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祖先新證據:一位僧人的意外發現,改寫東亞古人類演化史

2020-12-06 騰訊網
此次研究中化石的地點:甘肅夏河縣附近的白石崖溶洞(圖片來源:張東菊/蘭州大學)

《自然》期刊在線發表了蘭州大學和德國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一項突破性研究,該團隊分析了一塊來自甘肅夏河縣的人類下頜骨化石,並確定了其來自於16萬年前的丹尼索瓦人。這是世界首次在丹尼索瓦洞穴以外的地方發現丹尼索瓦人的化石,說明其遷移至青藏高原地區的時間遠比我們想像的早,丹尼索瓦人更是給現代中國藏民打上了基因烙印。

撰文 | 楊心舟

洞穴裡的丹尼索瓦人

丹尼索瓦人的發現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當時來自俄羅斯的古人類學家在俄羅斯與中、蒙交界的阿爾泰山的丹尼索瓦洞穴中,發現了一塊很小的指骨碎片。研究者通過分析,推測該指骨碎片屬於一個約4萬年前的5-7歲的女孩。

之後在2010年,德國科學家Svante Paabo團隊從該指骨碎片中提取了DNA,並對其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分析。他們發現這個年輕女孩既不屬於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也不屬於早期智人(early modern humans ,EMH)。他們將這塊化石歸類於另外一個新的種屬,並且以發現的洞穴將其命名為「丹尼索瓦人」(Denisovan)。目前考古學家推測,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特人及早期智人有著緊密聯繫,並且共同生活在更新世(舊石器時代)中晚期。

現在學界研究得比較清晰的尼安德特人還原像。圖片來源:John Gurche, artist / Chip Clark, photographer

在那之後,科學家相繼在洞穴中發現了來自其他成年丹尼索瓦人的牙齒化石, 2012年,科學家通過牙齒化石還原了丹尼索瓦人的全基因組序列,基因序列表明丹尼索瓦人與現代人、尼安德特人擁有著同樣的祖先。但不同的是,尼安德特人的DNA遍布在非洲以外的地區,而丹尼索瓦人則只與中國、東南亞以及澳洲土著人群擁有比較大的基因共性

2014年Nature上的一篇文章發現生活在中國4000米海拔上青藏地區的藏民可能繼承了丹尼索瓦人的一些基因,讓他們能夠適應高海拔的生存條件。在高海拔生活的人由於氧氣濃度低,會選擇通過增加血紅蛋白的數目來增強氧運輸能力,但這很容易造成心臟疾病。而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區的人體內血紅蛋白的數量卻並沒有變化,但這些人EPAS1基因出現了突變,該突變被認為可以讓當地人在降低血紅蛋白數量的同時適應低氧濃度。這一突變基因與丹尼索瓦人可以完全匹配,研究推測該基因正是隨著基因流動從丹尼索瓦人轉移至現代藏民體內的。

走出洞穴

此前,丹尼索瓦人與青藏高原地區現代人的聯繫一直局限在基因層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直接的化石證據表明,丹尼索瓦人曾存在於該地區。但是最新發表在Nature上的文章突破性地展示了一塊該地區丹尼索瓦人的化石碎片,這也是首次在丹尼索瓦洞穴以外的地區發現該人種的化石,為丹尼索瓦人與現代人建立起了全新的聯繫。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並描述了來自中國甘肅夏河縣白石崖溶洞中發現的一塊下頜骨化石。該化石最初是由一位當地的僧人於1980年發現的,最終輾轉交給了蘭州大學。自2010年以來,蘭州大學的張東菊一直在對該下頜骨發現區域和以及白石崖溶洞進行勘測。現今,已經有許多考古學家在白石崖溶洞發現了大量舊石器時代的化石標本,以及許多帶有人造標記的動物骨頭。張東菊在對下頜骨進行鈾釷定年法分析後,發現下頜骨應該距今已經有16萬年之久。這表明在倒數第二個冰川期的時候,史前人類就已經走向了青藏高原地區

由於該新發現的下頜骨DNA已經難以獲取,蘭州大學與德國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一同選擇分析了下頜骨中臼齒殘留蛋白質組,臼齒中的蛋白已經處於降解狀態,因此可以很好的與現代人的蛋白分開,而不會造成樣本汙染。

馬普研究所的Frido Welker表示,「從蛋白分析結果來看,夏河縣出土的這塊下頜骨與丹尼索瓦洞穴中的化石有緊密聯繫。」其中有一些特別的單胺基酸多態性與丹尼索瓦人完全一樣。不過由於現在丹尼索瓦人的化石數量不多,就目前已知的基因序列,想要理解丹尼索瓦人之間的蛋白多樣性還比較困難。張東菊等論文作者目前將夏河縣發現的丹尼索瓦化石來源與丹尼索瓦洞穴中的人種並排分列在演化樹上。

之前考古學界在丹尼索瓦洞穴以外還未曾發現過丹尼索瓦人化石,而夏河縣發現的這塊下頜骨化石算是創造了全新的記錄。根據定年法分析推測出其應該存在於距今16萬年前,因此其也算是當下最古老的丹尼索瓦人化石。目前學界普遍認為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於44萬-47萬年前分離,儘管這塊化石存在年代與該時間還有一段距離,但其已經將丹尼索瓦人存在歷史往前推進了巨大的一步。

高原上的史前人類

現在在夏河縣附近的青藏高原地區附近有大量舊石器時代的遺址,大部分化石都距今大約3-4萬年。這意味著在當時,人類已經適應了這種高緯度的高原生存環境,比如低溫和缺氧。而新研究中丹尼索瓦人的下頜骨表明,丹尼索瓦人進入青藏地區的時間要更早,並且至少在16萬年前就已經適應了高原生活。

現在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區的人們普遍都保留著EPAS1的基因突變,研究者推測這些適應高原生活的突變很有可能就是來自更早生活在這裡的丹尼索瓦人。張東菊表示「這些丹尼索瓦人在更新世中期就來到了青藏高原地區,並且逐漸適應了低氧的生存環境,這要比現代智人來到青藏地區早得多」

那麼為什麼從1980獲得下頜骨之後,過了數十年才突破性地獲得該新發現呢?在接受《環球科學》記者採訪時,張東菊表示,儘管這塊下頜骨化石獲得較早,但因為當時擁有該化石的團隊專注於研究其他方向,所以一直並未對其細緻地進行分析。

直到2010年,首項丹尼索瓦人的研究問世後,學界發現丹尼索瓦人與東亞人群,尤其是青藏高原的人有基因共性。我們此時也正好開始對該下頜骨進行研究,其實最初研究團隊沒有將該化石和丹尼索瓦人聯繫起來,只是單純地想對其形態、歷史進行分析。但最後在2017年分析結果出來,竟發現該下頜骨與丹尼索瓦洞穴中的化石可能來源於同一人種,整個研究團隊也感到非常驚訝。但考慮到丹尼索瓦人的確曾生活在這一地區附近,該結果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相關焦點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 國人祖先源於三峽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黃萬波/供圖  晨報訊(記者王大鵬)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由此將我國人類起源的時間往前推進了100萬年!
  • 《人類起源的故事》:混血融合是人類演化史的主旋律
    大衛·賴克:對我來說,古DNA研究最重要的發現是——今天的人類都是由不斷混血融合而成的,沒有人是「純種」的。我在書中不斷在強調這個結論。在古DNA研究誕生之前,如今生活在歐洲、南亞、東亞、東非或其他地方的人們,都傾向於相信他們與他們幾萬年前的祖先一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 探秘:中國人的祖先又來自何處
    我們連續兩天探究了「萬那杜人的祖先來自中國南方」之後,有讀友詢問「中國人的祖先又來自何處」。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我從哪裡來」的命題,算做這個話題的終結篇。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楊紫蛟、高星、童浩文與德國馬普進化人類研究所等團隊合作完成。該項研究分析了出土於北京房山田園洞的距今4萬年前一具男性個體基因組,發現東亞早期人群組成十分複雜。
  • 人類演化史關鍵「拼圖」現身!
    丹尼索瓦人,一個2010年才被確定的一支新的古人類種群。彼時唯一的已知線索,僅是發現於西伯利亞丹尼索瓦洞穴裡的一節指骨化石和幾塊破碎的牙齒。它們的重要性並不因此削弱。丹尼索瓦人與約30萬~3萬年前廣泛分布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由最晚同一祖先衍生的兩個分支),對現代大洋洲、東亞、南亞和美洲原住人群都有遺傳貢獻。人們期待尋找更多丹尼索瓦人與現代人的關係。
  • 中科院古脊椎所發布古DNA探源華夏族群重要成果 填補人類演化史中...
    該成果通過對中國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組研究,逐步揭開東亞尤其是中國史前人群南北格局、遷徙擴散及遺傳混合歷史的面紗。那麼,中國南北方人群從哪裡來?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遷?這一發現對人類演化史的研究有什麼意義?在我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北方人與南方人方言各異,外貌特徵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 丹尼索瓦人,東亞人的神秘先祖之一,中國人身上有他們的基因嗎?
    中學歷史課本講到中國古代歷史時,第一課的內容往往便是元謀人、北京(猿)人等這些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年前的古人類,那麼,如今的中國人是這些人的後裔嗎?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今天東亞大陸上的人類,和這些人沒有關係。現代智人的歷史要晚的多,距今歷史不到十萬年。 那之前的元謀人等都是怎麼回事呢?
  • "80後"付巧妹獲科技創新人物:改寫亞洲古人類演化史
    這個從九江共青城的一個小山村走出去的研究員,利用古人類遺骸的DNA改寫了亞洲古人類演化歷史。共青城的山旮旯裡出了個改寫了亞洲古人類演化歷史的女科學家,這個消息讓江益鎮的村民們激動不已。在記者採訪期間,付德寶的電話就根本沒有停過,這些電話都是來向老付道喜的。為家鄉作寄語 家鄉以此為傲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是一個至今困擾著人類的問題。
  • 中國人是從哪來的?古DNA技術揭秘中國人起源之謎
    至少在19 000 年前,陶器從這裡誕生;至少在15 000 年前,人類從這裡遷入美洲;至少在9000 年前,農業從這裡獨立發展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至少在170萬年前,東亞就已經是古人類的家園,這個數據來自在中國發現的一具遺骸,他屬於已知最古老的直立人。在印度尼西亞發掘出的化石證據也有同樣悠久的歷史。
  • 人類「非洲起源說」被推翻了麼?
    東亞人類的祖先在湖南? 讓記者們天馬行空,思想如此放縱奔流的是昨天一則並不是很起眼的新聞:湖南道縣福巖洞發行47枚古人類牙齒化石。關於東亞現代人從哪裡來,目前有兩種說法:一般的觀點是從非洲遷徙過來的,也就是說,現在的中國人是古代非洲人的後裔;另一種觀點是,東亞的古人類生存了下來,並繁衍了本地的現代人。 而這則新聞的橫空出世立刻給「東亞起源論」的支持人提供了絕好的證據:資料顯示在歐洲發現現代類型的人類最早在4.5萬年左右,在西亞地區發現的現代類型人類距今5萬年左右。
  • 我國學者發現「寶貴」頭骨化石 解密東亞古人類演化發展過程
    原標題:解密東亞古人類演化發展過程   華龍洞人類化石提供了從古老型人類向早期現代人演化過渡的新證據由於以往發現的中更新世晚期人類化石大多破碎或年代存在不確定因素,古人類學界對這一時期東亞古人類演化的許多問題,比如現代人在東亞大陸的出現與演化規律及細節過程等一直存在爭議。因此,年代可靠、保存狀態良好的人類化石對於研究和論證這一時期人類演化過程尤為重要。
  • 科學家:中國人祖先是純正非洲人
    本土人類是怎樣消失的呢  而本土古人類都去了哪裡,金力他們仔細研究中國出土的化石證據後發現,在古人類和現代人之間存在著斷層,所有屬於古人類的化石都有10萬年以上的歷史,而現代人類的化石都不到4萬年(大多數在1萬~3萬年間),也就是說至今沒有發現5萬~10萬年間的人類化石這一直接證據來支持多地區起源假說。
  • 觀點:北京猿人並非中國人祖先
    近日,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院士領導的實驗室在人類走出非洲的遷移路線研究中取得新突破。他們的研究成果進一步證實了東亞人來自於非洲。 北京科技報報導,約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是不是中國人的祖先?學術界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爭論的一方為古人類學家,他們認為,約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是中國人的祖先。
  • 從基因角度看,誰是最古老的中國人祖先?
    一、古老的中國人群分成南北兩支「最早的中國人直系祖先」,可以說是二三萬年前出現在中國的新亞洲人,他們主要Y染色體類型是N、O,他們就是現代中國人的主要祖先。付巧妹通過11個遺址的古DNA,發現了下面這個特點,新亞洲人(最早中國人)分成南北兩支。
  • 美洲原住民祖先來自何方 新證據揭示人類遷徙故事
    據新華社電 記者張家偉 人類具體何時以何種方式進入美洲在學術界長期存在爭議。一個國際研究團隊3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基因組證據顯示,美洲原住民祖先可能在一次單一遷徙事件中進入了這片大陸,抵達時間約是2萬年前。    2013年,考古學家在美國阿拉斯加一處遺址發現兩名人類嬰兒的遺骸,它們可追溯至約1.15萬年前。
  • 北京猿人是不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
    北京猿人是不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但當時,他並沒有直接的化石證據來支持這種觀點。1891—1892年,荷蘭軍醫杜布瓦在印度尼西亞爪哇發現1件人類頭蓋骨和股骨化石,根據大腿骨的形態特徵,他確定曾經生存在爪哇的古人類已經能夠直立行走,於是將其命名為直立猿人。但由於找不到石器等其他證據,當時學術界對其是否算人有較大爭議。20世紀20年代以來,人們在中國發現了生活在50多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化石。
  • 田園洞人到底是誰的祖先?
    基於最新的古DNA技術確認,田園洞人已經屬於現代東亞人,他們會是我們的祖先嗎?或者是部分美洲人的祖先?這些年的研究中,付巧妹和其它研究人員又釣取並拼接出另外幾十條染色體,完成對田園洞人的基因組測序工作,從而得到第一個來自中國的古人類基因組數據,這也是整個東亞目前最為古老的人類基因組數據。2014年新的研究證據顯示,現代歐洲人混入了更為古老的遺傳成分,而這會使得現代歐洲人在遺傳上遠離其他人群,因此無法確定之前的證據是否依然支持田園洞人是古東亞人。
  • 人類從哪裡來?現代中國人有三位「超級男性祖先」
    我們從小時候起就常會好奇地想:人類是從哪裡來的?人類的起源,的確是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而中國人的來源和遷徙過程,更是我們的關注焦點。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所長王傳超長期從事相關研究,本版特約他為讀者做科普解讀。
  • 丹尼索瓦人和中國人的祖先是什麼關係?
    丹人的命名方式同尼人一樣,也是以其化石的發現地來命名的,以後改用其它名字的可能性也很大,畢竟它同東亞古人類的關係更密切。丹人發現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一個洞穴內,而且這個洞穴裡同樣還出現了尼人的遺蹟,這也是尼人曾擴張到阿爾泰山脈的一個證據。
  • 復旦大學發現新證據,否認中國人是獨立起源,人類果然起源非洲?
    非洲起源說的觀點是,全世界的人類共同祖先都是來自於5萬年前的非洲。1974年發現於非洲東北部的少女「露西」,是第一個被發現最早能夠直立行走的人類,她因此也被稱為人類的祖母,露西的出現為非洲起源說提供了有力支撐。後來,世界各國科學家研究分析,證明亞洲、歐洲、美洲的土著人皆源於非洲。
  • 新證據「訴說」美洲原住民祖先遷徙故事
    新華社倫敦1月3日電(記者張家偉)人類具體何時以何種方式進入美洲在學術界長期存在爭議。一個國際研究團隊3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基因組證據顯示,美洲原住民祖先可能在一次單一遷徙事件中進入了這片大陸,抵達時間約是2萬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