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董浩浩團隊在 Nature Structural &...

2020-12-03 瀟湘名醫

近日,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董浩浩研究員團隊在國際期刊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IF:12.109)上發表了題為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outer membrane asymmetry maintenance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by MlaFEDB」 的研究論文,解析蛋白質機器 MlaFEDB 的結構和功能,揭示革蘭氏陰性菌維持外膜不對稱性的分子機理。

該研究工作由董浩浩研究員團隊、浙江大學醫學院冷凍電鏡中心主任張興教授團隊及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醫學院董長江教授團隊合作完成。論文第一作者為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唐曉迪博士、浙江大學冷凍電鏡中心負責人常聖海博士及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喬文為並列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四川大學魏霞蔚教授和朱曉峰教授團隊的支持。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為該論文第一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

該研究揭示多重耐藥細菌-革蘭氏陰性菌用於轉運外膜磷脂成分從而維持外膜不對稱性結構的蛋白質機器複合物MlaFEDB,與其底物磷脂、AMP-PNP和ADP結合狀態下的四個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通過對結構的分析,細胞體內功能研究,以及基於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 (FRET) 的體外磷脂轉運實驗,全面闡述該蛋白質機器重要功能位點及其高效能的轉運機制。

細菌感染的耐藥性是醫學界的重大難題之一。革蘭氏陰性菌(銅綠假單胞菌、腸桿菌、鮑曼不動桿菌)是臨床常見,也是耐藥菌最為集中的一類致病菌。它們特有的外膜結構在允許養分進入的同時能有效屏蔽抗生素藥物的進入,從而產生耐藥性。革蘭氏陰性菌外膜的選擇通透性歸結於其內小葉磷脂層和外小葉脂多糖層的非對稱性的構造。維持細菌外膜的非對稱性對於革蘭氏陰性菌的存活具有重要意義。非對稱脂質維持蛋白MlaFEDBCA (Maintenance of lipid asymmetry) 通過回收細菌錯誤分布在外膜外小葉的磷脂來維持外膜非對稱性結構,對於維持革蘭氏陰性菌外膜穩定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該複合體在細菌內膜和外膜之間形成轉運通道。首先,外膜蛋白複合體MlaA/OmpF (C) 將外膜外小葉中的磷脂轉運給周質蛋白 MlaC, 而MlaFEDB作為一個ABC轉運體蛋白,位於細菌內膜上,負責通過ATP水解耗能的方式將周質蛋白MlaC結合的磷脂進行抽提,再將其轉運到內膜。有意思的是,該研究發現MlaFEDB的底物結合腔中結合磷脂親水頭的功能位點處於底物結合腔的中間位置,兩邊的胺基酸均為疏水殘基,這預示著磷脂將有可能以正反兩種方式結合。體外磷脂轉運實驗同時證實MlaFEDB參與磷脂雙向轉運的可能性。不同的是,外膜磷脂向內轉運需要依賴ATP能量,而將內膜磷脂向外轉運則是非能量的擴散現象。該蛋白質機器發現具有雙向轉運可能的細菌ABC轉運體蛋白,雖然目前現階段 MlaFEDB更被相信其首要功能是通過消耗能量將外膜中的磷脂逆向轉運到內膜,以維持外膜結構的非對稱性。此外,該研究通過突變和轉運實驗確定了多個提高細菌藥物敏感度的功能位點,這些功能位點可作為新型抗菌素設計的有效靶點。總之,該研究對抵抗超級細菌感染的新型藥物研發開闢了新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4-020-00532-y

【來源:四川華西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董浩浩團隊在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上發表研究論文
    近日,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董浩浩研究員團隊在國際期刊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IF:12.109)上發表了題為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outer membrane asymmetry maintenance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by MlaFEDB」 的研究論文,解析蛋白質機器
  •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上發表研究論文
    近日,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董浩浩研究員團隊在國際期刊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IF:12.109)上發表了題為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outer membrane asymmetry maintenance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在Nature...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在Nature雜誌發表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研究論文 2020-07-30 14:37
  • 銀河生物攜手川大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 助推CART技術產業化
    銀河生物此次攜手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雙方將整合優勢,加速推進靶向人VEGFR-1和人CD19的抗腫瘤CAR-T細胞I類新藥SKLB083017、SKLB083019研發與產業化進度,同時雙方約定對於其他靶點的合作研發銀河生物擁有優先選擇權。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在Nature雜誌發表重組...
    7月2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 vaccine targeting  該團隊正在積極推進該疫苗的臨床試驗與落戶成都高新區實現產業化,正在規劃與設計年產上億針的生產線。該疫苗的研發過程中也得到了國家科技部、國家衛健委與教育部,與省市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參與合作。
  • ...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在Nature雜誌發表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研究...
    來源:證券時報網據四川大學消息,7月2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 vaccine targeting the RBD of the S protein of SARS-CoV-2 induces protective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鄧洪新教授簡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鄧洪新教授,作為2018基因編輯與基因治療研討會的演講嘉賓,將在研討會上帶來行業內的獨特視角,深度剖析基因治療在國內外的現狀,指明臨床應用的方向。演講題目:基因治療發展現狀和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歡迎各位老師報名到會場聆聽精彩演講報名。
  • 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鞏長暘團隊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研究論文
    近日,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鞏長暘研究員團隊在材料領域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6.836)上發表了題為「Multistage Sensitive NanoCRISPR Enable Efficient Intracellular Disruption of Immune Checkpoints for Robust Innate and Adaptive
  • 神奇的生物反應器 走進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無論是魚類疫苗還是阿維菌素,在研發和生產過程中都離不開生物反應器的「幫助」。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微生物、動物細胞及細胞治療的規模性培養為對象,以合成生物學的發展引領各製造專業的學科交叉,通過生物反應器大數據分析並向智能化發展,形成生物過程流程型智能化新模式。
  • 北大天然藥物與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周德敏/張禮和團隊研究成果...
    2017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於2018年2月27日在京發布,北京大學天然藥物與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周德敏/張禮和團隊研究成果「將病毒直接轉化為活疫苗及治療性藥物」入選。在基於蛋白質精準修飾的生物技術藥物創新及更新換代、基於病毒與宿主細胞識別調控的新型抗病毒藥物研發以及功能基因、藥物靶點和生物標誌物的發現與確證等領域具有突出貢獻。其團隊研究的一種將病毒直接轉化為預防性疫苗和治療藥物的方法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雜誌上,為開發防治病毒的疫苗和藥物開闢了新的道路,入選本次「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 邵振華研究員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論文揭示GPCR識別藥物新機制
    近日,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邵振華研究員團隊在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12.1)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e of the human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GnRH1R reveals an unusual ligand binding mode」的研究論文,揭示GPCR識別藥物新機制。
  • 為白血病治療提供新思路!攜手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團隊成果登上自然子刊
    ,聯合中科院過程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Nature子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影響因子:18.952,中科院分區:醫學1區Top期刊)上發表了題為"Therapeutic vaccination against leukaemia via the sustained release of co-encapsulated anti-PD-1 and a
  • 「最小」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何以「群星閃耀」
    第二軍醫大學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此次上海的獎牌獲獎團隊,25年來,實驗室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小教研室發展到國內免疫學的「領頭羊」;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褚君浩院士則憑藉多年來在科普領域的辛勤耕耘,為上海摘得一枚獎章。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
    【鍾南山指導團隊構建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團隊與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P3實驗室)、美國愛荷華大學、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團隊合作,應用表達新冠病毒受體人ACE2的腺病毒轉導小鼠,快速建立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
  • 生物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清單揭曉!
    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有36年歷史,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正在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達515個。據統計,截至2019年我國生物及食品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共有41個,分屬於35個高校及科研院所,歸屬於教育部、中國科學院、農業農村部等多個部門。
  • 國家重點實驗室洗牌: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除了清華、北大等特別高校,一般重點大學有且僅有一到兩個重點實驗室。對於雙非院校,僅有少數幾所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以來,教育部、中科院、中國工程院等單位部門積極協商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的改革、重建工作。中國科學院方面,中科院主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佔總數約30.8%,主管國家研究中心佔比58%。
  • 第二屆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年會在京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9月19日,珀金埃爾默(Perkin Elmer)攜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舉辦了「腫瘤免疫與個性化醫療---暨第二屆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年會」,邀請國內外頂級權威專家進一步解讀轉化醫學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 省部共建非人靈長類生物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專題協商
    11月16日上午,省部共建非人靈長類生物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專題協商會在科技部會議廳召開。科技部副部長黃衛、雲南省副省長董華出席會議並就實驗室建設事宜進行專題協商,經協商一致認為,該實驗室總體方案成熟,建議同意通過。科技部基礎司司長葉玉江,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副秘書長黃小榮,雲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董保同,副廳長趙海波,昆明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英傑等參加會議。
  • 江蘇省國家重點實驗室再添新成員
    日前,科技部、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於批准建設省部共建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2018〕161號),批准依託蘇州大學省部共建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
  • 這所「雙非」,或添一國家重點實驗室
    11月16日上午,省部共建非人靈長類生物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專題協商會在科技部會議廳召開。非人靈長類生物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依託昆明理工大學建設,主任為季維智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靈長類生殖與發育調控、靈長類幹細胞與組織工程及靈長類動物模型與疾病機制研究。該實驗室批覆掛牌後,雲南省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將增長至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