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重磅:一種基因編輯技術,能瞬間實現精準基因編輯

2020-12-05 政經評論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光敏核苷酸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加速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過程,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整個實驗過程及其這種新方法的精準性;在Science雜誌同一期的一篇展望文章中,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們還概述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進化歷程。

圖片來源:Ella Marushchenko

在CRISPR-Cas9基因編輯過程中,酶類Cas9能被用作剪刀在基因編輯的特定位點切割DNA鏈,同時導向RNA分子則會幫助Cas9酶類結合到預想鏈的DNA位點上,目前該過程的部分流程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能將整個過程縮短到幾秒鐘時間。

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添加光敏核苷酸分子來改變部分導向RNA的序列,這就會阻斷導向RNA在光被引入之前完成其工作,一旦研究者引入光,結合過程就會在幾秒內發生,研究者將這種方法稱之為「籠中法」(caged approach),因為導向RNA分子會被限制,直至其被指示去完成它的工作,研究者將這種方法稱之為超快速CRISPR基因編輯手段(vfCRISPR)。

研究者指出,推遲編輯過程隨後迅速對其激活,這或許就能為詳細研究該過程提供一定的可能性,同時這種新方法還能提高基因編輯的精準性,並能允許一次編輯單個等位基因;同時,這種新方法還能幫助研究者開發出雜合突變,並以新的方法來研究複雜的特性,最後研究者Medhi表示,文章中我們描述了如何將CRISPR-Cas9工具從一種鈍化的工具轉變為一種精確的工具,vfCRISPR技術似乎是一項變革性的科學進步,因為其能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基因編輯過程中參與雙鏈斷裂的細胞反應的動力學變化。

相關焦點

  • 《自然》:基因編輯獲重大突破!全新技術首次實現線粒體DNA的精準編輯
    搓搓手,今天基因編輯技術又登上一個新臺階了! 這次迎來解答的是CRISPR也沒搞定的歷史遺留難題——對線粒體DNA的精準編輯。 圖源 | science.com DddA是一種細菌毒素,最開始是通訊作者之一、微生物學家Mougous團隊中一位博士後
  • 精準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進展
    自2012年,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系統被首次發現之後,國內外的研究者對於其優化升級和應用一直沒有停息過——為了獲得一種更精準、更便捷和更經濟的基因組編輯工具而不斷探索和實踐。我們都知道,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工作原理是Cas9蛋白切割目標基因形成雙鏈缺口,然後進行目的修復,從而達到修改基因片段的目的。但是這種修復帶有不確定性,引入隨機的插入和缺失。
  • Science大片:一種基因編輯技術
    國際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在國際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科學家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通過研究並使用光敏核苷酸,開發出新方法新方法來加速CRISPR-Cas9基因編輯基因編輯CRISPR-Cas9基因編輯文章文章中的Cas9基因編輯,研究人員描述了整個實驗過程及其新方法新方法介質斯隆癌症中心的科學家也概述了
  • Science | 科學家成功開發新型檢測技術,可實時檢測基因編輯脫靶效應!
    脫靶效應有可能導致基因突變,其不確定性和未知的安全風險限制了基因編輯技術的推廣應用。目前的基因編輯技術尚無法精準靶向目標序列,並不產生脫靶效應。科學家認為,既然無法完全避免,為安全起見,更好地了解、控制可能產生的脫靶效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此,脫靶檢測方法的開發成為了基因編輯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
  • 亮點推薦 | 葉海峰團隊利用「光刀」實現基因時空特異性精準編輯
    作為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相比於第一代基因編輯技術鋅指樣核酸酶(ZFNs)和第二代基因編輯技術轉錄激活樣效應子核酸酶(TALENs),既保證了良好的打靶效率,又更加簡便、快捷、高效,且成本也大大降低,廣受科學界矚目。該技術幾乎可以在任何物種的任何位置發揮作用,為研究細胞複雜的生物學功能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技術手段,為解決人類基因疾病帶來了希望和光明,成為生命科學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生物技術。
  • Science | 擺脫PAM限制,基因編輯工具再升級
    (NHEJ) 途徑誘導插入缺失突變,或在DNA修復模板的存在下通過同源重組修復 (HDR) 途徑實現精準基因編輯;此外,以CRISPR-Cas9為基礎的各種新工具也不斷湧現,其中,通過融合不同脫氨基酶獲得的單鹼基編輯系統CBE (Cytosine Base Editor) 和ABE (Adenine Base Editor) ,可分別實現C·G--T·A鹼基對的轉換和A·T--G·C鹼基對的轉換,
  • Science:基因編輯大牛張鋒開發出RESCUE技術,可擴大RNA編輯能力
    2019年7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基於CRISPR的工具徹底改變了我們靶向與疾病相關的基因突變的能力。CRISPR技術包括一系列不斷增長的能夠操縱基因及其表達的工具,包括利用酶Cas9和Cas12靶向DNA,利用酶Cas13靶向RNA。這一系列工具提供了處理突變的不同策略。
  • 改良後基因編輯技術更安全精準
    改良後基因編輯技術更安全精準 2015-12-05 科技日報 劉園園 【字體:大 中 小】 、更精準。第一屆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的議題之一就是探討這項技術發展的界限在哪裡。  Crispr-Cas9技術是一種DNA剪切和粘貼方法,科學家近年來使用它在實驗室中定位並切除人類細胞中導致疾病的錯誤DNA。但這種方法並不完美,因為科學家發現它會切除掉過多的DNA。這種失誤的編輯過程會改變其他重要的基因,從而在無意中造成癌症等災難性後果。
  • 【盤點】2020年基因編輯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創新基因組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型基因編輯工具——CasΦ,一種最小的CRISPR-Cas系統,由1〜70 KD的CasΦ蛋白和一個CRISPR陣列組成,且僅在巨大噬菌體的基因組中編碼,其體積是CRISPR-Cas 9的一半。
  • Science:25位頂尖科學家號召監督基因編輯技術及其應用
    近年來,基因編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這個問題成為可能。然而,當瘋狂的科學家真的有能力變成造物主的時候,對於人類來說,究竟是福是禍?200 多年後的今天,全球 25 名頂尖科學家在 Science 發文,號召建立全球公民大會,以來探討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和社會影響。
  • 打造基因編輯技術高地,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奠基
    該項目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物提質增量和生命大健康領域提供全新解決方案。基因編輯是一種能夠對生物體的目標基因進行定點「編輯」的工程技術,曾四次被評選為「世界十大科學進展」。
  • 基因編輯的「雙城記」:總結展望基因編輯技術的創建與應用
    為了實現精準的基因組DNA序列改變,基因組編輯系統從早期的ZFN和TALEN系統到近期的CRISPR系統,都具有兩個主要的功能結構域組分,分別是識別基因組特定DNA序列的定位組分(locator)和可對該特定基因組DNA序列/位點進行修改的功能組分(effector)。
  • Science重磅:科學家發現新型基因編輯工具 體積是CRISPR-Cas9的一半
    基因編輯作為一種新興的基因工程技術,其本質是人為地改變自然選擇。目前廣泛使用的「基因剪刀」是CRISPR-Cas9,該技術在一系列基因治療的應用領域都展現出極大的應用前景,但過大的蛋白分子成為CRISPR未來應用方式中最重要的瓶頸之一。
  • 我國科研人員發布新型基因編輯技術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 魏夢佳)北京大學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期刊《自然·生物技術》雜誌在線發表研究論文,首次報導了一種新型的核糖核酸(RNA)單鹼基編輯技術。利用該技術,研究人員在一系列疾病相關基因轉錄本中實現了高效、精準的編輯。該技術的建立為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疾病治療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工具。
  • 「盤點」2020年基因編輯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gene editing)是一種能比較精確地對生物體基因組特定目標基因進行修飾的一種新興基因工程技術。在20世紀80年代始,基因編輯技術開始不斷發展。而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橫空出世之後,基因編輯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基因編輯已經開始應用於基礎理論研究和生產應用中,這些研究和應用,有助於推進生命科學許多領域的發展,從研究植物和動物的基因功能到人類的基因治療。
  • 取代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誕生 科學家實現一次編輯多個基因...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趣聞 取代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誕生
  • Nature重磅:電穿孔技術可將基因編輯縮短至幾周
    病毒載體的應用和瓶頸目前上市的兩款CAR-T療法,其使用的基因編輯技術均依賴於病毒載體。這是對病毒的一次成功改造——很久以前我們就知道,病毒的遺傳物質能穿透細胞膜,進入到細胞內,引起感染。這個特性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在1970年代,「生物黑客」們移除了病毒中的致病部分,將它們改造成了遞送遺傳物質的工具。
  • 我國科學家發明「第四代」基因編輯技術
    &nbsp&nbsp&nbsp&nbsp前段時間,一篇刊發在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生物技術》上的論文,引起全球生命科學界的關注。它是由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團隊,發明的一種全新基因編輯技術,這將有可能精準改造大部分生物的基因,被譽為世界級的重大突破。
  • 精準醫療系列研究之三-革命性基因編輯技術引發投資熱點
    基因組編輯技術(Genome Editing),是一種能夠對目的基因組進行定點改造,從而對未知功能基因進行研究和基因治療的技術。其中 ZFNs技術整合效率高,可用於治療愛滋病;TALENs技術構建較為簡單,可用於治療白血病;CRISPR系統最大優勢在於能夠同時實現多個基因的編輯,並且靶向效率更高。
  • 基因編輯幹細胞基因編輯技術-源井生物
    為了生成健康的患者源細胞,一種基於短回文重複序列(CRISPR)/Cas9的細菌系統(簇狀分布)的基因編輯技術可用於修復突變,從而產生不需要患者免疫抑制的新型植物。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CRISPR / Cas9基因編輯系統,該系統將Cas9核糖核蛋白和腺相關病毒載體同源供體結合在一起,以移植人造血幹細胞,該造血幹細胞可以在患者來源的造血幹細胞中進行體外基因校正,然後進行自體移植。在造血幹細胞的HBB基因上實現了同源重組。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富集模型,以超過90%的靶向整合率純化造血幹細胞和祖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