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媒體報導
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
享年102歲
清晨得知這個消息,悲痛萬分!這是全世界華人與建築界最不希望聽到的消息。
就在4月26日,貝聿銘剛剛過了102歲生日。
這位笑容可掬的老人,投身建築事業70年,那些與他相聯繫的那些建築物——羅浮宮「金字塔」、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蘇州博物館……都被時間打上了永恆的印記。
2006年攝於巴黎羅浮宮博物館
貝聿銘出生在廣州一個家境殷實的家庭,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生母莊氏乃清廷國子監祭酒之後。
他8歲赴美留學,到後來成為在美國及世界範圍內都有話語權的建築大師,貝聿銘的一生既是一個有傳奇色彩的成功故事。
少年貝聿銘
1956年貝聿銘39歲
1965年,貝聿銘被選中設計甘迺迪總統紀念圖書館
1978於美國國家藝術博物館
美國建築界宣布1979年是「貝聿銘年」,並授予他美國建築學院金質獎章
198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典禮(普利茲克夫婦傑伊和辛迪)
1989年攝於法國巴黎羅浮宮金字塔前
2006年貝聿銘慶祝蘇州博物館開館
2016年於紐約
他的一生完成了至少170個項目的設計和50個總體規劃設計,創造了無數被人稱道的標誌性建築。
主要作品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法國巴黎)
▼
貝聿銘在羅浮宮金字塔模型前
美秀美術館 (Miho Museum)
(日本滋賀縣甲賀市)
▼
局部鳥瞰圖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卡達 多哈)
▼
貝聿銘在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
(中國蘇州市)
▼
片石假山部分手繪圖
中國銀行總部大樓
(中國北京)
▼
香港中銀大廈
(中國香港)
▼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結構模型
貝聿銘在研究結構模型
貝聿銘生命中大部分時間在美國度過的,卻有一顆火熱的中國心,在《築夢天下》說:
「對我來說,中國印記從未完全消失。現在我在美國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不是很怪嗎?我給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內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貝老,一路走好。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