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氣象衛星攜「穿雲透霧」絕殺亮相航展

2020-11-28 中國氣象局

  人民網珠海11月8日電 (記者 魏豔 皇甫萬裡)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抓總研製的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氣象衛星以其「穿雲透霧」的絕殺技能躍入觀眾的視野,並將成為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系列的新成員。

  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將實現光學和微波「雙子星」

  據了解,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系列將涵蓋光學和微波兩個序列。截至目前,靜止軌道微波探測衛星在國際上尚屬空白。據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氣象衛星總指揮陳文強介紹,「根據我國出臺的氣象衛星發展規劃,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進行靜止軌道微波探測衛星的立項,在『十四五』期間完成發射。屆時,將實現靜止軌道微波探測與光學探測兩種手段的協同使用,率先在國際上形成探測手段齊全的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體系。靜止軌道微波探測將在世界範圍內首次實現零的突破。」

  享有國際盛譽的風雲四號A星作為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系列第一顆光學衛星,於2016年12月11日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正式拉開了中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升級換代的序幕。在今年9月,伴隨巨型颱風「山竹」步步逼近之時,在颱風「山竹」洶湧來臨之時,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連續出動風雲四號A星、風雲三號D星、風雲二號G星等多顆衛星密切觀測颱風位置、發展階段、演變趨勢、風速大小、降水情況等。其中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發揮雲圖監測的主力作用,提前防災預警,有效減少了經濟損失。

  全天時全天候的必殺技「穿雲透霧」

  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氣象衛星是瞄準光學衛星不能穿透雲層的「痛點」,選用波長更長的微波進行觀測,可穿透雲雨內部結構,能解決光學衛星視線容易被雲層「遮蔽」的問題,實現大氣三維溫、溼度結構的全天時、全天候監測。

  據悉,極軌氣象衛星(如風雲三號)已實現在軌微波探測,微波通道信息豐富、空間解析度高,在颱風監測、短臨降雨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由於軌道特點,當前極軌氣象衛星觀測時間間隔大多在4~5小時,而強對流天氣的典型生命史僅有5~6小時,極軌氣象衛星時效性不足的問題,限制了其在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中的作用。

  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氣象衛星為我國首次實現的定量化靜止軌道微波遙感衛星,具備對地球全圓盤範圍內颱風、流域性降水等氣象現象進行全天候分鐘級的監測能力,並實現颱風的路徑、強度的準確預報。利用頻點優化配置的微波探測能力,實現地球全圓盤圖範圍內大氣不同高度層的溫、溼度廓線的立體探測。利用靜止軌道觀測能力將大大提升目前極軌衛星微波觀測時間解析度和觀測區域靈活調整的能力。

  「將靜止軌道光學遙感的高解析度觀測優勢和微波對雲雨大氣獨具的穿透性探測能力相結合,將實現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連續性+立體觀測』,基本就讓風雨『無處遁形』,尤其是對快速變化的颱風、流域性降水等災害性天氣系統的監測預警能力,並將大大提升數值天氣預報的水平。」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氣象衛星總設計師董瑤海說。

  勇立潮頭,集智攻關,提升世界氣象預測水平

  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氣象衛星採用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成熟的高軌高精度遙感衛星平臺,裝載毫米波亞毫米波探測儀,運行於36000km高度的地球靜止軌道,定點於我國赤道上空的某個許可軌位。目前,正在集全國之力開展多項靜止軌道微波探測關鍵技術的攻關。董瑤海總師介紹,「為達到天氣預報需求的空間解析度,探測儀採用5m口徑反射面天線,已突破我國運載包絡尺寸。天線口徑、型面精度、摺疊與在軌展開、天線面變形控制等指標均為國際一流水平,加工設備及工藝已達國內技術極限,個別指標或方案目前尚無有效技術手段進行驗證。」事實上,在國際上,還沒有在軌應用的靜止軌道微波探測類遙感儀器。

  據了解,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氣象衛星正在開展背景型號關鍵技術攻關,計劃於2019年型號立項,2023年完成發射在軌。此後,無論是「山竹」,還是「榴槤」,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氣象衛星都會心細如髮、目光如炬地全面洞穿颱風等的內部結構信息,提升我國以及全世界的氣象預測水平。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張明祿)

相關焦點

  • 我國將同步發展靜止軌道微波探測衛星 讓風雨「無處遁形」
    新華社上海11月9日電(記者張建松)正在上海舉行的第19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閃亮登場,吸引了很多人駐足參觀。在研製發射靜止軌道光學系列衛星的同時,我國將同步發展靜止軌道微波探測衛星,實現「連續性+立體觀測」,讓風雨「無處遁形」。
  • 中國首顆"風雲三號"極軌氣象衛星今日發射(圖)
    中國新一代氣象衛星「風雲三號」、「風雲四號」模型亮相珠海航展創造多項第一星載有效載荷數量第一:它採用新型衛星平臺,裝載著11臺高性能的有效載荷探測儀器氣象衛星觀測功能第一:它的遙感儀器觀測譜段從真空紫外線、紫外線、可見光線、紅外線一直到微波頻段樣樣齊全,既有光學遙感,又有微波遙感,能實現全天候、全天時、多光譜、三維、定量探測,與歐美新一代氣象衛星處於同一發展水平。報導說,風雲三號衛星發射成功後,最長3周後就可完全投入使用,它不僅為北京奧運會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氣象服務,還將使中國的中期數位化氣象預報成為可能。
  •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工程概況
    裝載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獲取地球表面和雲的可見光及紅外多光譜、高精度定量觀測數據和高頻次區域圖像)、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獲取大氣溫度、溼度垂直結構觀測數據)、閃電成像儀(獲取覆蓋區域內閃電分別圖)和空間環境監測儀器包(監測太陽活動和空間環境)等4個探測載荷。  國內比較。
  • 27省份直收國內外極軌氣象衛星數據
    中國氣象報記者唐淼報導 7月10日,在中國氣象局「『風雲三號』02批氣象衛星應用系統工程數據接收系統省級利用站」項目驗收會上,評審專家組對該接收系統提供的服務內容給予了充分肯定,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 我國為什麼要研發靜止軌道微波氣象衛星
    目前,我們多利用極軌氣象衛星對上述物理參數進行探測,這也是比較成熟的技術。極軌衛星處於太陽同步軌道,圍繞地球南北兩極運行,運行周期約115分鐘。換句話說,它要用大約兩個小時才能重新回到同一觀測點。較長的回歸周期限制了極軌衛星在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中的應用,無法實現對天氣系統的實時性連續監測,不能滿足災害預警的需求。特別是對快速變化的颱風、突發性暴雨等極端氣象現象的觀測略顯不足。
  • 卓爾宇航攜雙機型亮相 漢產飛機閃耀太原航展
    卓爾宇航攜領航者JA600、挑戰者XA-42兩款機型亮相,成為此次展會的明星產品,在航展期間大放異彩。
  • 第11屆中國航展上的新「氣象」 航發集團將首次亮相[組圖]
    接下來記者帶您提前了解本屆航展上的新「氣象」。新表演:俄蘇-27和米格-29混合編隊表演 英國「紅箭」首秀本屆航展在邀請飛行表演隊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除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外,當今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特技飛行表演隊之一的英國皇家空軍「紅箭」飛行表演隊將攜12架Hawk T1「鷹」式教練機首次參展,給大家帶來精彩絕倫的飛行表演。
  • 波音公司已確定參加2020珠海航展
    已連續參加十二屆中國航展的「老朋友」波音公司確定參展,多款機型有望亮相。近日,中國航展承辦單位——珠海航展有限公司與波音公司在珠海舉行了「雲籤約」活動。據了解,波音公司今年將以雙層展臺形式參加展覽,室內展覽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300平方米,創近10年參展面積新高;在參展展品上,波音公司有望攜777X新型大型遠程寬體飛機、787夢想飛機等創新產品和全系列貨機產品亮相。作為中國航展的「老朋友」,波音公司已連續參加十二屆中國航展。在籤約儀式上,珠海航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孫潔峰與波音民用航空市場銷售中國區副總裁高思翔代表雙方進行了籤約。
  • 中歐合作製成地球同步氣象衛星毫米波探測樣機
    中歐合作製成地球同步氣象衛星毫米波探測樣機2018-01-12 08:53 來源: 科技日報 它為未來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開展毫米波成像探測奠定了技術基礎。每年,颱風、暴雨等極端災害都會給我國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加強氣象監測和預報尤為重要。目前,在軌氣象衛星都是以光學手段監測。但光學手段易受雲層影響,只能得到雲層頂部信息,不知雲層下的具體情況。而微波則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獲得氣溫、溼度廓線的三維分布。
  • 波音公司確定參加2020珠海航展;老朋友如期而至
    「老朋友」如期而至7月15日下午,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中國航展)的承辦單位-珠海航展有限公司與波音公司在珠海舉行了「雲籤約」活動。現場,珠海航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孫潔峰與波音民用航空市場銷售中國區副總裁高思翔代表雙方進行了籤約。航展公司副總經理李意輝、林潔如及中央、省、市及港澳媒體、新媒體等共同見證了此次籤約。
  • 海航通航攜波音737BBJ公務機亮相 2018 鄭州航展
    參展、參演者來自 34 個國家、3 個地區和 1 個國際組織,除普通通航飛機外另有18架公務機整齊亮相,俱創歷屆鄭州航展之記錄。其中,海航通航選派旗下金鹿公務航空波音737BBJ 公務機參展,一登場即成全場焦點。該架波音737BBJ 公務機從北京起飛,歷經一個半小時的飛行優雅降落上街機場。
  • 珠海航展如期舉行:大幕已經拉開,中國航空航天大時代來臨
    雲籤約和臨時口岸聯檢查驗大廳為珠海航展保駕護航為保障本屆珠海航展的如期舉行,從四月份開始,承辦單位就開始了籌備,舉辦了三場線上雲籤約活動,已有來自其中,波音公司將以雙層展臺形式參加展覽,室內展覽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300平方米,創近10年參展面積新高;在參展展品上,波音公司有望攜777X新型大型遠程寬體飛機、787夢想飛機等創新產品和全系列貨機產品亮相。
  •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雲圖首次亮相CCTV!
    》節目中正式使用,這意味著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正式實現了升級換代。上圖使用的這套雲圖動畫可謂首次亮相,其圖像正是由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於2月27日9時30分至16時觀測所得。在風雲二號觀測雲、水汽、植被、地表的基礎上,風雲四號還具備了捕捉氣溶膠、雪的能力,並且能區分出雲的不同相態和高、中層水汽。
  • 氣象衛星概況
    氣象衛星的用途也由單一的氣象應用擴展到氣象、海洋、水文甚至整個地球環境監測。擁有氣象衛星的國家也由美、蘇增加到歐空局、日本、印度和中國。  氣象衛星的功能可以大致概括為:  一、利用遙感儀器對衛星下墊面進行探測。探測器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成象儀;另一類為垂直探測器,探測大氣溫度、溼度等垂直分布。
  • 2020珠海航展確定取消!8月就有網友說「航展涼透了」
    珠海航展取消!就在本周一的9月7日珠海新視角就發布消息網傳珠海航展生變!對網上的信息進行了匯總沒想到網上流傳的消息確被證實早在今年8月14日,就有網友說「2020珠海航展在萬眾期待中還是決定延期了」,微博截圖如下:
  • 中國驕傲——「風雲」氣象衛星
    儘管這一時期風雲氣象衛星發展遭遇了挫折,但是中國在解決一些關鍵技術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了人才隊伍,積累了寶貴經驗。1999年5月10日發射的「風雲一號」C星在軌工作超過5年,大大超出設計壽命。這顆衛星探測通道增加到10個,首次實現我國氣象衛星的業務化運行,具有重大的裡程碑意義。
  • 國外氣象衛星發展動向與趨勢
    第五代極軌氣象衛星NOAA-N』計劃於2007年7月發射。NOAA-N、N『的星載儀器將與第六代氣象衛星——美國國家環境業務極軌氣象衛星系統(NPOESS)接軌。NPOESS上計劃攜帶的主要測儀器有可見光/紅外成像輻射計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掩星探測器、臭氧成像和探測儀器組、橫跨極軌紅外波段探測器及圓錐掃描微波成像探測器。
  • 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首飛,回顧AG600航展記憶
    10時14分,只見遠處水天相連處,AG600如一隻矯健、潔白的海鷗,穿雲破霧而來,轉瞬即進入視野所及海域,輕盈入水,平穩地貼著海面滑行,激起朵朵浪花。迴轉、調整方向、加速、機頭昂起……一氣呵成。10時18分,AG600宛如一條東方巨龍,再次迎浪騰空,直插雲霄,圓滿完成海上起飛。
  • 科研動態|風雲三號氣象衛星B星微波溼度計在軌運行10周年
    "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 風雲三號(FY-3)衛星是我國新一代系列化、業務化運行的極軌氣象衛星。B星(FY-3B)是該系列的第二顆星,於2010年11月5日發射。
  • 波音787模擬客艙確定亮相珠海航展
    為期一周的第45屆範堡羅航展近日在英國舉行。昨天,正在英國學習的市委副書記魏宏廣專程來到範堡羅航展現場考察,看望了珠海航展在範堡羅的招商人員,並拜訪了波音公司等中國航展的老客戶。波音公司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在第六屆中國(珠海)航展上波音的參展面積將由原確定的180平米增加到312平米。在範堡羅航展上展出的波音787模擬客艙也將亮相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