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25位頂尖科學家號召,監督基因編輯技術及其應用

2021-01-20 學術頭條

1818 年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問世,給世人帶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能否成為造物主?

近年來,基因編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這個問題成為可能。然而,當瘋狂的科學家真的有能力變成造物主的時候,對於人類來說,究竟是福是禍?200 多年後的今天,全球 25 名頂尖科學家在 Science 發文,號召建立全球公民大會,以來探討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和社會影響。他們提議,該全球大會由至少 100 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非專業人士組成,由專家提供信息來探索基因編輯技術的管理準則。

該論文的作者之一、坎培拉大學John S. Dryzek教授表示,由於這項新興技術的風險不可估量,因此探討這項技術產生影響的任務不應該留給專家。非專業人士組成的團體,其任務是深入研究基因組編輯產生的倫理和道德問題,這為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醫生和政治家提供有價值的指導意見。

基因編輯技術的雙刃劍

事實上,基因編輯技術早已進入公眾的視線。除了轉基因食物以外,近年來有科學家試圖將這一技術應用到生物體內,以期改造人類和社會。其中,最轟動的事件就是2018年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當時某科學家宣布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改造了一對雙胞胎嬰兒,以期她們出生後能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HIV。

而不久前,美國政府宣布,未來幾年內向將佛羅裡達群島釋放7.5億隻轉基因蚊子,以試圖消滅蚊蟲傳播疾病。理論上來說,基因編輯技術的確能夠提高農作物的抗病能力,解決人類飢餓的問題,提供一種消滅瘧疾等蚊蟲傳播疾病的方法,或者培育出可供人類移植器官的豬,並預防鐮狀細胞病,囊性纖維化甚至某些癌症。但這一技術也是一把雙刃劍,帶來的威脅遠遠超出人類的想像。那麼,這項技術到底應該如何使用?誰又能決定這項技術的使用權?鑑於這項改變生物體DNA的技術可能會遺傳給後代,該問題不僅複雜且影響深遠,因此,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這個重要的問題不能只留給科學家,醫生和政治家。

全球公民大會

在 Science 發表的這篇文章中,來自全世界管理學、法律、生物倫理學以及遺傳學等多學科共 25 名頂尖科學家號召,建立全球公民大會,由非專業人員組成,以評估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和社會影響。這些科學家提議,全球大會應該包括至少 100 人,其中不包括科學家、政策制定者或該領域的工作人員。

Dryzek 教授說,來自世界各地的公民探討這一問題,意味著納入不同價值觀和原則。這就如同法庭中陪審團的作用,通過利用群體智慧來商議這個問題,可將他們掌握的不同信息拼湊起來。塔斯馬尼亞大學的法學教授 Dianne Nicol 說:「全球公民大會所討論的問題與其他論壇研究的問題不同,我不認為全球大會的目的是回答基因編輯技術是否應該在全球被禁止的問題。相反,我們應該更好地理解人們對這一技術的關切和期望。」澳大利亞迪肯大學 Baogang He 教授補充說,「這個會議還涉及到社會公正的問題。全球公民大會將有助於制定有關基因組編輯實驗的道德和政治法規,並確保這些技術可被每位公民公平獲得,以此防範社會少數人為了追求利益而濫用基因編輯技術。」

該論文的作者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生物倫理委員會主任、世衛組織人類基因組編輯治理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Herve Chneiweiss表示,全球大會的遴選過程必須能夠反映參與人員的差異性,與政治無關。如果納入的人數太多將無法做到真正的審議,此外,審議也變得沒有效率。我們的目標是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參會人員。「100」應該代表文化和種族的多樣性。本研究另一位、英國維康基因組學院社會與倫理研究所的遺傳顧問Anna Middleton教授表示,對於基因編輯技術,我們要充分考慮到它的社會影響。這項審議最終將影響世界。我們必須在世界各地尋找具有代表性的公民。據悉,獲得艾美獎的澳大利亞紀錄片製作公司Genepool Productions將負責籌劃這個過程以及最終大會的製作。

Genepool的創意總監Sonya Pemberton說:「此次大會並不是要提供一個演講平臺,而是一個思想家庫。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強有力的、以人為本的方法來檢驗這種改變世界的技術。我希望用電影記錄這一事件,保存這一歷史性時刻,放大全球對話,並為公民在其他同等重要的問題上進行討論提供模板。

排版:趙辰霞編審:王新凱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喜歡本篇內容,請分享、點讚、在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Science:25位頂尖科學家號召監督基因編輯技術及其應用
    近年來,基因編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這個問題成為可能。然而,當瘋狂的科學家真的有能力變成造物主的時候,對於人類來說,究竟是福是禍?200 多年後的今天,全球 25 名頂尖科學家在 Science 發文,號召建立全球公民大會,以來探討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和社會影響。
  • ...位頂尖科學家號召,建立全球公民大會,以監督基因編輯技術及其應用
    近年來,基因編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這個問題成為可能。然而,當瘋狂的科學家真的有能力變成造物主的時候,對於人類來說,究竟是福是禍?200 多年後的今天,全球 25 名頂尖科學家在 Science 發文,號召建立全球公民大會,以來探討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和社會影響。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簡介及其應用
    CRISPR位點結構圖CRISPR全稱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ers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成簇的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上圖展示了完整的CRISPR位點的結構)。其中,CRISPR序列由眾多短而保守的重複序列區和間隔區組成。
  • Science | 擺脫PAM限制,基因編輯工具再升級
    這對上述的近半數點突變遺傳病的治療有重要意義,因而在基因治療領域的應用前景相當廣闊。不過,CRISPR-Cas系統對靶位點的識別受限於特定的PAM識別序列:以SpCas9為例,其僅能識別編輯PAM序列為NGG的基因組位點,因而極大的限制了其應用。  長期以來,研究者們致力於優化升級Cas9蛋白,以拓展其對不同PAM序列的兼容性,並期望有朝一日能擺脫PAM序列困擾,讓Cas9擁有全基因組範圍內的編輯能力。
  • 基因編輯技術及其在中國的研究發展
    作者:陳一歐, 寶穎, 馬華崢, 伊宗裔, 周卓, 魏文勝摘要基因編輯技術是一種能夠對生物體的基因組及其轉錄產物進行定點修飾或者修改的技術,早期基因編輯技術包括歸巢內切酶、鋅指核酸內切酶和類轉錄激活因子效應物。近年來,以CRISPR/Cas9系統為代表的新型技術使基因編輯的研究和應用領域得以迅速拓展。
  • 基因編輯的「雙城記」:總結展望基因編輯技術的創建與應用
    由於其具有簡便、靈敏和高效等的特點,新一代CRISPR/Cas基因組編輯技術被廣泛地使用於人細胞和一系列模式動植物等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中。更為重要的是,一系列基於CRISPR/Cas系統而拓展的研究新技術也在近些年被不斷地創建,並用於DNA/ RNA的標記、基因表達激活/抑制、和基因組定點鹼基的突變等。
  • Science:基因編輯大牛張鋒開發出RESCUE技術,可擴大RNA編輯能力
    2019年7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基於CRISPR的工具徹底改變了我們靶向與疾病相關的基因突變的能力。CRISPR技術包括一系列不斷增長的能夠操縱基因及其表達的工具,包括利用酶Cas9和Cas12靶向DNA,利用酶Cas13靶向RNA。這一系列工具提供了處理突變的不同策略。
  • Science大片:一種基因編輯技術
    國際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在國際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科學家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通過研究並使用光敏核苷酸,開發出新方法新方法來加速CRISPR-Cas9基因編輯基因編輯CRISPR-Cas9基因編輯文章文章中的Cas9基因編輯,研究人員描述了整個實驗過程及其新方法新方法介質斯隆癌症中心的科學家也概述了
  • Science | 科學家成功開發新型檢測技術,可實時檢測基因編輯脫靶效應!
    自誕生之初,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一直無法克服的難題就脫靶效應。
  • Science重磅:一種基因編輯技術,能瞬間實現精準基因編輯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光敏核苷酸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加速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過程,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整個實驗過程及其這種新方法的精準性;在Science雜誌同一期的一篇展望文章中
  • Science:重大進展!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地恢復杜興氏肌肉...
    儘管科學家們幾十年來已知抗肌萎縮蛋白(dystrophin)編碼基因發生讓這種蛋白不能表達的突變導致這種疾病,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存在著。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Exonics治療公司(Exonics Therapeutics)和英國皇家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在4隻攜帶著在DMD患者最常見的突變的狗中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阻止DMD進展。他們記錄了這些DMD狗模型中的肌纖維取得前所未有的改善。
  • 600餘學者研討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與應用—新聞—科學網
    近日,第七屆全國植物生物技術與產業化大會暨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與應用專題研討會在揚州舉行,圍繞「植物基因編輯與分子育種」這一主題,來自全國145所高校與科研院所的
  • 年終盤點:2018年基因編輯盤點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那麼到底什麼是基因編輯呢?基因編輯技術指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基因編輯技術中,以鋅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s, ZFN)和TALEN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為代表的序列特異性核酸酶技術以其能夠高效率地進行定點基因組編輯,在基因研究、CRISPR/Cas9是繼ZFN和TALEN之後出現的第三代「基因組定點編輯技術」。
  • 科普: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爭議和未來
    社會和各行業如果不了解CRISPR的基礎知識,就無法應用這項技術。 接下來,讓我們從其定義,應用和局限性深入了解CRISPR。 什麼是CRISPR? CRISPR是細菌遺傳密碼及其免疫系統的一個定義性特徵,是細菌用來保護自己免受病毒攻擊的防禦系統。它也存在於古生物界(單細胞微生物)中的生物體中。
  • 範勇教授: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胚胎水平治療遺傳病的應用
    本次大會邀請到國內相關企業的專家和眾多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基因編輯在臨床應用中的重大突破,大會期間設有主題討論環節,針對基因編輯技術實現規模化的臨床應用面臨的困難、基因編輯技術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應用、未來會不會有更好的基因編輯技術出現, 特別是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等問題進行探討。
  • 基因編輯技術及應用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近期,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組織召開了基因編輯技術及應用發展戰略研討會。其主要目的是全面梳理國內外基因編輯技術及主要研究的最新進展,認真分析對比,並結合我國實際,提出相應的發展戰略建議。
  • Science:重大突破!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超快速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
    2020年6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光敏核苷酸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加速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過程,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整個實驗過程及其這種新方法的精準性;在Science雜誌同一期的一篇展望文章中,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們還概述了
  • 獨家|沃爾夫獎主席、諾獎得主謝赫特曼談基因編輯為何能拿獎
    原創 Kai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基因編輯在本次諾貝爾獎的勝利震驚了很多人。儘管它對基因工程領域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但在倫理道德、技術專利等層面還有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
  • 【盤點】2020年基因編輯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基因編輯已經開始應用於基礎理論研究和生產應用中,這些研究和應用,有助於推進生命科學許多領域的發展,從研究植物和動物的基因功能到人類的基因治療。本文中,小編整理了2020年科學家們在基因編輯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
  • 以色列創新署批准成立基因編輯技術聯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記者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以色列創新署(IIA)批准成立以色列基因編輯技術聯盟CRISPR-IL,該聯盟將開發用於基因組編輯的高級計算工具,以提供基於人工智慧端到端的基因組編輯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