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梁曉麗,今天給大家說說《魚龍》《最大的恐龍》
魚龍
22500萬年前的古生代末期,地殼上升形成了廣泛的海退,使中生代陸地面積顯著增加。生活環境的變化,促使海洋生物向大陸發展,這時的生物界以爬行動物為代表.各個種類的恐龍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水中漫遊的魚龍和空中飛翔的翼龍也曾顯赫一時,可謂海、陸、空比比皆是。魚龍是爬行動物,卜最特化的一種,這類動物在形態上、生活習性上都很像魚,所以被叫作魚龍。由於要適應海洋生活,魚龍身體呈紡錘形,很像現代的海豚。它們生的頭長、眼大、嘴尖、頸短、具有很多大而尖銳的牙齒,四肢發展成槳狀的鰭腳,背上有一明.顯的肉質背鰭,尾部有非常像撥魚的尾鰭,但呈倒歪形。
魚龍的種類是形形色色的,較早的混魚龍長2米多,牙齒單個地嵌人牙窩,與典型的成排牙齒長在牙槽內不同。又如細瘦狹長的鰭龍,身體雖瘦,但個體很長,最長可達20米。最使人奇怪的是:魚龍不是卵生,而是卵胎生。人們曾在雌魚龍化石體腔內找到了幼體魚龍的骨路化石。翼龍是一種善於飛翔的爬行動物,它的前肢已變成了飛行器官,這是由第四指和腹側延伸出來的薄膜相聯而成的。為適應飛行的需要,翼龍骨骼像鳥類一樣變得中空而細弱,重量也大大減輕,為了覓食,眼睛也變得更大。世界最大的翼龍是在美國的70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的,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飛行動物,翅膀展開時竟達15.5米,下領骨長1米左右。由於它嘴巴大,脖子細長,因此可能具有恐龍那樣的身軀。恐龍是中生代最繁盛、最活躍的爬行動物,雖然在6500萬年前絕滅了,但當時曾經主宰了世界,成了中生代名符其實的統治者,因此中生代亦稱「恐龍時代」。
晰臀類恐龍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動物,這是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發現的,它站立時身高超過17米,長有30餘米,重最起碼在50噸以上。霸王龍則是最巨大的食肉類動物,軀體構造笨重,可長達16米,高6米;頭骨為適應猛食而長得特別強大,可達1.5米,同時有幾十枚利劍一樣的牙齒,牙冠可達巧釐米;它的前肢短小,可後肢特別粗壯有力,還長有銳利的大腳爪;後面生有一條粗的尾巴。也有很細小的種類,如細頤龍只有小雞那麼大,是一種類似鳥的爬行動物。從前人們認為,白奎紀末期由於地殼運動的結果,地形發生了迅速的變化,地球上的氣候很快變冷,引起植物界的變化,恐龍的食物減少了;加之它身軀的畸形發展,活動不靈敏,生殖力減低和不同種類的相互殘殺等原因,使恐龍走向滅亡。但近年許多學者指出,小行星撞擊地球,擊起的塵埃長期遮蔽了陽光,改變了地球表面的自然條件,才是恐龍在距今6500萬年突然滅絕的原因。
最大的恐龍
恐龍,這類生活在22500一7000萬年以前的爬行動物,向來被當作龐然大物的象徵。絕大多數恐龍的軀體都有幾米甚至十幾米長。最小的和最大的並不常見。從目前已知的材料來看,最大的恐龍是在美國發現的梁龍。
梁龍是屬於晰腳類的恐龍。所謂晰腳,是指這一類恐龍有晰蠍般的腳,它們都是用四條腿走路的,生活在沼澤和湖泊之中,以植物為食。梁龍是由厄爾·道格拉斯在美國猶他州東部發現的。為了補充安德魯·卡內基在匹茲·堡博物館的藏品,1909到1922年,他在那裡進行了艱苦的發掘工作。在一架完整的雷龍標本旁邊,道格拉斯挖掘出一架幾乎完整的梁龍標本,研究者為了紀念安德備·卡內基,特意把這條恐龍命名為卡內基氏梁龍。
梁龍的軀體從頭至尾有26米長,抬起頭來有四層樓房那麼高。它不僅是恐龍家族中最大的,也是陸生動物中最大的,所以有的科學家把它叫作動物工國中的巨人。仔細觀察一下梁龍,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情。26米長的軀體前端只有一個很小的頭,看起來顯得十分不協調。但是梁龍的眼睛是很大的,說明它的視力很好。更有趣的是梁龍的鼻孔長在頭的頂部,即在眼睛之上,很像現代海洋中鯨、海豚等海生哺乳類,這是梁龍對水生生活的適應。在水中生活時,只要把頭露出水面,就可以觀察到外部的情況和呼吸新鮮空氣。梁龍的腦子大約只有幾兩重,這麼小的腦子要指揮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軀體,的確是難以勝任的。好在梁龍的骨盆脊椎上還有一個膨大的神經球,負責指揮後肢的工作,所以有人誇張地說,梁龍有兩個腦子。梁龍的牙齒小而細,有的像釘子,有的像小勺子,每邊牙齒的數目不超過12個,說明它是以細嫩的水生植物為食的。
梁龍的巨大軀體要求它必須具有骨骼結構上力學的適應性,在這一點上,梁龍是相當成功的。梁龍有四條粗壯的腿,大腿骨(股骨)比小腿骨(腸骨和膝骨)長,而且腳上有彈性的腳墊,這樣就加強了軀體的負荷量。梁龍身體前面的脊椎骨比較小,從軀幹部開始,逐步增加高度,到了骨盆的上部,脊椎骨的神經束變得最高,形似中國古代的拱橋形,這樣就增加了背部的力量。比從農業檢恩『古攏夕嶺陰特樣屏可以減拐骨銘太身的重量,又可以增加肌肉的附著力、它為仿生學家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啟示。
1977年,在美國科羅拉多的一條乾涸的河床中,發掘出一條晰腳類恐龍。據科學家推側,它與梁龍是兄弟,活著時可能有24米長,僅次於梁龍。在我國四川省的合川縣發現的合川馬門溪龍有22米長,它的脖子幾乎佔去了整個身體的一半,約10米左右,它是僅次於梁龍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條恐龍。在恐龍王國中,除了「巨人」外,也有小的「侏儒」。例如在我國雲南省祿豐縣上三迭紀發現的大地龍,是恐龍的祖先類型,它只有一隻公雞那麼大。在我國山東萊陽發現的一種叫中國鸚鵡嘴龍的恐龍,只有普通家貓那麼大小,當地的人民群眾把它叫做「石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