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讓貴州這個叫臘溪的小山村的人知道了非洲,也讓他們知道了非洲豬瘟的厲害。全寨二十一戶人家的豬死光了,還聽村幹們說全鄉都沒有了幾頭豬。這大半年沒見活豬,豬肉在市場上還能買到,據說多半是外國豬肉。那價格也是翻倍了。雖然生活少不了豬肉,但已經沒從前那樣想吃就買了。當買五斤,扣到買三斤也是有錢人家了。窮點的人家,一場就買一斤吧,或者一個月買一二斤。餓豬肉,這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第一次遇到。還好禽流感過去了,家裡餵的雞鴨長得不錯。沒豬肉吃,殺雞鴨吃唄。嘿嘿嘿,這不是冷笑話,是真的。
平日裡少吃點豬肉,也沒什麼。只是離過年只有一個月了,這年豬去哪裡找。聽村幹說,過年國家打開貯備庫,又大量進口,保證大家吃到足夠又便宜些的豬肉。只是有錢無錢殺豬過年這傳統怎麼體現?沒豬叫的庖湯還叫不叫庖湯?這不是熱豬肉做的臘肉還香不香,有不有年的味道?沒有豬肉做的血豆腐,沒有小腸做的香腸,沒有大腸做的灌腸粑,沒醃豬心醃豬肝,拿什麼上桌招待嘎公舅爺?沒臘豬頭含著豬尾在年飯前敬祖宗,祖親能開心領受嗎?沒香噴噴的黑毛豬臘肉切給子孫們手抓,老人們會不會遺憾?沒殺年豬,又哪來臘豬腿給老丈人拜年?總之,這年豬,不是豬肉,是一年的期盼,是遊子回歸的理由,是父母等待的情懷。
這非洲豬瘟,TM的,你遠在非洲,怎麼跑到我們中國來的?還跑到了我們這離縣城都有百公裡的山旮旯裡,你是風吹來的?雲帶來的?水打來的?還是美國人用衛星灑的?你無形無影的,害得我們一個鄉的豬都死光了,害得全中國的豬肉價上漲不算,還害得我們沒了年豬殺。那拍抖音的大姐去哪找料?那拍視頻的頭條號小哥,又不漲粉了。
打工的年青人早早回來了,四面八方的問哪裡有活豬,花盡和蓄也想買一頭,做夢都想把年過出年味。只是這偏僻山旮旯的豬都死光了,哪家幸運餵活一頭,再多錢也怕買不來了。嘿嘿,若有幸找到一頭,出個十萬八萬的,看他賣不賣。
唉,TM的非洲豬瘟!我們臘溪沒有了一頭年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