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年以前,新華網、人民日報、光明網等多家媒體就已揭秘了「量子量子文物鑑定儀」這一騙局。萬萬沒想到,「量子鑑定」這一偽概念至今仍在騙人。
近日,不少客戶和我反映自己中招了,每每看到,我都感到十分痛心!我們古玩行業本身就不同於別的行業那麼規範,想要賺快錢,心浮氣躁的人實在太多,不少人利用行業的特殊性渾水摸魚!
石渠寶鑑從創立之初就堅定了以肅清古董圈亂象為己任的宗旨,致力於打造民藏第一學術交流。今日,就由我來揭開「量子鑑定」的醜陋面具!
據受害者描述「量子鑑定」的鑑定方法,「不管什麼物件,放到儀器上兩三分鐘,電腦就能顯示具體年份。儀器只有手提密碼箱大小,一頭連儀器,另一頭搭古玩上。」我聽到這裡,真是啼笑兼非,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自古以來,對於古董和文物的鑑定用的是傳統鑑定方法。傳統鑑定方法主要是憑鑑定家的直接觀察進行的,是憑鑑定家的學識、經驗、思考、推理,憑鑑定家的文化素養和歷史知識,對器物做出鑑定結論。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就要摒棄科學檢測方法。然而這個「量子文物鑑定儀」我真是不敢苟同!
何為量子?通俗地說,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量子」在文物鑑定領域不是時髦詞。但國家職能部門沒有官方授權過,簡單而言,這是不被國家所肯定的!
實際上,量子技術的實用化產品非常有限。目前僅限於量子保密通信相關設備及系統。為什麼會有不法分子將量子物理應用到文物鑑定領域呢?因為文物斷代中常用的碳14就涉及到量子物理,所有的放射性元素的衰變都是量子過程,而碳14測年法正是利用了碳14所具有的半衰期為5730年的特性。碳14測年法自發明以來,已經在國內外的考古學尤其是數千年以前的文物鑑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然而需要明確的是,碳14和近些年十分火熱的量子科技並不是一回事兒。儘管量子理論的提出和誕生到現在已經有上百年的時間,但是時至今日,量子物理依舊是很多人望而生畏的領域,或許有一天真的會有這一天,僅靠簡單碰觸文物就能鑑定,但絕不是今天!
以上是我的同事「諮詢」「量子鑑定文物藝術品檢測儀」的相關事項,不估價也不購買,言下之意就是只收檢測費!你還在相信嗎?謹防上當,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