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25日在深圳人大網上發布。《徵求意見稿》共23條,列出禁食「黑名單」,禁食範圍從野生動物擴大到其他非保護類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飼養的野生動物和寵物等。(2月27日中新網)
深圳出臺的《徵求意見稿》第二條列出了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黑名單」,也就是法律、法規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以及其他在野外環境下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禁止食用用於科研實驗、寵物飼養等非食用用途的動物及其製品。同時,《徵求意見稿》第三條列出了可以食用動物及其製品「白名單」,即豬、牛、羊、驢、兔、雞、鴨、鵝、鴿以及市人民政府決定可以食用的其他家禽家畜;依照法律、法規未禁止食用的水生動物;市人民政府因防疫需要依法決定臨時禁止食用前款規定的動物及其製品的,依照其決定執行。
《徵求意見稿》確實明確了可以食用以及不可食用的野生動物的範圍,但還是不夠明確,普通老百姓根本搞不清楚,一頭的霧水。如:法律法規禁止的有哪些,沒有禁止到底哪些,不要說普通老百姓,就算是執法人員、法律專家、大學教授也很難搞得清楚。因此,這幾天,針對深圳市的這一《徵求意見稿》,網上出現了「烏龜王八蛋到底能不能吃」的議論。因為野生動物實在是太多了,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動物是絕對不允許吃的,但列入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有科學研究價值的「三有野生動物」到底能不能吃,很難搞得清楚。這「三有動物」不僅種類有數千種,而且有些是人們平時常吃的。
「三有」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動物,獸綱類有6目14科88種;鳥綱類有18目61科707種;兩棲綱類有3目10科291種;爬行綱類有2目20科395種;昆蟲綱類17目72科120屬另110種。這麼多的種類,誰也記不清楚。因此,如果只籠統地說依照法律、法規禁止的東西不能吃,未禁止的可以食用,恐怕老百姓很難摸得著頭腦,容易被誤傷。之前,曾經發生過有人捕撈螺螄、捕捉黃鼠狼、進行人工養殖的鸚鵡交易而被判刑的案例,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爭議。
因此,有關部門不能是籠統地講「依照法律、法規禁止的東西不能吃,未禁止可以食用」,而是應該既要列出不準食用的動物的「黑名單」,更要列出可以食用的動物的「白名單」,有了詳細的「黑、白名單」讓民眾一看就明白,什麼動物可以吃,什麼動物不可以吃,如果違反規定去吃,那就會承擔什麼後果。
野生動物引發傳染病的公共衛生問題屬於特殊領域,目前農業部門制定的檢疫標準都是針對家養動物,絕大部分野生動物只能按照最接近的家養動物作檢疫,很多野生動物類群(比如竹鼠)沒有檢疫標準可參考,而以蛇為例,林業部門並沒有檢驗檢疫的職能,所以在實踐中存在空白。國家和地方出臺法律法規,加強對於食用野生動物的管理非常有必要。但必須明確具體,要有可執行性,不然,各地在執法過程中,也容易出現標準不一的問題,容易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