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可食用動物範圍或調整

2020-12-05 SZNEWS

先前報導:定了!深圳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這些動物不能吃! 

原標題: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目錄包括18種傳統畜禽和13種特種畜禽

深圳可食用動物範圍或調整

深圳商報2020年4月10日訊 近日,農業農村部在其官網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下稱《目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如果國家相關目錄作出修改,深圳的可食用動物範圍也將隨之相應調整。

《目錄(徵求意見稿)》包括豬、普通牛等18種傳統畜禽,以及梅花鹿、馬鹿等13種特種畜禽,共31種,基本實現了家養畜禽應列盡列。

日前,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下稱《條例》),《條例》在規定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範圍的基礎上,同時規定可以食用的陸生動物包括: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所列的豬、牛、羊、驢、兔、雞、鴨、鵝、鴿、鵪鶉以及該目錄所列其他以提供食用為目的飼養的家禽家畜。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對此解釋,《條例》在列出10種可食用陸生動物後,採用兜底條款的形式規定可食用陸生動物範圍還包括「該目錄所列其他以提供食用為目的飼養的家禽家畜」,將來如果國家相關目錄作出修改,深圳的可食用動物範圍也將隨之相應調整。

值得關注的是,狗並不在《目錄(徵求意見稿)》之列。農業農村部在《目錄(徵求意見稿)》的說明裡指出,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已明確禁食貓、狗,深圳是內地首個立法禁食貓、狗的城市。

相關連結

根據《目錄(徵求意見稿)》,31種畜禽包括:

(一)傳統畜禽18種。豬、普通牛、瘤牛、水牛、犛牛、大額牛、綿羊、山羊、馬、驢、駱駝、兔、雞、鴨、鵝、火雞、鴿、鵪鶉等。

(二)特種畜禽13種。梅花鹿、馬鹿、馴鹿、羊駝、珍珠雞、雉雞、鷓鴣、綠頭鴨、鴕鳥、水貂、銀狐、藍狐、貉等。

(記者 陳小慧)

相關焦點

  •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專家建議推出可食用動物白名單
    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不允許食用,其他的則可以合法進入食品市場,前提是獲得林業部門的捕捉、馴養、經營的許可,以及農業部門的檢疫證明。第三類野生動物,即沒在任何前述名單上的,進入市場和餐館無需專門手續。《決定》在《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基礎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為導向,擴大法律調整範圍,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
  • 應列出可食用野生動物「白名單」
    《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25日在深圳人大網上發布。《徵求意見稿》共23條,列出禁食「黑名單」,禁食範圍從野生動物擴大到其他非保護類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飼養的野生動物和寵物等。
  • 美食好消息:甲魚、牛蛙可繼續吃,不屬於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
    那麼,「甲魚可能被禁止食用」的消息從何而來呢?這還得從2月25日深圳發布的「擬禁止食用甲魚的公告」引發的,詳細情況請接著往下看。一、深圳擬禁止食用甲魚為預防公共衛生安全風險、保護國民健康,2月24日,國家有關部門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 東莞市禁售動物範圍有這些調整!
    東莞市禁售動物範圍有這些調整!《決定》明確:凡《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必須嚴格禁止;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屬於家畜家禽,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的規定。目前,我市禁售動物範圍與《決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 深圳禁食野生動物條例草案 擬禁食用於科研實驗動物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深圳禁食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擬禁食用於科研實驗動物最新公布的《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顯示,經人工繁育、飼養的龜、甲魚、蛇、鳥、昆蟲等野生動物不允許食用,用於科研實驗的動物、貓狗等寵物也被列入禁止食用範圍
  • 深圳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包括禁食寵物貓狗,不料引發熱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深圳出臺的有關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條例?其中包括了禁止食用寵物貓狗,這一條例一出引發許多人的熱議和爭論。一、食用野生動物的危害想必大家都知道2020年因為新冠狀的影響,很多人的工作、事業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響,甚至受到了重創。
  • 全面「禁野」後 哪些野生動物還能吃?各省可調整
    各省份可調整) 「鵪鶉還能吃嗎?鵪鶉蛋呢?」「牛蛙還能吃嗎?」「鹿肉呢?」……這兩天,「哪些動物還能吃」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 深圳關於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詳情(範圍+措施)
    為保護我市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安全和平衡,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和《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等規定,
  • 全面「禁野」後,哪些野生動物還能吃?各省份可調整
    果子狸學名花面狸,是靈貓科、花面狸屬食肉動物。作為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果子狸雖然本身不會攜帶SARS病毒,但它是雜食動物,而且活動範圍廣泛,與其他的野生動物接觸,會沾染上一些病毒。研究發現,野生果子狸身上存在狂犬病毒、旋毛蟲、斯氏狸殖吸蟲等寄生蟲。
  • 「可食用陸生動物名單」徵求意見:狗為伴侶動物擬禁食
    《目錄》涵蓋了傳統畜禽18種和特種畜禽13種,值得關注的是,狗並不在範圍內。「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農業農村部表示。有專家表示,狗不在《目錄》之列,按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的決定,這意味著狗肉或將被禁食。
  • 不得食用的在養野生動物如何處置?權威解答來了
    其中,傳統畜禽17種,分別為豬、普通牛、瘤牛、水牛、犛牛、大額牛、綿羊、山羊、馬、驢、駱駝、兔、雞、鴨、鵝、鴿、鵪鶉;特種畜禽16種,分別為梅花鹿、馬鹿、馴鹿、羊駝、火雞、珍珠雞、雉雞、鷓鴣、番鴨、綠頭鴨、鴕鳥、鴯鶓、水貂(非食用)、銀狐(非食用)、北極狐(非食用)、貉(非食用)。
  • 山西禁食褐馬雞 深圳禁食貓和狗
    與此同時,深圳和珠海運用經濟特區立法權,率先以最嚴立法禁食野生動物。早在2003年,深圳就頒布實施了我國首部禁止食用受保護野生動物的地方性法規——《特區禁止食用野生動物若干規定》。此次通過的條例可謂是2.0升級版。  地方立法是國家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 青蛙、水蛇、水魚可食用嗎?權威回應來了
    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盧祖華介紹我市介紹我市貫徹落實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大對非法捕獵和食用野生動物的打擊情況。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 深圳禁食野生動物最嚴條例:狗蛇田雞都不能吃!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2月25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狗、蛇、田雞、甲魚等在可食清單外的動物,或將被禁止成為「盤中餐」。深圳人大在對《徵求意見稿》的說明中說,對於社會比較關注的經人工繁育、飼養的龜、甲魚、蛇、鳥、昆蟲等野生動物,也具有不小的疫病傳播風險,無法保證食用的安全性,此次也將上述動物排除在可食用動物範圍之外。而蜂蜜、燕窩、雪蛤等動物相關衍生物,由於已被公眾廣泛接受,且具有較為成熟的檢驗檢疫標準,則不列入禁食範圍。
  • 深圳:狗、蛇、田雞、甲魚等或將被禁食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鄭小紅 朱族英《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25日在深圳人大網上發布。《徵求意見稿》共23條,列出禁食「黑名單」,禁食範圍從野生動物擴大到其他非保護類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飼養的野生動物和寵物等。資料圖。李木生 攝深圳人大在對《徵求意見稿》的說明中說,對於社會比較關注的經人工繁育、飼養的龜、甲魚、蛇、鳥、昆蟲等野生動物,也具有不小的疫病傳播風險,無法保證食用的安全性,此次也將上述動物排除在可食用動物範圍之外。
  • 野生動物禁食範圍將明確 實施嚴厲管控
    加快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錄》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公安部、國家林草局、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等四部門表態,將開展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堅決取締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切實加大對涉野生動物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
  • 養殖的甲魚能不能食用?官方這樣回應
    27日15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工作情況。對於老百姓(603883,股吧)關注的《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國家林草局動植物司副司長王維勝表示,這是深圳貫徹全國人大《決定》的一個舉措,聯防聯控機制相關部門會高度關注,並對有關工作提供指導。
  • 葉榲平課題組:《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立法目的、適用範圍及基本原則
    現實中往往存在著野生和人工繁育的區分,而立法中缺乏對野生與人工的區分,從而為非法利用野生動物留下了法律漏洞。這一漏洞不僅給執法人員帶來了執法上的困惑,也為司法裁判製造了障礙。比如現實中發生的「深圳鸚鵡案」。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 範圍大大增加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受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範圍大大增加織密野生動物保護網(綠色家園)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自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名錄》。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範圍大大增加
    新修訂的《名錄》變化很大,受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範圍大大增加,擬新增青頭潛鴨、黃胸鵐等300多個物種,比原先受保護物種總量還多;長江江豚、藍鯨等50多個物種保護等級擬升為一級,藏羚、藏野驢等物種擬降為二級。瀕危性,是物種保護級別調整的首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