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萬標本、DNA資料庫……內蒙古科學家破譯昆蟲密碼

2020-12-05 騰訊網

「昆蟲多樣性作為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訪花傳粉、維持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具有重要地位,保護內蒙古地區的昆蟲資源是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7月2日上午,在內蒙古農業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昆蟲研究室,史麗正在將野外採集的昆蟲,按照目、科、屬、種的順序進行分類鑑定,分裝入小管中,一部分存入低溫冷櫃,一部分用於DNA提取。

蝴蝶、蜜蜂、蟈蟈、蜉蝣、石蛾……在她身後,是收集的110萬例昆蟲標本。其中包括世界範圍內首次發現的18個新物種,1個中國新記錄屬,20個中國新記錄種和18個內蒙古新記錄種,基於這些標本的研究成果不僅填補了局部地區昆蟲研究的空白,也為進一步保護和利用昆蟲資源,更大限度地發揮昆蟲在豐富生物多樣性、環境監測及維護生態平衡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重要數據。

近年來,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備受國內外專家、學者關注。如何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其中,摸清內蒙古昆蟲的「家底」和自治區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緊密相關。

就地理位置而言,內蒙古從東向西,形成了森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等多種不同的自然景觀,複雜多樣的地理條件為昆蟲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生活與棲息的環境。從2013年起,史麗帶領團隊對亞洲生物多樣性中心之一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為期3年的昆蟲資源調查研究。

該調查研究源於2011年出版的《內蒙古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報告》中,記載的野生植物110科296屬620種,陸棲脊椎動物76科293種,但關於昆蟲種類記錄卻為零。

因此,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昆蟲多樣性研究顯得格外重要,對實施生物多樣性監測和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昆蟲摸底調查共收集昆蟲標本1141928例,首次記述了狹義昆蟲綱的雙翅目19科117屬214種,蜉蝣目5科7屬8種,襀翅目1科1屬2種,毛翅目4科7屬9種,膜翅目4科29屬44種。」保護區的物種多樣性十分豐富,令史麗感到震驚,而這僅僅是內蒙古昆蟲多樣性的一瞥,全面開展內蒙古昆蟲資源摸底調查,刻不容緩。

8年時間裡,史麗團隊在內蒙古傑出青年培育基金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在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倫貝爾輝河自然保護區、阿爾山市不凍河和白狼鎮、通遼大青溝和小青湖、赤峰達裡諾爾湖和旺業甸、阿拉善左旗賀蘭山等地開展了內蒙古地區陸生和水生昆蟲的資源調查,總計採集昆蟲1158573例,目前大部分保存在冷櫃中,為內蒙古昆蟲志的編寫和昆蟲DNA條形碼資料庫的構建奠定了標本基礎。

此外,更讓史麗關注的是,我區淡水資源有限,淡水昆蟲對維持淡水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內蒙古淡水昆蟲多樣性調查項目可以為建立淡水水質變化監測預警系統和水生昆蟲多樣性長期保護平臺提供科學數據。

「淡水昆蟲調查項目從西部、中部到東部共涉及52個淡水資源樣點,採集了186種54科7目淡水昆蟲。其中,內蒙古新記錄2科3屬25種,在我國首次發現1屬2種,有56種正在鑑定和描述中。已知的毛翅目、蜉蝣目和襀翅目昆蟲總科數佔總類群的59.32%,總個體數佔總類群的92.39%,毛翅目、蜉蝣目和襀翅目是自治區淡水昆蟲的優勢類群。」史麗說,調查數據基於EPT物種豐富度和科級生物指數的水質評價比較結果表明,30個採集點的水質為潔淨和極潔淨。

記者:梅剛 賈奕村 王智華

編輯:王皓

校對:楊文娟

聲明: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稿件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個人版DNA圖譜首度破譯
    環球在線消息:人體所有遺傳信息都存在於基因中,自「人類基因組」計劃展開以來,人體遺傳密碼正在被逐步破譯。如今,世界第一份「個人版」基因組圖譜也將出爐,它的主人就是曾在「人類基因組」圖譜繪製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美國科學家克雷格·文特爾。這份量身打造的「生命天書」已經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
  • 遺傳密碼的破譯史
    ,並證實了密碼子的簡併性→⑧通過特定的三核苷酸能促進特定的氨醯-tRNA與核糖體結合的重大發現而破譯了61種編碼胺基酸的密碼子→⑨通過對琥珀和赭石突變的回覆突變實驗,破譯了UAG和UAA這兩個終止密碼→⑩通過已經破譯的63種遺傳密碼發現了遺傳密碼的規律,間接證明了UGA是第三個終止密碼子,稱為蛋白石密碼子。
  • 【領跑者】付巧妹:破譯遠古DNA密碼 給世界以驚奇
    【領跑者】付巧妹:破譯遠古DNA密碼 給世界以驚奇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科研路上,中國的科學家們也在各自的研究領域「攀登」,向著科研的高地進發。
  •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破譯油菜基因組密碼 構建油菜基因轉錄資料庫
    湖北日報訊(記者孟靜、通訊員童超波、劉勝毅)8月28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獲悉,近日油料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相對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
  • 二戰密碼破譯專家阿蘭·圖靈生前手稿拍100萬美元
    二戰密碼破譯專家阿蘭·圖靈生前手稿拍100萬美元 2015-04-17 13:08:39  日前,英國數學家兼二戰密碼破譯專家阿蘭·圖靈的一本遺失多年的珍稀筆記在紐約邦瀚斯拍會上以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21.3萬元)落槌。  隨著圖靈傳記電影《模仿遊戲》全球熱映並最終摘得奧斯卡桂冠,人們對這位傑出數學家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了濃厚興趣。藉此之際,圖靈的一本珍稀筆記在邦瀚斯拍會上拍。
  • 遺傳密碼的破譯
    破譯遺傳密碼實際上就是要找到基因中DNA的鹼基順序與其編碼的蛋白質胺基酸順序的對應關係:幾個鹼基決定一個胺基酸?哪幾個鹼基決定哪種胺基酸?1955年,科學家發現一種稱為多聚核苷酸磷酸化酶的生物大分子,它能在試管中催化合成RNA,而不需要DNA模板。1961年,尼倫伯格(M.W.Nirenberg,1927-2010)和馬太(J.H Matthaei,1929—)利用大腸桿菌的破碎細胞溶液,建立了一種利用人工合成的RNA,在試管裡合成肽鏈的實驗系統,其中含有核糖體等合成蛋白質所需的各種成分。
  • ...昆蟲標本 巴黎翠鳳蝶 金龜子 博物館館長 蝴蝶標本 蝴蝶樹 DNA...
    據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這座昆蟲博物館珍藏的蝴蝶佔我國已知種類的95%以上,還珍藏有世界各國名貴蝴蝶以及近兩萬隻珍稀奇特的昆蟲標本。該博物館成立後,將結束我省至今沒有一家專門的現代化昆蟲博物館對豐富的昆蟲資源進行展示、  研究的歷史。
  • 二戰時圖靈機破譯的Enigma密碼,現在AI僅需13分鐘便可破譯
    密碼破譯者的天才工作挽救了許多平民和士兵的生命,據說將戰爭縮短了兩年。 Enigma密碼機非常複雜,它最先進的化身可以配置158,962,555,217,826,360,000種不同的方式,但有一個致命缺陷,沒有一個字母可以取代它本身。 即使有了相關的密碼知識,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破解密碼。
  • 英國科學家破譯了人類第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
    英國科學家破譯了人類第6號染色體的遺傳密碼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新華網倫敦10月22日電(記者曹麗君)英國威康信託-桑格研究所的安德魯·蒙戈爾等科學家報告說
  • 破譯遺傳密碼 掌握生命秘密
    如果把一個人的遺傳密碼測完並列印成一本書,按每頁放3000個符號、每100頁訂成一本書來算,大概要1萬本。如果一本書是1釐米的話,那麼這套書就有100米(1萬釐米),按一層樓是2.5米高計算,這100米就是40層樓房的高度。
  • 山西教授收藏昆蟲標本40年:標本有價 科研無價
    韋亮 攝   中新網太原10月31日電 題:山西教授收藏昆蟲標本四十年:標本有價 科研無價  作者 高瑞峰  「昆蟲不能以「益蟲」和「害蟲」簡單劃分。」山西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曹天文收集昆蟲標本近40年,他說,在不同階段、環境,益、害不同。
  • 谷歌捐款55萬英鎊重修圖靈密碼破譯舊址
    英國布萊切利公園,是盟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破譯德軍密碼舊址,現在也是英國國家計算博物館所在地。目前,布萊切利公園正在募款籌集資金,重修公園內各種設置和房屋,包括包括阿蘭圖靈當年破解德國Enigma密碼機所使用的房屋和機器,這種機器奠定了現代計算機基礎。
  • 手算破譯美國最難密碼,她毅然回國,為我們設計密碼算法沿用至今
    網絡安全是牽涉到你我日常生活的大事,同樣對於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和數字經濟來說,網絡安全可以說是重中之重,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將於9月14日至20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國一位著名的密碼科學家,在網絡安全的&34;上成績斐然,曾經憑藉手算破譯了美國號稱最安全的密碼算法,同樣也為我國提供了沿用至今的密碼算法。
  • 信息素技術:破譯「通訊密碼」誘殺害蟲
    據紅脂大小蠹發生最為嚴重的2000年的統計,該蟲害發生面積達790.5萬畝,累計造成死樹600多萬株。紅脂大小蠹已經成為我國林業的重要害蟲之一。 昆蟲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驚人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有很強的感覺外部環境的能力。用於生物種內個體間通訊的化學物質就叫信息素。信息素具有很強的特異性,通過成分、配比、濃度的組合,構成了信息素的密碼。信息素是昆蟲種內聯繫的最重要的方式,昆蟲的信息素信號就像無線電波密碼一樣,只有同種個體或同種異型個體才能破譯,這就保證了種內信息的通暢和種間的生殖隔離。
  • 她是「密碼女王」,破譯美國最安全密碼,獎金711萬卻不出國科研
    談及密碼,你我並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著人民群眾的信息、財產的安全。因而,密碼都一直在破譯與更新。密碼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密碼的更新替換是由破譯來實現的。王小雲通過自學,只用了短短5年便成功破譯了,HAVAL-128 和 RIPEMD 等算法。她和密碼學專家安東尼·茹,幾乎同時獨立破解了SHA-0、HAVAL-128、RIPEMD 、SHA-0,這些算法在國際上都是數一數二的。
  • 1999年12月1日 科學家完整破譯第22對人體染色體遺傳密碼
    埃克森一美孚預計每天產原油250萬桶,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可望達到三成左右。不過新公司組建後,力降低成本將展開大規模裁員,人數將控制到9000人。埃克森與美罕的合併是為了強化他們在全球油品市場的競爭力。由於近年來全球原油生產過剩,價格跌到20多年來的新低,而且短期內不大可能回升,這就迫使石油巨擘們紛紛行動,通過資產重組謀求出路。
  • 1999年12月1日 第22對人體染色體遺傳密碼破譯
    1999年12月1日 科學家完整破譯第22對人體染色體遺傳密碼  1999年12月1日,由英、美、日、中等國216位科學家組成的人體基因組計劃聯合研究小組正式宣布,他們已經完整地破譯出人體第22對染色體的遺傳密碼,確定出該對染色體上所有蛋白質編碼基因所含的3340萬個鹼基對的確切位置
  • DNA損傷修復基因資料庫
    DNA損傷與修復是生命活動中的重要現象,據統計,每個體細胞每天會受到至少六萬次的DNA損傷,正是由於DNA損傷修復機制的存在,才能夠隨時糾正和修復這些損傷,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細胞衰老,加速細胞衰老進程細胞凋亡,DNA損傷過度無法修復時,會啟動凋亡程序來清除損傷的細胞細胞癌變,DNA損傷部分修復的情況下,細胞會出現各種基因組變異,累積到一定程度導致正常細胞癌變成為腫瘤細胞DNA損傷與修復機制在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和腫瘤發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經過科學家們堅持不懈的努力
  • 我國科學家構建油菜功能基因資料庫
    記者從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獲悉,該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將有力支撐油菜功能基因的相關研究。該成果最近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植物》上。
  • 我科學家構建油菜功能基因資料庫
    記者30日從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獲悉,該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將有力支撐油菜功能基因的相關研究。該成果最近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植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