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安全底線 讓文物「活」起來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本周有兩條關於文物的新聞備受關注。一條是馬首銅像重返圓明園。時隔160年,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終回故土。馬首銅像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人民的文化遺產。另一條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外發布了10起破壞文物典型案例。這兩則新聞都涉及文物保護和利用話題。

  文物和文化遺產具有物質和精神雙重屬性,如何處理好文物保護與利用關係一直備受關注。金瓦白雪,紅牆銀衣,一場雪能讓故宮博物院微博粉絲破千萬。從「故宮文創」到「紫禁城裡過大年」,故宮的數位化文創使其變為網紅打卡地。同時,有些文物利用還存在「東施效顰」「削足適履」「張冠李戴」等問題,在保護與利用、技術與文化、公益與商業等方面難以調和。有些地方更出現了山寨版「文物」,不僅缺少文化內涵、資源浪費巨大,還可能因信息傳播失真造成不良文化影響。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等,為做好新時代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物保護涉及文物安全,是底線,也是紅線。也只有在加強保護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利用文物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10起破壞文物典型案例,揭示了文物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有些企業違法施工破壞文物,文物被違法改建或佔用,文物被盜掘受損,產權人擅自修繕或無力修繕致文物受損,此類案例不時發生。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10起典型案例,顯示了檢察公益訴訟在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成果,有效激活和提升了文物治理能力水平。比如,在陝西省府谷縣檢察院督促保護明長城鎮羌堡行政公益訴訟案中,檢察機關督促相關鎮政府停止在鎮羌堡內開展管網工程施工,加強了涉案段長城及其附屬設施的保護和管理。

  實踐中,不少文物保護涉及歷史遺留問題,如何協調解決好經濟建設、文物保護、民生保障等工作,需要立法、司法、執法各環節加強溝通協作,協同整改,進而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動文物和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僅要在法規政策上,而且要在相關具體措施上確保在保護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真正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比如,在嚴厲打擊文物犯罪的同時,進一步規範文物流通,加強市場監管,強化文物進出境管理;引導社會參與,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讓更多人依法享用文物保護成果的權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李萬祥)

(責任編輯:王炬鵬)

相關焦點

  •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底線在哪兒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底線在哪兒——訪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總工程師王夏暉研究員  編者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 王凱:強化風險意識,守住政治底線,確保意識形態領域絕對安全
    王凱:強化風險意識,守住政治底線,確保意識形態領域絕對安全 2020-12-02 2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經評論:守住"六保"底線 走出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守住「六保」底線,我們有信心、有作為、有目標。無論什麼樣的風雨,都無法阻擋中國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腳步。  陽光總在風雨後。美好生活不是溫室裡的生活,風風雨雨就是生活的本身。  年輕自信的國家,歷經成長的風雨。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延期的2020年全國兩會,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召開。中國,正全力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
  • 新華網評:守住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
    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讓寶貴文化遺產綻放新的光彩、更好滋養人們心靈,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大責任。  心有高標,方可致遠。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樹立科學理念至關重要。對各級黨委和政府來說,要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算好文化帳、社會帳、長遠帳,不僅要落實安全管理責任,更要從文化遺產的收藏、研究、展示、修復、保管等多方面蓄力。
  • 當人臉識別遇見同卵雙胞胎,智能鎖能否守住安全底線?
    【智家導讀】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對個人隱私安全和家庭安全的高度重視,生物識別技術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生活中最常見的智慧型手機、智能門鎖的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功能就是生物識別技術應用的典型。它是否依舊能守住安全底線呢?最近,南方都市報鑑定實驗室和技術公司共同完成了一項測試,測試發現把同卵雙胞胎其中一位的信息錄入智能鎖後,另一位也完全可以「刷臉」開鎖,如果使用指紋解鎖功能,雙胞胎的指紋並不能通用。
  • 對話山東博物館郭思克館長:讓文物走出去活起來
    「孔子故鄉 中國山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採風活動9月15日在濟南啟動,文物保護和利用成為備受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活動啟動前夕,山東博物館館長郭思克在接受中國山東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探索讓文物在保護和利用中活起來方面,山東博物館做了諸多有益的嘗試。
  • 福田科普校園行—「博樂AR讓文物活起來」走進福田區各中小學
    在福田區科協、福田區教育局的指導下,「福田區高企校園科普行」活動正式於9月底正式啟動,博樂信息《AR讓文物活起來》科普體驗課受到各中小學的熱烈歡迎。華富中學9月27日,校園科普行第一站在華富中學大禮堂拉開帷幕,課程結合AR增強現實技術普及和全國博物館鎮館之寶文物的現場體驗,體驗環節吸引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栩栩如生的《千裡江山圖》把同學們帶到遙遠的故宮,變身宋徽宗遊覽大宋的美好江山。
  • 戴村讓歷史文物「活」起來
    戴村讓歷史文物「活」起來 2021-01-08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樂信息「AR讓文物活起來」科普校園行第一站,走進華富中學
    在福田區科協、福田區教育局的指導下,「福田區高企校園科普行」活動正式啟動,博樂信息《AR讓文物活起來》科普課堂第一站走進華富中學,為同學們帶來一場與眾不同的AR互動體驗課,帶領同學們雲遊全國十大博物館,了解每一個國家寶藏背後的歷史故事。
  •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一、 新時代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的價值意蘊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問題就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身,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對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重大現實意義。
  • 深圳升學教育:守住「底線」,方能行穩致遠
    那麼,打鐵還需自身硬,在線教育要想行穩致遠,必須要守住教育的「底線」。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也正逐漸由「救火式」轉為「常態式」發展,政府相關部門也正逐漸出臺政策加以引導市場的良性發展,但從規定到落實,仍會有相當一段距離。當然,今後的在線教育要想獲得持續性發展,行業自身就必須要堅守住教育的「底線」。
  • 一個人的底線和原則,就是他人品的底色
    而是看他在能做壞事的時候,到底能壞到什麼程度,這個壞的程度就是他做人的底線和原則。鑑別一個人品最好的一種方式,就看一個人的原則和底線,並且看他對原則和底線的堅守。1做人有沒有底線。要守住底線,底線一旦被突破了一次,就很難再有底線了。不管你是達官貴族還是平民百姓,不管你多聰明,事業有多順通,家境有多豐厚,如果沒有做人的底線,那麼你最終的結局必慘不忍睹。電影《寄生蟲》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窮人一家原本過著辛苦卻平淡的生活。
  • 深化認識金融本質和規律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金融安全是關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為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夯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實基礎,黨的十九大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確定為三大攻堅戰的重要任務。
  • 秦俑館裡的「名解說」:讓冷歷史活起來 讓文物會說話
    作為「秦俑館裡的段子手」,這個「90後」年輕人讓文物「活」起來,也吸引著更多遊客關注博物館。  詼諧的講解方式  在兵馬俑景區,張斌帶著旅遊團,右手指著匾額上的字,一字一句教遊客辨認。末了,他不忘提醒一句:「大家給兵馬俑拍照,一定關掉美顏。秦俑的國字臉,可別拍成瓜子臉了。」濃濃的陝西方言,加上逗趣的肢體動作,喜感十足,旅遊團裡笑聲一片。
  • ...證監會將依法做好監管工作,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下一步,證監會將依法做好監管工作,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深化改革、健全制度、落實責任、嚴格監管,促進債券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
  • 再愛自己的孩子,以下底線也得守住,不然真把孩子往火坑裡推
    而從這個事件中,更是了解到有些父母在育兒方面還是有很大上升空間的,而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父母:再愛自己的孩子,以下底線也要守住,否則真的是把孩子往火坑裡推。而後來這個孩子初中沒上完,就開始在街上拉幫結派,後來據說因為盜竊某政府機關裡面的電腦而被警察抓起來,當時我們全鄉人民都見證了他的宣判大會。
  • 古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守住市場防線 築牢安全屏障
    古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守住市場防線 築牢安全屏障 2021-01-05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水利報:守住綠色底線 助推高質量發展——安徽灣沚區河湖長制...
    守住綠色底線 助推高質量發展  ——安徽灣沚區河湖長制試點試出新面貌  □記者 劉祖國 田靈燕 通訊員 程慧卓  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是2020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蕪湖市新城區,總面積670平方公裡,人口35萬人。
  • 守住綠色底線 助推高質量發展——安徽灣沚區河湖長制試點試出新面貌
    守住綠色底線 助推高質量發展——安徽灣沚區河湖長制試點試出新面貌2020-11-30 10:56:00    據上水村第一書記董躍進介紹,村裡專門編制了水生態修複方案,以徹底整治村內水系;發動鄉賢、村民籌資籌勞修建了一條1500米的生態溝渠,將環村繞流的夾河與有著600畝水面的宗潭水系連接起來,依據地勢,保持生態水位;流水不腐,在水渠上建設了微動力生態補水泵站,雨季自然流,低水補水流,使水連起來、活起來、用起來,當地因水而興,百姓因水而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