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6日 08:0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關巍
字號內容摘要:列斐伏爾通過對自然節奏、人類社會節奏和身體節奏的客觀存在及其相互關係的揭示,論證了節奏的普遍性及其作用方式。自然節奏和社會節奏互相交織,共同構成了人類特有的身體和生活節奏,這是人類社會節奏化的「一般原理」。雖然每個個體都能感知、同化節奏甚至反抗節奏控制,但是對節奏的分析必須依賴具有獨特技藝的節奏分析學家。列斐伏爾從對節奏普遍性的論證出發,通過對節奏與人類社會生活關係的論述,揭示資本主義制度節奏控制的方法,最終落腳於資本主義制度下日常生活的異化及其後果,提出以節奏革命恢復節奏平衡以反抗與克服異化的目標。但是,列斐伏爾以精神分析學家為參照,構建了節奏分析學家這一具有獨特技巧的節奏分析主體,削弱了節奏分析理論的革命性與反抗性色彩,表現了一定程度的理論倒退。
關鍵詞:節奏分析;異化;社會節奏;生活;制度;權力;節奏控制;群體;使精神易於控制;揭示
作者簡介:
「節奏規訓」必須能夠進行自我建構,即個體或者群體能夠將「節奏規訓」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以自覺服從;「節奏規訓」直接作用於身體,使身體處於馴順狀態;「節奏規訓」使精神易於控制。
晚期列斐伏爾對時間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了節奏分析理論並認為節奏分析理論是其整體理論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節奏分析理論的核心旨趣是將節奏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重新思考日常生活的異化問題。貫穿「節奏分析」理論的邏輯主線是「日常生活何以被異化、以何異化、如何克服異化」。
對節奏普遍性的說明是列斐伏爾節奏分析理論的起點。列斐伏爾通過對自然節奏、人類社會節奏和身體節奏的客觀存在及其相互關係的揭示,論證了節奏的普遍性及其作用方式。自然節奏和社會節奏互相交織,共同構成了人類特有的身體和生活節奏,這是人類社會節奏化的「一般原理」。自然節奏和社會節奏對人類社會生活和個體的影響是一個長期過程。通常而言,自然節奏和社會節奏是動態平衡的。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社會節奏的影響日益凸顯,甚至幹擾和破壞了自然節奏。因此,列斐伏爾指出,事實上存在著關於節奏使用乃至控制節奏的「鬥爭」。這種「鬥爭」的實質是社會節奏對自然節奏的幹擾、佔據和破壞。列斐伏爾認為,在身體上這種幹擾和破壞顯現得尤為明顯。
資本主義制度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是列斐伏爾節奏分析理論思考的核心問題。列斐伏爾認為,資本主義制度通過「節奏規訓」控制了日常生活。列斐伏爾的「節奏規訓」與福柯在《規訓與懲罰》一書中作為權力類型的「規訓」具有異曲同工之處。在福柯看來,資本主義社會是規訓社會,規訓「是一種權力類型,一種行使權力的軌道。它包括一系列手段、技術、程序、應用層次、目標。它是一種權力『物理學』或權力『解剖學』,一種技術學」。列斐伏爾認為,融入一個組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需要接受其所施加的「規訓」方式,沿著規定的軌道去學習,甚至一項職業技能的習得也是如此。和福柯一樣,列斐伏爾「節奏規訓」的作用對象主要是身體,但列斐伏爾所揭示的資本主義「節奏規訓」更為精細且易於操作——要實現「科學」的「節奏規訓」必須考慮多個方面和因素,如對象的差異、規訓知識、懲罰和獎勵措施等;「節奏規訓」必須能夠進行自我建構,即個體或者群體能夠將「節奏規訓」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以自覺服從;「節奏規訓」直接作用於身體,使身體處於馴順狀態;「節奏規訓」使精神易於控制。
列斐伏爾認為,「節奏規訓」是資本主義制度下一種特殊的異化方式。通過對資本主義制度節奏控制方法的揭示,列斐伏爾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進行節奏異化以控制日常生活的「特殊原理」。列斐伏爾認為,對節奏的控制產生了對立效應,甚至可能由於超過限度而發生「破裂」。這種「破裂」是極具破壞性的,在身體上可能表現為某種功能的損壞或者喪失,在精神上表現為失常或者病態,對社會而言它也可能帶來某種極端的衝突或者社會革命。雖然每個個體都能感知、同化節奏甚至反抗節奏控制,但是對節奏的分析必須依賴具有獨特技藝的節奏分析學家。節奏分析學家的工作是以自身身體為起點,調動綜合感官,以「窗口」為平臺,「傾聽」社會節奏,尤其是感知資本主義的節奏及其異化性,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診斷。
列斐伏爾從對節奏普遍性的論證出發,通過對節奏與人類社會生活關係的論述,揭示資本主義制度節奏控制的方法,最終落腳於資本主義制度下日常生活的異化及其後果,提出以節奏革命恢復節奏平衡以反抗與克服異化的目標。列斐伏爾的節奏分析理論,包含著克服異化,力求使人們重新回歸健康日常生活的思想意圖,回應了自身早期日常生活批判理論遺留的問題。但是,列斐伏爾以精神分析學家為參照,構建了節奏分析學家這一具有獨特技巧的節奏分析主體,削弱了節奏分析理論的革命性與反抗性色彩,表現了一定程度的理論倒退。
(作者單位: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