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大戰爭奪「王位」,雌獅會幫助獅王嗎?

2021-01-15 科學黑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獅子是典型的大貓,非洲大草原上的頂級獵食者,但由於非洲草原是動物的天堂,生活著大量的獵食者,因此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獅子也成為貓科動物中唯一群居的成員。

因為鬣狗是群居的,經常成群結隊在草原上閒逛,看似閒逛實際上是在緊跟獅子的步伐,如果獅子捕到獵物,鬣狗就會很快地到達現場進行騷擾搶奪。當獅群成員數量較少,例如只有兩三隻雌獅在獵食,這個時候數十隻斑鬣狗圍上來,面對危機情況獅子只能放棄「到嘴的鴨子」。

有的時候稍有不慎,雌獅還可能在斑鬣狗的攻擊下受傷。斑鬣狗體型上不如獅子,但是咬合力強並且成群結隊的擅長掏肛,一般動物都受不了這種下三濫的手段。因此雄獅面對這種情況往往很氣憤,但是又不能每次打獵都跟隨雌獅,因為有很大的領地需要去巡視。雄獅如果碰到斑鬣狗一般都會下狠手,尤其是認準斑鬣狗女王,會把它們咬死之後把屍體丟掉。

群居的獅子有著特別的繁殖策略,在一個獅群中當上了獅王意味著擁有絕對的交配權,可以在獅群中繁衍自己的後代。那這樣看來,獅群成員就類似於獅王的「後宮」,算是一家人,按照常理來說,受到外來雄獅的挑釁本應該同仇敵愾共同抗敵,但實際上往往都是獅王單打獨鬥,雌獅圍觀。

其實這種繁殖策略是符合生物進化的,野生動物中兩性之間存在明顯的競爭選擇關係,說得更直白一些更像是合作關係,只為了得到後代饑渴。那麼雌獅也自己的後代更加優質,因此要選擇看起來更強壯的雄獅,除了可以更好的保護獅群,還可以提供優良的基因。

非洲獅的這種繁殖策略很有意思,看起來雄獅被稱為獅王稱霸一方,但實際上雌獅才更像是真正的領導者,因為只有雌獅才會一直生存在獅群中,雄獅都是「過客」,直白一點就是提供一般的基因。當年老體衰毫無戰鬥力的時候,就會被年輕的雄獅所取代,這是一種很高級的繁殖策略。

因此說雄獅爭奪「王位」,雌獅大部分時間都是作壁上觀,誰勝利誰就能成為獅王,這對於雌獅是有利的。但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那就是雌獅的寶寶剛出生不久尚未成年,這也就意味著它們暫時不會進入發情期。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護自己的幼崽,雌獅可能會跟隨獅王一起抵抗外來流浪雄獅的挑戰。

因為「新王登基」為了讓獅群中的雌獅儘快進入發情期繁衍自己的後代,新的獅王會殺死上代獅王留下的所有後代,以便讓雌獅儘快進入發情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擁有未成年幼崽的雄獅是不希望獅王更替的,可以說是母愛,當然本質上是一種親代投資理論。

這種情況下就會引發另外的問題,有的時候雌獅會參戰,那麼外來雄獅容易落在下風,因此流浪雄獅也通常會組成聯盟,它們一起生活捕獵、一起挑戰新的獅群,這樣成功率會更大一些。例如曾經著名的「壞男孩組合」,就在薩比森保護區掀起了腥風血雨。由於是6隻流浪雄獅組成的聯盟,大部分獅群都不是它們的對手。

雄獅爭奪獅王大戰更像是一種「基因上的競爭」優勝劣汰。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雄獅爭奪王位的時候,雌獅為什麼不幫忙?
    提這個問題的人,一定覺得雌獅應該幫現任丈夫打入侵者。然而除非它們的幼仔還很小,否則雌獅沒有義務也不會這麼做。男人應該靠自己,雄獅也是一樣。受一些紀錄片的影響,很多人覺得雌獅很無情,眼睜睜看著丈夫被趕走,幼仔被入侵者殺死,然後還與入侵者交配。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流浪不是雄獅的專利,在某些情況下,雌獅也會選擇流浪生活
    因為大多數流浪的都是雄獅,所以給了人們一種錯覺,在獅子裡面,似乎流浪是雄獅的專利,但是你知道嗎?在某些情況下,雌獅也會主動選擇流浪生活,而且出現這些情況的概率還不小。雄獅為什麼要流浪?雄獅的流浪,似乎是剛出生就註定了的,但我們也需要知道的是,不一定所有的雄獅都需要經歷流浪這個階段,如果足夠幸運,它們能夠在同一個獅群過完大半生。可能很多人會不解,獅王不會趕它們走嗎?如果雄獅不離開的話,不會出現近親繁殖現象嗎?這就要從獅子的生活方式說起了。
  • 非洲雄獅為什麼會苛責甚至咬死小獅子?
    非洲獅可能是貓科動物中唯一群居的動物了,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個獅群一般是由十隻左右的雌獅和1-2頭雄獅組成。雌獅會一直待在獅群中從一而終,但是雄獅就沒有這個「資格」了,要想一直待在一個獅群中就要面對其他雄獅的挑戰。一般一個雄獅能在獅王的位置上待五年左右,之後就會被年輕體狀的流浪雄獅所取代。
  • 大自然中地主雄獅的王位是父子相繼的嗎,就像木法沙傳給辛巴?
    雄獅的王位只是擬人的說法,準確地說應該是雄獅對一個獅群和一片領地的佔有。然而獅群的領地傳女不傳兒,獅子並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在父子之間傳承,影片《獅子王》中木法沙把王位傳給辛巴只可能是電影虛構的情節。領地傳女不傳兒獅群的領地不屬於雄獅,而屬於雌獅,並在母女之間傳承。雌獅姐妹是獅群真正的主人,她們會把領地傳給女兒,再由女兒傳給外孫女。
  • 雄獅如何能分辨出自己的孩子?
    當流浪雄獅自認為羽翼豐滿,就會找到附近的獅群,向獅王發起挑戰,成王敗寇,失敗了有極大機率死亡,成功了就會成為獅群新首領,抓緊時間與雌獅交配繁衍自己的後代,在為期僅2-3年的獅王巔峰期內,儘可能繁育更多的後代,同時時刻準備著其它流浪雄獅的挑戰。
  • 雄獅老了會被趕出獅群,活活餓死,那麼雌獅老了會怎樣的下場呢?
    變老這件事對每一個生物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在我們人類社會中,當一個人老了,他會得到子女的供養。那麼在動物世界,動物如果老了,又會怎樣呢?比如草原之王獅子。我們知道雄獅老了,會被趕出獅群,活活餓死,那麼雌獅老了,又會是怎樣的下場呢?
  • 雄獅和雌獅相互合作能打得過一頭東北虎嗎?結局出乎人們的意料
    那麼,假如一頭雄獅和一頭雌獅合作能夠打的贏一頭東北虎嗎?獅子的體長能夠達到3.2米,體重能夠達到240千克,從數據上來看它們的體型是要比東北虎小一些的,而雌獅更不用說,它們的體型比雄獅還要小得多。 論單打獨鬥的話,獅子如何都不是東北虎的對手,但是雌獅和雄獅相互配合呢?
  • 雄獅能認出自己的孩子嗎?如何辨認?會不會誤殺?
    看過《動物世界》的朋友都知道,新獅王趕走老獅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老獅王的幼仔全部咬死,目的是刺激雌獅發情,這在行為學上被稱為「殺幼行為」。「殺幼」對新獅王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幼獅就是雌獅的「移動避孕裝置」,如果幼獅活著,雌獅直到它們一歲半以後才會發情;但如果幼獅死了,雌獅會很快再次發情。
  • 中學生讀書筆記:獅王的傳奇一生_1000字
    在流浪的過程中,蜂腰雌獅遇到了雄獅紅飄帶,他們組建成了一個小家庭,蜂腰雌獅決心要把紅飄帶培養成一頭勤勞的雄獅,沒有原來那些雄獅的懶惰,可是帕蒂魯獅群的獅王殺死了它們的孩子,紅飄帶深受打擊。但當他們這個迷你獅群又加入了無鬣雄獅這個成員時,紅飄帶地位迅速提升,又變得驕傲起來。
  • 獅王組合的每頭雄獅都有交配權嗎?如何分配的?
    如果獅群中正值壯年的獅王突然死了,暫時沒有新的雄獅成為新獅王,那這個獅群裡就可能被好幾頭沒成年的兄弟雄獅保護。但是,他們很快就被會新的獅王取代,然後被集體趕出獅群,而那些曾經被它們守護的雌性母獅、包括自己的獅子媽媽和姐妹,都不會那麼有任何實際行動來阻止這一切發生,而它們有可能會聯合起來成為另一個獅群的獅王。
  • 動物交配六親不認,那流浪雄獅長大以後,還認識自己的母親嗎?
    它們長大以後從外面流浪幾年,有一天無意中遇見了自己的母親,他還會認出自己的母親嗎? 我們先說雄性獅子為何會流浪? 我們知道獅子是群居動物,一個獅群中最多會有20頭個體組成,主要都是雌性和幼崽,有些獅子群中還會有1到2名雄獅,但在這裡面只有一個是獅王。 獅王在獅群中跟皇上一樣,享受著任何事物的優先權,這包括食物和交配權,可以說獅群中的雌性否是他的後宮。
  • 老恩傳奇:帶領5雄獅徵戰荒野,大象見了也要繞道走
    大貓裡面的獅子與老虎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一個主要分布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個主要生活在亞洲森林裡面,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關於傳奇虎王查吉爾的文章,引起了許多大貓迷們的關注,於是有許多粉絲紛紛留言想要我再寫一篇關於獅王的傳奇,於是便有了這篇文章。由於能夠稱得上傳奇獅王的雄獅眾多,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挑一個我比較喜歡的介紹吧。
  • 老恩傳奇:帶領5雄獅徵戰荒野,大象見了也要繞道走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跟一隻雌獅交配意味著什麼,要知道即便是親兄弟結成的雄獅聯盟,交配權也不是平均分配的,大多數情況下,都掌握在獅王老大的手上,其他的雄獅可能只分到一點,甚至沒有,而像恩格拉拉裡克這樣地位最低的雄獅,是不配有交配權的。但這又怎樣呢?
  • 一頭雄獅的江湖:從呱呱墜地到百獸之王,需經歷三個階段
    說到獅群,裡面領頭的就是雄獅,它主要負責守護獅群,通常不參與捕獵,在獅群裡面有著絕對的權力,但是你知道一隻強大的「獅王」,是如何煉成的嗎?當然對於雌獅來說,無論是新獅王還是老獅王的孩子,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所以為了避免自己的幼崽會被新獅王殺掉,有些雌獅會帶著小獅子離開獅群,過起流浪的生活。
  • 自然|辛巴繼承王位是童話?告訴你真實世界裡獅子那些事兒
    獅子(準確來說是非洲獅,亞洲獅獨居)是現存世界上唯一群居的貓科動物,一個獅群通常由一隻或幾隻(一般不超過4隻)成年雄獅、若干只母獅和幼獅構成,其中地位最高的雄獅就是獅王,它和其他的成年雄獅一起被稱為「地主雄獅」,說白了就是擁有領地的雄獅。雖然擁有領地,但自然界沒有任何法律條文來幫助雄獅保護自己的財產不受侵害,唯一能做到這一點的就是它們自己。
  • 為何雌獅更喜歡鬃毛旺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是性選擇的產物嗎?
    對於獅子而言,通常雄獅都長著長長的鬃毛,而雌獅則沒有鬃毛。縱觀整個歷史,長有鬃毛的雄獅一直讓人類十分敬畏,那麼,雄獅為何長有鬃毛?鬃毛起著什麼作用?它和什麼因素有關?它的性狀會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嗎?……本文為你一一解答。圖:雄獅和雌獅外表有著顯著的差別為何雄獅會長有鬃毛?
  • 雄獅長大後會不會認不出生母,當了這個獅群的獅王近親繁殖?
    一般情況下,成年雄獅在獅群中當獅王的平均時長是2年左右,如果雄獅的父親是因為在搏鬥中輸給了新一任獅王。那麼,幼年雄獅還很可能會被新獅王直接殺害,而不只是被逐出獅群那麼簡單。 雄獅的一生可謂歷經挫折,很多時候想要自保還得和其他雄獅聯合起來,這也是為什麼有的獅群會有兩個、甚至更多獅王
  • 非洲雄獅殘忍捕食前獅王幼崽:母獅跟著一起吃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一幕發生坦尚尼亞塔蘭吉雷國家公園,一位體型巨大的新晉獅王捕殺併吞食了前獅王的幼崽,當時這位獅王並非飢餓,而純粹是維護領地以及宣示王權。而更讓人震驚的是,旁邊的的一隻母獅也湊過來一塊分食幼獅屍體,而它很可能就是幼獅的母親。
  • 獅王爭霸時,母獅作為配偶,為什麼會選擇冷眼旁觀?
    雌獅繼續跟在母獅身邊,成為獅群捕獵成員小隊之一。首先雄獅會獨立生活3年左右,在這3年期間,雄獅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實力,到了5歲時,雄獅的戰力基本就處於巔峰了。此時,雄獅會去挑戰別的獅群,基本就是雄獅跟老獅王之間的單挑,如果雄獅挑戰成功,那麼它就是新一代獅王,如果雄獅挑戰失敗,要麼死亡,要麼負傷。
  • 母獅是優秀的獵手,又不會和雄獅爭奪地位,為何也會被趕出獅群?
    母獅是優秀的獵手,又不會和雄獅爭奪地位,為何也會被趕出獅群?獅子是一種很特別的貓科動物,雄獅和母獅一生的經歷一般都要比大多數獨自生活的貓科動物更複雜。在一個獅群中,當雄獅長到接近成年的時候,就會被自己的父親或獅群中的成年母獅趕出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