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nce:25位頂尖科學家號召監督基因編輯技術及其應用
近年來,基因編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這個問題成為可能。然而,當瘋狂的科學家真的有能力變成造物主的時候,對於人類來說,究竟是福是禍?200 多年後的今天,全球 25 名頂尖科學家在 Science 發文,號召建立全球公民大會,以來探討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和社會影響。
-
Science:25位頂尖科學家號召,監督基因編輯技術及其應用
近年來,基因編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這個問題成為可能。然而,當瘋狂的科學家真的有能力變成造物主的時候,對於人類來說,究竟是福是禍?200 多年後的今天,全球 25 名頂尖科學家在 Science 發文,號召建立全球公民大會,以來探討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和社會影響。他們提議,該全球大會由至少 100 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非專業人士組成,由專家提供信息來探索基因編輯技術的管理準則。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簡介及其應用
CRISPR位點結構圖CRISPR全稱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ers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成簇的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上圖展示了完整的CRISPR位點的結構)。其中,CRISPR序列由眾多短而保守的重複序列區和間隔區組成。
-
62位科學家致信,支持全球暫停人類生殖細胞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
2019年4月24日,繼18位基因編輯領域著名科學家和倫理學家在《Nature》共同發文呼籲後,62位科學家再次致信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呼籲將針對生殖細胞基因編輯臨床應用全球暫停。賀建奎在第26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大會上展示了他如何利用CRISPR-Cas9對人類胚胎的CCR5基因進行改變,並表示希望藉此使兩名女嬰能夠對HIV免疫。根據賀建奎的報告,除了已經出生的兩名女嬰外,還有一名經過編輯的嬰兒未出生。科學家們認為,這些位點的變化是可遺傳的,他們譴責賀建奎在沒有明確醫療需求、無任何監管批准的情況下進行秘密試驗。
-
基因編輯技術及其在中國的研究發展
作者:陳一歐, 寶穎, 馬華崢, 伊宗裔, 周卓, 魏文勝摘要基因編輯技術是一種能夠對生物體的基因組及其轉錄產物進行定點修飾或者修改的技術,早期基因編輯技術包括歸巢內切酶、鋅指核酸內切酶和類轉錄激活因子效應物。近年來,以CRISPR/Cas9系統為代表的新型技術使基因編輯的研究和應用領域得以迅速拓展。
-
600餘學者研討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與應用—新聞—科學網
近日,第七屆全國植物生物技術與產業化大會暨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與應用專題研討會在揚州舉行,圍繞「植物基因編輯與分子育種」這一主題,來自全國145所高校與科研院所的
-
WHO成立人類基因組編輯治理監督委員會 建立全球標準
在國際上對中國首例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治療的關注和譴責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開始採取相關行動,制訂基因編輯監督標準。上周四(2月14日),WHO宣布正在組建一個專家小組,組成諮詢委員會,以制定人類基因組編輯治理和監督的全球標準。
-
範勇教授: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胚胎水平治療遺傳病的應用
本次大會邀請到國內相關企業的專家和眾多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基因編輯在臨床應用中的重大突破,大會期間設有主題討論環節,針對基因編輯技術實現規模化的臨床應用面臨的困難、基因編輯技術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應用、未來會不會有更好的基因編輯技術出現, 特別是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等問題進行探討。
-
基因編輯的「雙城記」:總結展望基因編輯技術的創建與應用
由於其具有簡便、靈敏和高效等的特點,新一代CRISPR/Cas基因組編輯技術被廣泛地使用於人細胞和一系列模式動植物等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中。更為重要的是,一系列基於CRISPR/Cas系統而拓展的研究新技術也在近些年被不斷地創建,並用於DNA/ RNA的標記、基因表達激活/抑制、和基因組定點鹼基的突變等。
-
200多位頂尖科學家中關村論道:匯聚科創力量,應對全球挑戰
中關村這片創新熱土,再一次吸引全球目光。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什麼啟示?「硬核」科技如何讓複雜世界變得聰明又簡單?全球的創新鏈條上,中關村應擔當什麼樣的角色?昨天啟幕的中關村論壇上,包含11位諾獎級科學家、70位中外院士在內的200多位全球知名專家學者共議科技創新大勢,共商科技創新合作,共享科技創新思想。這些頂尖科學家們所展望的科技創新願景不僅美好,而且觸手可及。
-
全新檢測基因編輯工具脫靶技術問世
全新檢測基因編輯工具脫靶技術問世 2019-03-08 09:13)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楊輝研究組與中科院馬普計算生物學研究所、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及美國史丹福大學團隊合作,於近日開發出一種全新的檢測基因編輯工具脫靶技術。
-
中國科學家建立新型檢測技術,基因編輯脫靶將無處隱藏
此研究顯著提高了基因編輯技術脫靶檢測的敏感性,並且可以在不藉助於任何脫靶位點預測技術的情況下,發現之前的脫靶檢測手段無法發現的完全隨機的脫靶位點,為基因編輯工具的安全性評估帶來了突破性的新工具,有望成為新的行業檢測標準。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CRISPR雙雄在港同臺發聲
在這次大會上,賀建奎將在明日就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研究作出報告,而張鋒、Jennifer Doudna、David Liu 等大家熟知的基因編輯領域全球頂尖科學家也參加了這次大會。這一次會議無疑是目前整個事件的「風暴眼」:外界爭議不斷,會議仍然如期舉行,看似平靜的氛圍之下,討論的議題卻事關全人類命運。
-
200多位頂尖科學家中關村論道:匯聚科創力量 應對全球挑戰
中關村這片創新熱土,再一次吸引全球目光。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什麼啟示?「硬核」科技如何讓複雜世界變得聰明又簡單?全球的創新鏈條上,中關村應擔當什麼樣的角色?昨天啟幕的中關村論壇上,包含11位諾獎級科學家、70位中外院士在內的200多位全球知名專家學者共議科技創新大勢,共商科技創新合作,共享科技創新思想。
-
科普: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爭議和未來
社會和各行業如果不了解CRISPR的基礎知識,就無法應用這項技術。 接下來,讓我們從其定義,應用和局限性深入了解CRISPR。 什麼是CRISPR? CRISPR是細菌遺傳密碼及其免疫系統的一個定義性特徵,是細菌用來保護自己免受病毒攻擊的防禦系統。它也存在於古生物界(單細胞微生物)中的生物體中。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多位頂尖科學家參會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今天(10月30日)在上海開幕。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全球多位科學家參會,其中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本屆論壇期間將分設世界頂尖科學家座談會、莫比烏斯論壇、青年科學家論壇、實驗室論壇、英才計劃、少年英才交流活動等多場主題活動,其中包括130餘場頂尖科學家個人演講,70餘場物理、化學、生物
-
農科院基因組所開發出全新檢測基因編輯工具脫靶技術
3月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動物基因組中心左二偉課題組與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馬普計算生物學研究所、史丹福大學遺傳學系合作開發出一種全新的檢測基因編輯工具脫靶的技術。該技術是一種在精度、廣度和準確性上遠超越之前的基因編輯脫靶檢測技術,有望由此開發精度更高、安全性更大的新一代基因編輯工具,建立行業的新標準。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基因組編輯技術可對特定基因進行精準定點誘變,從而改變其調控的特定性狀,在保證全球糧食安全、人類健康方面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
-
以色列創新署批准成立基因編輯技術聯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記者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以色列創新署(IIA)批准成立以色列基因編輯技術聯盟CRISPR-IL,該聯盟將開發用於基因組編輯的高級計算工具,以提供基於人工智慧端到端的基因組編輯解決方案。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及其倫理問題
與現有的基因編輯技術相比, CRISPR使基因編輯更容易、更精確、更快、更便宜和更全面,甚至被認為是改變幾乎所有生物基因組的突破性手段。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的大流行,研究者們已經開始著手應用CRISPR以對抗大流行帶來的挑戰。長遠來看,利用CRISPR的力量能提升人類健康和福祉,但CRISPR也存在一定的倫理問題亟需解決。
-
楊輝:探索基因編輯技術,致力於罕見病治療
為此,建立更為高效、安全的基因編輯工具,開發更為靈敏的脫靶檢測技術,成為了全球研究的熱點。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靈長類疾病模型研究組組長楊輝多年來專攻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對基因編輯中的脫靶安全性檢測以及使用該技術建立動物模型和探索基因治療方面獲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楊輝建立的更高精度的單鹼基編輯工具,為單鹼基編輯技術進入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