮尋找地外的宜居行星,以期未來能移居,以應對日趨變壞的地球環境。

類地行星就是那些外形和環境與地球類似,又處於「宜居帶」範圍內,有可能允許水體以液態形式存在的行星,比如目前探索較多的火星。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近20顆這樣的行星,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就是比鄰星b,質量稍大於地球,距離我們只有4.2光年,而且存在宜居條件,科學家紛紛猜想移居計劃可能會實現。

在眾多類地行星中,比鄰星b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目標,首先距離上就很有優勢,其溫度條件也適宜液態水在地表存在,質量是地球的1.3倍,有可能是太陽系外能夠讓生命棲息的最近場所。難怪這顆行星被發現後大家都很激動,科學界對它做了很多研究,以期對比鄰星b做更多了解。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研究的深入,人類會越來越了解星球的謎團,未來還將發現更多類地行星,最終會真正找到另一顆地球,到時候就可以移居過去了。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距離最近的系外類地行星,堪稱另一個地球,讓移居計劃成為可能
    由於人類發展對地球的破壞,地球環境日益惡化,人類開始考慮尋找地外的宜居行星,以期未來能移居,以應對日趨變壞的地球環境。類地行星就是那些外形和環境與地球類似,又處於「宜居帶」範圍內,有可能允許水體以液態形式存在的行星,比如目前探索較多的火星。
  • 另一個地球:距離地球最近恆星周圍發現系外行星地表或有水
    ,並且其與比鄰星之間的距離適當,因而處於所謂「宜居帶」範圍內,這就意味著其地表有可能允許水體以液態形式存在,這就意味著這顆行星表面有可能存在適宜生命居住的環境條件。但其中也的確正有越來越多的系外行星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因為它們的屬性特點正越來越和地球相近。這張信息圖將比鄰星周圍新發現的行星軌道與太陽系的相同區域進行比較。可以看到比鄰星b的運行軌道遠比水星到太陽之間距離近得多。
  • 系外類地行星大氣中首次發現水汽 距離地球大約110光年
    研究人員首次在一顆太陽系外類地行星大氣中發現水汽,且這顆星球的溫度可能符合生命存在所需條件。英國期刊《自然·天文學》11日登載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個研究小組的報告,揭示這一「激動人心」的發現。這顆行星代號K2-18b,屬於獅子座,距離地球大約110光年。它圍繞一顆紅矮星運轉,表面由巖石構成,體積和質量分別是地球的2倍和8倍。這類質量超過地球的類地行星獲稱「超級地球」。研究小組分析「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所獲光譜數據,發現它的大氣中有水汽,含量可能在0.1%至50%之間。
  • 另一個地球在哪裡?
    今日凌晨時分,在霍金宣布啟動一億美金尋找外星人項目之後,美國航天局(NASA)宣布:在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的幫助下,發現了一顆迄今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Kepler452b。NASA表示,這個由於和地球相似度達到0.98而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地球「表兄弟」的行星已經存活了60億年。
  • Ross 128B:一顆系外類地行星,一個尋找外星人的好地方
    ▼天文學家最近新發現一顆系外類地行星,編號為Ross 128B,距離我們只有11光年遠,並且圍繞其恆星軌道運動,這顆行星可能像地球一樣具有巖石和幾乎相同的溫度
  • 發現距離地球只有49光年,地球大小的類地行星,但沒有大氣層!
    以前在比我們地球大得多的行星上發現過大氣層,包括一些熱木星和亞海王星,它們主要由冰和氣體構成。但這是科學家第一次能夠確定太陽系外地球大小的類地行星是否有大氣層。這顆被質疑的行星,LHS 3844b,是由美國宇航局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發現的,據測量其體積約為地球的1.3倍。這顆行星圍繞它的恆星運行僅需要11個小時,這使它成為已知速度最快的系外行星之一。
  • 距離我們6光年的蛇夫座「超級地球」是人類理想的移居之地嗎?
    所謂的超級地球,就是類地行星,就是像地球這樣有著堅硬外殼,可能在所謂宜居帶的行星。這在每個恆星中都可能存在,距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存在,距離我們第二近的巴納德星也存在,現在宇宙中已經發現了幾千顆太陽系外行星,其中上千顆所謂的類地行星,宜居帶行星也有幾百顆。所謂蛇夫座距離6光年得超級地球,就是巴納德b星。
  • 系外類地行星光譜中首次發現水分子
    有史以來第一次,天文學家在系外巖石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有趣的是,這顆行星位於其恆星所謂的宜居帶中,讓它成為銀河系中最有希望找到地外生命跡象的地方之一。由克卜勒太空天文臺發現的K2-18b行星位於110光年之外。初步掃描表明,這顆系外行星是一顆超級地球,也就是說,它是一顆比地球大的巖石行星,而且具有大氣層。
  • 科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多行星星系,或存在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
    研究人員在美國時間本周四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中稱,地球附近的一顆恆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多行星系統之一。藝術家筆下的多行星系統當然,這所謂的附近是宇宙範圍的概念,距離地球大約64萬億英裡之外。這項研究顯示,這個星系至少有兩顆,也許有三顆超級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所謂超級地球,一般指超級類地行星。
  • 科學家發現一顆新類地行星,距地球約53光年,可能有厚厚大氣層
    人類走出地球開始踏上探索宇宙之旅後,尋找系外類地行星成為了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想要尋找系外類地行星,那自然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天文望遠鏡,在人類的飛船速度還沒有實現質的飛躍之前,人類尋找探索系外行星只能依靠天文望遠鏡。
  • 73光年外,發現3顆類地行星,很遺憾,可能都不適宜我們居住
    隨著航天技術的出現,我們人類已經可以飛出地球,踏上月球表面。即使我們暫時沒法到達更加遙遠的外星球上,我們還是一直在努力,尋找另一個適宜我們人類居住的星球。但是很遺憾,在過去幾十年的深空探索中,我們雖然發現了成千上萬顆系外行星,但是,始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宜居星球。
  • 系外最近的類地行星,宜居帶的超級地球——葛利斯581d!
    2007年4月,歐洲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一顆新類地行星,行星編號為葛利斯581d,位於離地球不遠的天秤座,質量是地球的5.5倍,大小是地球的 1.5倍。它圍繞距地球大約20.5光年的編號為吉利斯581的紅矮星旋轉,距該紅矮星的距離大約為地球距太陽距離的1/14。由於紅矮星比太陽小得多、暗得多,也冷得多,科學家推測,這顆新行星的平均溫度大約在0攝氏度至40攝氏度左右。
  • 「金鳳花」,可能成為人類在太陽系外的理想家園
    圖為太陽系外金鳳花區域行星與地球對照圖尋找宜居系外行星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地球有大小適中的質量,既不至於因引力太小而導致大氣逸散殆盡,又不至於大氣過於濃密;地球和太陽的距離也遠近適中,讓地球保持著適當的溫度,表面有液態水存在,為生命的出現和繁衍提供了可能。
  • 巖石、大氣……兩顆迷人的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有10.7光年
    6月25日的《科學》雜誌上,刊登了一條讓人興奮不已的消息——天文學家在距我們10.7光年的地方,發現了兩顆類地行星。許多著名的行星系統都圍繞著紅矮星運行,例如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Proxima Centauri和擁有七個地球大小的世界的TRAPPIST-1。紅矮星大多非常活躍,周期性耀斑爆發釋放大量高輻射粒子,這使得環繞其運行的行星無法維持生命。但是,GJ887是個例外,它不算活躍,因此不會發射可能傷害行星生命機會的耀斑能量。
  • 科學家發現新超級類地行星 距離地球僅11光年
    據外媒報導,德國哥廷根大學的天文學家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他們在紅矮星Gliese 887附近發現了兩顆「超級地球」(超級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11光年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很多巨大的類地行星,他們將之稱作超級類地行星,並推測這些行星擁有與地球相似的板塊構造。而新發現的兩個系外行星分別被命名為Gliese 887b和Gliese 887c。哥廷根大學的天文學家桑德拉·薩弗斯(Sandra Saffers)表示,新發現的行星將會為研究系外生命提供更多幫助。
  • 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可能比此前估計的更像地球
    最近,一組國際研究人員證實了一顆距離太陽只有4.2光年的類地系外行星的存在。科學家們利用巖石系外行星的Echelle光譜儀和穩定光譜觀測(ESPRESSO)發現,系外行星Proxima b的質量約為1.17個地球的質量,位於比鄰星的可居住區域,每11.2天圍繞比鄰星運行一次。
  • NASA 重大消息公布:40 光年外恆星周圍發現 7 顆類地行星
    北京時間2月23日凌晨2點,美國宇航局在總部召開發布會,宣布在一顆近距離小質量恆星的周圍發現多達7顆大小與地球接近的系外行星,並且這幾顆行星相互之間的距離很近,基本都位於這顆恆星周圍的宜居帶範圍內,因此理論上都有可能存在大氣和海洋,從而讓人對其是否可能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充滿遐想。
  • NASA宣布又發現一顆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300光年!
    隨著人類觀察宇宙的設備越來越先進,科學家一直在試圖在宇宙中找到第二顆合適人類居住的星球,在理論上大多數恆星系都存在一個適宜生命的宜居帶,如果科學家在這些恆星的宜居範圍尋找行星,不僅能夠發現適合人類生存的類地行星甚至還能發現地外生命,近幾年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多顆有液態水的宜居星球,只是大多數都在數百萬光年以外的地方
  • 科學家發現系外行星,擁有厚厚大氣層,很有可能成為「新地球」!
    一顆系外行星被發現,給人類帶來希望,或能孕育新生命!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人類把所有的目光放在了發展科技上,科技的進步讓人們成功實現飛天夢,進入宇宙後才發現地球是多麼渺小,重工業的發展帶來的影響是環境汙染、溫室效應加重等等。
  • 科學家在太空望遠鏡數據中發現又一顆系外類地行星
    據外媒報導,現在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已經相當怪異,但這並不能阻止科學家們通過篩查NASA的數據來找出在宇宙中跟地球相似的行星。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可能已經退役,但它收集的大量數據卻不斷給出存在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的可能性,這些星球可能能夠成為外星生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