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湖南株洲洪澇|高分三號目光如炬 穿雲破霧

2020-12-04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近日,受強降水影響,湖南省株洲市發生嚴重洪澇災情,湘江幹流及支流洣水、淥水、涓水等11條河流發生超警戒以上洪水,湘江幹流全線超警。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的高分三號衛星在對洪澇地區的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水體監測圖

綜合利用2019年7月11日與2019年6月3日高分三號10米解析度雷達衛星資料對湖南省株洲地區進行監測(圖1-圖2)。

▲ 圖1:高分三號雷達衛星湖南省株洲地區水體監測圖(2019年7月11日)

▲ 圖2:高分三號雷達衛星湖南省株洲地區水體監測圖(2019年6月3日)

▲ 圖3:高分三號雷達衛星局部放大圖(上)、土地分類圖(左下)、水體變化監測圖(右下)

▲ 圖4:高分三號雷達衛星局部放大圖(上)、土地分類圖(左下)、水體變化監測圖(右下)

由圖1與圖2紅圈局部放大圖(圖3)可見,強降水帶來湘江水位增高,造成湘江部分江中島淹沒,涓水、漣水、瀏陽河等部分河段河道明顯變寬。對比圖2紅框局部放大圖與土地利用圖(圖4)可見,株洲市內多處耕地、建築、林地等受洪澇影響,湘江支流鐵河、淥水河道增寬。

洪澇監測專題圖

▲ 圖5 高分衛星湖南省株洲地區洪澇監測專題圖

監測結果表明,上述地區多處出現較明顯新增水體信息(圖5紅色區域),反映了當地強降雨造成嚴重的洪澇,經估算,上述地區新增水體面積約為90平方千米。

高分三號目光如炬 穿雲破霧

高分三號衛星於2016年8月成功發射,2017年1月投入使用,是我國首顆1米解析度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

▲ 高分三號衛星(示意圖)

高分三號衛星是我國首顆長壽命設計的低軌遙感衛星,在研製過程中採取了50多項創新技術,綜合技術達到國際同類衛星先進水平。

高分三號衛星具備波成像等12種成像模式,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解析度最優可達1米,是世界上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中解析度最高的衛星;首次採用星上自主健康管理系統,可針對潛在安全問題提前報警並提供自主管理策略。

高分三號衛星不受雲雨等天氣條件的限制,可全天候全天時監視監測全球海洋和陸地資源,服務於海洋、減災、水利、氣象以及其他多個領域。

來源:風雲衛星官微、《中國航天報》

編輯/楊成 高一鳴

校對/林佳昕

監製/黃希

相關焦點

  • 高分三號開啟微波遙感時代
    這就是高分三號滑動聚束模式的特點,能刻畫出更多細節上的特性。  高分三號衛星於8月10日發射升空,於15日首次開機成像並下傳數據,成為繼高分一號、二號、四號等衛星在軌工作之後,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又一位「天眼」神探。這位「天眼」神探上的天線有15米長,兩個大「翅膀」展開後,整個衛星的長度達18米,是我國第一顆大尺度、大翼展衛星。
  • 「高分三號」在太空監測亞釐米級地面沉降
    「高分三號」在太空監測亞釐米級地面沉降2017-03-29 14:46 來源: 科技日報 在距地面750公裡太空飛行的衛星,能監測亞釐米級地面沉降,聽起來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這些信息既能用於地震、火山等地質災害的快速響應,也能廣泛應用於地殼運動、冰川、滑坡、城市或礦區地面沉降、建築物穩定性等長期監測。長期以來,我國相關研究完全依賴國外衛星。張慶君表示,高分三號衛星的姿態控制精度、軌道控制精度、系統標定精度都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平,為獲取亞釐米級幹涉測量精度提供了保障。該衛星幹涉測量的成功實現和應用,開啟了我國自主雷達衛星InSAR形變監測的新進程。
  • 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氣象衛星攜「穿雲透霧」絕殺亮相航展
    人民網珠海11月8日電 (記者 魏豔 皇甫萬裡)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抓總研製的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氣象衛星以其「穿雲透霧」的絕殺技能躍入觀眾的視野,並將成為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系列的新成員。
  • 張慶君:「高分三號」如何震驚世界?
    高分三號是我國首顆C波段、多極化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多極化是其技術上的難點之一,由於通道數據比單極化系統更為複雜,導致收發信號的儀器研製、信號通道隔離的研製難度加大。  系統的穩定性是對高分三號極大的考驗。高分三號衛星載荷是脈衝工作,工作時功率達到15000瓦,不工作時1000瓦左右。
  • 中國太空天眼:高分三號監測到亞釐米級地面沉降
    我們的衛星在距地面750公裡的太空,能夠監測亞釐米級地面沉降,聽起來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高分三號(GF-3)衛星於2016年8月10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2017年1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已獲取近10萬景C頻段多極化海洋和陸地SAR影像,為國內外資源普查、颱風預警、災害評估、作物估產、極地考察等眾多應用部門提供數據支持。
  • 行業應用|高分三號數據在地形圖測制中的應用
    若能利用高分三號SAR數據進行測圖生產,則能很大程度地降低光學影像獲取困難地區地形圖測圖的成本,實現對數據獲取的自主控制,對於我國西部地形氣候覆雜的1∶10000無圖區測圖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研究了利用高分三號聚束模式下獲取的1m解析度的SAR影像進行1∶10000地形圖測圖的技術,建立了測圖技術流程,並從影像定向精度、立體模型構建、要素採集能力、產品位置精度等方面分析了高分三號測制1∶10000地形圖的可行性。
  • 穿雲破霧飛出新航跡
    夏日午後,某內陸機場上空雲遮霧繞,一架戰機忽現雲端,轟鳴聲由遠及近。機場保障人員守候在加油車旁,靜待戰鷹降落。「注意著陸點位置,防止著陸速度過快,衝出著陸預定範圍。」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飛行大隊長、一級飛行員田立超提醒機組成員緊盯跑道,尋找最佳著陸點。煙塵緩緩散去,跨區機動數千公裡的戰機穩穩停靠機場。
  •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引進株洲首臺PET-CT
    11月20日上午,PET-CT開機儀式在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舉行。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在株洲地區率先引進影像醫療中的「航空母艦」——數位化光導PET-CT,填補了株洲公立醫院核醫學領域的空白。儀式由院長徐偉輝主持,株洲市衛健委副主任姚智輝,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核醫學與PET中心主任胡碩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核醫學與PET影像中心主任、湖南省PET質量控制中心主任王雲華教授受邀出席儀式現場。
  • 網絡名人株洲行 點讚株洲新發展
    「網聚動力 株洲向前」。27號,由市委網信辦主辦的全國網絡名人株洲行活動舉行。,先後參觀了株洲國際賽車場、國家新能源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南長城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等地,對我市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和溫暖企業行動的有力部署,連連點讚。
  • 湖南冰情監測哨增至1942個 防凍融冰物資及工作人員已全部到崗、到位
    華聲在線1月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彭雅惠 通訊員 侯建明 劉敏學)湖南再現「速凍」,電力供應啟動「速防」。今天,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全省固定冰情監測哨點從1707個調整增加至1942個,並將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啟用更多流動哨觀測輸電線路及設備覆雪覆冰程度。
  • 「鐵齒鋼牙」聯手邁向科創板 湖南株洲產業鏈多點開花
    本報見習記者 肖偉近日,株洲華銳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工具)向上交所提交科創板招股說明書等文件並獲受理,計劃募資6億元。今年4月,株洲歐科億數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科億)向上交所提交科創板招股說明書等文件並反饋問詢,計劃募資6億元。數控刀片是數控工具機的關鍵部件,被譽為機械工程「鐵齒鋼牙」。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 這雙「天眼」看得更清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高分六號衛星廈門影像。2018年11月上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衛星環境應用中心正是藉助高分五號對長三角地區汙染氣體進行監測,為保障空氣品質提供了支撐。農業監測精度更高「在國產衛星中,高分六號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農業一號衛星』。」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周清波說。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 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
    農業監測精度更高「在國產衛星中,高分六號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農業一號衛星』。」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周清波說。高分六號在軌測試結果表明,增加新波段後,影像的顏色更加豐富多彩,增強了不同地表覆蓋、不同作物類型、不同生長狀態之間的差異識別能力,監測精度也有提高。
  • 「高分一號」怎麼看湖南
    衛生方面,衛計委利用高分一號衛星數據在湖南岳陽開展血吸蟲病疫情監測與評估應用示範,在湖南贛南開展礦山周邊居民健康風險評估應用示範。    「高分二號」的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意味著衛星從600多公裡的太空向地面觀察,能看見1米大小物體的輪廓,絕對能分辨出地面汽車的大小。    據介紹,國土資源部是「高分二號」重要客戶,可以監測退耕還林,監測耕地上有沒有建房子,查出鄉鎮裡有沒有建「小產權房」等。
  • 長沙「四大名校」已在株洲聚齊,公辦or民辦?
    近日,湖南師大附屬實驗學校籤約落戶株洲高新區,至此,長沙「四大名校」已在株洲聚齊。除了已在雲龍示範區建校運營的雲龍長郡實驗學校(9年制公辦),其它三所「名校」均布局河西。小編從天元區教育局了解到:湖南師大附屬學校和長沙市一中株洲實驗學校均為公辦,株洲雅禮實驗學校為民辦。
  • 前三季度全國1904個縣區遭受洪澇災害
    洪澇災害影響範圍大、持續時間長、受災程度深,農業漁業、居民住房、城鄉工商戶、基礎設施等損毀嚴重,直接經濟損失2198.6億元,較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27.6%。不過,各地加強監測預警,及時果斷轉移受威脅群眾,全力做好搶險救援,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全國洪澇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278人,較近5年同期均值下降51.5%。
  • 位於湖南株洲的優秀大學:在省內排名靠前,有6位兩院院士
    在湖南有這麼一座城市,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批八個重點建設的工業城市之一,是中國最老的工業基地之一;它環境優美、氣候宜人,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它古時候被稱為建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它便是株洲市。
  • 湖南緊急啟動省級自然災害應急救助Ⅳ級響應
    省應急管理廳供圖華聲在線6月9日訊(記者 龍騰)6月6日以來,湖南遭受入汛以來最強降雨襲擊。截至6月9日8:00,全省共8個市州21個縣市區32.1萬餘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和生活救助1.1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1.5千公頃,成災面積6千公頃,絕收面積1.87千公頃;1200餘間房屋不同程度損毀,直接經濟損失達3億元。
  • 總師親自解讀,「高分三號」衛星的成功,許多專家都感到驚訝
    近日,有記者就對中國著名科學人士、高分三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張慶君,進行了採訪,對張慶君與高分三號衛星的故事展開了深挖。而在採訪的過程中,張慶君就向記者朋友表示,他在接手高分三號項目前,是搞神舟飛船的,所以對他來說,這是一項全新的挑戰。
  • 湖南工商二季度抽檢鋼材等商品 合格率72%
    25組不合格的樣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標誌及包裝、光透射比、磨擦霧度值、鏡片光學性能達不到標準要求。   本次美容美髮用品抽樣檢測,從常德、益陽、嶽陽、張家界4個市(州)的經銷單位抽取了46組美容美髮用品,經檢測,合格44組,不合格2組,合格率為95.6%。2組不合格的樣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汞含量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