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網絡是構建具有可控物理和生化變量的三維生理微環境的器官晶片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受無所不在的生物系統,如葉脈和循環系統的啟發,香港理工大學Zhao Xin、西安交通大學賀健康等人設計了一種製造策略,以開發自由設計腔室集成的仿生血管系統,並將其作為腔室特定血管化器官的壁龕。
本文要點:
1)為概念驗證,製作了一個具有仿生多尺度血管系統的人-葉-晶片系統,該系統將自組裝的三維血管系統連接到腔室中,模擬了連接血管化器官的人體心血管系統的體內複雜結構。
2)此外,在系統的兩個半部分中分別構建了兩種不同類型的血管化器官,以驗證其在單晶片中進行器官特異性轉移研究的比較實驗的可行性。
3)通過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s)成功培養人肝癌G2細胞(HepG2s)和間充質幹細胞(MSCs),表明血管形成良好,通過灌注胰腺癌細胞模擬器官特異性轉移,結果表明MSCs對腫瘤的包埋效果明顯,而HepG2s則沒有這種良好的包埋效果。
鑑於其良好的培養效果、研究設計的靈活性和易於修改性,上述結果表明,在保留器官間串擾的同時,仿生人-葉-晶片在比較和轉移研究中具有巨大的潛力。
參考文獻:
Mao Mao, et al. Human‐on‐Leaf‐Chip: A Biomimetic Vascular System Integrated with Chamber‐Specific Organs. Small, 2020.
DOI: 10.1002/smll.202000546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000546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 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覺得好看就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