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能源界「諾貝爾獎」 華人科學家王中林獲埃尼獎

2020-12-01 中國僑網

問鼎能源界「諾貝爾獎」 華人科學家王中林獲埃尼獎

2018年07月28日 10:14   來源:新民晚報   

參與互動

  7月23日,埃尼獎組委會在義大利羅馬正式宣布,將第十一屆埃尼「前沿能源獎」授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他是迄今為止獲得埃尼獎的第一位華人科學家,也是第一位在中國境內現職工作期間獲此有能源界「諾貝爾獎」之稱重大獎項的科學家,頒獎儀式將於10月22日在羅馬奎裡納爾宮舉行。

  小城走出的物理天才

  王中林1961年出生於陝西省蒲城縣。1978年考入西北電訊工程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前身)學習物理。三年後,學校得到了送學生去美國進修的名額,20歲的王中林因英語太差名落孫山。次年的第二次選拔,苦練英語的他順利通過並成為西北五省唯一被錄取的學生。王中林選擇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投入考利教授門下。這位全名叫做約翰·麥斯威爾·考利的教授是高分辨電子顯微學的祖師級人物。就這樣,王中林開啟了自己的科研路。

  僅用4年時間,王中林就拿到了物理學博士學位。讀博期間,他又順利完成了多個研究課題。1995年,他應聘進入喬治亞理工學院當副教授,從事納米科學研究。初來乍到,王中林沒有專用的實驗室,只能蹭別人的實驗室。就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他用三年時間發表了80多篇論文,並獲得了終身教授席位。

  絆倒你的可能是「金磚」

  2011年,有學生在測試一款納米發電機時觀察到了5V的電壓信號,起初大家以為這是一個誤差——數值比預想的要高出一個數量級——但王中林覺得其中或許另有玄機。仔細研究發現,原來這次測試器件使用的材料表面比較粗糙,在實驗中封裝不穩,發生了滑動,造成了摩擦起電。王中林頓時想到:為什麼不把這個效應利用起來呢?

  經過整整一年的探索,2012年初,王中林團隊終於構建了一個全新的納米器件:摩擦納米發電機。這個裝置可以把微小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更重要的是,摩擦發電具有極強的輸出性能,可以實現高達數千伏的電壓輸出。通過小巧的摩擦納米發電機,可以把走路、呼吸、心跳等日常中的零碎能量收集起來,轉換成電能。當初的一個「實驗誤差」,如今已經發展出了一個全新研究領域。王中林總喜歡說,絆倒你的不一定是石頭,可能是個金磚。

  女兒眼中的「納米爸爸」

  王中林熱愛祖國,積極參與祖國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自1992年以來長期推進中美科技、教育的交流和發展,幫助擴大中國科技界在國際科學舞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並為國內培養、鍛鍊和輸送了一批優秀的科研工作者。王中林積極參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建設工作,他在國內出版了12本中英文著作和編刊書籍,對促進國內的納米科技發展和教育事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王中林的辦公室裡,除了滿屋子的書,最顯眼的莫過於妻子和女兒的照片。他的妻子為了支持他的工作,在家照顧三個孩子。多年前,亞特蘭大當地報紙刊登了王中林的成就,女兒的老師拿著報紙,誇她有個好爸爸。從此,女兒就自豪地改叫他「納米爸爸」。有一年父親節,王中林收到女兒送的賀卡,上面寫著:「納米宇宙中最偉大的納米爸爸」,讓他激動不已。

  見習記者 郜陽 記者 董純蕾

【責任編輯:謝萍】

相關焦點

  • 「能源界諾貝爾獎」頒發 華人科學家首次摘得
    來源:中國科技網北京時間10月22日下午5時,世界能源領域最高獎、被譽為「能源界諾貝爾獎」的埃尼獎(Eni Award)在義大利羅馬市奎裡納爾宮頒發,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中林等科學家獲得該獎。
  • 華人科學家王中林問鼎能源「諾獎」
    華人科學家王中林問鼎能源「諾獎」 2018-08-07 14:40> 2018年08月07日 14:4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華人科學家王中林問鼎能源
  • 王中林獲「能源界諾貝爾獎」 系獲該獎首位華人科學家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獲悉,北京時間10月22日下午5時,世界能源領域最高獎、被譽為「能源界諾貝爾獎」的埃尼獎(Eni Award)在義大利羅馬市奎裡納爾宮頒發,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中林等科學家獲得該獎。
  • 王中林獲埃尼獎被譽為「能源界諾貝爾獎」
    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所供圖  北京時間10月22日下午5點,世界能源領域最高獎、被譽為「能源界諾貝爾獎」的埃尼獎頒獎典禮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出席活動。  馬塔雷拉為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等獲獎科學家頒發了獎章。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所長王中林獲能源界最高獎埃尼獎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中科院納米能源所)23日發布消息說,該所所長王中林院士22日在義大利獲頒世界能源領域最高獎、被譽為「能源界諾貝爾獎」的埃尼獎(EniAward),成為第一位獲得埃尼獎的華人科學家
  • 2018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王中林
    埃尼獎是世界能源領域最權威、最負盛名的獎項,被譽為 「能源界諾貝爾獎」。王中林成為迄今為止獲此獎項的首位華人科學家。  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為王中林頒發獎章,高度評價王中林的科研成果,特別是納米發電機和海洋「藍色能源」技術,對世界能源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
  • 那些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華人科學家
    今天,材料人梳理幾位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的國內外華人科學家。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結果公布,獎項同時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醫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所作出的貢獻。然而,卻有很多記者和學者在為華人科學家、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免疫學教授陳列平。
  • 諾貝爾獎預測名單又有華人
    原標題:諾貝爾獎預測名單又有華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季節,諾貝爾基金會宣布今年將在10月5日到12日開獎,與往年一樣,湯森路透集團又趕在此前發布了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這也被看作是一份諾獎預測名單。
  • [新聞1+1]我們應該追求諾貝爾獎
    華裔科學家錢永健榮獲諾貝爾化學獎華裔科學家錢永健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華裔諾獎得主跟中國有關係麼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籍華人錢永健榜上有名,受到國內媒體追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標題卻都不約而同的強調了錢永健作為錢學森堂侄的身份以及華裔的血統。事實上,錢永健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錢學森於1955年回到中國時,在美國出生的錢永健才是3歲的孩子,紐約出生,新澤西長大,略懂中文的錢永健幾乎從不說中文,所有科研經歷也都在西方教育科學體系中完成。
  • 那些獲得過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發現了青蒿素而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崔琦,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人,第六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1998年,崔琦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這一特殊現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高行健,1940年1月4日出生於江西贛州,祖籍江蘇泰州。2000年,高行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華語作家。
  • 那些獲得過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中國數字科技館
    《科學畫報》在80年的辦刊歷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動、圖文並茂地介紹最新科技知識,形式多樣地普及科學技術的特點,對提高廣大群眾的科學水平,啟發青年愛好科學、投身科學事業起了很大的作用,當今的不少著名學者、教授、科學家,青少年時代都曾受到它的薰陶和啟發。
  • 剛獲「世界科學獎」的王中林教授畢業於哪所大學?不是清華、北大
    剛獲「世界科學獎」的王中林教授畢業於哪所大學不是清華、北大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是由世界文化理事會設立的一項世界性科學大獎,這項大獎旨在表彰在科技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為人類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科學家,每年頒發一次
  • 研究外賣路線 山東中學生獲「華人青少年諾貝爾獎」
    山東一中學生獲「華人青少年諾貝爾獎」&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2月23日訊(記者 陳洋洋)「外賣路線咋規劃能送得更快?」這樣一個「接地氣」的話題研究讓一位山東小夥在全球比賽中脫穎而出。近日,山東省實驗中學學生王雨舟在一項全球中學科學獎總決賽中獲獎,該科學獎被譽為「華人青少年的諾貝爾獎」。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他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
    讓我們意識到了知識和科學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優秀的科學家無疑是一個國家的寶藏。 留洋深造是許多科學家提升自己的方式,前有錢學森歸國,現又一位科學家謝曉亮回國。他不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更是被譽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人。
  • 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核心提示:3月25日晚,「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5-2016」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絢麗揭幕,登上本年度「影響世界華人」榜單的分別是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 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 Chinese Nobel Prize Winners
    通過對暨南大學推出的慕課《諾貝爾獎解析-醫學篇》的學習後,該推文是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簡要總結及引發的思考
  • 錯失2017諾貝爾醫學獎:華人科學家的遺憾與期望
    遺憾的是,此前媒體預測的生理醫學獎的熱門人選——張遠夫婦並沒有獲得本年度的諾貝爾獎。不過,當地時間10月3日11時45分(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45分),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將對外宣布。該獎項是諾貝爾各獎項中頒發次數最多的,也是華人科學家獲獎最多的諾貝爾獎項。今年的物理學獎又將花落誰家呢?
  • 12位獲得諾貝爾獎華人名單
    1 楊振寧(1922.10.1 - ) Chen-Ning Franklin Yang 美籍華人,生於中國安徽合肥,父親楊武之是芝加哥大學的數學博士,1942年畢業於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他與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並與其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 11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今天為您盤點11位至今已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高行健(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 法籍華裔作家,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屠呦呦(1930年生於浙江寧波,2015年因在研製青蒿素等抗瘧藥方面的卓越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她是首位華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
  • 11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今天為您盤點11位至今已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高行健(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 法籍華裔作家,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