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有很多怪獸的長相都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他們的眼睛也是到處都可以長。比如眼睛長在背上的猼訑,一隻大眼長在臉中間的諸犍,還有四隻眼、六隻眼、甚至十八隻眼的奇禽異獸,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們做不到的。
今天要說的這位,是生活在鉤吾山上的一種食人獸,遠遠看上去像是羊,長著人臉、虎齒和一雙像是人手的爪子。最特別的是它眼睛的位置,是在腋下。它就是狍鴞(xiao)。
《左傳》認為狍鴞其實就是傳說中的饕餮,它生性貪婪,佔有欲很強,什麼都想吞入自己的肚子裡,誇張到連自己的半個身子都吃進去了,最終自食而死。
不管狍鴞是不是饕餮,眼睛長在腋下這一點真實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難道它的眼光可以穿過物體即使隔著身子也能看到,具有隔牆觀物的神技。或者它根本不是用眼睛看東西的,之所以長在腋下就因為它只是個樣子貨?又或者眼睛只是一個管道,就像潛水艇的潛望鏡一樣,通過別的部位觀察外界。
毫不意外的是,這也是個很會「裝」的食人獸,它的叫聲像嬰兒,具有很強的偽裝性。我們假設它就是通過腋下的這對眼睛看東西的,還長著人的爪子。那如果它要剪指甲,就得一直抬著手臂,這還好說,但如果是奔跑呢?前蹄不能一直舉著,這樣前面的視線就會一會有一會看不見,確定這樣不會撞樹嗎?
所以,這條路是行不通的,它的眼睛絕對不是常規的眼睛,肯定還有特殊的「穿牆」功能,或者就是有別的器官代替它,才是真正的眼睛,不然這樣的身體結構是不利於生存的,很可能百分之八十的狍鴞會在奔跑中撞死,或者在與敵人搏鬥時一不小心就看不到對方自亂陣腳。
即便它生性恬淡,不善奔跑,都是悠閒的散步,這樣可能還有利於保護視力,因為有一個天生的眼罩,但卻太不方便生活了。或許作者這樣描述它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漏掉了一點——它還有一張人臉,如果人臉是完整的,上面勢必是要長眼睛的,那真相就一切大白了,它是用長在人臉上的這雙眼睛看東西的,而腋下的眼睛這是偶爾換下班,不會作為長期在線的視覺器官。這樣一來,狍鴞其實是有兩雙眼睛的,一雙是原裝的,看起來跟動物的身份很和諧的那雙,只是長錯了位置,被錯置到了腋下,另一雙是看起來很違和的人眼,但是還好,它是長在人臉上的,是整個人臉違和,而不是眼睛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