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讀圖」模式下的語文教學思考

2021-01-09 sweet小生活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網際網路+」,這也就意味著「網際網路+」被正式納入頂層設計,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於是,「網際網路+」時代也就如雨後春筍,健康成長,推動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網際網路+教育」也正在掀起一場新的教育變革,各種新的技術手段逐步投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全方位地為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而服務。

那麼,針對語文教學,在「網際網路+」模式下,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又如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呢?我將就 「網際網路+」模式下的語文教學,談點個人的思考。

心理學研究表明:形象記憶中的視覺形象記憶和聽覺形象記憶發展得較好,在形象記憶中起主導作用。相比語詞記憶來說,更形象、更直觀,記憶存留時間也相對較長。 為此,在語文課堂教學和課下輔導過程中,我儘量地使用形象、直觀的圖片,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梳理,通過讀圖模式,與學生一道進行學習。

一、讀圖,能讓學生快速地背誦古詩文

2017年初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可說掀起了一股詩詞學習的熱潮。每一場的最後一個環節,參賽選手都會通過看沙畫猜詩詞或者由康震老師作畫,然後參賽選手根據繪畫的內容進行搶答。這一環節,可說是吸引了不少人,多少詩詞愛好者,為之感慨,原來,中國詩詞的意境,在大師的筆下竟有這麼美,其意境引人入勝,令人回味無窮。可以說,這就是讀圖。這就是讀圖的魅力,這就是讀圖帶給人們更多的快樂。

我們的語文學習其實也是一樣,特別是古詩文的學習,如果通過讀圖的模式,會讓學生的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觀滄海》(曹操)一文時,我就從網上下載了三幅圖片,然後配上文字,將《觀滄海》整個詩文內容全部濃縮其中。課堂上,我引導學生,根據這三幅圖片,用學習現代文的方法來複述這個故事:

圖一:一位老人,向東行走,來到了一個叫碣石山的地方,想看一看那茫茫的大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只見海水波濤洶湧,海中的小島高高地聳立。(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圖一

圖二:山上的樹木非常茂盛,雜草叢生。(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忽然,一陣秋風吹來,令人頓感寒意,海水也變得更加洶湧。(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圖二

圖三:這壯麗的景象,日月星辰都顯得那麼渺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太美啦,我要用歌唱來記錄這美好的時光。(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圖三

這樣,學生結合圖片、文字,根據故事情節,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理解《觀滄海》這首古詩的的內容。一堂課下來,90%的學生都能背誦這首古詩,這就是讀圖帶給學生的快樂。

二、讀圖能讓學生接受更多的課外知識

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只有量變達到了,才會引起學生的質變(語文素養的提升)。現在,學生的手機運用已經是一個不可消除的現象,特別是在資訊時代的今天,如果我們一味地禁止讓學生使用手機,讓學生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這對學生的發展來說也是不可取的。與其不能制止,倒不如合理利用,只要引導得當,手機也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助推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其實,我是不反對學生使用手機的,我在每期的學生家長會上,也還專門提出,要讓學生在周六、周日時間,每天通過手機進行學習。當然,前提是我已經建立了班級扣扣群和微信群,這裡面也有家長代表進行監管。

每周六、日,我都會定時給學生推送兩篇名家散文,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我所推送的文章,並寫出讀後心得,周日晚自習時,我會在班上搜集學生寫的心得,從中挑選出一到兩篇寫得較好的在班上進行交流。剛開始,學生基本上都能認真去讀,可時間一長,部分學生就厭煩了,覺得內容太長,不願去讀,於是好多學生寫的內容就只限於一二段,對內容的整體掌握不夠透徹,領悟不夠深刻,也就達不到讀書的目的。於是,我又向學生推薦了一些關於閱讀的公眾號,如:「名家經典美文(mjmeiwen)」、「名家散文」(mjsanwen)、「讀者校園版」(duzhexyban)等公眾微信號,要求學生每周六、周日從我提供的公眾號中,去尋找一些適合自己口味的文章進行閱讀,然後寫出讀書心得。再進行交流。這樣的日子也沒有堅持多久,學生同樣產生了厭煩情緒。

後來,我就嘗試著給學生發送圖片文章,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每個周末,我都會先從一些有關閱讀的公眾號中,尋找一些適合學生口味的文章,然後通過手機截圖的方式,將圖片發送到學生群中,每次發送的圖片儘量不要超過三幅,然後在群裡發出通知,要求每位學生認真閱讀我所發的圖片,然後寫出讀後感,周日晚自習,全班進行交流。這樣一來,學生完成的效果較之前兩種方法都好,一直延續到現在。我私下問了幾位學生,問他們為什麼我以前發的文章,他們都沒有認真去完成?結果有一位學生這樣說道:「老師,你以前發的文章,全是文字,看起來好長好長,看到就煩。你現在發的文章,雖然內容上和以前差不多,但是一看,只有兩到三張圖片,感覺輕鬆多了,於是就一口氣讀完了。」原來,不是因為文章不好,而是我發送的內容形式上出現了問題。過多的文字,會讓學生產生一種逆反心理,畢竟,他們在學校見到的文字內容太多了,周末,也想輕鬆一下,圖片,數量上就讓他們覺得輕鬆一些。這就好像我們在扣扣上聊天一樣,有些人在群裡發的文字大段大段的,手機往下拉了好久,都還是那些文字,其實,這樣的內容,我們都覺得反感,更何況是學生呢?所以,讀圖,能帶給我們更多的知識,能讓我們的學習變得更加的輕鬆。

三、思維導圖能讓課堂環節變得更加嚴謹

傳統的板書,能清晰明了地反映出一堂課的主要教學內容,特別是對知識的歸納,學生一看就會明了。而現在,在語文課堂上,我更多地是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給學生,特別是在對教材內容進行複習的時候,我覺得,思維導圖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百度百科對思維導圖是這樣定義的: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這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

我以前的語文課,一般都從題目到作者,再到字詞,文本內容的理解,段落分析,主題提煉和寫作技巧等方面入手,結果整個課堂下來,看似層次清晰,實則是教師在表演,沒有真正起到引導的作用,沒有很好地發揮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如果能在課堂上輔以思維導圖,教師適時進行引導,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許,學生學習起來興致會更濃,課堂效率會更好。

我在教學七年級上冊《散步》一文時,就通過思維導圖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點:分歧。一家人為了出去散步,結果在選擇道路時出現了分歧。母親因身體不好,要走大路;兒子因為好奇,要走小路。結果,母親因疼愛孫子作出讓步,選擇了走小路,作者便將母親背著走,妻子也將兒子背著走,最後文章用一句「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深化文章主題。學習這一課,我給出了如下簡單的思維導圖(圖四):

圖四:《散步》思維導圖

圖四這個思維導圖,其實就將《散步》這一課的重要知識點全部概括進去了,只要學生能看著這張圖,就能把故事複述出來,從而感受到「尊老愛幼」這個主題,這篇文章的教學目標也算基本完成了。

這就是讀圖的魅力,教師通過思維導圖應用軟體,將課堂思維導圖做好,然後呈現在課堂上,學生就會更加形象、直觀地對文章內容進行梳理。一根根線條,猶如一條條神經,每一個節點,就如同大腦的一個神經元。圖和線條組合,更能激發學生大腦思維,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課堂,如能多融入一些信息技術手段,充分發揮「網際網路+教育」的作用,活躍我們的課堂,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大有禆益的,「網際網路+讀圖」模式下的語文教學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來源:《中國教育學會會員通訊》第4期 總第491期;作者:徐耀國 中國教育學會會員)

相關焦點

  • 語文教學,你悠著點——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語文教學走向的冷思考
    以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為代表的新一輪教學改革正向我們大踏步地走來,面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這三股強勁的西風,以傳承民族文化為使命的語文教學該如何應對呢?應該說,這是擺在當今每一個語文教師、語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回答的重大而現實的問題。
  • 一個普通中學語文教師的網絡教學實踐與思考
    於是,延期開學、網絡教學就在無奈中成為我們廣大師生必須面對的新課題。畢竟,生命大於一切!!然而,如何進行網絡教學,如何更有效地進行網絡教學,自然而然地成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我們學校從2月24日開始進行網絡教學。
  • 對部編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思考
    整體分析教材,把握教學內容的難度。教師要明白,在整體文言文教學中,教材應達到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深度。從三年級上學期開始,語文教材循序漸進地增加文言文的比重。語文教師不能只關注自己所任教的年級的教學內容,而要理清整套部編教材文言文教學內容安排的思路,深入淺出地進行教學,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我閱讀能力。比如,三年級上冊《司馬光》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的表達方式產生興趣。鑑於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短小的介紹古代名人生平事跡的文言故事。又如,對三年級下冊的《守株待兔》一文,學生很感興趣。
  • Instagram:國內讀圖爭奪剛剛開始
    你能夠根據興趣,開設各種留言板,如主題為美食、旅遊等,然後把你私藏照片或是網際網路搜羅而來的圖片「釘」上留言板,與他人分享。瀏覽其他網站時,看到好圖片也能按下「釘」,把這張照片「釘」上板。國內「讀圖」爭奪才開始「讀圖」網站和應用為何能紅?傳播學認為,圖片比文字更加具有吸引力。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與密密麻麻的文字符號相比,五光十色的圖像和影像更容易吸引視線。
  • 《關於當前語文教學的一點思考》文/木若水(遼寧)
    《關於當前語文教學的一點思考》當前,我們的語文教學可謂處於彷徨階段。至於如何彷徨,我們先不來探究,還是先來看看下面這樣一種現象:我們都知道,目前的教學陷入一種比較尷尬的局面。這種局面之一,就是補課現象,可以說從小學到高中,無論哪裡都在補課。
  • 語文教學過程中拓展延伸環節設置的一些思考
    在整個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具體按照導入、整體感知、深入研讀、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以及貫穿整個過程中的板書設計來完成,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與其相對應要解決教學目標的任務。在拓展延伸環節,是要求老師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文本傳達出來的情感進行「再加工」,拓展學生學習的視野和知識面,很好的利用所學來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 小說教學|淺談初中語文經典小說文本的教學設計
    語文工作室第13期淺談初中語文經典小說文本的教學設計——以《變色龍》教學設計構想為例夏書傑/文《變色龍》是一篇短篇小說。作者契訶夫是俄國19世界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二、閱讀層次上,可按照理解、鑑賞與評價三層次設計《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說:「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得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們不能只關注作者說了什麼,還要想想,小說寫得怎麼樣,從小說中讀出了什麼。
  • 關於網際網路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思考
    所以,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基於對當前網際網路環境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解,思考在網際網路環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網際網路是個無比巨大的資源庫,基於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夠從中獲取各種各樣的教學素材,並使得教學內容與方式能夠即時更新,保持豐富與生動,增強課堂吸引力,為教學內容的入腦入心提供最基礎的條件。  其次,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教育方法與途徑。網際網路的發展,信息傳播技術的進步,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行提供了技術支持,我們應積極進行教育技術的創新改革,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 通過美術鑑賞課,培養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提升讀圖能力
    為了順利達成這一目標,提升小學生的美術學科素養,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加強對當前視覺語境下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掌握科學觀察、理解和應用各類文化圖像的方法,在提高學生藝術鑑賞力的同時,也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科素養,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 歐陽中石先生的語文教學思考:從漢字讀懂中國文化
    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是走進中華文明的一扇門。隨著「大語文」教育的不斷發展,語文科目重要性的不斷,過去的「學好數理化」正在轉變為「得語文者得天下」許多家長認為,和其他學科不同,語文素養的培養只能通過長期的積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書寫、閱讀、體悟。
  • 淺談初中語文開放式閱讀教學
    譚恢雄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效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程度,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是直接關係到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開放式教學中老師在營造輕鬆自由的氛圍時,還要懂得激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想像力,打破學生的定式思維。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培養學生對於文學作品的賞析能力。而學生要想更加深入了解這些文章,就要下大力氣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開放式的閱讀要求學生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放開他們的手腳,打破傳統的思維習慣,甚至要進行逆向思維。
  • 語文學科知識備考:小學語文知識教學策略
    語文學科知識備考:小學語文知識教學策略 http://www.hteacher.net 2017-02-08 14:34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關於在初等教育階段滿足漢語拼音教學需要的上中下遊問題與思考
    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本文結合漢語拼音在初等教育階段的教學現象,從處在上遊的教師培養,中遊的一線教學,以及下遊學習者的學習結果,以問題為導向,進行了如下思考。01師資培養問題滿足初等教育階段的漢語拼音教學需要的上遊問題,主要是指師資培養教育的問題。師資培養涉及到中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範與非師範類課程建設與應用,專業教材編寫;教學模式設計、專業知識教學考核評價等系列問題。
  • 千陽縣教學研究室張勇傑:STEM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活動化學習準備建議
    STEM教育作為新興教育教學方式,其理念要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有效落實,教師勢必要先深刻領會其內涵意義,樹立新型人才觀和教育教學質量觀,即理念先行、準備充分。筆者就《基於STEM理念的小學語文活動化學習實踐探索》課題研究,結合目前教師對STEM教育認識談幾點建議。
  • 2019河北中考語文試卷:培育家國情懷厚植人文精神
    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的孫軍國老師。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供圖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6月21日,2019年河北省中考正式拉開序幕。今年河北中考語文試卷難度如何?命題有何特點?就此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的孫軍國老師。
  • ...的學習——長春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這次教研活動以探析「閱讀策略」的教與學為主,正確理解並落實統編版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與編寫意圖,完善和豐富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創造新的意義,發現新的可能,展示新的課堂。  2019年小學語文教研共同體協同研修團隊依託網絡平臺形,以「網際網路+教研」的方式,將線上、線下教研路徑相結合,建構市、區、校眾籌共享的協同教研體系,聚焦並著力研究解決教學難點、冰點、疑點、盲點,答疑解惑、糾偏扶正,幫助一線教師直面統編教材在實踐中出現的關鍵問題。此次活動旨在推動課堂轉型,實現兒童有過程的學習,讓學習在課堂上真正發生。
  • 「教育學研究」20個「2020年最新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題目範例」
    語文教育即我國的母語教育,語文教學一直是教育領域的重中之重,新課標實施以來,小學語文教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個"2020年最新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題目範例",為大家展現語文教育研究熱點。小學語文論文題目:1、淺論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2、探究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3、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分析4、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課堂閱讀能力的培養
  • 人民日報:一位語文老師的思考
    近幾年,語文教材的編寫變動比較大,撤下一些舊的選文,換上一些新的篇章,在輿論關注、媒體跟進的情況下,竟演變成「金庸要取代魯迅」之類的偽命題。不是說不在語文這個圈子,就沒有評論的資格,而是因為關於語文的爭論,往往摻雜著太多情緒,或者囿於個人經驗。表面的喧囂無助於解決真問題,真問題的解決一定要緊緊依靠語文學科的專業化研究,專業化研究的缺失恰是癥結所在。   以教材編寫為例,教材編寫不是簡單的選文章,其實質是語文課程的科學構建。如果教學目標不具體,教學功能未定,一篇課文「教什麼」,放在「哪兒教」,就存在無限的可能性。
  • 思維理性:語文教師專業成長關鍵
    1.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是語文教師的必修課。2.研究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3.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是語文教師成長的路徑。語文教學的實際不是由理想中的標準設定的,也不完全是有確定的選文確定的、而是由層級不同、品位不一、能力迥異的廣大語文教師的不同解讀決定的。因此,思維方式改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1.對語文課程的價值、本質作出深度思維、哲學思考。
  • 教師招聘: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複習試題答案(1)
    《語文課程標準》答:①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②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地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激發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寫想像中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