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三位科學藝術家教你如何用視覺語言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無論是論文、海報,還是其他公開呈現形式,好的插圖和排版都能助科研人員一臂之力。通過視覺進行溝通和信息傳達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能,但絕大多數科學家從未接受過這方面的正式訓練。在此,《自然》採訪了三位有科研繪圖經驗的人士。
FIONA NAUGHTON: 善用類比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博士後
讀博時,苦於找不到用於演講和組會的心儀圖片,讓我決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一開始並不容易,但我逐漸找到了自己的風格——利用比喻或類比來闡釋我的研究。
我曾利用二維的卡通貓以及貓的各種行為來描述蛋白質分子的三維結構特性和功能。選擇貓是因為它很形象,而且貓畫起來很有意思。為了解釋一種特定的細胞膜蛋白如何輸運膽汁酸底物,我畫了一幅貓與老鼠的遊戲圖,通過描繪貓在遊戲中的位置改變,來闡明貓(蛋白)如何將老鼠(底物)從細胞外面輸運到細胞內部的機制。這幅插圖還幫我贏得了在加州聖地牙哥舉辦的 2020 年生物物理學會會議的科學繪圖競賽一等獎。
類比的手法有助於我提煉出需要解釋的最關鍵部分,展示給各個水平的讀者和同事看。類比還讓我的匯報在繁忙的會議上更令人難忘:海報上的卡通貓很容易勾起人們的好奇心與討論熱情。當然,如果一個概念沒那麼複雜,或者容易造成混淆時,我可能不會使用類比,而是選擇更傳統的圖示。
我一開始使用數位化的方式繪圖,但後來發現手繪更適合自己。繪圖前我會先思考:"如何為我的研究創造廣義上的類比?隨後我會把要傳達的信息濃縮成幾個重點,在畫中表現出來。我一般先在紙上將幾個關鍵元素繪成草圖,再整體布局,畫出最終的插圖,最後將圖像掃描到筆記本中進行著色等基本修飾。無論使用什麼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你的風格。
JUSTINE LEE HIRTEN: 預研準備
加州州立大學蒙特利灣分校科學與動物插畫師
在我的動物插畫與製圖學習班上,一個常見問題是,科學家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藝術天賦,藝術家又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科學素養。我常常鼓勵學生在藝術領域和科學界都建立廣泛的溝通和聯繫,同時對兩個領域進行學習才能繪製出更為優秀的插圖作品。
我會告訴學生不要一上來就動手畫圖:背景研究十分重要。仔細研究解剖學、運動和行為對於創作動物插圖極有幫助。好的動物插圖具有可辨識度和準確度,而優秀的插圖還有著難以捕捉的細節,包括動物的體重、內部構造、行為舉止,其外形與內在都神魂兼備。而這些都來自與對研究對象的細心觀察和鑽研。
在開始繪圖前,可以嘗試著尋找一些參考材料來獲得靈感。對於動物插圖我建議使用像 eBird 和 iNaturalist 等社區科學項目。國際自然科學插圖協會(Guild of Natural Science Illustrators)網站上也有豐富的資源供新手畫師使用。
ELLA MARUSHCHENKO: 了解受眾需求
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的職業插畫師
我創辦了一個面向科研界的繪圖工作室,同時也為科學家的新聞稿創作插圖。這些圖片常常會被一些新聞網站和社交媒體選中,用來向公眾展示科學如何讓簡潔與優美並存。
科學插圖是一個發揮創意的過程,對我來說它不是按部就班的工作。通常我會從科學資料開始閱讀,並思考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傳達特定的概念和信息。我會先繪製數字圖像,再進行上色、打光、調整視角,尋找最吸引人的展示手法。隨後我會向工作室的同事和我的丈夫(他是材料學博士)徵求意見。
對於用在論文或基金申請中的面向專業受眾的插圖,關鍵是科學上的精確度而不是美學上的優雅。圖片用不著多麼吸引眼球:藝術效果會分散人們對主要信息的注意力。為論文或申請打造實用的插圖,重要的是考慮並包含所有相關的技術細節並進行清晰地呈現。
但對於期刊封面和新聞稿來說,關鍵在於簡潔,這是為了引起讀者對研究的興趣,因為受眾還包括普羅大眾和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這些圖片不用百分百保證科學細節的正確性(只要不會造成誤解即可),但一定要奪人眼球。針對這類圖片,我建議選取一個主要對象,並利用周圍空間來襯託主體。
原文以 Illustration: get your research the attention it deserves 為標題發表在 2020 年 9 月 24 日的《自然》職業特寫版塊,微信文章原標題為「科研做得好,插圖少不了」。
版權聲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辦公室負責翻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郵件China@nature.com。未經授權的翻譯是侵權行為,版權方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 2020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