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鄧新/嚴健合作揭示丁香假單胞菌轉錄調控網絡

2020-10-07 BioArt

責編 | 酶美


丁香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作為一種常見的革蘭氏陰性植物病原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如大氣、土壤、水體及植物葉面等,是一類生態適應性強、表型差異大的微生物群體,它所引起的植物病害發生率位居十大細菌性植物病害之首,每年給全球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揭示丁香假單胞菌致病的分子機制顯得尤為迫切。轉錄因子作為調控基因表達的關鍵元件,在轉錄調控介導的生物學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先前國內外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一些控制丁香假單胞菌致病性的轉錄因子,但缺乏一個全基因組水平的轉錄調控網絡,這對全面防治該類病害的大規模暴發產生了很大障礙。


高通量SELEX技術即指數富集的配體系統進化技術(High Throughput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HT-SELEX,利用該技術可以從DNA隨機序列庫中(含40核苷酸長DNA片段)篩選出特異性與靶物質高度親和的核酸適體,是嚴健教授在瑞典學習期間建立起來的一種用作高通量定量分析DNA-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方法。該技術之前已成功用於人、鼠、果蠅等真核生物的轉錄因子研究,並揭示了這些物種全基因組譜系的轉錄調控網絡,極大地推動了這些領域的科研工作。然而,HT-SELEX技術在原核生物中尚未廣泛應用,同時作為植物最重要致病菌的丁香假單胞菌的轉錄調控網絡也很不完善,極大阻礙了該菌轉錄調控的研究,及對其致病機理的闡釋。所以HT-SELEX技術為全面揭示丁香假單胞菌的調控網絡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2020年10月2日,鄧新教授、嚴健教授帶領的西北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雜誌上發表了文章A compendium of DNA-binding specificities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Pseudomonas syringae,通過HT-SELEX技術解析丁香假單胞菌基因組內上百個轉錄因子的DNA序列結合特異性,並進一步構建該植物病原體全基因組轉錄調控網絡,以此為基礎發現了幾種未知的III型分泌系統(T3SS)調控蛋白,為相關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支持和理論基礎。



本研究將HT-SELEX的方法應用於丁香假單胞菌所有301個轉錄因子(圖1a),解析了其中100個轉錄因子具有特定的DNA序列特異性,並據根據它們的相似性將其歸類為69個不同的家族(圖1b)。基於這些轉錄因子DNA序列特異性模型,研究組通過FIMO軟體掃描了丁香假單胞菌基因組,預測了這100個轉錄因子的全基因組結合位點以及它們的下遊靶基因,成功構建了轉錄調控關係網絡。


更為有意義的是,通過分析轉錄因子靶基因在不同信號通路的富集程度,研究組發現了各個不同信號通路中的調控蛋白,其中一部分是被之前的研究結果所證實的,同時也發現了一些通路中的未知調控蛋白。尤其是對該菌主要致病通路III型分泌系統的調控蛋白例如PSPPH_3618,研究團隊還用植物感染等生理實驗進行了進一步的功能驗證。本研究不僅為研究丁香假單胞菌的致病機理,開發更多防治由該菌引起農作物病害的藥物提供了新靶點,更為今後研究丁香假單胞菌轉錄因子的功能提供了重要資源。



本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為西北大學的樊立剛博士和孫文舉博士,以及香港城市大學的汪婷婷博士和華燦峰鄧新教授和嚴健教授同為本文通訊作者。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8744-7

相關焦點

  • 西北大學校研究團隊揭示丁香假單胞菌轉錄調控網絡
    丁香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作為一種常見的革蘭氏陰性植物病原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如大氣、土壤、水體及植物葉面等,是一類生態適應性強、表型差異大的微生物群體,它所引起的植物病害發生率位居十大細菌性植物病害之首,每年給全球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揭示丁香假單胞菌致病的分子機制顯得尤為迫切。
  • Nat Communi鄧興旺/朱丹萌組揭示HY5調控下胚軸伸長的新方式
    近二十年的研究工作構建了以HY5 (ELONGATED HYPOCOTYL 5) 為中央樞紐的光信號轉導網絡,奠定了HY5作為轉錄因子的「明星」地位。 2020年3月27日,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鄧興旺實驗室朱丹萌課題組在《自然 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 「Modulation of BIN2 kinase activity by HY5 controls hypocotyl elongation in the light」 的研究論文。
  • 數學院等通過調控網絡數學建模揭示幹細胞分化關鍵轉錄因子
    這一成果提出了利用匹配的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數據刻畫轉錄因子和調控元件結合調控下遊基因表達的數學模型,構建了描繪細胞狀態轉化的染色質調控網絡,通過網絡分析鑑定出TFAP2C和p63分別為表面外胚層起始和角質形成細胞成熟的關鍵因子,並揭示了譜系定型過程中TFAP2C-p63對表觀遺傳轉換的反饋調節機制。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植物體細胞胚發生的轉錄調控等級網絡
    先前研究表明,高濃度生長素、非生物脅迫或過表達細胞全能性轉錄因子(如LEC1、LEC2和BBM等)均可促使植物體細胞發生命運轉變形成體細胞胚,在此過程中伴隨著體細胞表觀組和轉錄組的改變。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利用ATAC-seq技術發現外植體的發育年齡階段位於體細胞胚發育轉錄調控等級網絡的最上層。
  • 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croRNA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的新機制
    該研究組長期從事miRNA生物合成分子機制及其應用技術的研究,曾經在模式植物擬南芥和蔬菜作物白菜中識別出大批miRNA基因的天然反義轉錄本(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NATs),新發表的論文首次報導了miR398基因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R398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的新機制,該結果為人們深入探究生物體內基因沉默和表達調控的秘密,在實踐中通過miRNA和天然反義轉錄本改良作物重要農藝性狀提供了科學依據
  • 研究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croRNA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機制
    該研究組長期從事miRNA生物合成分子機制及其應用技術研究,曾在模式植物擬南芥和蔬菜作物白菜中識別出miRNA基因的天然反義轉錄本(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NATs),新發表的論文首次報導miR398基因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R398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的新機制,研究結果為學界深入探究生物體內基因沉默和表達調控機制,在實踐中通過miRNA和天然反義轉錄本改良作物重要農藝性狀提供科學依據
  • Nature | 生長素響應的轉錄抑制調控網絡
    of Nottingham)Anthony Bishopp課題組合作在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A network of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s modulates auxin responses的研究論文,鑑定了A型ARFs基因的轉錄調節因子並揭示了生長素響應的轉錄抑制調控機制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croRNA生物合成和植物...
    該研究組長期從事miRNA生物合成分子機制及其應用技術研究,曾在模式植物擬南芥和蔬菜作物白菜中識別出miRNA基因的天然反義轉錄本(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NATs),新發表的論文首次報導miR398基因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R398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的新機制,研究結果為學界深入探究生物體內基因沉默和表達調控機制,在實踐中通過miRNA和天然反義轉錄本改良作物重要農藝性狀提供科學依據
  • 我國科學家描繪出植物體細胞胚發生的轉錄調控等級網絡
    Cell | 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王佳偉研究組揭示植物體細胞胚發生的轉錄調控等級網絡以下文章來源於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 ,作者CEMPS2020年8月4日,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佳偉研究組的題為「Chromatin
  • Nat Comm 丨揭示O-GlcNAc糖基化調控基因毒應激反應作用機制
    在其眾多底物中,轉錄因子的O-GlcNAc糖基化可能通過動態調控轉錄活性的「開關」以適應包括基因毒在內的多種的外界刺激,提高腫瘤細胞死亡閾值。因此,系統全面地描述和挖掘O-GlcNAc糖基化的轉錄調控因子及其在腫瘤細胞應激反應中的功能,建立以O-GlcNAc糖轉錄因子組為節點的全基因組範圍轉錄調控網絡,對揭示O-GlcNAc糖基化在腫瘤應激反應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 植物種子萌發的分子信號調控網絡被揭示
    Current Biology | 調控種子萌發的分子信號網絡撰文 | SHR責編 | 逸雲植物的生長具有高度可塑性,可以通過感知複雜環境的變化做出對生長發育有利的決策,種子休眠就是其中一個例子,進而促進種子萌發的調控網絡。
  • CRISPR技術將銅綠假單胞菌研究推向新篇章-源井生物
    大量的研究聚焦於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機制的分子基礎和開發防治感染的新方法。同時,銅綠假單胞菌是生物膜形成、群體感應、藥物靶點和代謝工程研究的模式生物。利用CRISPR/Cas9和λ-Red重組系統,可實現銅綠假單胞菌快速、精確、無縫的基因編輯操作。源井生物可以定製銅綠假單胞菌的基因編輯,以及微生物中的各種基因修飾。
  • 功能性CRISPR分析揭示調控人調節性T細胞特性的基因網絡
    功能性CRISPR分析揭示調控人調節性T細胞特性的基因網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30 15:10:50 美國加州大學Alexander Marson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Kathrin Schumann研究團隊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
  • /陳飛合作發現新的轉錄調控複合物INTAC並揭示其結構和功能...
    今日在線的Science論文首次發現PP2A這一最重要的磷酸酶可與Integrator複合物形成一個全新的轉錄調控複合物 INTAC直接調控轉錄,拓展了轉錄調控和PP2A相關領域的研究邊界。有鑑於此,BioArt特別邀請到了長期從事磷酸酶相關研究的馮新華教授和長期從事轉錄調控研究的朱冰教授點評,以饗讀者!
  • 揭示反義長鏈非編碼RNA順式調控基因轉錄的新模式
    沈曉驊課題組在《細胞幹細胞》發表論文揭示反義長鏈非編碼RNA順式調控基因轉錄的新模式  清華新聞網3月18日電 3月17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沈曉驊課題組在《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反義長鏈非編碼RNA調控基因表達和多能幹細胞分化
  • 山東農業大學李廈團隊揭示根分生區發育轉錄調控新機制
    Plant Cell | 山東農業大學李廈團隊揭示根分生區發育轉錄調控新機制責編 | 逸雲根尖分生區幹細胞的不斷分裂分化保證根的持續生長儘管PLT1濃度梯度的建立已較為清楚,但是其上遊轉錄調控機制以及PLT1濃度梯度的維持機制尚不清楚。
  • 清華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揭示植物AGO1促進基因轉錄新功能
    清華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揭示植物AGO1促進基因轉錄新功能清華新聞網1月2日電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戚益軍研究組在《發育細胞》期刊(Developmental Cell)發表了題為《擬南芥ARGNAUTE1在植物響應激素和脅迫過程中結合染色質並促進基因表達》(Arabidopsis ARGONAUTE 1 Binds
  • ...合作發現新的轉錄調控複合物INTAC並揭示其結構和功能,更新對磷…
    今日在線的Science論文首次發現PP2A這一最重要的磷酸酶可與Integrator複合物形成一個全新的轉錄調控複合物 INTAC直接調控轉錄,拓展了轉錄調控和PP2A相關領域的研究邊界。有鑑於此,BioArt特別邀請到了長期從事磷酸酶相關研究的馮新華教授和長期從事轉錄調控研究的朱冰教授點評,以饗讀者!
  • 重慶大學李正國團隊揭示番茄果實成熟轉錄調控新機制
    The Plant Journal 重慶大學李正國團隊揭示番茄果實成熟轉錄調控新機制責編 | 奕梵通過對番茄果實成熟突變體的研究,現已鑑定出了多個調控果實成熟的基因。乙烯作為一種重要的植物激素,在呼吸躍變型果實(番茄、蘋果、香蕉等)的成熟過程中發揮關鍵調控作用。目前報導較多的果實成熟調控基因多為正調控因子,且很多基因的作用機制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