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並不是出生之時便攜帶的,後天的教育以及經歷磨練出來的,孩童期如果不重視,那麼在成年之後要擔起一定責任的時候,並不會那麼的輕鬆。歷史的發展階段中,很多名人被我們熟知都是因為撐起了那一時期的重任,因為想要擔起一個時期的重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這些過程當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這一些名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質以及他們的能力,當然也存在著個別沒有能力、毫無擔當的反例同樣被我們所了解,但是我們對待這兩種不同的人態度卻是不相同的,前者是帶著敬仰與學習的態度,而後者卻帶有諷刺與學習的態度。小編今天要說的便是一位毫無擔當沒有能力的皇帝,他就是趙擴。
趙擴出生在皇家,是趙惇和李鳳娘所生的第二個兒子,而在趙括未出生之前,趙括的母親李鳳娘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大太陽墜落到自家的院子裡,而李鳳娘用手託住了這個太陽,沒過多久李鳳娘就懷孕了。到趙括出生的那一天晚上,瑞氣祥光縈繞在房屋周圍,所以李鳳娘也認定這個兒子將來一定會有很大的一番作為,所以也一直把趙括捧在手心上撫養長大。這或許是真的,但是卻有一些迷信,的角度在小編看來,一般這種說法都是帝王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加深百姓對自己的信臣服度,所以才編造出來神化自己的故事。想想看這會不會有點可笑,儘管具有一些神秘的色彩,用我們現代的科學知識來解釋,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呀,我們作為一個學習了豐富知識的現代人,一定要辨明那些虛假的謊言。
趙擴在登上皇位之後被封為宋寧宗,成為了南宋的第四個皇帝,整個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在趙擴繼位的時候,太皇太后吳氏命令趙括穿上黃袍,趙括看到黃袍後,居然嚇得繞著殿堂之上的柱子倉皇逃竄,口中還大喊做不到。在這種關鍵的時候,太皇太后絕對不允許這般胡鬧,於是便任命幾個大臣拉住趙擴,強行的幫趙括穿上了黃袍,無奈之下趙括也只好在太皇太后的監督下登上了皇位。
我們心裡很清楚,每一任皇帝登基之後,在朝廷之上可謂是暗流湧動,對這個位置心生嚮往的人有很多,更何況還有好多人想要追求更高的名利,所以整個朝廷之上是烏煙瘴氣、矛盾尖銳,更何況這還是一位不想當皇帝的皇帝,所以才使得後來的朝政更加的不穩定。當然小編在初次了解這個故事的時候還覺得很搞笑,這種非常戲劇化的一幕,居然出現在了皇帝登基的時候,豈不是要後人所恥笑,讓後人看到了趙括的膽怯。
而且在當時的朝廷上下,有很多大臣都在背地裡議論這位害怕登上皇位而不得不登上皇位的趙擴。有的大臣說趙擴的智商很明顯不高,當然這位大臣的話小編也是非常贊同的,畢竟從趙擴繼位之後的表現來看,趙括確實是一個愚昧無能,而且沒有任何主見的人,只能任聽別人的擺布,只能默默的承受別人安排好的一切,而有的大臣還說趙括估計是只想做一個吃飽穿暖的人,不願意做九五之尊的皇帝,更不想為國事勞心費力。本來趙擴的父親就不是一位多好的皇帝,而趙擴更是像父親那般庸俗至極,難道平庸和碌碌無為也會遺傳嗎?趙括統治了國家30年,在這30年中,每一個明天都看似國家要走向滅亡,終於這個國家在趙括的手中滅亡了。
小編甚至覺得趙擴的目標是不是就想斷送國家的前途,難道作為一個帝王想改變國家的命運就這樣子改變嗎?怎麼會有這樣的一位皇帝,身居高位,連擔起責任的勇氣都沒有。同時小編還惋惜那些德才兼備、胸懷大志只差一個機會的人,只是因為家境不好卻沒能獲得功成名就的機會,而趙括這樣一出生就被別人捧在掌心的人自然不到身世所帶來的痛苦。不過這個時候也不能不信命,畢竟趙括的長兄趙早亡,儘管他的長兄有很高的才能。
每個人都有壞的一面,當然也有好的一面,雖然趙括的心不在治理國家之上可是趙括這個人卻非常的好學,在學習方面也確實下了一番功夫,但是趙括這個人只注重讀書的數量,對於書中的內容和意義往往只是一知半解,不能夠深入的去了解,所以更談不上將知識運用到治理國家之上,所以趙括雖然繼位已有幾個月,但是趙括的治理朝政能力卻沒有多大的提高。
朝中的大臣也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可是君臣有別,大臣們也不好說什麼,但是大臣們遞給趙括的奏摺,卻堆積如山,介於趙括能力有限,所以這些奏摺也都不能夠及時的被批改。這更像是當初趙擴逃避即位登上皇帝一樣充滿著刺的意味。古代的封建,只能允許人們遵照著嫡長子繼承制這樣一種思想,沒有突破的觀念讓所有的人都活在了一個被約束的時代。每個人都在這一時代中撈取屬於自己的利益,樂享其中,殊不知打破這一束縛之後的世界會更加的精彩。
小編認為一個人有多大的才能,就能夠擔起多高的責任。其實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更不是一句看低別人的話,這正是從趙括身上體現出來的,當然好在趙括也有自知之明,可他的自知卻並沒有改變他的命運。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能力與自己的目標放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這樣我們就更容易成功,而成功所帶給我們的便是成功路上的成長,而這些成長會提高你的能力上升到另一個水平的成功,所以有能力的改變一切,才是最正確的做法。趙括不是例外,是很多沒有成功人的典型,我們不能讓典型活成大眾,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不當受人擺布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