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看見科學家楊振寧的新聞報導的時候,輿論關注的焦點不是他為中國的科學教育事業做了哪些具體的貢獻,而是高度關注他的那位年輕的夫人。
在某些娛樂八卦論壇,楊振寧和他的夫人翁帆,總是被網民們嘲笑、諷刺、謾罵、污衊著。一些善於編織「有色段子」的人,總是把楊、翁二人列入肆意攻擊的對象,寫出那些讓人憤怒又不忍卒讀的東西,好像這樣就顯得自己多麼的高明。在整個網絡生態上,楊振寧和翁帆不再是科學人物,而是成為被大眾消費的娛樂人物。可以看見,普通民眾中一部分對楊、翁二人有著那種滿滿的惡意,這或許是年齡差距大的婚姻給某些人帶來所謂的「不適」。以至於有人編造出原本就不存在的「罪狀」,說楊、翁二人的結合是「違背倫理」的。
而針對翁帆女士攻擊最多的一條罪狀就是:翁帆嫁給楊振寧,就是為了貪圖財產,可笑她被「套牢」了。
但是,翁帆真的是因為愛財才嫁給楊振寧的嗎?
對此,三聯書店總編輯李昕的一篇紀實文章給了我們真實的答案。
楊振寧曾經要出版一本《曙光集》,原文本是英文所寫,是翁帆做了很多艱辛的翻譯工作,把它們都翻譯為中文。由於該文集需要三聯書店出版,於是作為總編輯的李昕與楊振寧和他的夫人有了交往。《曙光集》出版之後,李昕依然與楊振寧夫婦有著聯繫,楊振寧還邀請李昕去他在清華大學的家裡做客。李昕參觀了這位在全世界享有大名的科學家的住宅之後,回來後非常的感慨,他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中寫道:「翁帆結婚以後,將夫婦二人的存款捐贈給清華近200萬美元。翁帆和楊振寧並沒用去追求豪華生活,他們的家,裝修普通,陳設簡單,與一般平民無異。」
大家可能會說,楊振寧有錢呢,大富翁,他和翁帆捐獻200萬美金不算啥。可是,你們可知道,楊振寧這個人自1996年回到清華大學執教之後,就沒有拿一分錢清華校方給的工資。當時清華大學開會決定給楊振寧每年100萬人民幣的年薪,楊振寧並沒有收下這筆錢,而是把所有的工資捐贈給了清華大學高等學術中心。而這個清華大學高等學術中心,就是楊振寧親手創建的。日後,清華大學高等學術中心改名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每年都招收博士生,在裡面工作的都是業界第一流的科學家,如聶華桐、翁徵宇等名教授就在此工作。而這些名教授要麼是楊振寧親自用面子從海外招攬過來,要麼是楊振寧親自帶出來的弟子。在之後,楊振寧就再也沒有拿過清華大學的一分錢薪水。
而據臺灣傳記作家江才健的介紹,楊振寧除了不拿清華大學的薪水,還把自己在美國的大宅子也賣掉,所得錢款也全部捐獻給了清華大學。江才健在《楊振寧中國情懷的代價》一文中寫道:「其實如果要追究利益,楊振寧為北京清華大學設立的一個基金,已捐到一千兩百萬美元,其中包括楊振寧將美國房子賣掉捐出的一百二十萬美金,這都是有帳可查的。」
但楊振寧並不僅僅是捐贈出他的大宅子和工資收入,據媒體報導,楊翁二人還經常向外界捐獻各類價值不菲且具有歷史意義的藝術精品。比如,楊翁二人曾經聯名向中國美術館捐獻出華人雕塑家熊秉明的三件作品。楊翁二人還出現在捐獻現場。熊秉明是中國數學家熊慶來之子,國際上著名法籍華人藝術家、哲學家,他在國際藝壇享有崇高的聲譽,多次在世界各地舉辦大規模雕塑、繪畫展,許多作品被學術機構及博物館收藏陳列。可以說,他的作品是具有很大的價值的,拿出去拍賣肯定可以獲得不菲的收益。但是楊振寧與翁帆並沒有將這些藝術精品據為己有,也沒有留給楊振寧的三個子女,更沒有拿去拍賣換得金錢——這樣做也無可厚非——而是捐獻給了中國美術館,等於是無償奉獻給了國家,且一捐就是三件。換成是你,你會捨得把這些寶貝捐獻出去?我想,你大概率是留給自己的家人。
除此之外,楊振寧早在1986年就向大陸學者資助過。當時,大數學家陳省身邀請楊振寧在南開大學創建一個理論物理研究室,楊振寧欣然從之。之後,理論物理研究室逐漸在國際上有了一定的地位,其中還出過大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葛墨林,他是楊振寧在1986年延攬到南開大學工作的,後來擔任了理論物理研究室的負責人,再之後,他被選為中國科學院的院士。沒有楊振寧,就沒有葛院士的成就。葛墨林院士曾經在演講中告訴南開大學的學子:「楊振寧經常自己掏腰包印刷教材和資料,從香港購買實驗器材運到內地,連運費也是楊振寧先生個人來出。」
而龍以明也是楊振寧推薦到該研究室工作,並且在楊振寧親自指導下擔任科研攻堅人,後來他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的院士。龍以明說:「理論物理研究室為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與楊振寧先生的指導和幫助是分不開的,他親自募款支持並指導應注意的研究發展方向,親自參加該室舉辦的多次國際會議,並資助該室博士生畢業後到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工作一年。」
楊振寧在內地還多次個人捐資,資助了很多貧困學子。可以查到,楊振寧的捐助涉及到6所高校,如南京大學、中山大學、東莞理工、海南大學等。我就隨便列舉一條證據,光明網曾經在2000年刊登文章,說:「10月29日,在南京大學進行學術訪問的楊振寧,欣然捐資在該校設立「楊振寧獎學金」,以獎勵具有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尤其是家境貧寒的優秀本科生,獎學金基金總額為50萬元。楊振寧表示以後他還會繼續追加。」
在更加早的時候,楊振寧依然做過「老好人」。葛墨林院士還講過一個他知曉的往事,在上世紀70年代末,楊振寧與美國大學合作了一個交流項目,就是每年保送一批中國的頂尖學者到美國去進修一年。當時內地告訴楊振寧,說我們拿不出資金送學者出去,楊振寧心急如焚,在紐約唐人街演講,「募捐到了43萬美金,他自己又捐獻了工資的一部分」,終於將學者們送出去。
我們可以看見如下的事實:在過去的很多年裡面,楊振寧這個人一直在不斷的捐款捐物。至少在70年代末,楊振寧就已經開始資助別人。加上楊振寧在清華大學多年都沒有拿到一分錢工資,他的個人家財可想而知也不可能「太驚人」。也就是說,楊振寧根本算不上是一個富人。而翁帆與楊振寧結婚是哪一年呢?很容易查到確鑿的日子:翁帆與楊振寧於2004年12月24日在汕頭民政局登記結婚。
我們看看楊振寧捐獻的日期,除了捐獻熊秉明的雕塑作品是2016年,其他絕大多數的捐獻都在翁帆與楊振寧結婚之前。也就是說,在翁帆與楊振寧結婚的2004年之前,楊振寧起碼從70年代起就已經每年大量的向內地捐獻或者資助。翁帆在與楊振寧結婚之前,一直擔任楊振寧的接待人員和翻譯,她自然知道楊振寧這些年不斷捐款捐物的事跡,她結婚之後,又向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捐獻200萬美金,還捐獻了熊秉明的雕塑作品。你們想一想,翁帆會是因為獲得「錢」才去與楊振寧結合嗎?
再者,翁帆的家族在汕頭本是很顯赫的大家族,翁帆的父親翁雲光也是企業的老總,其家底豐厚,實在沒有必要為了「錢」嫁給一個老頭。
所以,某些人鼓吹翁帆女生是「為了財產」才與楊振寧結合,這句話是無論如何都站不住腳的。不符合邏輯,不符合事實。
作者:懷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