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低迷、風險重重,庫客音樂能講好生態故事嗎?丨藍鯨觀察

2021-01-13 金融界

來源:藍鯨財經

新三板來去匆匆,港股兩度鎩羽,1月12日晚間,庫客音樂終於成功在美上市。

發行價10美元,位於發行價區間的下沿。上市首日,開盤價10.79美元,盤中一度漲47.7%,觸發熔斷,隨後股價回落。截至收盤,股價報收10.10美元,漲1%,市值2.99億美元。

12月18日遞交招股書,僅在一個月後就迅速上市,庫客音樂對登陸資本市場的急切可見一斑。

面對急切上市的庫客音樂,資本市場為何給出如此震蕩的反饋?

「生態閉環」的故事與低迷的業績

拆解來看,庫客音樂主要業務包括音樂授權及訂閱服務、智能音樂教育和現場古典音樂活動。

音樂授權及訂閱服務是絕對的核心業務,其號稱是中國最大的古典音樂公司。這項業務在2020年前三季度的營收佔比高達86.6%。

庫客音樂在招股書中稱,其擁有涵蓋世界98%的古典音樂曲目版權。截至12月31日,機構訂閱者環比增加23名至766名,其中包括455所大學和音樂學院以及311個公共圖書館。

在音樂授權及訂閱服務之外,2015年10月推出音樂教育服務,為分銷商提供庫客鋼琴和音樂教學系統。2019年7月,庫客音樂開始與幼兒園合作並提供Kukey課程,直接向參與的學生收費。

同時,庫客音樂也在加強線下音樂節的布局。2020年2月,庫客音樂收購北京國際音樂節(BMF)的承辦方北京國際音樂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看起來,從音樂教育到音樂演出,再到版權,庫客音樂打造了古典音樂「生態閉環」。但故事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庫客音樂營收分別為1.52億元、1.46億元和0.35億元,全年營收僅在兩億元上下徘徊,且整體呈現下滑態勢。

淨利潤分別為4046.4萬元、5676.2萬元和-5993.3萬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營收較上年整體下降4.1%,但淨利潤反而上升40.28%。該部分增長主要得益於其對運營成本的控制。2019年總運營成本為4869.4萬元,較2018年減少29.8%。若刨除成本控制對淨利潤的影響,則2019年的淨利潤較2018年,也呈現下降態勢。

而2020年前三季度,庫客音樂甚至出現由盈轉虧。

至少從業績的表現上看,庫客音樂的發展天花板非常明顯。

核心業務逼近天花板

最直接的天花板來自主營業務——音樂授權及訂閱服務。

招股書援引沙利文數據稱,庫客音樂是2019年中國最大的古典音樂版權許可服務提供商、第二大在線古典音樂訂閱服務提供商。兩款業務分別佔46.6%、13.8%的市場份額。

而2019年,庫客音樂包括BMF的營收為2.069億元,音樂授權和訂閱服務佔比44.9%。以此來逆推,2019年,整個古典音樂版權許可服務的市場規模不足2億元。而在線古典音樂訂閱服務的市場,可能也遠達不到6.7億元。

空間小,風險卻仍然很大。在招股書的風險類目中,庫客音樂明確提出了多項發展風險。例如,當前核心的音樂授權和訂閱業務95%以上來自內容提供商Naxos,若兩者合作出現問題,將對庫客音樂造成巨大影響。

同期,其與內容提供商籤訂的許可協議很複雜,對其施加了諸多義務,限制頗大。若庫客音樂違反或被認為違反相關協議,會對其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而這項業務佔比接近9成,一旦出現波動,帶來的影響可想而知。

業務集中、市場規模較小,庫客音樂的發展天花板肉眼可見。發展其他業務,抬高公司增長天花板,是庫客音樂必然要走的路。

「彈藥」不足,困獸猶鬥

音樂教育和現場古典音樂活動成為庫客音樂的重點。

現場古典音樂活動受到疫情遭受重創,營收佔比從2019年全年的24.1%大幅縮水到2020年前三季度的1.1%。招股書中顯示,2020年北京音樂節,票房收入和總贊助費分別比2019年減少了92.6%和36.4%。

但目前來看,北京音樂節一年帶來的營收在5000萬元左右。這項業務仍然需要繼續開展資本併購。

而相比現場古典音樂活動,教育則是庫客音樂的重中之重。

從募資用途佔比就可以看出,招股書指出,庫客音樂計劃將此次募資佔比70%左右的資金用於增強和多樣化公司的智能音樂教育服務產品,以及擴大線下覆蓋市場範圍並加強技術能力;另外15%用於豐富公司的內容產品,並探索更多的內容盈利機會;10%用於收購及戰略投資等;最後5%用戶運營資金和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對於教育業務,庫客音樂號稱在全國172個城市的1618所幼兒園和學校中放置了8000多臺Kuke智能鋼琴,通過分銷商向其他教育機構分銷了13000多臺Kuke智能鋼琴和2200臺Kuke智能音樂教學系統。今年疫情期間,庫客音樂還投入大量經費研發智能音樂啟蒙系統。

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2020年前三季度,庫客音樂的智能音樂教育收入佔比只有12.3%,2019年這項比例高達31%。

線上教育系統竟然成為了收入下滑的重要原因。庫客音樂稱,學校和幼兒園的重新開放導致其Kukey課程、Kuke智能鋼琴、Kuke智能音樂教學系統的銷售大幅下降。前三季度,KUKE鋼琴的銷售額為20萬元人民幣,同比下降90%。

而即便拋開疫情的因素,發展教育業務,尤其是智能鋼琴等樂器產品,需要較重的資本扶持。反觀庫客音樂,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其僅在2017年11月完成一次數千萬元的B輪融資,此後數年一直沒有大額資金注入披露。

截至2020年9月30日,庫客音樂手中握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1447萬元。面對賽道玩家的快速發展,庫客音樂手中的競爭「彈藥」明顯不足。

更為麻煩的是,在風險因素中,庫客音樂表示,在智能音樂教育方面,其運作經驗有限,難以保證未來的發展前景。樂器製造及業務銷售方面,又極度依賴第三方供應商、代工廠和分銷商。

但與此同時,庫客音樂指出,對於製造商和代工廠,公司缺乏控制能力,同時雙方也沒有籤訂長期合同,難以保證採購訂單價格的持久可控。對於分銷商也同樣如此。這為此項業務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從2015年就已開始的教育業務,至今5年仍不見起色,而靠上市融資做出效果的概率,恐怕也要打上問號。

對於庫客音樂,講好生態閉環的故事,需要不斷做大各個板塊的聲量,最終形成聯動。但目前來看,古典音樂市場天花板明顯,庫客音樂自身教育與資金實力有限,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註定需要漫長的驗證。

相關焦點

  • 庫客音樂赴美IPO,貝多芬成大IP,古典音樂生意怎麼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音樂先聲(ID:nakedmusic),作者丨Echo,編輯丨範志輝 音樂產業中在如今獵奇橫行的網際網路生態中,居於廟堂之上的古典音樂更是日趨邊緣,在少數樂迷的腦海中兀自閃耀。 2018年,庫客音樂創始人餘赫在接受採訪時便直白地說:「大多數人是不知道庫客的。」即使上個月庫客音樂放出赴美IPO的信息,也鮮有人知道庫客到底是幹嘛的。 在資本大舉湧入文娛行業的那些年,庫客音樂一路「鍍金」。
  • 庫客音樂集團上市敲鐘:用15年時間形成的古典音樂生態鏈
    北京時間1月12日晚,專注於古典音樂版權及智能音樂教育的領先集團庫客音樂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代碼「KUKE」,首次公開招股(IPO)發行定價確定為每股10美元(ADS) ,庫客發行本次綠鞋前為
  • 以版權為內核,在線教育為「飛翼」的庫客音樂衝刺美股市場
    古典音樂是音樂教育的化身?  庫客音樂靠著手握全世界98%的古典音樂國際性資源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和音樂教育產生化學反應的?  根據招股書顯示,除了穩居中國第一的音樂授權像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等流媒體平臺和為985、211為首的大學及音樂學院的數位音樂圖書館外,早在2016年庫客音樂就看上了音樂教育這塊市場並開始了自主的研發智能音樂教育。
  • 庫克音樂擬上市 古典音樂能否打破流行音樂的包圍?
    據悉,成立於2006年的庫客音樂主要從事中國古典音樂的版權許可、訂閱和教育服務,是中國最大的古典音樂授權服務提供商以及第二大在線古典音樂訂閱服務提供商。美東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8日,庫客音樂向美國證監會公開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紐交所上市,募資額區間在5000萬-6000萬美元,股票代碼為「KUKE」,預計1月12日上市。
  • 素質教育的2020:頭部狂奔,尾部「搭末班車」丨藍鯨觀察
    在線音樂教育初創公司充滿機遇。在線音樂陪練機構「快陪練」於2020年3月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在線音樂私教服務商「小音咖」於10月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CMC資本(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編程及思維賽道同樣得到了資本的青睞,但經歷了此前的充分競爭,行業馬太效應非常明顯。
  • | 藍鯨觀察
    |藍鯨觀察上半年,海雲天科技負責的考試閱卷及測評業務,佔拓維信息總營收的比重已從20%大幅下降至3.73%。撰文丨祁青九月,已入初秋。拓維信息與海雲天科技的業績對賭紛爭最終還是走到了對簿公堂的結局。2015年,剛剛實現並表的海雲天科技十分「爭氣」,全年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5660.78萬元,業績承諾完成率達105.02%,精準達標。正當雙方攜手共進的前景被看好之時,海雲天科技的發展卻突然力不從心。
  • 【紅岸預警】金正大失色:瘋狂擴張後留下重重隱患 超30億資金或遭...
    不過,金正大業績暴跌與其說是行業低迷,不如說是公司的競爭力下滑所致。  太平洋證券研報稱,2015年以來,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下跌、優惠政策取消導致複合肥行業盈利持續低迷,2017年開工率僅24%,表觀消費量5086萬噸,同比下滑約14%。但在2017年,金正大營收卻仍在上漲,該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98.33億,同比上漲5.86%。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
  • 「文化+科技」講好廣東故事
    廣州網遊行業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有近千家,其中有四五百家在全國做得比較好。」金城介紹道。  金城認為,以海南省大力支持新業態產業為例,通過政府的協調支持和指導企業開展內容方面的研發,廣州在這方面值得借鑑。「我們要藉助良好的產業基礎、市場和消費環境,引導網遊產業在本地的發展能有更好的健康發展空間。
  • 好記者講好故事丨山東臺徐志偉講述他與「深藍一號」的不解之緣
    8月22日,全省新聞戰線第五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決賽,在山東廣播電視臺400平米西演播室拉開帷幕,21位來自各新聞單位的好記者同臺競賽,講述新時代好故事,展現新時代新作為。山東廣播電視臺5位記者結合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生動講述了採訪中經歷的故事,展現了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真情實感和使命擔當。
  • 音樂產業的那些to B生意
    融資情況:2014年4月,庫客音樂獲得麥頓投資千萬級人民幣A輪投資;2015年,庫客音樂獲得天星資本數千萬人民幣B輪投資;2016年9月28日,庫客音樂掛牌新三板;2018年6月,庫克音樂在港交所網站披露了招股書。
  • 擅講故事的凱叔,能把英文課「講」好麼?
    站在知識付費的風口,以音頻付費內容為起點,王凱用了幾近六年的時間,將產品生態鋪陳至出版物,硬體,優選,父母訓練營和素質、啟蒙課程等方面——「凱叔講故事不做內容平臺,但我要做平臺化的品牌」——王凱曾說。  無論是內容產出還是商業變現,「凱叔講故事」的摸索與思考已成為許多內容創業者的風向標。
  • 系列手繪丨山海圖志 藍鯨一號
    系列手繪丨山海圖志 藍鯨一號 2020-12-03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藍鯨教育一周熱聞:好未來、作業幫再獲大額融資;北京中小學分三批...
    公司方面,庫客音樂於上周向美國證監會遞交招股書,此前曾兩度赴港IPO失敗。同時,收購熱潮仍在持續,上周民生教育發表公告擬收購電大在線50%股份,保底價4.1億元;中匯集團收購兩公司51%股權,已獲書面股東批准。另外,上周有大量融資消息披露。
  • 不到十萬就能買到藍鯨動力SUV,長安歐尚X5來襲,繽越們慌嗎?
    現在長安的藍鯨發動機已經成為了一塊金字招牌!特別是它的藍鯨NE1.5T發動機,在1.5T這個排量,已經成了翹楚,300N·m、132kW的數據,讓人垂涎!在10月29日,又一臺10萬級運動SUV長安歐尚X5正式上市。
  • 藍鯨的主食,居然是一種會發光的小蝦米!它們平時能吃得飽嗎?
    藍鯨,目前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動物,長度可達33米,重量達180噸!那體型如此巨大的動物,平時都吃些啥呢?並不是什麼海底巨獸,而是一種長度只有4cm,重量只有2g的小蝦米。藍鯨的主食,居然是一種會發光的小蝦米!筆者暗想:它們平時能吃得飽嗎? 1.「此蝦非彼蝦!」南極磷蝦,已經被科學家踢出「蝦兵蟹將」的隊伍了!為啥呢?
  • 講好多樣性的中國荒漠故事
    知道這次大會將於2017年9月初在中國召開的消息,已是2016年年底了,要用八九個月的時間趕出一本生態攝影集,對我來說是史無前例,也感到壓力山大。如今,這部中英文本攝影集將作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的禮物,贈送給來自190多個國家的貴賓及60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同時,能為宣傳中國荒漠化防治成就盡綿薄之力,也是對自己幾十年衷心熱愛的自然保護工作有了交代。
  • 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在海洋裡有天敵嗎?答案令人詫異
    我們從小就聽老師講過,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在海裡屬於無敵的存在,可事實真是這樣嗎?身體龐大就意味著更厲害嗎?那為什麼會出現老虎捕食比自己大一倍的野牛呢?同樣的,藍鯨並不是無敵的存在,那麼它的天敵是誰呢?答案令人詫異。
  • 藍鯨先生和草履蟲平等嗎?
    2017-02-27(一)11:09:10 ID:vLeI9uN No.11687592生命真的平等嗎?那麼,草履蟲和藍鯨的價值也平等嗎?2017-02-27(一)12:36:28 ID:vLeI9uN嗨呀真的嗎,比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