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重磅:科學家發現新型基因編輯工具 體積是CRISPR-Cas9的一半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基因編輯作為一種新興的基因工程技術,其本質是人為地改變自然選擇。目前廣泛使用的「基因剪刀」是CRISPR-Cas9,該技術在一系列基因治療的應用領域都展現出極大的應用前景,但過大的蛋白分子成為CRISPR未來應用方式中最重要的瓶頸之一。

最近,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創新基因組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型基因編輯工具——CasΦ,它是一種功能最小的CRISPR-Cas系統,由170 KD的CasΦ蛋白和一個CRISPR陣列組成,且僅在巨噬細胞的基因組中編碼,其體積是CRISPR-Cas 9的一半,這項研究成果於7月16日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

DOI: 10.1126/science.abb1400

CasΦ (Cas12j)是巨噬細胞分枝中編碼的Cas蛋白家族,巨噬細胞用它來誘使細菌抵抗自身而不是自身的病毒。它使用單個活性位點進行CRISPR RNA(crRNA)加工和crRNA指導的DNA切割,以靶向外來核酸。

研究人員首先要確定CasΦ是否能作為真正的CRISPR-Cas系統。他們發現, CasΦ在其天然環境中是一種功能性噬菌體蛋白和真正的CRISPR-Cas效應子 ,能夠裂解crRNA互補的DNA。此外,這種單RNA系統比其他活性CRISPR-Cas系統緊湊得多。

接下來,研究小組需要了解CasΦ在體外對DNA的識別和裂解要求。結果表明, CasΦ的裂解活性僅在識別順式DNA時才能觀察到,而且只需要最低的PAM條件 ,這可能有利於更廣泛的核酸檢測。

最後,為了研究CasΦ是否能用於人類基因組編輯,研究人員在HEK293細胞中使用了與crRNA共表達的CasΦ進行了基因破壞測定。他們發現,CasΦ-2和CasΦ-3誘導了基因組整合增強型綠色螢光蛋白(EGFP)基因的定向破壞。其中, 具有單個指導RNA的CasΦ-2能夠編輯多達33%的細胞,這與先前報導的CRISPR-Cas9,CRISPR-Cas12a和CRISPR-CasX的水平相當。

巨噬細胞編碼的CasΦ在其宿主的超感染情況下的功能示意圖

其實,這並不是CasΦ的首次亮相。它最早是由這項研究的另一位主要作者——IGI的一名博士生Basem Al-Shayeb發現的,這項研究於今年2月12日發表在《Nature》上。當時,Al-Shayeb正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球與行星科學系教授Jillian F. Banfield的實驗室工作。他們認為,這種含有CasΦ的巨噬細胞是巨噬細胞的成員之一,並且存在於多種環境中。

最近的這一發現揭示了CasΦ巨大的基因編輯潛力,從而為細胞傳遞提供了優勢,擴大了基因編輯的「工具箱」。更重要的是, CasΦ蛋白將巨噬細胞推向人類健康發現和生物技術應用的前沿 。但對於優化CasΦ用於基因編輯,以及探索用於設計靶向特定基因的指導RNA的最佳方法上,研究人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Science子刊: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遭遇新挫折!新研究揭示它可...
    他們描述了他們如何發現不必要的DNA重複,並針對這一點提醒了其他的研究人員。圖片來自CRISPR-Cas9是一種在過去十年中開發的基因編輯技術。它切割出基因組中不需要的部分,並插入新的DNA片段。人們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來測試這種技術,以期有一天可以將它用於修復導致疾病的遺傳缺陷。有關脫靶編輯的報導阻礙了這一目標的實現,這導致了旨在阻止脫靶編輯的新研究。
  • 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參考---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Science | 科學家成功開發新型檢測技術,可實時檢測基因編輯脫靶效應!
    脫靶效應有可能導致基因突變,其不確定性和未知的安全風險限制了基因編輯技術的推廣應用。目前的基因編輯技術尚無法精準靶向目標序列,並不產生脫靶效應。科學家認為,既然無法完全避免,為安全起見,更好地了解、控制可能產生的脫靶效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此,脫靶檢測方法的開發成為了基因編輯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
    CRISPR/Cas系統全名為成簇的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為目前發現存在於多數細菌與絕大多數的古菌中的一種後天免疫系統,以消滅外來的噬菌體或外源質粒,並在自身基因組中留下外來基因片段作為「記憶」為細菌提供了獲得性免疫,這與哺乳動物的二次免疫類似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熱度背後的冷思考
    近年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正在給整個科研界帶來革命性變化,該技術使用CRISPR系統將Cas9蛋白和嚮導RNA注入小鼠受精卵,就能輕鬆實現基因敲除,同時,注入Donor DNA則可實現基因敲入,甚至國際著名學術期刊Genome Biology有文章指出這項新技術將很快取代使用胚胎幹細胞的基因修飾,看起來小鼠胚胎幹細胞基因修飾技術的終結不可避免。
  • Science:重大突破!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超快速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
    2020年6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光敏核苷酸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加速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過程,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整個實驗過程及其這種新方法的精準性;在Science雜誌同一期的一篇展望文章中,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們還概述了
  • 人類真的對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存在免疫力嗎?
    (原標題:人類機體真的對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存在免疫力嗎?)
  • 【重磅消息】MIT和哈佛共建CRISPR-Cas9全球專利技術共享平臺丨醫...
    出道至今不過數年,卻有著 「基因魔剪」、「上帝之手」等神級般的稱呼。現在,隨著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逐漸進化,並趨於成熟,商業化道路也漸漸明朗起來,然而關於這項技術的專利問題還有待完善。
  • 意想不到的突變,CRISPR-Cas9的應用仍然是任重道遠
    CRISPR和DNA片段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當地時間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三個獨立研究團隊發現,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可能導致基因組的意外突變。
  • 多項研究開發出可增強基因組編輯範圍的新型CRISPR/Cas9工具
    在過去的十年裡,科學家們成功地利用這一自然現象,發現了細菌中的CRISPR蛋白--其中最廣泛使用的是Cas9酶。Cas9與嚮導RNA(gRNA)相結合,能夠靶向結合、切割和降解特定的DNA序列。CRISPR的應用範圍從治療遺傳疾病到農作物的營養功效,它已經成為最有前景的基因組編輯工具之一。然而,Cas9酶依賴特定的DNA郵政編碼來確定切割和編輯的位置。
  • 漫畫|2020諾貝爾化學獎:逆天改命的基因編輯工具!
    它是由法國生物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最先發現的。這麼厲害的基因剪刀,如果能為人類所用,那該多好啊!於是,卡彭蒂耶找到了美國生物學家杜德納,和她一起改造了這種剪刀。從那以後,這種剪刀不只是認識病毒的基因,而是能夠識別任意的DNA片段。
  • 發現高效基因編輯工具,兩女科學家獲諾獎!A股基因板塊市值超萬億
    華大基因一直被視為基因概念龍頭股。此外,美年健康、金域醫學、華測檢測、達安基因、邁克生物、貝瑞基因等基因概念股受到普遍關注。隨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出爐,今天,有著「理科綜合獎」之稱的諾貝爾化學獎也重磅揭曉。
  • CRISPR-Cas9應用依舊任重道遠
    CRISPR和DNA片段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來自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三個獨立研究團隊在測試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改變人類胚胎遺傳缺陷的可能性時發現,
  • Science | 巨型噬菌體中的新CRISPR系統,有望帶來基因編輯新革命
    2016年,Jennifer Doudna實驗室最先在古細菌中找到了新型的CRISPR-CasX及CRISPR-CasY系統,其擁有更小的體積(CasX:986胺基酸)並具有編輯細菌及人類細胞基因組的能力【1,2】(詳見BioArt報導:
  • Science論文深度解讀!基因編輯大牛揭示鹼基編輯器的作用機制
    2020年7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在短短八年內,CRISPR-Cas9已經成為基礎研究和基因治療的首選基因組編輯器。但CRISPR-Cas9也催生了其他潛在的強大DNA操縱工具,從而可能幫助修復導致遺傳性疾病的基因突變。
  • 科普:基因編輯技術和CRISPR
    你知道基因編輯技術嗎?你知道CRISPR技術嗎?你知道20年前的基因編輯核心技術都被掌握在同一家公司手裡嗎?因為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不能準確識別DNA序列,所以當時發現的兩種蛋白並沒有被放在一起。但是後來發現,通過鋅手指蛋白和f核酸內切酶fok1結合(在fok1一端連上了三個不同的金手指結構),能夠在基因組DNA上準確的找到一段特定的鹼基序列,然後在那裡剪開DNA長鏈,於是可以進行準確的DNA序列剪輯工作。這個創造歷史的混合雜種蛋白,被命名為鋅手指核酸酶,從而正式進入了基因編輯時代。
  • 重磅基因編輯工具誕生 它究竟牛在哪裡?
    今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基因編輯的重要論文。來自Broad研究所的CRISPR大牛劉如謙(David Liu)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基因編輯技術,有望修復大約89%的已知人類致病變異。這項研究在發表之前,就已經在一些學術會議上得到了很多科學家的關注。正式上線後,更是引起了業內的點讚和熱議,被認為是「極為重要」的成果。
  • 如何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發高分文章?
    最近「基因編輯嬰兒問世」事件引起了業內強烈的轟動,在該項研究中賀建奎採用了CRISPR-cas9技術對胚胎進行編輯,用5微米、約頭髮二十分之一細的針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導序列注射到還處於單細胞的受精卵裡,來達到預防HIV病毒的目的。
  • CRISPR/Cas基因編輯療法的前景與倫理爭議
    鋅指核酸酶技術和類轉錄激活樣效應因子核酸酶(TALEN)技術,作為第一代基因編輯工具和第二代基因編輯工具人們發現在約50%的細菌和90%的古細菌中都含有這種序列,而且發現一些總是與其結伴而行、具有核酸內切酶(DNA剪刀)功能的蛋白,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Cas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