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物技術保護藝術品

2020-11-27 青年參考

  許多珍貴藝術品都是由帆布、木材、紙或皮革製成。在溫暖潮溼環境下,它們會發黴、吸引微生物和昆蟲,導致腐敗或分解。如何保護古人留給我們的珍貴文物,是擺在各國文物專家面前的難題。

  藝術寶藏受到氣候變暖的威脅,腐爛速度正在加快。據路透社報導,2月9日至12日,專家們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舉行會議,討論保護藝術品的新辦法,如怎樣隔離微生物,怎樣清除藝術品上的真菌等。

  聯合國大學(聯合國下屬以國際項目研究和人才培養為目的的國際共同體)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生物工藝學項目帶頭人喬斯·路易斯·瑞麥茲表示:「藝術品的材料常常受到蟲子的青睞,而氣候變暖會增加真菌類和微生物的數量。」對於保護藝術品的辦法,專家們一直在探索中。瑞麥茲認為:「生物方法較之物理或化學方法要溫和。」

  注射生物殺蟲劑保護木雕

  委內瑞拉科學家數年來一直嘗試將生物技術與藝術品保護相結合。由生物學家和藝術館館長組成的專家小組,在努力保護委內瑞拉豐富的文化遺產方面有過不俗戰績。

  委內瑞拉商業銀行收藏品保管人塔哈·裡維羅,有一件長0.76米、名為「克利奧爾處女」的木雕。當裡維羅看到這件18世紀木雕上,紅、綠和金色長袍上留下甲蟲咬過的痕跡時,便知道這件藝術品受到了害蟲侵襲。她認為,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無孔不入的害蟲最終將把這件木雕變成鋸末。不過她也清楚,如果採用傳統的液體或氣體化學殺蟲劑,這尊精緻木雕的顏色將被破壞,木頭會膨脹或開裂,徹底摧毀這件藝術珍品。

  經過研究,專家們決定對「克利奧爾處女」採取高科技治療方法。首先,專家把「克利奧爾處女」帶到委內瑞拉當地一家診所進行X光掃描。從掃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害蟲齧咬後留下了多處洞穴。隨後,昆蟲學家對木雕樣本進行分析後,判定罪魁禍首是一種在熱帶地區襲擊家具、木樁和木雕的昆蟲。

  專家們為這件木雕制訂了「接種」計劃。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一名墨西哥專家利用現代外科手術探針,把一種名叫蘇雲金芽孢桿菌的結晶顆粒注入木雕上甲蟲的洞穴內。這樣做的目的是把能殺死甲蟲的孢子貼在洞穴裡,然後到處撒播。孢子注入甲蟲洞穴後,就會保持活躍狀態,防止甲蟲危害再次發生。在農業上,這種桿菌通常被作為生物殺蟲劑噴灑在土壤中,用於殺死甲蟲、毛毛蟲等害蟲。蘇雲金芽孢桿菌對人畜沒有危害,而害蟲吃飽肚子後就會死掉。拉米雷茲說:「我們把醫學和農業上採用的生物技術手段,應用於藝術品保護。」

  中國絲綢為何千年不損

  傳說中,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取絲」,開啟了中國絲綢數千年的歷史。考古學家在1998年河南滎陽青臺遺址的一次考古中,證實了中國絲綢的歷史至少有5500年。但歷經千年仍很鮮豔的絲綢,往往在出土後不久便變得黯然失色、脆弱易碎。現在,中國專家用微生物材料保護出土的古代絲綢,使其不但保持形態,而且色澤鮮豔如新。

  現在,我國保存完好的戰國時代絲織品大多發現於湖南、湖北地區,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湖北江陵古城發現的馬山一號楚墓。該墓出土的絲綢數量之大、保存之完整,令世人驚嘆不已。現代技術的應用,解決了這些戰國絲綢的修復難題。湖北的文物保護專家首創的微生物保護法,將微生物滲透到絲綢內部,修復受損纖維素,或生成纖維素填充本已疏鬆的文物內部,起到加固定型作用。經過這些程序,出土絲綢的拉力強度由零增加到每平方米52克,可以摺疊、捲曲、拿取而不會受到損傷。這些織造於公元前3世紀的絲織精品,目前均保存於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中。

  國家「十五」攻關課題組專家還採用多種不同類型的微生物材料,經過多年大量複雜的實驗,已取得「遺址中高含水木構件脫水定型的微生物方法」,和「無強度絲綢的微生物加固方法」兩項重大成果,成為文物保護領域具有重大意義的突破。

  真菌威脅達·文西手稿

  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代表人物之一,不僅在繪畫領域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曠世名作,在科學領域也進行過廣泛研究,其中《大西洋古抄本》是達·文西一生最重要的科學理論手稿,其中記載了他繪製的大量設計草圖和創作心得。在外行人眼中,手稿的內容複雜難懂好像天書,義大利的一些科學家稱,《大西洋古抄本》共有1300多頁,但目前真正弄明白的僅有50多頁。然而,義大利圖書館有關人員表示,《大西洋古抄本》已經受到真菌破壞,呼籲保護這一文化遺產。

  2007年12月21日,義大利米蘭市安波羅修圖書館的歷史學家馬科·納沃尼表示,由於保管不善,一直保存在該圖書館的《大西洋古抄本》遭到真菌破壞。納沃尼稱,圖書館工作人員於2006年首次在《大西洋古抄本》中發現真菌,這部手稿的部分稿紙已受到破壞。雖然真菌的擴散速度並不快,但如果不能採取有效的辦法清除,最終真菌可能將手稿完全毀壞。

  納沃尼呼籲有能力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清除真菌,「我們必須找到清除真菌所需資金的贊助者。達·文西手稿不僅屬於義大利,更是整個世界的文化遺產。」目前,安波羅修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正密切監控存放手稿地點的溫度和溼度變化情況。

  手稿是如何感染上真菌的?納沃尼表示,過去10年間,安波羅修圖書館幾次將《大西洋古抄本》提供給外界,參加有關展覽活動,一些研究者也被獲準近距離地研究這部手稿。此外,有關人員也曾經對手稿進行過上漆和塗抹膠水等修復工作,這都可能使手稿被真菌汙染。納沃尼承諾,如果《大西洋古抄本》上的真菌能被清除掉,今後安波羅修圖書館將不再讓手稿離開儲藏室,禁止研究人員近距離接觸手稿原件。目前,圖書館工作人員已將手稿原件的大部分文字和圖片進行了掃描和複製,製成電子文件上傳到網際網路方便人們查閱。

相關焦點

  • 如何保護藝術品--書畫--人民網
    實物裝裱   保護級別裝裱是指對有情感價值或經濟價值的作品,採用可逆和耐保存的裝裱方式。該標準源於英國FATG(英國藝術貿易公會)公會,它成立於1910年,總部在倫敦,是當今世界上藝術品印刷、裝裱、框業最權威的認證機構。   哪些環境會對作品造成潛在危害?
  • 用生物技術保護生物多樣性 中國這樣做
    同時,世界各國也都有責任保護其本國的生物多樣性,並應展開合作,以可持久的方式使用生物資源。但令人關切的是,一些人類活動正在導致組成生物多樣性的物種迅速減少。那麼利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我國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做了什麼?
  • 油畫藝術品科技研究與保護修復學術研討會(第一屆)·摘要分享
    同時依據現今修復理論、材料、方法,從作品歷史、文化、審美等多維度綜合考量,制定更為恰當的修複方案,使作品恢復到一個穩定狀態,有利於油畫藝術品的保存與欣賞。也有利於在將來當現有方法變得不再恰當或有更好技術、材料替換時,修復的歷史記錄能做到有據可查、有跡可循。
  • 上海口岸首次從進境參展藝術品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
    上海口岸首次從進境參展藝術品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 2017-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上海口岸首次從保稅參展藝術品包裝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
  • HORIBA | 巧用拉曼光譜測顏料,無損探秘古代藝術品
    ,這些流傳下來藝術品文物中使用了大量不同色彩、不同成分的顏料。由於顏料的使用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顯著的地域特點,因此對不同時期和地域出土的藝術品進行分析,其結果能為藝術品文物的鑑定、辨偽、斷代、產地、價值評估、加工工藝以及時間演化提供科學依據,可以為預防顏料變色及對文物進行保護提供相應的科學依據,為其保護和修復提供重要建議。
  • 臺媒:蘇富比宣布停拍犀牛角藝術品 支持全球生態保護
    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 臺媒稱,國際拍賣公司蘇富比24日在環保團體強烈抗議下,做出停止拍賣犀牛角雕刻品的決定,撤回本周將在香港拍賣會出售的3件犀牛角藝術品。據臺灣「中央社」11月24日報導,蘇富比亞洲區主席仇國仕在聲明中證實:「本公司未來將不再提供犀牛角藝術品。」
  • 期待有更好技術應用於藝術品鑑定—量子檢測學術初探側記之一
    期待能有更好的技術應用於古代藝術品鑑定—量子檢測學術初探側記之一文/閒品京華長期以來,有關古代藝術品的鑑定主要是依據「眼學」,即依靠社會閱歷及鑑定經驗的積累。時下隨著科技的發展,檢測儀器也已成為非常重要手段,即文博業界人士一直期待能有更好的技術應用於古代藝術品的鑑定。在此背景下,近年來,有關使用量子檢測儀器鑑定古代藝術品的信息不斷見諸各大網站與新媒體平臺。量子物理學和古代藝術品鑑定有什麼關係?它所依據的原理以及當前的市場檢測情況如何?量子檢測古代藝術品的意義以及未來前景怎樣?
  • 吉葉生物王雅雯:用生物科技保護人們的安全
    藉此之際,中國教育裝備網記者對浙江吉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葉生物」) 市場總監王雅雯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訪問。  吉葉生物是一家深耕消毒衛生領域,將人工智慧與生物科技相結合的技術型企業。  面對學校、孩子、家長的三重考驗,吉葉生物早早做好準備,並付諸實際行動。截止到2020年7月份,吉葉生物產品已進入全國超40000家校園,每天有超1600萬人次的小朋友都在使用吉葉產品,覆蓋了全國約890萬個家庭。  採訪中,王總監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吉葉生物享受政府一些幫扶政策。幫扶政策方面,從企業層面來說最直觀的是吉葉生物(諸暨)工廠的快速落成。
  • 全球藝術品收藏被逐步數位化
    網絡技術的發展已經使檔案信息化建設走入了藝術品收藏領域。藉助數字出版的幫助,存世量有限的藝術收藏品進入公眾審美視野,市場交易也將走向信息對稱和透明化。不過,由於牽涉到收藏家、收藏機構、拍賣行、交易商等眾多市場主體,藝術品數字檔案建設似乎還要走過一條漫長而複雜的道路。
  • 藝創藝術品商城創造藝術線上交易新模式
    那麼,熱愛藝術品的你,是不是也曾想過,有一天,藝術品也可以像商品一樣在網上自由交易,您可以更直觀的比較篩選。是的,正因為您的期待,藝創藝術品商城,來了。藝創藝術品商城 供圖藝創藝術品商城,公司資本雄厚,規模巨大,在電子商務方面有十分突出的經驗。自藝創藝術品商城成立以來,公司十分重視,先後多次提供資金技術支持。
  • 創意| 小小塑料瓶可以加工成這些藝術品,簡直太贊了!
    這些美輪美奐的藝術品,竟然是用這些塑料瓶製成的!這些大大小小的塑料瓶,都是她作品的「原料」。小編慨嘆:這些五顏六色如此平凡的塑料瓶,也有春天啊!她的塑料吊燈,也精緻的不要不要的!為了保護鬱金香形的燈泡罩,她用燈泡和電纜安裝作品,使其產生的熱量最少。她不單單利用塑料PET瓶,創造出了一系列PET燈具。她還製作了綠色植物系列:象徵著綠色生命,意在保護環境。
  • 博物館把一堆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品都鎖在儲藏室了
    其它的藏品可能是用於展示的,但是需要更頻繁地對它們進行修復和保護的工作。布列松的照片和席勒的繪畫都是紙上作品,如果被光線照射就會褪色。紡織品和其它的物品可能有類似的問題,所以不能一直展覽。然而,這次調查的絕大多數的作品都不是研究藏品,也不是特別地脆弱。大部分都是公認的大師畫作,在公眾中引起了巨大關注的。
  • 「教父」賀捷:把滑板當藝術品來設計
    賀捷說,玩滑板讓他有種回歸自然的感覺,「就像一個生物在奔跑跳躍,樂趣是能更了解自己的身體協調性,挑戰極限」。大學期間,賀捷組樂隊,玩搖滾,在首屆深圳搖滾音樂節上,第一次接觸滑板,就愛上了它。
  • VR技術來欣賞藝術品和室內設計空間
    作為紐約設計周的一部分,sight unseen OFFSITE設計展在今年又擁有了全新的創意,在參展者中在線藝術印刷品推廣商Twyla吸引了目光,這家藝術印刷品推廣商的銷售對象不是拍賣行的藝術買家,而是為在線用戶提供限量的藝術家授權藝術印刷品,而且sight unseen為每個藝術品提供了全新的預覽方式
  • 繆斯的抵押權:藝術品的定價、交易與金融
    撰文 | 《經濟觀察報·書評》孔笑微舞曲停止前的最後一把椅子2008年9月15日,烏雲正在喧囂的全球金融市場上空匯聚,密雲必雨,久讖終兇,漫長而窒息的等待之後,一聲悶雷炸開了全面金融危機的序幕:美國財政部、美國銀行及英國巴克萊銀行相繼放棄斡旋,負債達6130億美元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 長江水生生物保護「江湖行」舉行武漢開放日,用最先進技術摸底長江...
    如何摸清長江現存的水生生物種類和數量?昨日,中國漁政001號停靠在漢口漁政碼頭,水生生物專家為武漢市民帶來一場科普大餐。監控長江禁捕前後水環境變化昨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登上「中國漁政001號」宣傳船。船上,來自同濟大學長江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向參觀者介紹長江科研的各種儀器。
  • 2020年保護地蔬菜重要害蟲生物防治技術方案
    保護地蔬菜害蟲種類多,常年發生的主要有粉蝨、薊馬、害蟎和蚜蟲等重要刺吸式害蟲,世代重疊、蟲量大、抗性高、危害重,不採取防控措施可導致嚴重損失,甚至絕產;偶發的有小菜蛾、棉鈴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保護地栽培環境封閉,化學農藥降解難度大,汙染嚴重。利用生物防治技術是替代化學農藥使用、保障蔬菜質量安全、推進綠色植保的有效途徑。
  •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本報訊 日前,由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財政局、築城海關聯合制定的《貴陽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方案(試行
  • 秸稈造紙產業化新技術:用生物氧化法,處理33種生物廢棄物
    秸稈造紙產業化新技術:用生物氧化法,處理33種生物廢棄物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張賽男 2017-11-06 18:37
  •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一女生4年記15本繪本筆記 被贊堪稱藝術品
    「學姐的筆記太美了,跟藝術品一樣。」建築工程學院大三學生劉思遙羨慕不已。網友「無物結同心」留言說,「我大學要能做成如此筆記,就可以體驗一把學霸的滋味了。」  範琴的輔導員姜天燕介紹說,範琴是一個蕙質蘭心的女孩,非常熱愛生物工程專業,自律意識 強,學習有規劃有想法,是圖書館的「常坐生」。她的成績一直保持班級前五名,因為品學兼優,她曾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武生院風華學子一等獎學金」 等。範琴表示,「這是大學四年,我給自己置辦的最好的畢業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