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次長測交給了備受關注的大陽150ADV,天氣寒冷,我們選擇了相對溫暖的雲南作為測試點,第一站,我們來到了越野人的聖地—東川泥石流越野場地。
此行我們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和工廠工程師一起對150ADV做多路況長測,二是給大家介紹一些車的測試情況,三是給工廠拍一個廣告片用於發布推廣。所以別問我們為什麼車上沒有行李,也別問我們車為什麼會這麼幹淨,因為我們有後勤車,車上有兩個車的全套配件,還有工廠在大後方隨時響應,我們要做的是使勁「造」,發現問題並提供建議等,為此,我們此次還請了專業越野車手參與。
東川泥石流越野場地位於雲南昆明市東川區的流河谷中,因為泥石流的破壞,河谷成了天然的越野場地,地勢複雜,場地開闊,簡直就是越野汽車和摩託車的天堂,已經成功舉辦了16屆的「中國東川泥石流越野賽」成了當地的一張重要名片,每屆都有國內外成千上萬越野車名愛好者前往。
所謂ADV踏板,我的理解是它在傳統踏板車的基礎上融入一些ADV元素,使其在外觀造型和相關性能上與傳統踏板車有些差異,具備一定在一般非鋪裝路面行駛的能力。
但顯然,我們選擇的路況對於150ADV來說已經大大「超標」了,我們不倡導大家騎著它去類似這種比較惡劣的路況(無視車況者除外),即便是騎專業越野車也要量力而為,看車還看人,而我們的目的前面也已經說過了。
大家都知道大陽150ADV是在V銳150T的平臺上衍生的第二款車型,平化戰略一直是國際品牌的慣例操作,在提升研發速度的同時,能儘可能地提高車輛的穩定性能,還可節約一定的成本。
自從大陽推出自家的Vi-i-Core動力以後,能明顯地感覺到它的動作更加頻繁,有V銳150T積累的經驗,理論上講150ADV的表現會更好,無形中也給我了我們一定的信心去「蹂躪」它,這也是我們測試首站就選擇東川泥石流越野場地的原因之一。
曝幾個重點參數;最小離地間隙,V銳150T配備的是前100/80-14,後120/70-14的輪胎規格,最小離地間隙為140mm,150ADV配備的是前110/80-14,後130/70-13,最小離地間隙為158mm。可以看到150ADV的後輪轂直徑比V銳150T略小,但最小離地間隙不降反而提升了18mm,主要原因是150ADV提升了前後減震的行程以及對下護板的重新設計。
第二個是車身尺寸;車身長寬高為2075*760*1260mm,軸距1324mm,座高775mm,車身長寬高和軸距均比V銳150T略長,加上硬派ADV踏板的外觀風格,視覺上150ADV會更有衝擊力,雖然兩者是不同定位的車型。
Vi-i-Core動力平臺150cc水冷四氣門發動機,最大功率12.1kw/8500rpm,最大扭矩14.6N.m/6500rpm,油箱容積9.3L。智能啟停、靜音啟動、混合動力、快速充電四大技術沒有缺席,之前有過介紹,好了下面是我們「豁」車,你們看圖時間。
其實吧,最讓我們爽的並不是我們如何蹂躪這個車,而是工廠居然容忍和無視我們的蹂躪行為。
測試正在進行時,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