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製高溫油煤漿泵成功替代進口

2021-01-21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本報訊 (記者 陳繼軍 通訊員 張萍)8月30日,MJ200-110型高溫油煤漿泵在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通過新產品鑑定。鑑定委員會認定:該設備在結構、材料、密封、暖泵等技術方面均有突破和創新,總體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建議儘快投入批量生產,為煤化工、石油化工行業提供可靠的國產設備支持。

由上海市機械工程學會、華東理工大學、神華科學技術研究院、SEI等單位專家以及用戶代表組成的鑑定委員會認為,上海福斯特流體機械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MJ200-110型離心式高溫油煤漿泵,結構科學合理、密封效果良好、暖泵方式獨特。在神華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項目近4年的使用證明,該設備運行可靠、可維修性好、性價比高,可完全替代進口產品。

據上海福斯特公司總經理陳德泉介紹,煤直接液化、油煤共煉、渣油催化裂化等裝置所用的油煤漿、煤漿、渣油等介質,因具有高溫、高固體含量、高磨蝕、高黏度等特點,對輸送泵質量性能要求十分苛刻。目前,國內高壓煤漿泵、油煤漿泵以及高溫煤漿泵、渣油泵等核心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神華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示範裝置的主要泵設備,也全部從國外引進。其中,僅高溫油煤漿泵就一次引進了13臺。

為填補國產泵在上述領域的空白,上海福斯特公司開展了高溫油煤漿泵的研究開發。2009年9月,首臺MJ200-110高溫油煤漿泵在神華百萬噸煤制油示範裝置上替代進口泵投入使用。4年來,該泵年平穩運行時間超過8000小時,採購及檢維修費用僅為進口泵的1/2。2012年底,第二臺MJ200-110高溫油煤漿泵替代進口產品並平穩運行至今。

「多年的運行結果表明,MJ200-110高溫油煤漿泵完全滿足了神華煤制油裝置對油煤漿大流量輸送的要求。該泵運行穩定、使用壽命長、操作彈性大,且檢維修方便,運行費用低,性價比等指標優於進口產品。」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副總經理謝舜敏這樣評價。

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舒歌平則表示,MJ200-110高溫油煤漿泵成功替代進口泵,不僅標誌著我國高端泵設計加工技術取得了質的飛躍,也為重大設備國產化樹立了成功的典範。他向記者透露,為加速性能優異的國產泵推廣應用,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今年將新增6臺MJ200-110產品以替代進口泵。即將開工建設的第二、第三條神華煤直接液化生產線,也將大量採用國產泵,最終使MJ200-110高溫油煤漿泵用量增至28臺。

「下一步,我們將聯手相關科研院所,積極開發高壓油煤漿泵系列產品,打破國外產品在這一領域的壟斷,使煤化工、石油化工企業用上高性價比的國產設備,提升產業競爭力。」陳德泉向記者表示。

來源: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中海達自主北鬥射頻晶片在RTK設備上實現進口替代
    2.主要產品居於國產品牌的領先地位(1)高精度測量型GNSS產品--連續數年居於國產品牌第一梯隊在高精度測量型GNSS領域,公司已經連續數年居於國產品牌的第一梯隊,(2)專業級GIS數據採集器-- 國產品牌自主創新產品2007 年底,公司成功自主開發出專業級 GIS 數據採集器,並於 2008 年開始推向市場。
  • 玉柴成為履帶挖掘機替代進口動力的先行者
    玉柴成為履帶挖掘機替代進口動力的先行者2020-08-21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8月19日,玉柴重工與玉柴股份在玉林聯合發布了全新研製的YC215-9中型履帶挖掘機。該挖掘機搭載玉柴YCA05大功率非道路專用發動機,首批新品當天順利交付客戶。
  • 臨澤:自主研製動力傘首飛成功
    10月1日上午08時50分,在張掖丹霞通用航空機場,由位於臨澤縣的甘肅神龍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兩架神龍航空新型動力傘首飛取得圓滿成功據悉,輪式動力傘,作為一種新興航空體驗活動正悄然流行,由於它性能高,易於操作,被廣泛運用於飛行體驗,飛行培訓,大農場、大林場監護等多種低空作業,此次首飛圓滿成功將標誌著動力傘將正式投入低空遊覽項目,將進一步豐富張掖丹霞通航產業園區業態,成為通航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 上海光源自主研製成功首臺真空波蕩器
    BL15U1線站使用的真空波蕩器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自行設計和研製,是國內第一臺真空波蕩器。真空波蕩器是決定中能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能否產生可與高能光源相比的硬X射線的重大關鍵設備,其結構複雜、工藝難度高,是集高精度磁體技術、超高真空技術、精密機械傳動和控制技術等多項高技術於一體的光源設備。
  • 我國形成船舶燃油系統自主研製能力
    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重慶紅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船舶重慶紅江」)自主研製的LC520A型船用低速機高壓共軌燃油系統,在中船動力(集團)位於上海臨港的船用動力試驗中心成功進行了首次配機試驗。
  • 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成功高性能WR1800波導定向耦合器
    7月29日,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加速器部高頻系統對自主研製的國產WR1800波導(Rectangular Waveguide,長邊18英寸的矩形波導)定向耦合器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顯示研製取得成功。
  • 國產雷射器替代進口勢在必行
    摘要高端雷射器當前主要被外資企業所壟斷,中美貿易戰也使得中國企業在採購應用高端雷射器方面受阻,因此實現高端雷射器國產化並替代進口勢在必行。值得注意的是,高端雷射器當前主要被外資企業所壟斷,中美貿易戰也使得中國企業在採購應用高端雷射器方面受阻,因此實現高端雷射器國產化並替代進口勢在必行。
  • 光晶片研製成功,也未必能替代矽,成為市場主流
    許多人認為,將會在未來1-2年內,出現以光為代表的晶片產品,最終替代矽元素為主的晶片。 光晶片的發展已經有幾年了,到了2020年市場規模也不是太大。將光晶片應用到手機、筆記本、臺式機等處理器上,完全取代市場主流的矽基晶片,一直是該領域的發展方向。到目前為止,對光晶片的研究和應用,依然停留在較小的範圍之內,並沒有到取代矽晶片的地步。
  • 中天科技PVDF光伏背膜通過國家鑑定 有望大規模替代進口
    中國證券網訊 中天科技自主研發的《超耐候聚偏氟乙烯(PVDF)光伏背膜》項目日前通過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專家認定,該產品可實現進口大規模替代,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並建議進行大規模推廣使用。
  • 我國自主研製成功CAP1400核能發電機 填補國內空白
    9月15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單機容量1550MW的CAP1400半轉速汽輪發電機,成功通過廠內型式試驗,各項技術性能滿足合同和相關技術標準,綜合技術指標全面達到當前國際先進水平,標誌著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單機容量最大的CAP1400半轉速汽輪發電機研製成功,填補了我國超大容量核電半轉速汽輪發電機的自主設計空白,是繼「中國高鐵
  • 中國研製成功世界唯一的JF12超高音速激波風洞
    中國研製成功世界唯一的JF12超高音速激波風洞 此舉被認為是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重要措施,其使命是通過自主創新模式,探索發展重大先進科研裝備的途徑,以切實改變我國科研儀器大部分依賴進口和仿製的局面。  5月14日,中科院組織權威專家對JF12風洞進行驗收。
  • 聯瑞新材:自主創新進口替代 致力打造矽微粉龍頭
    自主研發創新 打破海外壟斷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聯瑞新材始終堅持自主研發,把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視為公司生存和發展的驅動力。以董事長李曉冬為首的核心團隊多年從事矽微粉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研發和生產管理經驗,同時注重搜集和整理市場信息,通過對市場的發展趨勢和市場熱點進行前瞻性研究,能夠及時掌握行業技術發展的最新動向,為公司持續保持競爭力提供保障。
  • 兵器裝備集團成功自主研製「低軟化點光學玻璃」
    近日,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自主研製的「低軟化點光學玻璃」通過成果鑑定,其產品光學性能、物化性能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該光學材料技術領域的空白,為提高我國新型光電信息產品水平和降低整機成本起到重要作用,同時為國內光電子基礎材料行業向高科技優化升級奠定了基礎。
  • 東方電氣自主研製成功CAP1400核能發電機 填補國內空白
    9月15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單機容量1550MW的CAP1400半轉速汽輪發電機,成功通過廠內型式試驗,各項技術性能滿足合同和相關技術標準,綜合技術指標全面達到當前國際先進水平,標誌著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單機容量最大的CAP1400半轉速汽輪發電機研製成功,填補了我國超大容量核電半轉速汽輪發電機的自主設計空白
  • 我國形成船舶燃油系統自主研製能力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重慶紅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船舶重慶紅江」)自主研製的LC520A型船用低速機高壓共軌燃油系統,在中船動力(集團)位於上海臨港的船用動力試驗中心成功進行了首次配機試驗。中國船舶重慶紅江是一家專業從事低速、中速和高速大功率柴油機燃油噴射系統和調速器研發及生產的企業,擁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該企業自主研製的柴油機燃料噴射系統、調速器、軸瓦及氣閥等產品廣泛應用於艦船、海洋裝備、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等領域,遠銷歐美、日韓、非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 半導體崛起的必由之路——國產替代進口
    而現在,美國加大對華為的限制措施,這將從源頭上遏制華為在半導體領域的自主研發生產。以華為自主研發的麒麟晶片為例,最新的麒麟990 5G的性能與行業競品相比毫不遜色。麒麟晶片與蘋果A系列晶片一樣,都是在ARM公版架構的基礎上再創新設計後交由晶片代工廠批量生產。
  • 民營衛星公司天儀研究院自主研製衛星發射成功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陸一夫)民營衛星公司天儀研究院宣布,10月29日8點43分,其自主研製的四顆衛星搭載長徵二號丙型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天儀研究院今年的第二次發射任務,也是繼成功研製和發射「瀟湘一號」、「陳家鏞一號」、「湘江新區號」和「全圖通一號」四顆小衛星後的第四次發射任務。
  • 超導磁體那麼牛 一家三板公司憑啥突破進口替代?
    近日,公司研發的1.5T磁共振超導磁體面世,成功實現該產品的國產進口替代,同時也讓公司再次受到市場矚目。而事實上,辰光醫療也曾是創業板IPO的一顆「遺珠」。  掘金磁共振「心臟」加速進口替代  2013年8月15日,終止了創業板IPO徵程4個月的辰光醫療迅速掛牌新三板,成為三板首隻「磁共振」概念股。
  • 【新華網】長春光機所研製成功4米量級碳化矽反射鏡坯
    > 小】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近日成功自主研製出直徑  經歷數百次實驗探索與工藝驗證,長春光機所的研究團隊用6年時間成功研製出4米口徑碳化矽鏡坯,可直接應用於可見光波段,並且整個製作流程使用的是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製備工藝及裝備,實現我國在關鍵科學技術上的「非對稱趕超」。  「假如將哈勃望遠鏡對準地球,勉強能夠看到餐桌上的碟子;但如果換成4米口徑的反射鏡,其解析度將提高3倍,完全可以數出餐盤內的麵包數量。」
  • 中核控制成功自主研製百萬千瓦級氮16輻射監測儀
    近日,首套國產百萬千瓦級氮16輻射監測儀在江蘇核電成功完成試運行工作。試用期歷時5個月,經歷了核電站自零功率至滿功率的全部階段,試運行期間未發生故障、報警、異常狀況,數據測量正常,運行穩定,各項性能指標滿足江蘇核電洩漏率輻射監測通道設備運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