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2020-07-15 時光派

本文作者:時光派研究院撰稿

編者按
要說近年來抗衰老界出了哪些天才新星,目前就職於史丹福大學的華人學者Theodore Ho絕對要排進前三。年僅30歲的他,就已經Science、Nature等頂刊發到手軟,並被福布斯雜誌評為「30歲以下最傑出的30人」。Ho博士在近期的一次演講中回顧並介紹了自己目前所有的幹細胞研究工作,本文是對演講中相關部分的翻譯。

非常高興能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的研究工作,衰老。當說起衰老時我們知道它表面上的意思,衰老意味著白髮,意味著皺紋,衰老是我們祖父母的標誌。衰老是如此千篇一律,以至於我們現在向電腦程式提交一張自己的照片,就可以估算出我們的年齡,或者你甚至可以上傳一張年輕人的照片,就可以預測到他們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我們都會不可避免的變老,但是就像我四歲的侄女喜歡問的那樣,像很多科學家問的那樣,為什麼我們不得不變老?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而不幸的是,除了出現白髮和皺紋,衰老還伴隨著很多更糟糕的事情,例如,在你快30歲的時候認知能力就已經開始下降了,這對像我這樣快30歲的人來說是相當令人擔憂的,一切都在走下坡路,情況將變得更糟。

衰老實際上是很多重大疾病的最高危險因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現在人們通常認為衰老是一個自然過程,我們不把癌症、阿爾茨海默氏症和心臟病視為自然過程,我們盡我們所能的與這些疾病抗爭,但實際上,誇張一點說,這些疾病不過都是衰老的症狀而已。而且不同的人,衰老的速度也不盡相同。你的祖父母中,一個可能看起來50歲,另一個可能看起來像100歲。

如果蛤蜊可以活到200-500歲,為什麼我們現在不能研究一下它?我們經常使用像家鼠這樣的實驗動物,它們是非常好的模型,因為他們在生物學層面上與人類非常類似。但是為什麼家鼠的表親,神奇的裸鼴鼠,活的比家鼠長十幾倍,並且沒有任何年齡相關性疾病。

衰老的研究目標並不是長生不老,而是更健康地生活更長時間,如果我們都能活到122歲,就像紀錄保持者詹妮·路易斯·卡門一樣;如果我們除了發量,都能變得更像裸鼴鼠一些,變得不再受衰老相關疾病的困擾;如果我們真的幸運的話,甚至可能活到500歲,像蛤蜊一樣快樂的活著。

要做到這些,我們需要一些幫助,比如青春之泉?在整個歷史中人們一直在尋找青春之泉,著名的探險家龐塞·德萊昂(Ponce de Leon)在佛羅裡達州尋找青春之泉,我不認為他找到了;印第安納·瓊斯(Indiana Jones)在一部電影中找到了青春之泉,但隨後很快就失去了它,雖然我們還沒有找到真正的「青春之泉」,但在減緩衰老、延長健康壽命方面,科學家們已經在動物模型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蒼蠅、昆蟲和小鼠中,單基因突變幹預、卡路裡限制、運動,甚至一些類似雷帕黴素的藥物,都可以延緩衰老,因此人類有長壽的希望。

回到為什麼我們會衰老的問題,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但還沒有任何一個理論給出了讓人滿意的回答,我們仍在尋找答案。對比之下,許多不同的動物、不同的組織和細胞,都有著共同的衰老標誌,它們標誌著衰老,並可能促進衰老,而對這些標誌進行幹預,或許就幫助我們延緩衰老,我所研究的方向之一,就是其中的幹細胞衰竭。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幹細胞具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一是它們可以自我更新,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複製產生更多細胞,這是正常細胞無法做到的;二是它們可以分化成組織中的其他細胞。血液幹細胞,特別是造血幹細胞,則能產生成熟的血細胞。

醫生可把他人的造血細胞移植到患者的骨髓內,我們也可以在小鼠身上做類似實驗,其實,造血幹細胞移植實驗可簡單定義為:將一個新的幹細胞移植到適合的接受者體內,這個幹細胞便可以重新填充整個血液系統,讓實驗動物存活下來。我們可以利用這類實驗來測試幹細胞的功能、適應性和健康性。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大多數幹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失去再生能力。以造血幹細胞為例,造血幹細胞,當我們從一隻小鼠身上提取造血幹細胞,並將其移植到受體小鼠身上後,每隔幾個月我們就會採集一次血液樣本,之後我們可以使用特殊的標記來辨別哪些血細胞來自供體小鼠,哪些來自受體小鼠。在左邊的白色小鼠,你可以看到年輕的造血幹細胞確實可以很好地再生血液,但是如果你從老年老鼠身上提取幹細胞做同樣的實驗,造血幹細胞造血能力就會被減弱,所以這種再生功能的喪失可能直接導致年齡相關性血液疾病。但是什麼導致和調節了幹細胞的老化?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我的研究內容之一是細胞自噬,這是細胞循環中的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裡,許多重要的細胞內容物將被降解,其中的養份和「原件」將被回收和再利用。自噬與細胞的健康息息相關,更重要的是,大量研究都指出,自噬在許多延壽策略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我想要弄清楚自噬與幹細胞衰老之間的關係,於是我們敲除了一個自噬調控基因,這樣幹細胞就不能再經歷自噬過程,接著我們重複了造血幹細胞移植,結果發現,不具備自噬能力的造血幹細胞,失去了自己的造血能力。這與我們在衰老乾細胞移植實驗中看到的結果驚人地相似。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我們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了這些不具備自噬能力的幹細胞,發現它們內部出現了大量的線粒體累積,這說明幹細胞增處於一種被激活的狀態。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幹細胞通常會處於一種名為靜息的狀態之下,這時幹細胞內的線粒體活性非常低,當幹細胞被激活時,內部便會出現大量的線粒體,為分化和增殖提供能量,隨後,幹細胞會通過自噬清除掉多餘的線粒體,使自己恢復至靜息狀態,養精蓄銳。

因此,喪失自噬能力就意味著幹細胞將永遠處於被激活狀態,這將大幅加速幹細胞衰竭的速度。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接著我們又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了衰老小鼠的幹細胞,大多數衰老的幹細胞沒有任何細胞自噬跡象,但是我們驚訝的發現,有大約三分之一的細胞依然保持著極高的自噬水平,這是一種此前從未有人發現過的幹細胞亞群。

於是我們使用機器將這些亞群幹細胞分離了出來,並且再次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移植。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我們把老年小鼠體內自噬水平較低的那部分幹細胞植入了受體小鼠體內,發現這些幹細胞,雖然最初仍然可以製造一些血液,但在這種能力在短短四個月內就消耗殆盡。然而把同一隻老年小鼠身上自噬水平較高的幹細胞植入受體小鼠體內,這些幹細胞就夠長久的正常運作,4個月後,幹細胞功能依然完好。

簡單來說,我們發現了一種罕見衰老乾細胞亞群,它們有著極高的自噬水平,這類幹細胞不僅枯竭的更慢,它們內部的多種生物指標也與年輕的造血幹細胞基本無異。這讓我非常感興趣,如果這種細胞能夠在其他系統和組織中保存,這對人類對抗衰老和疾病將有潛在的重大影響。

於是我們研究了間充質幹細胞、神經幹細胞,我們發現了非常相似的結果。我們還發現,低自噬幹細胞具有更高的γH2AX複製應激,說明它們有更多的DNA損傷,而自噬水平較高的幹細胞內,則沒有這種跡象。

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解釋了老年人體內的克隆性造血現象:體內的一小部分幹細胞負責生產絕大多數的血液,而剩下的大部分幹細胞,則幾乎不生產任何血液。這種現象,與許多血液相關癌症關係密切,具有很高的致命性。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總結一下,我們發現絕大多數衰老的幹細胞都有著較低的自噬水平,功能下降也極其明顯,而有一小部分幹細胞的自噬能力,在衰老過程中得到了保存,而這些幹細胞的功能也基本與年輕幹細胞無異。

那麼,我們能不能製造更多像後者這樣的幹細胞,能不能把不健康的幹細胞轉化成更健康的功能良好的幹細胞?這就把我帶到了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第二個研究項目,通過限制卡路裡、鍛鍊和其他一些不同的幹預措施,試著將這些不健康的衰老乾細胞恢復至健康狀態。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讓人像蛤蜊一樣快活500年」——斯坦福幹細胞天才的學術夢想


在這些嘗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異時異種共生,這是一種近年興起的,非常有趣的實驗方式,你拿出兩隻動物,然後通過手術將它們的血液循環系統縫合在一起。

我知道這是一個科學怪人式的實驗,但這能使兩隻小鼠中的衰老因子和年輕因子混合在一起,讓老年小鼠變得更加健康年輕,反應更快,肌肉更強壯。不過我們實際關心的是,這些因子是如何影響造血幹細胞功能的。希望有一天,這些發現能幫助我們使幹細胞返老還童,緩解,甚至是逆轉衰老對我們身體造成的影響。

最後,很多朋友會經常問我說,自己的記憶力正在一天不如一天,我們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延緩衰老,避免阿爾茨海默氏症?很遺憾,我們還沒有答案,但實際上有一些行為,比如運動,比如注意飲食健康,真的能夠非常有效的改善我們的衰老狀況。

因為我們還沒有治癒衰老的靈丹妙藥,生命真的很短暫,我們隨時都可能被公交車撞到,所以你真的要用短暫的生命來最充分地享受你的青春。你知道,系好安全帶,時不時地跑步,儘可能吃得健康。

歡迎關注【時光派】,了解更多抗衰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由時光派(timepie2020)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朋友們轉發,分享,評論

相關焦點

  • 蛤蜊和花甲一樣嗎?蛤蜊和花甲哪個貴?
    我今天逛海鮮市場的時候發現,商家賣的蛤蜊和花甲長得明明十分相似,但是名稱卻完全不一樣,我想請問蛤蜊和花甲究竟是不是一樣的呢?蛤蜊和花甲一樣嗎不一樣,花甲只是蛤蜊的一種。花甲也叫做花蛤,它是一種生活在淺海海底的軟體動物,而蛤蜊也是一種軟體動物,它是一個大的分類,包括有花甲,文蛤、白蛤、西施舌等多個品種,有「天下第一鮮」的美稱,所以嚴格來說,花甲可以稱為蛤蜊,但是蛤蜊卻不能將其單純的稱之為花甲。蛤蜊和花甲哪個貴蛤蜊的某些品種相對較貴。
  • 蛤蜊肉的做法 蛤蜊肉的做法爆炒
    蛤蜊肉的做法步驟5:蛤蜊擺放在略有深度的盤子中,倒入蛋液,大約在蛤蜊的1/3處。步驟3:香蔥洗乾淨,切小碎末備用。步驟1:蛤蜊放入淡鹽水中浸泡30分鐘,使其將體內的細沙吐乾淨,然後用小刷子仔細洗刷蛤蜊的外殼並用清水衝洗乾淨。
  • 富二代花650萬進美國斯坦福,她說:對夢想要執著,不要輕易放棄
    自稱「普通女孩」的「美國高考狀元」趙思雨小學時只考30分,現在卻能拿到斯坦福offer,甚至還拿到了獎學金。吃瓜群眾好奇這樣一個「普通女孩」是怎麼考上史丹福大學的,紛紛來圍觀直播。在直播中,趙思雨稱此次直播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大家對夢想要執著,不要輕易放棄。
  • 沒有海星騷擾 今年青島蛤蜊肥得早
    在山東省青島大連路、廣饒路等農貿市場,打著紅島蛤蜊專賣的海鮮攤已有不少爭先上市。筆者從紅島蛤蜊養殖協會獲悉,今年的蛤蜊沒有遭遇海星天敵,提前半個月大批量上市,而且今年的蛤蜊為近3年來最肥的一次,價格也沒有太大變化。  紅島蛤蜊養殖協會會長趙宗偉說,一般每年5月份紅島蛤蜊節期間是吃蛤蜊的最好時候,但今年的水溫一直不算低,3月份氣溫升高的又快又早,現在上市的蛤蜊個大肉肥味道鮮美。最近幾天,紅島碼頭日交易蛤蜊40噸左右。
  • 愛因斯坦小時候智力缺陷,長大卻成為天才:成就夢想,你也可以
    許多人都說稱他是個天才,但《愛因斯坦傳》裡提到:「愛因斯坦像牛頓一樣,並不早慧,他在整個學習期間絕無『神童』的表現,甚至在教師眼裡顯得平庸遲鈍……」但他37歲時提出了廣義相對論,開創了新的學術時代,人類根據他提出的科學理論,改變現代人的衣食住行。從智力缺陷蛻變為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經歷告訴我們,人生是沒有上限的,無論你現在是什麼樣,但是通過學習,你可以變成另一個樣。
  • 史丹福大學公開2021年錄取政策,申請者要注意這些細節……
    2021申請季已經進入關鍵時期,史丹福大學的本科招生官也在官網給申請者們進行了密集的互動,不斷的更新了對於今年招生政策的解讀,其他大學的招生官也有類似行動,我們今天以斯坦福為例,給大家分享下史丹福大學2021年秋季入學的錄取規則。
  • 向大腦精準靶向注射幹細胞治療中風臨床研究獲FDA批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人患腦卒中,造成約500萬人死亡和約500萬人永久性喪失活動能力。由於中風會引起腦細胞發生不可逆性死亡,傳統的治療方法療效並不理想。早在2013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研究中,31歲的患者Sonia Coontz中風2年後部分右側肢體仍然癱瘓,口齒不清,需乘坐輪椅。Coontz在接受了腦組織局部幹細胞注射後恢復良好,現在能舉起自己右手臂過頭頂,可以清楚地表達,已經不需要輪椅,並在36歲懷上自己第一個孩子。
  • 蛤蜊貝殼的年輪可展示地球氣候變遷之路
    大樹的年輪可以看出樹木的年齡,通過蛤蜊貝殼上的年輪我們可以看出海洋的氣候變遷。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500年的蛤蜊,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科學家展示了海洋的氣候變遷。通過研究圓蛤類蛤蜊的殼身年輪,科學家整理出了北大西洋過去1000年的歷史。
  •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新聞連結:幹細胞、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1月28日13:51
  • 【國際金融】「拍賣無處不在」——「斯坦福師徒」獲2020年諾貝爾...
    北京時間10月12日17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兩位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以表彰他們在「用於改進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方面作出的貢獻。  「拍賣無處不在,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 蛤蜊,蛤蜊,蛤蜊,蜆子,和那些美味的小貝殼今天應該澄清一次
    蛤蜊,蜆子,剃鬚刀蛤蜊等等,都很好吃小貝殼。02蛤蜊蛤蜊是雙殼目、葉蟬科和蛤蜊科的一些物種的總稱。蛤蜊有很多名字。在普通話中,我們通常發音為clam(gěLì),說到山東,就叫gála;而在大連,則統稱為蜆額(xinE)。
  • 北科生物成立16年,致力於幹細胞基礎及臨床轉化研究 像種大米一樣...
    依託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幹細胞儲存、幹細胞治療正成為深圳在生命健康領域培育新型消費的重要方向。  16年前成立的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致力於幹細胞基礎及臨床轉化研究的創新公司,是深圳生命健康產業中的代表。
  • 今年麻省理工、明年史丹福大學,清華姚班「學神」,繼續留在美國
    前段時間,「清華學神」、麻省理工博士生吳佳俊在推特上宣布,將於2020年加入史丹福大學擔任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因此,他的博士生涯即將告一段落,接下來面對的是更富挑戰且有意義的科研工作。驚豔的成就=天才+努力吳佳俊的求學經歷頗具傳奇色彩,他本科就讀於清華,是清華姚班2010級的學生。
  • 中國蛤蜊產量及養殖面積分析,蛤蜊養殖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中國沿海自然分布的蛤蜊科貝類主要有蛤蜊屬、獺蛤屬、立蛤屬、脆蛤屬和異心蛤屬、尖蛤蜊屬、波紋蛤屬和光蛤蜊屬8屬30餘種,其中最常見的重要經濟種類有3種,即西施舌、四角蛤蜊和中國蛤蜊。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鑑2019》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蛤海水養殖產量為408.1萬噸,同比2017年的417.8萬噸下降2.3%。
  • 留美博士歸國創業 成就夢想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產業化技術填補國內...
    樂維作為中國幹細胞和再生醫學領域的一顆新星進入人們視線。2016年6月,樂維再生醫學(產業)研發中心暨珠海樂維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落戶珠海高新區。留美博士、樂維首席技術官周紅豔及其核心技術團隊歸國創業,將在這片沃土上成就夢想。
  • 哈佛幹細胞專家論文造假導致行業倒退十年?!
    (均為資料圖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近期發布一項調查結果,在醫學領域,尤其是幹細胞研究領域掀起軒然大波。調查稱,作為心肌再生領域開創者和頂尖人物的皮耶羅·安韋薩教授有31篇學術論文存在數據造假,應予撤稿。安韋薩的上百篇學術論文被視為這一研究領域的基石,如今多達31篇遭推翻,使得國內外諸多研究人員的相關課題化為泡影。一些人驚呼,這樁學術醜聞導致「整個行業倒退十年」。
  • 一隻蛤蜊可以告訴我們什麼?
    它無憂無慮地生活在深海裡,一直歲月靜好直到2006 年。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2006年,英國班戈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們前往冰島研究氣候變化,他們在大西洋北部的冰島海底捕撈到許多空貝殼和存活的北極蛤,然後冷凍(一種採集樣本的標準程序)帶回實驗室分析,在冷凍運輸途中蛤蜊們在船上死亡。
  • 蛤蜊的8種絕密做法,美味和健康都體現的淋漓盡致!
    ,摘去老蒂頭,長的切小段,備用鍋中倒30ML色拉油,將菌菇炒至癟掉出水狀態,衝入500ML熱開水將菌菇用大火煮上3分鐘之後,將蛤蜊投入待大火燒開,看到蛤蜊張開.即可撒點鹽調味,關火,出鍋了蛤蜊蒸蛋用料 蛤蜊 雞蛋 姜兩片,少許蔥 香油 海鮮醬油蛤蜊蒸蛋的做法 買來新鮮的蛤蜊,花蛤、毛蛤、文蛤都可以。
  • 世界一流大學觀察報告:史丹福大學何以後來居上?
    史丹福大學化學系一年舉辦一次「威廉姆·詹森」學術講座,只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才有資格做會議發言,交流自己對本學科的最新研究,並預測本學科的發展動向。迄今為止已經舉辦了25屆了,2010年10月份這次參加者的名單為:1、埃利亞斯·科裡(哈佛大學)1990年諾貝爾獎得主,2、安得烈·迪科(史丹福大學)2006年諾貝爾獎得主,3、羅伯特·格拉布(加州理工學院)2005年諾貝爾獎得主,4、羅德裡克·麥金農(洛克菲爾大學)2003諾貝爾獎得主,5、史坦利·布魯希納(加州大學舊金山校區)1997諾貝爾獎得主,6、理察·施洛克(
  • 《美麗心靈》:天才的世界,天才的大腦,美麗的心靈
    2020-11-14 12:00:26 來源: 檠花娛樂 舉報   對於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