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科學家回國!他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

2020-12-06 騰訊網

"江山輩有人才出,獨領風騷數百年。"這句主席留下的話,告訴我們無論是在任何時期、任何時代,人才,都是一個國家最為寶貴和珍惜的資源。

古人也曾經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過去,我們科技處於落後的狀態,只能向國外國家買我們不能製造的商品。但是最重要的不是最終的商品,而是技術。

時勢英雄

中國最早的一批科學家和科研人員,救民族於水火之中,為後來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我們意識到了知識和科學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優秀的科學家無疑是一個國家的寶藏。

留洋深造是許多科學家提升自己的方式,前有錢學森歸國,現又一位科學家謝曉亮回國。他不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更是被譽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人。

在中國在戰爭之中元氣大傷、前進的方向尚未明確之時,正是一個個科學家不分晝夜的努力和奮鬥,才讓我們有了氫彈、原子彈和衛星,才讓我們擁有了自我保護的能力、在國際上有了說話的底氣。

正所謂是時勢造英雄,他們無疑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救國英雄。

而謝曉亮就是這樣的一位科學家,但是與以上說到的不同的是,他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

能夠成長在昌平盛世,這也正是他幸運的地方。在他的生活和事業之中,他自然也就更加自由、擁有更多的選擇。

耳濡目染

謝曉亮出生在一個化學世家之中,他的父親是北京大學的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教授,母親在化學領域也毫不遜色。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而謝曉亮無疑是贏在了起跑線上。也正是從小家裡的文化氛圍十分濃烈,他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後才會對化學如此感興趣。

父母都是如此優秀的老師,他的身上自然也有著熱愛學習的基因。從小他就不像其他的孩子一般頑皮,對於學習更是有著超出同齡人的自覺。而且令人欣慰的是,從小他就在化學和數學學科上表現出他超出同齡人的學習興趣。

他的求學道路也是暢通無阻,在他的天賦、興趣和努力的三重努力之下,能夠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學。當時正是歷經社會改革,他的父母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但是幸運的是,在他高中時期,高考恢復,他最終順利參加了高考,並且最終如願以償進入了北京大學的化學系學習。

在北京大學,謝曉亮度過了自己美好又充實的四年大學時光。北京大學是他的母校,更是父母工作了幾十年的工作崗位。

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這場戰鬥中,他憑藉自己的實力進入這座學校,無疑是一件十分值得驕傲的事情,而謝曉亮和北京大學之間也是一直相互牽絆,共同進步。

在北京大學修完自己本科學業之後,謝曉亮本來是選擇繼續在北京大學完成自己研究生的學業。

但是令人感到十分無奈的是,雖然當時的中國國力強大,發展飛速,但是在一些科研領域上,國內與國外還是存在了一定的差距。

如果希望自己能夠在化學領域到達一個更深的層次、有進一步的飛躍,還是要遠赴海外,出國深造。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之下,他第一次離開自己熟悉的北京,離開父母,離開母校,飛躍寬廣的大海,來到美國開始自己新的徵程。

1985年,他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深造並獲得了博士學位。1990年,又前往芝加哥大學進行博士後的相關研究。後來的他也證明這幾年的海外學習生涯是正確的選擇。

學成歸國

1992年,他開始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工作,這無疑是對他在化學領域的科研能力的重要認可。

在1999年,謝曉亮被世界地位極高的學府——哈佛大學聘任為化學與生物系的終身教師,他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他的父母更加優秀卓越。

人的弊端是常常容易忘本,在巨大的成就面前難免會感到輕飄飄的,找不到重力的著陸點,而謝曉亮卻不是如此。

在受到了外界的肯定之後,他心中湧現出的第一個念頭便是想要儘快回國。雖然在美國漫長的學習和科研生涯讓他適應了美國的生活,但是心中想要回歸故土的願望卻一刻也沒有停歇過。

在他公開的表示了自己的歸國願望之後,外媒都表示感到非常的惋惜和不舍。然而謝曉亮從來都不是一個忘本的人,他從來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努力都是為了在自己有能力之後更好地改善家鄉和祖國。

他即使是遠在大洋彼岸,他也一直關注著國內相關領域的發展狀況,與國內的科研人員們同喜同樂。

他回到祖國之後,選擇在自己的母校北京大學成立了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使得北京大學在生命科學領域一度趕超清華,在中國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的一生收穫了眾多榮譽,無論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抑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醫學院院士,還是美國物理化學的最高獲獎者,每一個榮譽都是一般人永遠也無法到達,無法與之媲美的。

他還是第一個獲得阿拉伯尼醫學獎的第一位華人,因為此前得過這個獎項的人最終都得到了諾貝爾獎,所以他也被譽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

現在國內的發展形勢越來越好,希望在所有科研人員的努力之下,我國能夠一步步地縮小自己與海外的差距,向著好的方向不斷前進,這樣過去令人心寒的人才外流才不會再發生。

相信謝曉亮的回歸也一定會點燃許多海外華人科學家的愛國熱情,早日學成歸來,開發祖國的無限可能!

相關焦點

  • 他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他放棄哈佛終身教授,回到北大
    活動主辦方邀請了65位世界頂尖科學家與會,這個科學家陣容很是強大,裡面有44位是諾貝爾獎得主。此次參會還有一位科學家甚是引人關注,他被人稱為「四院士」,此人就是57歲的謝曉亮。謝曉亮是誰?他是單分子酶學的創始人、單分子生物物理化學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顯微成像技術和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
  • 近期又一位歸國的科學家,他是哈佛大學著名教授,外媒:損失太大
    近期又一位歸國的科學家,他是哈佛大學著名教授,外媒:損失太大了!哈佛大學化學生物系美籍華人科學家謝曉亮對外稱自己將正式全職回歸北京大學,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他是世界上公認的單分子生物學等一系列生物學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這位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回國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這對於中國未來的生物發展也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加入「北京大學」,他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
    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了解一位回國沒多久的科學家。他不僅被稱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同時還擁有諸多頭銜。他既是生物物理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又是舉世聞名的單分子生物學、無標記光學成像、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他就是科學家謝曉亮。
  • 他是四院院士,創業半年融資近億,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
    他是四院院士,創業半年融資近億,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來源:藥智網|露露君近日,北京丹序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完成近1億元A輪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將用於升級單細胞測序技術,全速推進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臨床開發、以及擴展其產品管線組合。
  • 哈佛第一位終身教授,毅然回國任教,曾說這不是簡單的決定
    10月29日,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召開,在這44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65位全球頂尖科學家中,華人屈指可數,57歲的謝曉亮是其中一位。;1992年進入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工作,是PNNL自196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
  • 他是哈佛大學博士後、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裸辭回國,被美國封殺
    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於北京大學當院長,全職回國第1人,美國害怕了變相封殺,他就是饒毅。他在世界著名的生命科學及醫學中心、世界百強大學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攻讀博士學位。之後,他就進入了世界大學TOP3的哈佛大學從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博士後的工作。4年之後,他先後在美國「新常春藤名校」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美國大學排名第九的頂尖私立研究型高校西北大學做教授,並且憑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科研能力,獲得了美國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
  • 他北大畢業,加入美國國籍,成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回國發展引熱議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樣一位學者,名叫謝曉亮,他被稱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他身上擁有諸多頭銜:生物物理化學領域的行業專家;單分子生物學、無標記光學成像、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外號「四院士」學者,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他一個人實現了這個成就;美國生命醫學大獎——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的第一位華人。
  • 北大學霸謝曉亮: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拒絕高官厚祿回國效力
    他的諸番成就,讓人們紛紛稱讚他是「距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學者」。格雷厄姆·弗萊明有自己的實驗室,同時也是芝加哥大學的高級教授,謝曉亮跟著他學習了更加高深的知識,對物理化學領域方面的研究也越發感興趣。1992年,已經獲得最高學歷的謝曉亮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仍舊在實驗室學習和工作,進行深入的研究。
  • 這位頂尖科學家正式回國,美國攔都攔不住!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
    提起科學家,我們想到的一定是威嚴和權威吧,甚至會沒有人情味,今天我們來講述一位中國科學家的故事或許會讓你改變對科學家的態度。這位科學家名叫謝曉亮。是一名剛回國不久的科學家。他不僅身背多種專業頭銜,而且謝曉亮還有個最突出的頭銜「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下面我們就來講述這位科學家傳奇的人生。
  • 作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他毅然回國,為祖國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作為世界著名的單分子生物學、單細胞基因組學以及無標記光學成像的奠基者和先驅,謝曉亮被稱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謝曉亮從北大畢業後選擇了出國留學,並加入了美國籍。三十多年轉瞬即逝,謝曉亮忽然表示想要回到中國發展,這顆想要為國奉獻的一寸赤心在帶來感動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非議。然而,一句「無論我的國籍是什麼,我的心一直在中國」就足以證明謝曉亮一直將祖國銘記於心。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哈佛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他用AR技術報效祖國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哈佛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他用AR技術報效祖國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哈佛終身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回國發展AR技術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是一位高材生,他看準了AR的風口,打算回國發展AR技術報銷祖國。他名叫謝曉亮,他被稱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
  •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哈佛終身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回國發展AR技術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哈佛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他用AR技術報效祖國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哈佛終身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回國發展AR技術,他看準了AR的風口,打算回國發展AR技術報銷祖國。他名叫謝曉亮,他被稱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他是哈佛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如今又是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人送外號「四院士」學者,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他一個實現了這個成就。
  • 心繫祖國,這位科學家曾任哈佛終身教授,如今毅然回國發展!
    今天,筆者為大家介紹這樣一位心繫祖國的華人科學家,他是生物物理化學領域的頂尖專家,擁有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多個頭銜,並且是哈佛大學聘請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他就是謝曉亮。
  • 美國4000萬美元留不住的科學家,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回歸北大
    巨額難留一顆報國心2018年7月曾是哈佛講席教授謝曉亮正式全職回歸北大,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此消息一出轟動了科學界,作為一個領域的開拓者,他絕對是由有著極其重要的分量,他曾被稱讚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人,國內的人民也不明白這位放棄國外優厚待遇的教授所為什麼?
  • 背後這個棄美回國,離諾貝爾最近的男人,到底有多牛?
    實驗室成立快三十年了,  他是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    37歲的他,  先是被哈佛大學聘為終身教授,  他是改革開放後哈佛聘任的,  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  美國還給他最重量級的生物醫學獎:  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  他是該獎的第一位華人獲獎者。
  • 北大校長林建華和回國的哈佛終身教授謝曉亮的交集,北大榮耀之光
    謝曉亮並不是因為他美國四大科學院院士的身份,也不是因為他是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身份而特殊,而是謝曉亮從小在北京大學大院長大的身份而特殊,從北大幼兒園、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學本科研究生,謝曉亮就是北京大學從小培養的學子,在北京大學120周年後回歸北京大學,意義非凡,首先是代表了海外高水平的科研教授,其次代表著北大學子們回報母校的北大榮耀。
  • 哈佛第一位大陸終身教授謝曉亮全職回國,支援母校北京大學的建設
    在哈佛接受冰桶挑戰的謝曉亮 哈佛大學第一位大陸終身教授哈佛大學是世界第一高校,能在哈佛大學被聘為終身教授是無數科研工作者的夢想,謝曉亮,1962年出生於北京。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獲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化學博士學位。1990~1991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1998年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環境分子科學實驗室工作。
  • 他是哈佛博士後北大院長,全職回國第1人,美國害怕了變相封殺
    結果我發現了他,擁有著更「神仙」的經歷。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於北京大學當院長,全職回國第1人,美國害怕了變相封殺,他就是饒毅。饒毅是江西人,從小生活在縣城,家境並不富裕,不過學習很好,也許是受到童年印象,立志相當醫生,於是,在全國正式恢復高考第二年,他考進了江西醫學院,現在這所學校已經被併入211高校南昌大學。
  • 哈佛教授謝曉亮為什麼突然回國了?
    2018年7月,哈佛講席教授謝曉亮正式全職回歸北大,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謝曉亮是世界公認的單分子生物學、無標記光學成像、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是什麼原因吸引謝曉亮教授回國呢?2015年謝曉亮(中間)1980年謝曉亮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從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畢業後進入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 又一位華人頂尖科學家回國前被捕,華人科學家回國引國內輿論爭議
    7月9日,美國司法部證實,現年57歲的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風溼病與免疫學專家鄭頌國教授被捕。一時之間令人震驚,美國對在美華人科學家進行清洗的聲音不絕於耳。5年前,美國以參加學術會議為由,邀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前往美國進行交流。可張浩剛下飛機就被等到多時的美國警方逮捕。張浩隨身攜帶的重要資料也全部落入美方手中,並將張浩拘留,以「串謀經濟間諜活動」的罪名控告張浩,將其強行留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