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有更好技術應用於藝術品鑑定—量子檢測學術初探側記之一

2020-12-05 財經直播間

期待能有更好的技術應用於古代藝術品鑑定

—量子檢測學術初探側記之一

文/閒品京華

長期以來,有關古代藝術品的鑑定主要是依據「眼學」,即依靠社會閱歷及鑑定經驗的積累。時下隨著科技的發展,檢測儀器也已成為非常重要手段,即文博業界人士一直期待能有更好的技術應用於古代藝術品的鑑定。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有關使用量子檢測儀器鑑定古代藝術品的信息不斷見諸各大網站與新媒體平臺。量子物理學和古代藝術品鑑定有什麼關係?它所依據的原理以及當前的市場檢測情況如何?量子檢測古代藝術品的意義以及未來前景怎樣?為探討此類問題,筆者日前走訪了業界知名量子檢測公司以及部分專業人士,聆聽他們的觀點。現摘錄一二,以饗讀者。

量子檢測技術試水古代藝術品鑑定

梳理量子學的發展歷史脈絡:1900 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設, 開創了量子物理學的新紀元;1913 年,丹麥物理學家波爾把量子概念引入原子領域,提出量子態的概念,並得到了實驗的有力支持,從此量子的世界影響到化學、物理學、醫學領域。20 世紀 20 年代,美國科學家威廉尼爾森博士提出了量子醫學理論,將量子物理學理論延伸到醫學領域。到了1995年,日本北裡大學醫學部分子生物學教授、醫學博士中村國衛醫成功開發出第一臺 QRS 量子共振檢測儀。25多年來,研究小組成員和臨床醫生在量子醫學層面探索疾病病理,提出了許多獨到觀點,在臨床診治上取得了大量令人矚目的成績。一言以蔽之,量子檢測儀的成功開發為人類走向健康長壽開創了嶄新局面。

「量子檢測儀器雖然是由日本生物學教授發明,但是在日本國內並未用此項技術來進行古代藝術品檢測,其主要是用於身體健康、農產品農作物方面的檢測。」國內知名文保專家姚政說。

「在國內,我們是率先使用量子檢測試水古代藝術品鑑定為數不多的幾家公司之一。」據北京先鋒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鋒盾量子」)董事長江暉介紹,她在量子檢測這個領域迄今從業了近20年,前15年主要與政府部門、大型企業合作,將量子檢測應用於大健康體檢、農產品食品安全,比如用來檢測農藥殘留量、重金屬含量等。後5年,也就是2015年下半年,開始致力於使用量子對古代藝術品年份進行檢測。

筆者當日在現場看到,拿著藏品慕名前來先鋒盾量子公司檢測的藏家有一撥兒又一撥兒。瓷器、玉器……不管什麼物件,哪怕是手機,放到量子檢測儀器上幾分鐘後,通過專業操作,電腦就能顯示具體年份。值得注意滴是,檢測物品時需要用配套的探測棒,一頭連儀器,另一頭搭在被測物體上。

「先鋒盾量子所使用的量子檢測儀核心技術由日本研發,其技術領先於世界同類水平。姚政表示,該項技術檢測不僅能識別金屬、石玉、紙墨、瓷陶與其它材料的化學成分和屬性,而且還能無損檢測出古代藝術品的製作年代。

量子檢測古代藝術品的發現與意義

量子物理學把物質的基本單位稱為基本粒子,如電子、質子、 中子等統稱為量子。量子具有粒子與波動兩重性,波動性即可切割轉換為時間。事實上,任何物質形成時便存有固化在內的原始量子信息,其中含有時間序列。因此,無論石、木、金屬、紙張、瓷器等,其製作加工時的外部作用力無疑賦予了該物質新的量子信息,也就是說又疊加上了一個時間序列。因此,我們從後往前檢測這兩個時間序列,得到的也是兩個時間年代信息,當前推到時間信息消失了一個還只剩一個時,這個分界點就是器物的製作時間,因此,在量子檢測中可以精確到年。

「古代藝術品憑肉眼是看不到它的年份,但是量子檢測可以知曉。」橋梁高級工程師王樹枝表示,他非常關注量子檢測在藝術品鑑定方面的應用,自己曾用若干件藏品來對此進行考驗與求證。據北京某玉器博物館館長劉昇介紹,他拿著曾經去埃及金字塔考察帶回的7塊石頭到先鋒盾量子公司,通過用量子檢測均得到了求證。

「近年來,通過量子檢測試水古代藝術品鑑定,我們有了一些新發現,比如發現了王羲之書法,很多古書畫被發掘這是國家一筆重要的財富。此外,通過檢測將紅山玉文化、三星堆文化向前推了近兩千年。」姚政認為量子檢測應用於古代藝術品意義有以下三點:

第一、很多專家肉眼搞不懂的古代藝術品,量子檢測如同顯微鏡一樣能夠看明白。舉例說明,某件古代藝術品,通過量子檢測發現了它上面體現了很多不同的具體年代年份,比如能夠檢測出後出的字,這是一般專家很難鑑定出來的。

第二、時下有不少工藝師與偽專家慣於拿著古代藝術品冒充自己的作品進行職稱評比。通過量子檢測就會讓這些行為原形畢露。

第三、針對很多文物販子把古代藝術品說成當代工藝品拿出國倒賣,運用量子檢測可輔助國家公安、檢察院、法院、海關等部門進一步有效打擊文物走私等不法行為。

量子檢測請選擇可靠機構,行業未來前景可期

量子檢測儀正是在文博界期待新的鑑定技術出現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對於量子檢測古代藝術品而言,其技術原理不複雜,難點在於如何提取器物內異常微弱的的量子信息、怎樣處理解讀這些信息,編碼排序轉換成時間紀年。目前,量子檢測與目鑑時間出現較大差異的因素五花八門,大致歸納有:較強磁場、射線的輻射;強力化學物品清洗劑的沁泡腐蝕、清除牢固附著物時用過鋼絲刷或金屬刀具、化學膠的粘接塗抹;字畫的重新託表;水泥地的用力摩擦;強力撞擊損壞等等。這都是在實際檢測中發生過的案例,主要原因是破壞了原器物自身原有的量子能量場。不是設備因素造成,而是器物的處理保存不當。由此可見,量子檢測必須是專業人士來進行操作。

量子檢測準確率如何?姚政說,無論是拿古代藝術品還是時下工業產品,只要是在專業人士操作,就能夠準確到精確年份。舉例,我們檢測茅臺酒,酒瓶上寫民國三年,即1914年,但是測出來的時候發現卻是1913年,為何有差別?這是因為茅臺酒廠定製的瓶子會提前製作出來。這也恰恰再次佐證了量子檢測的準確性。

「一般專家看東西只能夠看到一個時期,即他們可以看到乾隆、雍正時期,但具體哪年卻看不出來,反之,量子檢測可以做到精確到具體年份。比如紅山文化早期粗糙、中期細膩,晚期精緻。總而言之,使用量子可以進一步為學術研究佐證觀點。」劉昇補充說。

眾做周知,任何新生事物在市場推廣的過程中,總會被別有用心者用來謀利。對於當前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打著量子旗號檢測的儀器,姚政提醒,廣大藏家要慧眼甄別!

「在沒有其他更好的檢測儀器出爐前,量子檢測可謂是蠍子粑粑獨一份。」展望未來,姚政充滿信心地說,大西洋復活島上的石頭人,至今沒弄清楚是哪年製造的;大英博物館的水晶骷髏頭,有人認為是現代製作的,到底是何時製作的,待全球疫情平息後,我們將帶隊出發去用量子儀器檢測。不可迴避民間藏品有許多贗品是事實,但亦有許多真品同樣不容否認,相信量子檢測將會為我們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衛者提供有效幫助。

「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了探討與總結量子檢測古代藝術品年份的成功經驗,我們將於2020年8月24日至26日在河北唐山市舉辦「2020量子檢測古代藝術品高峰論壇」,在此,姚政特邀您作為北京先鋒盾量子科技公司專家參議團成員參與本次論壇,期待您為量子檢測古代藝術品建言獻策。

相關焦點

  • 「量子鑑定」引收藏界熱議 亮點何在?
    在近一個月裡,「量子鑑定」這一新概念橫空出世,迅速成為收藏界熱議的焦點話題。但是,圍繞著該儀器是否可以準確地為中國歷代古物精準斷代,又形成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論調。讚賞者認為,量子文物鑑定儀的面世,解決了運用科學儀器為各種文物客觀斷代的世界性考古難題;而質疑者則認為技術發明人對該儀器的技術原理、檢測模式和鑑定準確率,並沒有從理論上闡釋清楚。
  • 都2020年,還有人相信量子文物鑑定儀!
    啼笑皆非的量子鬧劇2019年3月某公司量子文物檢測儀鑑定五個億的「王羲之《蘭亭序》真跡」,據說這幅「蘭亭序」,是珠三角某藏家的祖傳寶貝,在一場所謂的「古書畫量子檢測研討會」上,號稱「通過了量子科技的年代檢測」,被確定為「真跡」。
  • 中古華通公司推出量子文物藝術品鑑定儀
    人民政協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 張春莉) 中國文物鑑定領域裡重大突破,文物鑑定可以準確到年份。11月18日,量子文物藝術品鑑定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中古華通公司總部隆重舉行,中科院、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的有關專家,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委的代表以及首都30家新聞單位的記者出席了發布會。
  • 量子物理學鑑定文物真假?
    量子物理學和藝術品鑑定有什麼關係?普朗克、愛因斯坦等天才物理學家們或許也沒想到,量子物理學可以被「創造性應用」到文物鑑定領域。北京一家公司近日在京發布稱,通過一種量子文物藝術品鑑定儀,能夠對各種材質,諸如青銅器、金銀器、書畫作品等進行檢測鑑定,並得出被鑑文物藝術品生產、製作精確到「年」的準確結論。令人頭疼的文物鑑定問題真的被解決了?對此,業界資深文博專家在接受採訪時直斥這實則是一場「鬧劇」,「『國寶幫』確實需要整頓整頓了。」一些科學界人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有關部門來管理,這些報導很快會不攻自破的。」
  • 油畫藝術品科技研究與保護修復學術研討會(第一屆)·摘要分享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第一屆油畫藝術品科技研究與保護修復學術研討會於2020年10月24日在線上舉行,來自博物館、美術館、高校、社會修復機構等共計一百餘人參加了活動。
  • 文物鑑定這一舉世難題已被量子鑑定儀解決?專家斥為鬧劇
    量子物理學和藝術品鑑定有什麼關係?普朗克、愛因斯坦等天才物理學家們或許也沒想到,量子物理學可以被「創造性應用」到文物鑑定領域。北京一家公司近日在京發布稱,通過一種量子文物藝術品鑑定儀,能夠對各種材質,諸如青銅器、金銀器、書畫作品等進行檢測鑑定,並得出被鑑文物藝術品生產、製作精確到「年」的準確結論。令人頭疼的文物鑑定問題真的被解決了?對此,業界資深文博專家在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採訪時直斥這實則是一場「鬧劇」,「『國寶幫』確實需要整頓整頓了。」
  • 姚政:量子文物藝術品檢測儀大顯神威——王羲之書法真跡橫空出世
    足下保愛為上,臨書,但有惆悵。知足下行至吳,念違離不可居,叔當西耶!遲知問。瞻近無緣省苦。但有悲嘆。足下小大悉平安也。雲卿當來居,此喜遲不可言。想必果言苦有期耳。羲之書。量子文物藝術品檢測儀檢測王羲之書法創作時年為公元363年。王羲之,字逸少,生於晉懷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卒於晉哀帝興寧三年(公元365年)。
  • 技術之一,君山區危房鑑定機構|中政建研|權威檢測鑑定機構
    >  (3)、鑽芯機、回彈儀、碳化深度測量尺    (4)、DLE70 雷射測距儀    (5)、遊標卡尺、鋼尺、皮尺    (6)、數位相機    工程主體結構檢測鑑定與工程質量安全鑑定有什麼差異    建築工程質量鑑定主要內容有:    一、建設工程質量檢測鑑定    1、建築工程結構檢測、鑑定(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塔桅及高聳建(構)築物,建築構配件質量檢測,振動測試,結構應力測試,結構性能現場試驗);災後結構承載力鑑定。
  • 點軍廠房安全檢測鑑定排名靠前的鑑定技術服務中心
    點軍廠房安全檢測鑑定排名靠前的鑑定技術服務中心承接國內各地區廠房檢測、加固施工、設計湖北廠房檢測鑑定中心在各地區均有備案,我們是一家具有建築工程質量專項檢測機構,我司提供房屋完損狀況檢測、安全性鑑定、可靠性評估服務,專業從事建築工程質量的檢測、鑑定和價格評估。
  • IBM 的量子計算機一鳴驚人,國內量子技術技術有多強?
    在2019年度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IBM展示了其最新的量子計算機IBM Q System One的模型。評論認為,這個量子計算機坐落在2.3米高的玻璃框架內,看起來就像是一件藝術品。儘管看起來很精緻,但它仍然是一個實驗性的設備。
  • 「量子文物鑑定儀」還在忽悠人!你中招了沒?!
    早在3年以前,新華網、人民日報、光明網等多家媒體就已揭秘了「量子量子文物鑑定儀」這一騙局。萬萬沒想到,「量子鑑定」這一偽概念至今仍在騙人。近日,不少客戶和我反映自己中招了,每每看到,我都感到十分痛心!石渠寶鑑從創立之初就堅定了以肅清古董圈亂象為己任的宗旨,致力於打造民藏第一學術交流。今日,就由我來揭開「量子鑑定」的醜陋面具!據受害者描述「量子鑑定」的鑑定方法,「不管什麼物件,放到儀器上兩三分鐘,電腦就能顯示具體年份。儀器只有手提密碼箱大小,一頭連儀器,另一頭搭古玩上。」我聽到這裡,真是啼笑兼非,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 香港浸會大學新創雷射鑑定技術 可斷定古董真偽
    圖自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12月18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浸會大學新創雷射鑑定技術,利用雷射誘導不同原子發光,可斷定古董及遺囑真偽,或可用於醫療及鑽石鑑定。研究團隊介紹,新技術比傳統技術精準度高100至1000倍,對古董的損壞為全球最低。團隊初創的公司即將與法國羅浮宮博物館合作,未來或應用於香港的博物館及私人收藏。
  • Science | 科學家成功開發新型檢測技術,可實時檢測基因編輯脫靶效應!
    脫靶效應有可能導致基因突變,其不確定性和未知的安全風險限制了基因編輯技術的推廣應用。目前的基因編輯技術尚無法精準靶向目標序列,並不產生脫靶效應。科學家認為,既然無法完全避免,為安全起見,更好地了解、控制可能產生的脫靶效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此,脫靶檢測方法的開發成為了基因編輯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
  • 合工大首次成功將石墨相氮化碳應用於下一代量子點顯示技術
    合工大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記者日前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科研團隊首次成功將石墨相氮化碳應用於下一代量子點顯示技術。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今日材料》上,為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開闢了高效環保的全新材料方向。
  • 量子雷達:使用量子糾纏作為目標檢測的微波量子照明新型檢測技術
    如下圖所示量子雷達原型。量子糾纏是一種物理現象,無論彼此相距多遠的兩個粒子保持相互連接,共享物理特徵。該研究團隊展示了一種稱為微波量子照明(microwave quantum illumination)的新型檢測技術,利用糾纏的微波光子作為檢測方法。
  • 中國量子計算機有新進展,美國稱,要加力抗量子技術
    、通信安全、加密技術、隱身技術、高精度導航、抗幹擾成像等能力,其軍事應用極有可能催生全新的戰略能力及作戰指揮體系。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的論文顯示,其結果是76個被探測到的光子,這遠遠超過了先前創下紀錄的5個被測光子以及經典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與利用矽處理器構建的傳統計算機不同,「九章」量子計算機是一個由雷射器、反射鏡、稜鏡和光子探測器組成的精密桌面裝置。它不是有朝一日可以發送電子郵件或存儲文檔的通用型計算機,但它卻可以展示量子計算技術的潛力。量子技術的潛力是有目共睹的。
  • 光熱紅外顯微技術首次應用於刑偵領域指紋中易爆炸物的檢測
    在全球恐怖主義不斷威脅下的今天,有效的易爆炸物檢測已經成為眾多重要區域需要進行的關鍵程序之一,包括機場,邊境檢查站,以及高安全建築的入口等。指紋作為人類留下痕跡的一種「照片」——手指的摩擦脊皮膚的圖案,自19世紀以來已經成為犯罪現場鑑定當事人身份的一種常規手段。
  • ​2019量子信息技術學術交流大會在濟南召開
    、中國電子學會量子信息分會、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濟南電子技術研究院承辦的2019量子信息技術學術交流大會在濟南召開,近600位國內外頂尖學者、專家團隊齊聚一堂,共謀技術創新,共話量子信息技術事業發展。
  • 北京量子院:量子直接通信技術實用化加速
    量子直接通信是龍桂魯團隊在2000年原創提出的量子保密通信技術。與量子密鑰分發不同,量子直接通信在量子信道直接傳輸信息本身,不需要再使用經典通信傳輸加密後的密文。2017年以來,該團隊攻克了量子直接通信的安全容量估計、高損耗信道編碼、量子存儲替代等三項關鍵技術,研製了具有實用價值的樣機,2020年6月成功完成了樣機的全部設計功能和長時間穩定性檢測,這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有力推動了量子直接通信技術的實用化進程。
  • 手持式顯微鏡字畫鑑定界"照妖鏡"
    如何鑑定真偽,已成為世界藝術品領域的一個難題。2009年10月12日至14日,由文化部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和首都師範大學共同主辦的首屆藝術品科學鑑定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全部代表都一致表示支持科技手段進入書畫鑑定領域。說到科技鑑定與傳統經驗鑑定的關係,專家們都認為在發展科技鑑定手段的同時,一定要結合傳統經驗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