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我一夜輾轉難眠,想了很多事。
其中當然包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
想到一部我看了兩遍的韓國災難片《流感》。
影片講述的是一群東南亞偷渡客歷經艱險來到韓國,但整個貨櫃內的偷渡客幾乎全部死亡,只有一人拖著羸弱的身體僥倖逃入鬧市之中。
此人身上攜帶傳播力超強的致命流感病毒,短時間內,病毒迅速蔓延至城市的各個角落。
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被感染,進而將死亡的陰影引向所有人。
女主角是美麗的女醫生金仁海(秀愛 飾),她是一位單身媽媽,不久前遭遇一場車禍,幸被消防隊員姜智久(張赫 飾)救出,卻因丟失重要論文資料而備受上司苛責。
值此期間,地頭蛇的弟弟因流感送入金仁海工作的醫院進行治療,經診斷終於發現流感的起因,死屍橫陳的貨櫃無疑成為查找病源的關鍵。
未過多久,該病毒成幾何式爆發蔓延,韓國民眾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
面對災難,既有人性的光耀,亦有齷齪與醜陋。
視人命為草芥的冷漠,自私自利的哄搶,損人利己的行為,在影片中多有觸及。
當然,災難中小人物的情感暖流總是最令人難忘動容。
金仁海是醫生,也是母親,她既有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又有想「包庇」已感染病毒的女兒的私心,她使出渾身解數拯救女兒,體現了母愛的偉大。
而消防員姜智久完全可以逃出隔離區,因為愛上女主角,主動陪母女二人,致自己生命於不顧,並冒險在病屍橫枕的萬人坑中將小女孩搶救出來,展示了愛情的力量。
流感造成人心惶恐不安,社會失序混亂,但因愛而生的人性美是最為絢爛奪目,值得歌頌的。
2
2003年春天,爆發SARS,全國多地停課,校園封鎖。
距今雖已17年,但經歷過的人依舊記憶猶新,恍如昨日。
在分子生物學和基因技術向醫學高歌猛進的同時,HIV,SARS,H7N9等依舊難以攻克……非洲黑猩猩、果子狸、大雁等動物成為「罪魁禍首」,它們有口難辯。
在大自然的面前,總會有人變得更加愚昧無知。
感染者逃竄、搶板藍根、封鎖消息、內部疫苗、巫婆神漢,各種離奇事件和怪咖角色粉墨登場……其實,那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人為何而有生老病死?
其實,箇中就裡不外乎物競天擇和生態平衡乃自然法則。
人與自然,包括人體內部,若和諧則健康,不和諧則為病變。
打破和諧,才有變化和多樣性,才有進化,恢復和諧,才有平衡。
電影《流感》中,本為兄弟手足鄰裡之人,在病毒之下,能瞬間變得相互疏離、猜忌、仇視,甚至傾軋、踐踏和殘殺,當兇途走到盡頭的時候,在用機槍掃射孩子的母親,其實是人類中了更大的毒,病毒在考驗的不僅僅是人類身體機能,更是社會機能。
2004年8月,我國頒布了《傳染病防治法》,開始了更為透明化、人性化的危機應對方案,以及重大公共安全預警和防範機制。
如此看來,疫情絕非毫無益處,它的出現會讓強大的更強大,會讓政府和公眾自我學習,學習成為更負責任的政府,更覺醒的公民,更有靈性的靈長,更善自處的自然之子。
3
如此說來,對於疫情好像也必要過於恐懼,而應積極應對,平靜處之。
但關於恐懼我還想多說幾句。
去年,我看一檔真人秀節目《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有一個情景我印象很深,大S非常害怕蟑螂,怕的程度就是不能聽到這兩個字,她和小S、阿雅、範曉萱一起吃飯時,阿雅提到了蟑螂,令大S無比難受。
阿雅對此有點不以為然,繼續開玩笑般的嚇唬大S。
大S就說:「請尊重別人的恐懼。」
我有一個閨蜜,她從小到大經常流鼻血,病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鼻腔內膜太乾燥,但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恙,卻令她無比擔憂煩躁。
已年過三十,為人妻母的她為此經常焦躁不安。
直到有一天,她去看了心理精神科醫生。
她向醫生講述了自己的這個恐懼。
原來,她病了,焦慮症。
目前,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情況明顯好轉。
我想說的就是,要懂得尊重身邊每個人的恐懼。
不要覺得TA大驚小怪,小題大做,太矯情,太嬌氣,我相信,每一種恐懼的背後一定會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或心理或生理。
如果我們無法幫別人解決問題,至少做到基本的尊重和真正的關心。
就非常足矣。
人類的進化過程,是被愛篩選過程。
學會珍惜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彼此。
我們才會進化成更好的人。
大多數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面對恐懼,雖然依舊害怕,但我們會選擇勇敢面對它。
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把未知變為已知。
那麼,還有何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