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正在調查神秘的南大西洋異常現象

2020-08-26 打工者日記

在過去的兩個世紀裡,地球磁場的強度已經減弱了近10%,這引起了科學家們的一些擔憂。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正在調查神秘的南大西洋異常現象,這是一個地球磁場的薄弱區域,其面積在不斷擴大。

平均來說,地球磁場在過去的兩個世紀裡減弱了近10%的強度,但是從非洲到南美還有一個很大的局部區域的磁場強度減弱。

這一區域被稱為南大西洋異常,在過去的50年裡,該區域的磁場強度迅速縮小,而該區域本身也在增長並向西移動。

在過去的五年裡,第二個強度最小的中心在非洲的西南部發展起來,研究人員認為這表明異常可能分裂成兩個獨立的細胞。

這一弱點可能會使地球面臨危險,因為地球磁場會排斥並捕獲危險的太陽輻射,但這一弱點意味著這些粒子會越來越接近地球表面。

如果沒有磁場的保護,這種輻射會直接傷害生命,還會摧毀船上和飛機上的電腦。

這已經給繞地球運行的衛星造成了技術困難。

這樣的弱點在過去也曾發生過。

在所謂的「拉尚」事件中,地球磁場強度的減弱非常嚴重,以至於地球受到了比平常更多的宇宙射線的轟擊。

這是今天可以在這一時期的冰芯中檢測到的東西,冰芯中的放射性元素比平常多得多。

Terry Sabaka和Wijia Kuang,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地球物理學家,正在使用歐洲航天局的群衛星進行觀測,以調查南大西洋的異常情況是如何變化的。

薩巴卡博士說:「儘管SAA行動緩慢,但它正在經歷一些形態上的變化,所以我們通過繼續執行任務來持續觀察它也很重要。」

「因為這能幫助我們建立模型和預測。」

這一異常現象是由磁場產生的地球內部的過程造成的,即在地表以下1800英裡(2900公裡)處富含鐵的熔融金屬攪拌的外核。

目前,為了避免衛星被高能質子擊中,這會導致衛星短路——如果一個關鍵部件被擊中,情況可能更糟——操作人員在衛星飛過該區域時關閉了衛星中不重要的部件。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衛星「電離層連接探測者」定期穿越該地區,因此研究小組不得不跟蹤異常的位置和強度。

儘管國際空間站受到了良好的保護(這是由於太空人生活在那裡),但空間站上的一些儀器非常敏感,它們會在穿過異常區域時受到影響。

根據布萊恩·布萊爾的說法,國際空間站上的全球生態系統動力學調查(GEDI)任務大約每個月都會在經過異常區域時重新設置電源板。

「這些事件對格迪沒有造成傷害,」布萊爾說。

「與雷射發射的數量相比,探測器的光點是罕見的——一百萬次發射中只有一次。重置線路事件會導致數小時的數據丟失,但這種情況大約每月才會發生一次。」

一種推測是磁場的減弱是地球正走向磁極反轉的跡象——即南北磁極反轉。

這種翻轉不會立即發生,而是會在地球上出現多個南北磁極的幾個世紀的過程中發生。

「這樣的事件在地球的歷史上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歐洲航天局說,並指出「這些逆轉發生的平均速度(大約每25萬年)早該發生了。」


相關焦點

  • NASA開始調查神秘的南大西洋異常現象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Sky News)當地時間8月18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NASA)的科學家們,正在調查一個位於南大西洋的神秘異像。在這個區域內,地球的磁場,正因某種未知的原因而明顯減弱。在過去的兩百多年裡,地球上各個區域的磁場平均同比減弱了10%,但在非洲到南美洲之間,有一個明顯的比其他地區弱的地磁區域。
  • 南大西洋現磁場異常,是地球磁場要翻轉嗎?專家稱或出現獨立磁場
    據《科技日報》8月19日的文章,美國宇航局發現南大西洋磁場異常區有緩慢西移的趨勢,並且已經分裂成兩個「裂片」,由於這一帶的磁場強度很低美國宇航局的專家們給出的答案是由猛烈的太陽風暴致使範艾倫輻射帶變形造成的。
  • NASA啟動緊急調查:南大西洋異常區域正急速擴張,非洲南部已陷落
    熟悉航天和地理的朋友都知道大西洋有一個巨大的磁異常區域,一直以來它就在那裡,太空飛行器路過都會受到影響!不過最近數十年來,南大西洋東部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極小值區域,而且每年正在以20千米的速度擴大,非洲南部已經有部分地區陷落!
  • 南大西洋異常的原因是什麼?科學家推測南北磁極將開始反轉
    磁場異常行為由於熔融物質的運動方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磁場方向和強度也會產生些許變化,但一般情況下磁場強度不會相差超過1%。可近200年的數據表示,北極區域的磁場強度已經損失了全球平均磁場強度的9%,並且北極磁場位置也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間,已經形成了磁強度降低的區域,這被稱為南大西洋異常。
  • 地球正在「腦震蕩」?南大西洋磁場表現異常,衛星過頂受影響!
    地磁逆轉現象發生的時間沒有規律,非常隨機。比如在白堊紀時期,地磁場曾經在數千萬年間保持一個方向。但是有的時期逆轉的又非常頻繁,最快的時候五萬年間發生了兩次逆轉。地磁逆轉確實是自然現象,但是磁極逆轉過程中,常常伴隨著磁場強度的減弱,地球近地空間5.8萬公裡高的磁層和電離層也會不斷削弱,而且完成一次地磁逆轉最快也要近百年。
  • 南大西洋異常怎麼辦?地球磁場的怪異行為 1100萬年前就早已存在
    南大西洋異常怎麼辦?在南大西洋異常區是地球磁場,保護地球從高劑量的太陽風和宇宙輻射的一個薄弱點。之所以存在這種異常,是因為地球內部的Van Allen輻射帶最靠近行星表面,從而導致高能粒子通量增加。反過來,這種異常也會對繞地球軌道運行的衛星和太空飛行器造成技術幹擾。
  • 南大西洋異常區早在800萬至1100萬年前就已存在
    ,南大西洋異常區早在800萬至1100萬年前就已存在,這表明這種現象是一種反覆出現的特徵,不太可能代表地球磁場即將發生逆轉。所謂南大西洋異常區是地球上一片地磁最弱的區域,覆蓋範圍涉及南美洲南部及南大西洋海域。由於該區的地磁較其它地區弱,阻擋太陽粒子的範艾倫輻射帶在該區域上空形成凹陷,這讓太陽粒子可以到達更接近地球的位置,導致穿越該區域上空的人造衛星受粒子影響而出現運作異常。哈勃太空望遠鏡也曾在穿越該區域上空時出現運作異常。因此,現在每當哈勃望遠鏡穿越該區時都會停止運行。
  • 歐洲宇航局發現地球磁場異常:全球平均強度下降9%
    畢竟地球如同人類的母親一樣,沒有地球那麼就沒有人類,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於地球上的任何變化科學家都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然而前不久歐洲宇航局就發現地球磁場出現了異常,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然而就在前不久,科學家通過研究後發現地球的北極位置似乎正在發生變化,甚至經過詳細的數據統計發現在過去的200年中,地球的平均磁場強度下降了9%。
  • 削弱地球磁場的神秘異常現象是一個反覆出現的特徵
    據外媒CNET報導,地球的磁場一直有點異常。 從非洲到南美洲的南大西洋上空的一個區域自1950年代以來經歷了強烈的減弱,在過去五年裡,異常現象似乎準備一分為二。 這引起了科學家的一些關注,因為磁場就像地球的保護傘,保護我們不受太空中帶電粒子的影響。
  • 南大西洋區域磁場異常變化:強度加劇減弱
    本文來源: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6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磁場中一個長期存在的強度弱值區正變得越來越奇怪,甚至可能會分裂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異常區域。南大西洋異常區(South Atlantic Anomaly)是地球磁場位於非洲和南美洲之間的一片區域,覆蓋範圍遍及南美洲南部及南大西洋海域。
  • 歐空局最新發布:南大西洋磁場異常,全球平均磁場強度下降了9%!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在從非洲延伸到南美地區,地球磁場正在逐漸減弱,這一奇怪的行為讓地球物理學家感到困惑,並正在造成繞地球軌道運行衛星的技術幹擾。科學家們正在使用來自歐空局的「星群」數據來提高我們對這個被稱為「南大西洋異常」區域的理解。
  • 歐空局最新發布:南大西洋磁場異常,全球平均磁場強度下降了9%!
    在從非洲延伸到南美地區,地球磁場正在逐漸減弱,這一奇怪的行為讓地球物理學家感到困惑,並正在造成繞地球軌道運行衛星的技術幹擾。科學家們正在使用來自歐空局的「星群」數據來提高我們對這個被稱為「南大西洋異常」區域的理解。地球磁場對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地球磁場是一種複雜而動態的力量,保護我們免受宇宙輻射和來自太陽帶電粒子的傷害。
  • 中科院南美實驗室研究揭示南大西洋異常區電離層特性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日從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設在該中心的中科院南美空間天氣實驗室/中巴空間天氣聯合實驗室(簡稱「中科院南美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南大西洋異常區電離層特性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首次利用中科院南美實驗室巴西聖瑪利亞臺站和中國子午工程武漢臺站數字測高儀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 中科院南美實驗室研究揭示南大西洋異常區電離層特性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日從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設在該中心的中科院南美空間天氣實驗室/中巴空間天氣聯合實驗室(簡稱「中科院南美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南大西洋異常區電離層特性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首次利用中科院南美實驗室巴西聖瑪利亞臺站和中國子午工程武漢臺站數字測高儀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研究揭示出南大西洋異常區電離層特性。
  • 「向陽紅01」船結束南大西洋科考
    原標題:「向陽紅01」船結束南大西洋科考  經過兩個航段、長達60多天的走航和作業取樣,「向陽紅01」船在南大西洋的科學調查日前結束,不僅獲取到豐富的海底巖石和生物樣品等,為後期科研積累了寶貴樣品和數據,也意味著此次科考大西洋航段的科考任務順利完成。
  • 中國海洋科考探秘南大西洋 探查"海底黑煙囪"
    目前,正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任務的「向陽紅01」船航行在南大西洋上。自10月8日於南非開普敦港起航後,它逐漸向任務作業區靠近。中國海洋科考為何探秘人類認知相對薄弱的南大西洋?這一海域有何特殊科研價值?記者採訪了船上專家。
  • 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在南大西洋獲得20餘噸樣品
    經統計,本航段科考隊員在南大西洋共獲得了20餘噸深海地質樣品。  據本航次大西洋航段首席科學家李傳順介紹,本航次科考隊員共完成多波束測線35條,完成海底攝像綜合拖曳調查測線46條,獲取高清海底照片超過6萬張,完成電視抓斗地質取樣作業62站、深海巖芯鑽機取樣3站,累計獲取深海地質樣品超過20噸,其中包括一個重約3噸的塊狀硫化物。這也是中國採集到的單體最大塊狀硫化物。
  • 南大西洋磁場表現異常!衛星過頂受影響,地磁逆轉發生先兆?
    在南美洲和南非之間,有一個神秘的磁場區域叫做南大西洋異常區,那裡的磁場比科學家預期的要弱得多。弱磁場和不穩定磁場被認為是地磁逆轉的先兆,因此一些人認為南大西洋異常區是下次地磁逆轉到來的先兆。》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南大西洋的磁場出現異常的原因,目前沒必要把南大西洋的異常當作地磁逆轉的先兆。
  • 地磁正在反轉?歐洲航天總局:南大西洋磁場在50年間衰退8.3%
    根據科學家的調查,地球磁場平均每25萬年反轉一次,而上次地磁反轉是在78萬年前,因此目前離地磁的下一次反轉可能不遠,科學家正緊密觀察地球磁場是否有異常的跡象。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真的在弱化。這是地磁的反轉前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