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數學女王」的「數論」有多美?它正在促進現代數學大統一

2020-12-03 數學真美

數學是極美的,特別是被人們稱之為「數學女王」的「數論」,更是散發出無與倫比的美,引得無數的數學家為之痴迷。然而,「數論」到底有多美呢?它正在促進現代數學的「大統一」,指導著未來數學的發展方向。那麼「數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數論」是純粹數學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整數」的性質。而「整數」的基本元素是「素數」(也稱質數),所以「數論」的本質是對「素數性質」的研究。「數論」被高斯譽為「數學中的皇冠」。因此,數學家們常把「數論」中一些著名的「猜想」稱做「皇冠上的明珠」,鼓勵人們去「摘取」。但是,「數論」是數學中最為古老的一門學科,也是人類最難掌握的三大「思維能力」之一。

「數論」之難,難在其「極為簡單的理論」基礎之下隱藏著一個錯綜複雜的未知世界。「數論」的入門很簡單,進入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天,我們就開始接觸「數論」,「數論」中的加、減、乘、除、取餘、約、倍、質、合等概念和知識,五年級小學生都能理解,但是隨便出個題,都有可能難倒大學教授。

「數論」不僅僅是從個人的學習角度來看非常的難,就算將它放到整部數學史中去看,同樣歷經了一個艱辛的過程。而其中最難的,就是對「質數」的尋找。

早在人類的童年時期,人們就認識了「整數」,在類的生產、生活當中,人們學會了對「整數」的「加、減、乘、除」等運算,人們稱之為「算術」,這也是「數論」早期的叫法。

人類發明「整數」之後,似乎天生就對「素數(即質數)」的尋找充滿了熱情。早在公元前300年,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德」證明了有「無窮多個素數」。公元前250年古希臘數學家埃拉託塞尼發明了一種尋找素數的「埃拉託斯特尼篩法」。

「第一次數學危機」之後,人們意識到「整數系」的不完整,認為「幾何」的「邏輯推演」對於「整個數學大廈」的構建來說會更加嚴謹。因而「算術」很快從「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巔峰時期逐漸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幾何學」成果的井噴式發展,歐幾裡德所著的史詩級巨著《幾何原本》應運而生。

「算術」的衰落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數論」的研究幾乎是一片空白。

直到15-16世紀,隨著「哥德巴赫猜想」、「孿生素數猜想」、「斐波那契數列猜想」、「梅森數猜想」、「費馬大定理」、「黎曼猜想」的相繼提出。一大批著名的數學家如夜空中的繁星布滿了夜空,比如費馬,梅森、歐拉、高斯、勒讓德、黎曼、希爾伯特、凱拉吉等人為「數論」的發展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數論」這門古老的學科再次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在這個時期,「數論」研究的主要內容依然是尋找「素數」的「通項公式」。不過人們研究「數論」的思想方法和工具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已由剛開始的「初等數論」進一步發展為「解析數論」和「代數數論」。

1801年,德國數學家高斯總結了前人的「算術」成果,寫下了開闢新紀元的數論巨著《算術研究》。在《算術研究》中,高斯將「整數性質」的符號標準化,將「公式定理」系統化,高斯在這一著作中提出了「同餘理論」, 並發現了著名的「二次互反律」, 被人們譽之為「數論之酵母」。

近些年來,「數論」得到了極快的發展。美國中央密蘇裡大學數學家柯蒂斯·庫珀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目前已知的最大素數——257885161-1 (即2的57885161次方減1)。美國數學學會發言人邁克·布林宣稱:這是數論研究的一項重大突破。

在我國的「數論」研究中,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華羅庚是中國最早從事哥德巴赫猜想的數學家,驗證了對於幾乎所有的「偶數猜想」。1966年,陳景潤證明了任何一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數之和」,其中一個是素數,另一個或為素數,或為兩個素數的乘積,被稱為「陳氏定理」(也就是最接近傳說中「1+1」問題的最新成果「1+2」。)

人們都說,「數論」的研究最大的收穫並不是解決了多少實際的問題,而是在這條追尋真理的路上,給人們帶來了意外的驚喜。比如,人們通過對「數論」的研究,發現了各個看似不相關的數學領域存在著某種深刻的內在聯繫。

隨著數學工具的不斷深化, 「數論」開始和「代數幾何」深刻地聯繫起來, 最終發展成為當今最深刻的「數學理論」,比如「算術代數幾何」, 它們將許多此前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觀點」最終統一起來,為形成數學的「大統一」思想「朗蘭茲綱領」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1967年,朗蘭茲提出了著名的對「數論」有著重要指導作用的「朗蘭茲綱領」,將原本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數論」、「代數幾何」與「約化群」之間建立起了聯繫,成為未來「數論」的前進方向。

在此綱領的指導下,「算術代數幾何」在今天已經發展到了最前沿的領域,它立足於「代數幾何」的角度去研究「數論」的性質。比如在「費馬大定理」的證明過程中,數學家懷爾斯就用到了「朗蘭茲綱領」等極為重要的「理論工具」。因而「費馬大定理」問題的解決,成為了「朗蘭茲綱領」最為有為的支撐,也為未來「數論」以至於整個數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雖然,「數論」的發展還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希伯爾特於1900年8月8日在巴黎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的23個數學問題至今天還有許多懸而無解,但是被稱為「數學無冕之王」的希伯爾特說:「任何一個數學問題,都可以找出它的答案!你能通過純思維找到它,因為在數學中沒有不可知。」

相關焦點

  • 簡述「數學皇后」數論,回顧在數論發展史中2個重要裡程碑
    數學是宇宙的自然語言。它誕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人類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弄清大自然的模式與規律。正因為如此,數字會讓我們深深著迷。而作為數學裡最古老分支之一的數論,一直吸引著最偉大的智者和思想家們探索其中,以此解開宇宙裡眾多深邃的奧秘。
  • 數學中的大統一理論
    羅伯特·朗蘭茲被授予2018年度阿貝爾獎——數學界的最高榮譽之一,以表彰他提出了連接表示論和數論的極具遠見的綱領。他所提出來的「朗蘭茲綱領」試圖構建數學中的大統一理論,這是一代代數學家所追求的目標。
  • [趣味數學]數學中的皇冠——數論
    比如,整數可分為兩大類—奇數和偶數(通常被稱為單數、雙數)等。利用整數的一些基本性質,可以進一步探索許多有趣和複雜的數學規律,正是這些特性的魅力,吸引了古往今來許多的數學家不斷地研究和探索。  數論這門學科最初是從研究整數開始的,所以叫做整數論。後來整數論又進一步發展,就叫做數論了。確切的說,數論就是一門研究整數性質的學科。
  • 現代數學的統一大勢:分支理論差異弱化,純粹和應用相融合
    在西方,歐幾裡得採用公理化方法,把當時希臘的算術、數論、幾何等數學知識統一起來,寫成《幾何原本》;在古代中國,數學統一於一個算法化的應用數學體系,其代表作就是包括幾何、算術、代數問題的《九章算術》。近代科學技術的大發展和科學理論向縱深發展的大分化,促進了數學的發展,也促進了數學的分化,幾何學、代數學、分析學、概率論、三角學等開始成為獨立的學科,又都各自向縱深發展。但隨著分化,綜合的傾向也必然發生作用,例如在幾何和代數的充分分化的基礎上產生解析幾何學,可以看作是統一數學的一個嘗試,這次代數、幾何的統一促進了數學的發展,為微積分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 簡述「數學皇后」數論,回顧在其發展史中的2個重要裡程碑
    它誕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人類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弄清大自然的模式與規律。正因為如此,數字會讓我們深深著迷。而作為數學裡最古老分支之一的數論,一直吸引著最偉大的智者和思想家們探索其中,以此解開宇宙裡眾多深邃的奧秘。
  • 探索數論邊界的先鋒,連接數學與時間的數論學家
    儘管在過去幾個世紀裡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數論(Number theory)仍然保留著從最簡單的概念中生長出來的無盡奧秘:整數之間的關係。由於整數是所有數學發展的基石,因此數論與數學領域的許多其他分支都有聯繫。數論學家會從分析、代數、組合數學、幾何學,以及理論物理或計算機科學等其他領域汲取思想。
  • 「數論」為何被譽為數學中的皇冠?原來是這樣
    這是因為「整數」與「算術」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它正面臨著很多艱巨的課題,以至於在人類歷史上,也有過類似「驟然中斷」的現象。「數論」其實在建立初期就叫「算術」,到20世紀初,才正式更名為「數論」。「數論」的發展距今己有2400多年的歷史。
  • 被數學界遺漏的數論分支——切數學
    林光華說,切數學是純粹的數學,是屬於初等數論範圍,它很可能是幾百年前數學史遺漏的一個產物,恰巧被有這方面興趣愛好的林光華無意中撿漏而已,只能說他是幸運者。有人說:「所有的數學概念都是發明,所有的數學公式都是發現。」對這句話林光華有同感。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說:「新的數學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決問題本身更重要。」
  • 淺議現代數學物理對數學的影響
    而一個新的自然現象之所以新的標誌,就是它連名字、連描寫它的數學符號都沒有。這就是為什麼當物理學家有一個真正的新發現的時候,她什麼都說不出來,什麼都寫不出來,也無法進行計算推導。這時候,就需要引入新的數學語言來描寫新的自然現象。這就是數學和物理之間的深刻聯繫。正因為如此,每一次物理學的重大革命,其標誌都是有新的數學被引入到物理中來。 第一次物理革命是力學革命。
  • 談談 現代數學的基礎
    康託對集合的定義:把若干確定的,有區別的(不論是具體的或抽象的)事物合併起來,看作一個整體,其中各事物稱為該集合的元素(其實現代系統論定義系統也是基於康託對集合的定義,只是系統有目標)。 為了徹底解決無窮小的邏輯問題,康託29歲(1874)時在《數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所有實代數數集體的一個性質》。
  • 數學史上最重要的4大數學思想
    解析幾何對整個數學思想的發展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變量思想開始進入數學,使數學思想方法發生了重大的變革,成為近代和現代數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之一。使得數學能順利地解決工程技術及其他自然科學學科向數學提出的與運動變化有關的問題。把幾何問題轉化為代數計算的問題,用這種統一的方法處理。
  • 陳建功:中國現代數學的拓荒人—新聞—科學網
    他用日文寫成的《三角級數論》是國際上較早的三角級數專著。他和蘇步青創立了享譽國際的「陳蘇學派」(又稱浙大學派)。 回國後,他先後經歷了3個階段——浙江大學時期、復旦大學時期和杭州大學時期,分別在3所大學帶領團隊倡導「數學討論班」教學研究模式,培育了3支數學人才隊伍,建立了3個全國知名的函數論研究基地,為現代數學研究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 朗蘭茲綱領:關於數學大一統的偉大構想
    數學中有三個相對獨立發展起來的數學分支分別是:數論、代數幾何以及群表示論。代數幾何是幾何學延伸出來的一個分支,是將抽象代數,特別是交換代數,同幾何結合起來。它可以被認為是對代數方程系統的解集的研究。代數幾何以代數簇為研究對象。代數簇是由空間坐標的一個或多個代數方程所確定的點的軌跡。
  • 德國偉大的數學家,近代數學的奠基者之一——高斯
    高斯,德國偉大的數學家,近代數學的寞基者之一,人們往往把高斯和阿基米德、歐拉、牛頓一起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家。在數論方面,高斯做出了特殊的貢獻。所謂數論,就是研究數的規律的學科。他說:數學是科學的女王,而數論是數學中的女王。高斯首先證明了以前幾位大數學家都未能證明的「二次互反律」,就是今天的「黃金規律」,開闢了數論中完全嶄新的「代數數論」領域。在1801年出版的《算術研究》一書中不僅證明了「二次互反律」,還包含著大量新成果。
  • 十九世紀數學
    德國在1870年統一之前,資本主義發展比較緩慢,但從十八世紀下半葉起,它一直是思想意識領域十分活躍的地區,特別是思辨哲學強調事物內部矛盾促進事物發展的思想,對純粹數學的發展產生了有益的影響。之後,高水平的數學雜誌相繼問世,最著名的有克雷爾創辦的德文的《純粹與應用數學雜誌》,劉維爾創辦的法文的《純粹與應用數學雜誌》。  到十九世紀後半葉,隨著各國數學會的問世,各種會刊及專門雜誌顯著增加。這些數學會還在推動本國數學發展和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最早成立的是倫敦數學會,之後創建的有法國數學會、美國數學會和德國數學會。
  • 十九世紀的數學
    德國在1870年統一之前,資本主義發展比較緩慢,但從十八世紀下半葉起,它一直是思想意識領域十分活躍的地區,特別是思辨哲學強調事物內部矛盾促進事物發展的思想,對純粹數學的發展產生了有益的影響。之後,高水平的數學雜誌相繼問世,最著名的有克雷爾創辦的德文的《純粹與應用數學雜誌》,劉維爾創辦的法文的《純粹與應用數學雜誌》。    到十九世紀後半葉,隨著各國數學會的問世,各種會刊及專門雜誌顯著增加。這些數學會還在推動本國數學發展和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最早成立的是倫敦數學會,之後創建的有法國數學會、美國數學會和德國數學會。
  • 國家棟梁,數學天才,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
    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創始人。他為中國數學的發展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 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 數學簡史:現代數學的五大應用
    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大學裡的電子計算機專業還大多設在數學系,就像康德時代數學隸屬於哲學系一樣。可是如今,多數大學都有了一兩個計算機學院。用機器來代替人工計算,一直是人類的夢想。  或許最早使用算盤的並非中國人,但長期以來使用最廣泛的當屬中國的算盤。在明代(1371)出版的一本書裡,就有十檔算盤的插圖,但它的實際發明時間遠在此之前。
  • 小升初數學數論知識匯總
    小升初數學數論知識複習匯總:   1.奇偶性問題   奇奇=偶奇×奇=奇   奇偶=奇奇×偶=偶   偶偶=偶偶×偶=偶   2.位值原則   形如:=100a+10b+c   3.數的整除特徵   4.整除性質   ①如果c|a、c|b
  • 近代數學史上的兩大巨匠
    他與高斯背一些數學史學者稱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數學家,歐啦,是把微積分應用於物理學的先驅者之一。歐拉,大力引進和推廣數學符號,他是第一個使用「函數」一詞來描述包含各種參數的表達式的人,他還推廣使用三角函數現代符號,用e表示自然對數的底,用字母i表示虛數單位,此外還發現了著名的歐拉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