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強降水影響,湖南省株洲市發生嚴重洪澇災情,湘江幹流及支流洣水、淥水、涓水等11條河流發生超警戒以上洪水,湘江幹流全線超警。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的高分三號衛星在對洪澇地區的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水體監測圖
綜合利用2019年7月11日與2019年6月3日高分三號10米解析度雷達衛星資料對湖南省株洲地區進行監測(圖1-圖2)。
▲ 圖1:高分三號雷達衛星湖南省株洲地區水體監測圖(2019年7月11日)
▲ 圖2:高分三號雷達衛星湖南省株洲地區水體監測圖(2019年6月3日)
▲ 圖3:高分三號雷達衛星局部放大圖(上)、土地分類圖(左下)、水體變化監測圖(右下)
▲ 圖4:高分三號雷達衛星局部放大圖(上)、土地分類圖(左下)、水體變化監測圖(右下)
由圖1與圖2紅圈局部放大圖(圖3)可見,強降水帶來湘江水位增高,造成湘江部分江中島淹沒,涓水、漣水、瀏陽河等部分河段河道明顯變寬。對比圖2紅框局部放大圖與土地利用圖(圖4)可見,株洲市內多處耕地、建築、林地等受洪澇影響,湘江支流鐵河、淥水河道增寬。
洪澇監測專題圖
▲ 圖5 高分衛星湖南省株洲地區洪澇監測專題圖
監測結果表明,上述地區多處出現較明顯新增水體信息(圖5紅色區域),反映了當地強降雨造成嚴重的洪澇,經估算,上述地區新增水體面積約為90平方千米。
高分三號目光如炬 穿雲破霧
高分三號衛星於2016年8月成功發射,2017年1月投入使用,是我國首顆1米解析度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
▲ 高分三號衛星(示意圖)
高分三號衛星是我國首顆長壽命設計的低軌遙感衛星,在研製過程中採取了50多項創新技術,綜合技術達到國際同類衛星先進水平。
高分三號衛星具備波成像等12種成像模式,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解析度最優可達1米,是世界上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中解析度最高的衛星;首次採用星上自主健康管理系統,可針對潛在安全問題提前報警並提供自主管理策略。
高分三號衛星不受雲雨等天氣條件的限制,可全天候、全天時監視監測全球海洋和陸地資源,服務於海洋、減災、水利、氣象以及其他多個領域。
來源:風雲衛星官微、《中國航天報》
編輯/楊成 高一鳴
校對/林佳昕
監製/黃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