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一位語文老師的思考

2021-01-09 人民網

  漫畫
  徐鵬飛

  沒有對語文課改複雜性的充分認識,沒有對語文教育專業化的自覺追求,就不可能有語文教育改革的實質性推進

  

  近幾年,語文教材的編寫變動比較大,撤下一些舊的選文,換上一些新的篇章,在輿論關注、媒體跟進的情況下,竟演變成「金庸要取代魯迅」之類的偽命題。不是說不在語文這個圈子,就沒有評論的資格,而是因為關於語文的爭論,往往摻雜著太多情緒,或者囿於個人經驗。表面的喧囂無助於解決真問題,真問題的解決一定要緊緊依靠語文學科的專業化研究,專業化研究的缺失恰是癥結所在。

  以教材編寫為例,教材編寫不是簡單的選文章,其實質是語文課程的科學構建。如果教學目標不具體,教學功能未定,一篇課文「教什麼」,放在「哪兒教」,就存在無限的可能性。比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人教社1980版、1987版和1990版教材放在高中第一冊,1997版、2002版放在第六冊,2001版又放在第四冊,蘇教社的2008版放在第三冊,2011版又調整至第五冊。教材編制標準的模糊、籠統,甚至缺失,助長了教學的隨意性。這顯然與我們對語文教材的定位與功能預期不符。一套好的教材必須告訴一線教師,有哪些「規定篇目」,教哪些「語文知識」,學生要經歷哪些「語文實踐」,每一篇課文具體承擔什麼任務、有何教學功能,教學內容得是確定的、系統的、經過科學論證的。

  比教材更重要的是教師。語文教師的培養,目前仍然缺乏專業性、針對性和實用性。教師教得出彩,學生才能學有所得。語文教師拿到一篇課文,怎樣教才能「抓人」?我的體會是,他不能老是重複學生已經知道的,他得從學生的已知裡發現未知,他得能運用文藝學的原理,揭示課文的藝術奧秘,講透語文的魅力來。但是,這種至關重要的文本分析能力,大多數師範院校的中文專業卻不涉及,似乎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不必教授的。於是語文教學嚴重受制於教師個人經驗,可是,如果不能從專業教育中獲取專業技能,一個教師又有多少「個人經驗」可供發揮呢?

  這種專業化研究的缺失也體現在考試上。教育改革的最直接抓手是考試。怎樣考、考什麼,這些問題都要靠科學化的研究、設計、論證來支撐。比如高考題型改革,如果要儘可能準確地評測一個學生的語文能力,題型當然應以主觀題為主,甚至全用主觀題,越主觀,也就可能越客觀。但是,怎樣客觀公正地閱卷呢?哪裡來充足的閱卷時間?哪裡來那麼多合格的閱卷人?僅此一例就難上加難。語文考試涉及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許多細節,每一個細節都需要研究透、落實好,否則改革目標就難以落地。

  新課改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八次語文教學改革。作為新課改的綱領性文件,新課標廣泛引進了現代閱讀理論、寫作理論和教學理論,堪稱語文教育觀念的一次大解放,是語文教育界不斷探索、不斷深化認識的成果。可惜,依然有很多地方表述不夠具體。比如強調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但作為本輪改革的核心概念,「語文素養」的內涵是什麼,怎樣做才能切實提高語文素養,卻語焉不詳,缺乏可操作性。為什麼不能表述得儘可能清晰、具體呢?表述得清晰、具體,就意味著很多概念需要界定,很多關係需要釐清,很多規律需要揭示。這些理論上的硬骨頭,沒有持續的、專業化的研究,是很難啃得動的。

  期待以上問題快速解決、整體解決,目前來看是不現實的。從長期來看,除了要有一個建立在專業化研究之上的頂層設計,還需要在專業分工的基礎上通力協作。語文是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必須用專業的精神去做專業的研究,錙銖積累,乃得有成。其實,我們語文教育的專業研究規模並不小,個人經驗的總和也很龐大,關鍵是如何將這些零散的、個人化的經驗經過科學論證轉化為公共知識,用以解決語文教育頂層設計中的具體問題——這其實是一個系統化的「知識管理」問題。

  《 人民日報 》( 2014年09月12日 24 版)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力薦」:語文常考文學常識題,逢考必出,建議收藏一份
    人民日報「力薦」:語文常考文學常識題,逢考必出,建議收藏一份「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這句話充分體現了積累的重要性。眾所周知,語文一直是一門厚積薄發的課程,想要在考試中拿高分,那麼一定離不開對各種知識的積累。
  • 人民日報:中華五千年文學常識200題,逢考必有,老師一般都不教
    人民日報:中華五千年文學常識200題,逢考必有,老師一般都不教文學常識是語文必考的知識點,無論在小學還是在初中。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語文各題型知識難度都提升上來。文學常識題型越來越受到重視,分值也越來越大。所以語文想要拿到高分,那麼文學常識題一定要掌握好。
  • 嶽雲鵬想僱人輔導女兒學英語,但我認為他需要僱一個語文老師
    然而有不少的網友在下面留言:順便再找一個語文老師吧!嶽雲鵬的女兒需要英語輔導,但為什麼我認為他需要一個語文老師呢?第一,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學好漢字更重要。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剛學漢字的時候就急著教孩子學英語,幫孩子報各種英語培訓班,嚴重忽略對漢字的學習。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是一個載體,學好漢字,你才能體味更多優秀的文化。
  • 「網際網路+讀圖」模式下的語文教學思考
    那麼,針對語文教學,在「網際網路+」模式下,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又如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呢?我將就 「網際網路+」模式下的語文教學,談點個人的思考。心理學研究表明:形象記憶中的視覺形象記憶和聽覺形象記憶發展得較好,在形象記憶中起主導作用。相比語詞記憶來說,更形象、更直觀,記憶存留時間也相對較長。
  • 如何當好語文老師?
    如何當好一名語文老師?人民教育家、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於漪的經驗很值得借鑑。首先要好學,作為語文教師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其次要深思,一個不會思考的人是成不了優秀教師的,最後要力行,身體力行,才能獲得真知。
  • 只有老師先「靜下來」,學生才會「靜下來」
    今年9月升入高二以來,雲大附中星耀學校理1班和理2班訂閱了《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報》兩份報紙。語文教師熊芳把講課的權利交給學生——每天語文課用5分鐘的時間,由一位同學站到講臺上,用PPT播報、講解一篇報導,然後全組同學進行點評。「從家國大事到柴米油鹽,無一不在同學們的討論範圍內」。
  • 「惡搞」教科書插圖:語文老師怒了,美術老師笑了!
    那時候的同學估計少挨不了老師的批評。最憤怒的應該就是語文老師了,當然最開心的估計就是美術老師了。杜甫無疑是最受同學們喜愛的」惡搞「對象!看這張騎著摩託,抽著煙的杜甫,是不是毫無違和感?而這位同學更厲害了,估計自己也是一位運動健將!要不然不會這麼有生活儀式感!
  • 小學生寫不好作文,原因有3個,看語文老師如何來解決
    小學生寫不好作文,是整個小學語文階段的「頑症「,也是每個語文老師的教學重難點。如何讓學生們對寫作文有興趣,會寫作文,寫好作文,是每個小學階段的語文老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常常思考的問題。不管我們發明了多少作文公式、寫作套路、方法和思維導論,寫不好作文的現象是一直存在於小學的每個年級中。
  • 【英語老師寫46首中文詩送學生】江蘇蘇州立達中學的一位英語老師...
    【英語老師寫46首中文詩送學生】江蘇蘇州立達中學的一位英語老師,給全班46名學生每人手寫創作了一首詩,作為期末評語:「張弛有度愈奪目,樂把心扉紙上書,宜(怡)將勤勉付來路,方能撥雲見日出(送給張樂怡)。」「顏如芙蓉一笑開,秀面盈盈風雅態。」……網友:確定不是語文老師?
  • 一位語文教師解讀「語文是什麼」,讓人耳目一新
    文/楊金花語文是什麼?美的語言,讓我痴迷。這是我的語文。幾年前,作為大學生,算是接觸了一星半點文學。菁菁校園,依山傍水,真是一個世外桃源,真有點「世中遙望空雲山」的味道。一個冬日,臨近期末,我有好些功課要複習。
  • 《關於當前語文教學的一點思考》文/木若水(遼寧)
    《關於當前語文教學的一點思考》當前,我們的語文教學可謂處於彷徨階段。至於如何彷徨,我們先不來探究,還是先來看看下面這樣一種現象:我們都知道,目前的教學陷入一種比較尷尬的局面。這種局面之一,就是補課現象,可以說從小學到高中,無論哪裡都在補課。
  • 為何語文學科一直都是主科?又如何學好語文呢?
    一位參加高考閱卷的老師感慨說,當前的政治主觀題可以當閱讀理解題做了,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很佔優勢。 換句話說,閱讀不好的孩子不僅語文拿不了高分,政治、歷史,甚至需要讀懂題意的數學等理科科目成績也會受影響。
  • 暖陽下品語文 濃情中話策略——記「梅花杯」優質課競賽之小學語文...
    經開區小學語文教研組集中教研活動在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召開,此次活動也是該校「梅花杯」優質課競賽的語文專場,來自兄弟學校的幾十位語文老師齊聚課展中心,共享了一次全新的視聽盛宴。活動在九江市教科所萬春華所長激情洋溢而又語重心長的開場白中拉開帷幕。萬所長明確指出此次活動的目的就是統編教材策略單元與習作單元的教學探究,點出了統編教材如此編排的重要意義,對廣大的小語界教師更是寄予了厚望。
  • 上海復旦附中語文老師:讀古詩文本就是一件偷著樂的事
    學習語文的核心意義,我長期以來都這樣看:生命體驗與文化貫通相融相生,使學習者產生與天地融為一體的大關聯,既可理解自我與世界,亦可表達自我與世界。問:在當下的大環境下,語文或文學脫離高中之後在大部分學生心中的地位就自然而然得下降了,老師你有什麼想法來使得語文真正成為跳脫於壓力被動之外能夠伴隨學生一生的一項工具與愛好?
  • 語文教學過程中拓展延伸環節設置的一些思考
    在整個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具體按照導入、整體感知、深入研讀、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以及貫穿整個過程中的板書設計來完成,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與其相對應要解決教學目標的任務。在拓展延伸環節,是要求老師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文本傳達出來的情感進行「再加工」,拓展學生學習的視野和知識面,很好的利用所學來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 一個普通中學語文教師的網絡教學實踐與思考
    圖片來自網絡吸引學生聽課是語文科網絡授課的關鍵所在——一個普通中學語文教師的網絡教學實踐與思考文/吳鳳喜庚子年春節是一個特殊的春節,全國人民都因武漢的突發疫情而憂心忡忡,內心的牽掛與祈禱替代了這個傳統節日裡本該擁有的輕鬆和歡樂
  • 三位資深語文老師給出關鍵詞
    明天就要高考了,第一門就是語文,而作文自然是語文考試中最關鍵的部分。  這幾年浙江高考作文題有哪些趨勢?今年考生應該關注哪些熱點?考場作文應該如何審題?想在高考作文中拿高分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記者採訪了三位資深的語文老師,他們在教學一線打拼多年,對高考作文有很深研究,人文和思辨,是他們口中最常被提及的詞語。
  • 期末語文作文評分標準您知道嗎?
    【孩子作文每次至少扣7分,這些作文評分標準您知道嗎】近日一位北京的家長反饋:孩子語文作文,滿分40分,每次至少扣7分,從初一到初三,永遠在28~33之間,寫了三年,作文沒有變化?想寫出一類文,為什麼這樣難,老師究竟是怎樣評卷的?
  • 數學老師出的迷語,把語文老師氣瘋了!太有才了
    數學老師出的這幾個謎語,謎面都是數字和運算符號, 語文老師已經哭暈了,試試看,你能猜出幾個?
  • 家長是理工科專業,孩子的語文成績就差?老師:和家長沒關係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面對的家長們其實很多都非常優秀。他們重視孩子的教育,也關注家校關係的建設,懂得和老師進行溝通,也願意進行教育反思。作為高學歷家長,均來自理工科研究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