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哈佛講席教授謝曉亮正式全職回歸北大,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謝曉亮是世界公認的單分子生物學、無標記光學成像、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是什麼原因吸引謝曉亮教授回國呢?

1980年謝曉亮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從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畢業後進入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年進入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工作,是PNNL自196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1999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終身教授,是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年謝曉亮擔任哈佛大學Mallinckrodt講席教授,是改革開放後大陸學者獲得哈佛大學冠名講席教授的第一人。
2009年,謝曉亮與稍早海歸的北大生科院的蘇曉東教授、工學院的黃巖誼教授共同在母校北京大學發起創建BIOPIC中心(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2010年12月,中心正式成立,謝曉亮任主任。從那時起,謝曉亮頻繁往返於北大與哈佛之間,將世界最前沿的科技理念帶回祖國。

BIOPIC是一個以技術驅動為核心的多學科交叉的生命科學研究中心,集合北大數理化生等基礎學科、計算機及工程科學等各學科的科研力量,匯集醫學部的臨床資源優勢,通過生物醫學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推動前沿科技創新、服務國計民生、造福人類社會。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MIT的Philip Sharp教授訪問這裡後稱讚了BIOPIC的研究環境和研究成果,他甚至建議:「每一位到訪北大的MIT生物學家都應該去BIOPIC看一看!」
國內科技的日益進步和研究條件的不斷改善,加上北大校友的身份以及家國情懷,也許這就是謝教授全職回國的主要原因。謝教授之前已跟北大多有聯繫與合作,今年7月全職回歸北大,也不算太突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