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又發現了更「高階」的網絡同步,惠更斯於1665年首次發現

2020-08-10 博科園

由倫敦瑪麗女王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種新穎的「高階」Kuramoto模型,該模型將拓撲與動力系統相結合,並表徵了高階網絡中的同步。就像沒有指揮家的管弦樂隊在時間上演奏一樣,複雜系統的元素可以自然地相互同步。這種被稱為同步的集體現象發生在整個自然界,從大腦中一起放電的神經元到在黑暗中一致閃爍的螢火蟲。

Kuramoto模型用於研究複雜系統中觀測到的同步,複雜系統通常由網絡數學表示,其中系統中的組件表示為節點,節點之間的連結表示它們之間的交互。大多數關於同步的研究都集中在網絡上,在網絡中,節點託管動態振蕩器,這些振蕩器的行為類似於時鐘,並沿著網絡的鏈路與鄰居耦合。然而,絕大多數複雜系統具有比網絡更豐富的結構,並且包括發生在兩個以上節點之間「更高階」的相互作用。

這些高階網絡被稱為單純復形,離散拓撲學的數學家們對其進行了廣泛研究。現在,由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應用數學教授Ginestra Bianconi教授領導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新穎的「高階」Kuramoto模型,該模型將拓撲與動力系統相結合,首次表徵了高階網絡中的同步。研究發現,高階同步是突然發生的,以一種「爆炸性」的方式發生,這與標準的倉本模型不同,標準的倉本模型是逐漸發生同步的。

數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在1665年首次發現了同步現象,當時他觀察到懸掛在同一根木樑上的兩個擺鐘彼此在時間上擺動。然而,直到1974年,日本物理學家倉本義樹(Yoshiki Kuramoto)才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來描述這種集體現象。Kuramoto模型捕捉到了一個大型網絡中的同步,在這個網絡中,每個節點都擁有一個類似時鐘的振蕩器,該振蕩器與相鄰節點上的其他振蕩器相耦合。

在節點之間沒有鏈路的情況下,每個振蕩器遵循其自身的動態,並且不受其鄰居的影響。然而,當相鄰節點之間的相互作用切換到給定值以上時,振蕩器開始以相同的頻率跳動。雖然Kuramoto模型描述了與單純複合體中網絡節點相關聯的動態同步,但是網絡中的高階對象(例如鏈路或三角形)也可以表現出動態或諸如通量的「拓撲」信號。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高階的Kuramoto模型,該模型可以描述這些拓撲信號的同步。

由於可以在大腦和生物運輸網絡中發現諸如通量之類的拓撲信號,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新模型可能會揭示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更高階同步。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比安科尼教授說:研究將拓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霍奇理論與動力系統理論相結合,以闡明高階同步。利用理論框架,可以處理與連接相關的拓撲動態信號同步,如通量,或者與三角形或高階網絡的其他高階構件同步。這些信號可以進行同步,但如果沒有執行正確的拓撲變換,這種同步可能會被忽略。

新研究提出相當於拓撲信號的傅立葉變換,可以揭示這一點。研究發現的不連續轉變還表明,同步現象不僅是自發的,而且是突然出現的,揭示了拓撲是如何在同步轉變開始時引起動力學的劇烈變化。

博科園|研究/來自:倫敦瑪麗女王大學

研究發表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DOI: 10.1103/PhysRevLett.124.218301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混沌世界中奇妙的同步探索史,物理學家發現新的同步模式
    然而這種現象直到1665年才被完全記錄在案,當時荷蘭物理學家、發明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因病臥床數日。一對新擺鐘並排懸掛在牆上,這是惠更斯發明的一種計時裝置 。惠更斯注意到鐘擺的擺動是完全一致的。也許是來自空中的壓力使它們的擺動同步? 他進行了各種實驗,例如,把桌子立在兩個時鐘之間對它們的同步沒有影響。但是,當他把時鐘重新掛在相隔很遠的地方,或者彼此成直角時,它們很快就失去了相位。
  • 惠更斯號首次發回照片 土衛六上發現了液體物質
    據新華社電 歐洲「惠更斯」號探測器14日成功登陸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並通過它搭乘的美國「卡西尼」號飛船成功傳回拍攝的土衛六照片和其他科學數據。焦急等待了3個星期的歐洲航天局科學家們終於可以揭開土衛六的神秘面紗,並有可能從中發現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
  • 15年前,惠更斯號著陸土衛六時,發生錯誤旋轉,現在終於揭開了!
    15年前歐空局惠更斯號探測器創造了歷史,它降落在土星衛星土衛六的表面,成為第一個成功降落在太陽系另一個世界的探測器。然而,在下降過程中,探測器開始以錯誤的方向旋轉,但15年了,一直是一個謎,現在的研究測試終於揭示了其原因。
  • 「惠更斯」成功登陸土衛六
    他們聯合規劃研製「卡西尼·惠更斯」太空探測飛船,並且世界17個國家都向此計劃提供了相應的技術支持。  據悉,全世界有超過250名的科學家將對搜集回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美國「卡西尼」號飛船於1997年10月攜帶著「惠更斯」號發射升空,經過7年飛行它們於去年12月進入土星軌道,並於當月25日凌晨分離。
  • 組圖:盤點卡西尼-惠更斯任務的重大太空發現
    月14日,惠更斯探測器發現土衛六頗似生命孕育之前的早期地球,土衛六存在著排水道、湖泊、侵蝕地形、沙丘、暴風雨,它們改變和影響著土衛六表面。近距離觀測木星:2000年12月29日,卡西尼探測器近距離拍攝木星彩色雲層,在卡西尼探測器為期7年的系內行星探索歷程中,它飛越了地球、金星和木星,觀測到木星的詳細特徵。
  • 1665年倫敦鼠疫,牛頓做了什麼?
    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裡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在牛頓的一生中,最神秘因而也最令人感興趣的是從1665年7月到1666年年底的18個月。在這18個月裡,他在好幾個領域裡都作出了劃時代的發現,這些發現構成了他後來半個多世紀全部智力活動的核心。
  • 第1863回:卡西尼和惠更斯號,旗艦級空間探測器
    1673年加入法國國籍,改名為法文,即讓-多米尼克·卡西尼,又稱卡西尼一世(Cassini Ier,其曾孫與其同名,稱卡西尼二世)。卡西尼被認為與胡克同時發現了大紅斑(1665年)。卡西尼是第一個發現土星的四個衛星(土衛八、土衛五、土衛四、土衛三)的人。
  • 「惠更斯」登陸土衛六:見證40億年前的地球
    「深度撞擊號」的使命之一是尋求一條有效途徑,來避免其它天體對地球生命的毀滅性撞擊;而「惠更斯號」登陸土衛六,主要目的則是尋找另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基地,並且讓我們更好地了解40億年前的地球,以及生命的起源問題。巧的是,7年前發射的「卡西尼-惠更斯號」和現在發射的「深度撞擊號」都由「母子」探測器組成。
  • 面對鼠疫,英國皇室都出走了,1665年這個小村莊因不跑而名垂千古
    1665年的亞姆村就和2020年的武漢一樣,村民們毅然「壯士斷腕」,不讓人進入村子,也不讓人出去。於是,在那個醫療水平相對落後的年代,在經濟又不那麼繁榮的鄉間小村,全村350名村民宛若被死神挨個「盤點」了一遍,最後活下來的,只有84位村民,而這其中,還有30多為是十六歲以下的孩子。
  • 1665年倫敦瘟疫時期的牛頓
    但是,牛頓上大學以前,對正整數情形的二項式定理一無所知,雖然帕斯卡早在1654年就寫好了《論算術三角形》,但該書的出版卻是在帕斯卡去世之後的1665年。格雷爾油畫「大瘟疫1665」1665年4月,牛頓獲得了學士學位。正當牛頓躊躇滿志、繼續向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研究員的目標邁進之際,一百公裡以外的倫敦爆發瘟疫的壞消息不斷傳來。瘟疫從倫敦城的外圍迅速蔓延到了市中心,每周的死亡人數不斷攀升。
  • 同步網絡時間的NTP協議被發現存在8個漏洞
    最近,思科研究人員在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網絡時間協議)中發現了8個安全漏洞,目前Linux、Mac和BSD作業系統都在使用該協議
  • 天文學家們新發現的20個土星衛星——為什麼我們現在才發現它們?
    自我們發現並理解我們鄰近行星的衛星的400年歷史中,這一發現是我們團隊的一次進展。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從這些遙遠而又渺小的世界裡所觀測到的越來越多。因此,我們有理由確信, 還有很多未知的衛星等待著我們去發現。我們是怎麼知道土衛們的存在?
  • 物理人物誌(三)——惠更斯
    數學方面惠更斯曾首先集中精力研究數學問題,如懸鏈線(他發現懸鏈線既擺線與拋物線的區別)、曳物線、對數螺線等都進行過研究,還在概率論和微積分方面有所成就。1657年發表的《論賭博中的計算》,就是一篇關於概率論的科學論文(他是概率論的創始人),顯示了他在數學上的造詣。
  • 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與土衛之間的那些事,必需了解!
    1907年他通過觀察土衛六周邊混亂現象,然後推測可能存在大氣層,然後到了1944年柯一博通過光譜發現了大氣層中是有甲烷的,隨後更是發現這裡的甲烷濃度實際是被低估了很多的。甲烷是有機物,雖然是最簡單的,但是它是很多複雜有機物的基礎,甚至可以作為生命的能量來源,所以科學家們開始猜測或許這個星球存在的生命。
  • 牛頓都欽佩的物理學家惠更斯
    克裡斯蒂安·惠更斯是荷蘭數學家、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他創立了光的波動理論,發現了土星光環的真實形狀,並對動力學(研究力對物體的作用)做出了最初的貢獻。他負責鐘擺作為時鐘的時間控制器的實際應用。惠更斯來自一個富裕而顯赫的中產階級家庭。
  • 惠更斯登陸土衛六(組圖)
    NEWS.SOHU.COM  2005年01月15日04:41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
  • 第五十三期:與牛頓比肩的牛人——惠更斯
    1650年,一個關於流體靜力學的手稿已經完成。而在1652年,惠更斯將彈性碰撞的規律公式化,並開始幾何光學的學習。在1655年他讓自己與他哥哥一起,去磨製鏡片。他們製造了顯微鏡和望遠鏡。而惠更斯在1655-1656年的冬天,發現了土星的衛星並辨識出了土星光環。
  • 「殺入」滅霸老家的第一位地球來客,惠更斯號和卡西尼號本是一體
    直到現在 也不知道妮妮在上面怎麼樣了 合稱卡西尼-惠更斯號 1997年10月15日 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
  • 不確定的天堂:惠更斯的外星生命觀念
    他被巴黎路易十四的政府科學家從有影響力的職位上逐出校門,發現自己被隔離在海牙省城鎮海牙,經常患抑鬱症和發燒,並且與他的弟弟君士坦丁同伴失散擔任荷蘭荷蘭國王威廉三世的秘書。那時,惠更斯開始寫《宇宙宇宙》(Cosmotheoros),這本書是關於其他星球上生命的可能性的一本篇幅的推測,並且第一篇這樣的著作是基於最新的科學知識而不是哲學猜想或宗教論證的。
  • 1997年10月15日 「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
    1997年10月15日 「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2017-10-15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997年10月15日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卡西尼-惠更斯號」在發射之後並沒有直接前往土星,而是採取迂迴路線,借用引力彈弓效應,飛越35億公裡前往土星。這樣借力飛行,並未更加耗時,而且還大大節省了燃料。在空間飛行期間,探測器先後兩次掠經金星、一次掠經地球、一次掠經木星,經過7年時間,2004年7月,「卡西尼·惠更斯號」成功進入土星軌道,隨後在2004年12月,「惠更斯號」成功與「卡西尼號」分離,獨自前往土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