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準確預測多晶溶質原子在晶界的偏析傾向

2021-01-12 孜然學術

晶界溶質原子的偏析對金屬合金的結構性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引發了從強化到脆化的各種效應。而且,儘管已知是各向異性的,在整個多維晶界空間中,對溶質分離傾向變化的認識是有限的,而這在多晶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多晶的大部分空間都位於這裡。

近日,來自美國麻省理工的Christopher A. Schuh等研究者,開發了一個機器學習框架,僅基於這些位點未修飾(預偏析)的局部原子環境,可以準確地預測多晶體中溶質原子在GB位點的偏析傾向(由偏析焓譜量化)。相關論文以題為「Learning grain boundary segregation energy spectra in polycrystals」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20083-6

在合金中,晶界處溶質原子的偏析(GBs)導致了包括強化、脆化、耐腐蝕和GB相變等在內的結構效應。因此,控制GB偏析是許多工程應用的必要工具,包括納米晶合金抗晶粒生長的熱力學穩定。而且,儘管大多數技術上相關的合金都是以多晶的形式使用的,但是對多晶中的GB偏析的理解非常有限,並且普遍缺乏與之相關的偏析信息資料庫。

在多晶體中,GB網絡具有各種各樣的點陣類型,根據它們獨特的局部原子環境,這些點陣類型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促進或抑制分離。溶質原子隔離到GB位置類型(i)的驅動力是由隔離焓來量化的,在固體中,其等於佔據GB位置的溶質原子之間的內能差,和塊狀(穀粒內)位點,;負值(即系統在隔離時能量降低)促進隔離,反之亦然。在多晶體的光譜將決定在一個合金平衡GB隔離的程度。然而,這些分離譜的計算是一個資源密集的任務。

例如,平均晶粒尺寸為10 nm的(50 nm)3 Al多晶體大約有100萬個GB位元,換算成100萬個原子計算,即在每個GB位元上分別替換一個溶質原子並允許其弛緩。這使得,在研究對於給定的合金時,考慮不同微觀結構的任務(即多個多晶樣品)的成本時,望而卻步。

在此,研究者提出了一個機器學習(ML)框架,該框架可以僅根據未修飾(預隔離)的原子環境,準確地預測GB位點中溶質原子的馳豫偏析能。研究者方法是分層的,並提供了兩個模型。首先是一個高保真度模型,經過訓練可以準確地捕捉大塊GB空間中偏析能量的變化,因此可以用於詳細研究合金系統,並即時評估不同微觀結構的偏析。第二種是一種加速模型,它使用降維法來重現高保真模型——精度損失最小——使用三個數量級的訓練數據點(僅100個站點)。研究者使用加速方法掃描了整個合金空間,在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原子間勢庫中存在的原子間勢——總共259種二元合金,建立了一個廣泛的資料庫,為所有鋁、鎂和過渡金屬基的二元合金提供了晶界分離光譜。這個資料庫允許研究者以最小的計算成本來識別感興趣的合金,可以為其訓練和使用高保真度模型。

圖1 用高保真ML模型研究鋁多晶體中Mg在GBs中的溶質偏析。

圖2 跨合金領域的高保真ML框架的驗證。

圖3 GB分離加速ML模型。

圖4 鎳基合金中的GB偏析光譜。

圖5 平衡偏析狀態的預測。

圖6 整個合金空間的預測偏析趨勢的可視化呈現。

綜上所述,研究者提出的ML框架,靈感來自於擬合ML基原子間勢的方法,旨在擬合多晶合金中GB偏析能的「偽原子間勢」。該框架的設計要求用戶輸入最少,因此是可自動化的。該資料庫在合金設計中的應用,預示著未來,它能推動光譜方法,在多晶材料中更廣泛地應用GB偏析。(文:水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晶界
    晶界偏析:在平衡條件下,溶質原子(離子)在晶界處濃度偏離平均濃度。(1) 偏析的自發趨勢:晶界結構缺陷比晶內多,溶質原子(離子)處於晶內的能量比處在晶界的能量高,通過偏析使系統能量降低。(2) 偏析驅動力是內能差:設一個原子位於晶內和晶界的內能分別為El和Eg,則偏析的驅動力為:
  • 教大家看懂材料晶界
    二、晶界平衡偏析1. 晶界偏析:在平衡條件下,溶質原子(離子)在晶界處濃度偏離平均濃度。(1).偏析的自發趨勢:晶界結構缺陷比晶內多,溶質原子(離子)處於晶內的能量比處在晶界的能量高,通過偏析使系統能量降低。(2).偏析驅動力是內能差:設一個原子位於晶內和晶界的內能分別為El和Eg,則偏析的驅動力為:
  • 【乾貨】晶界是個重要的考點,大家問題很多 19
    1. 晶界偏析:在平衡條件下,溶質原子(離子)在晶界處濃度偏離平均濃度。(1).偏析的自發趨勢:晶界結構缺陷比晶內多,溶質原子(離子)處於晶內的能量比處在晶界的能量高,通過偏析使系統能量降低。(2).偏析驅動力是內能差:設一個原子位於晶內和晶界的內能分別為El和Eg,則偏析的驅動力為:
  • 鑄造課堂:什麼叫正偏析,什麼叫反偏析,它們產生的原理是什麼?
    而偏析現象又分為顯微偏析,宏觀偏析和通道偏。顯微偏析是指發生在一個或幾個晶粒之內,包括枝晶偏析、晶間偏析、晶界偏析和胞狀偏析。宏觀偏析則是發生在鑄錠宏觀範圍內這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間。可為正常偏析、反常偏析、比重偏析三類。通道偏析是金屬液凝固時,濃度較大的液流引起的偏析。溶質和濃度梯度影響子液態的密度。
  • 《Nature Materials》雙管齊下,揭示晶界的電荷來源及變化!
    本文採用電子全息技術和原子探針層析成像技術,雙管齊下探討了晶界電荷的來源,間接證明了晶界傳輸的化學可調性,空間電荷效應部分甚至全部歸因於晶界雜質,對通過控制界面電位開發出理想離子導體材料具有指導意義。在許多離子導體中,電荷跨晶界和沿晶界傳輸佔主導地位。這種晶界可以作為高電導途徑,或作為高阻抗屏障。
  • 《Nature Materials》雙管齊下,揭示晶界的電荷來源及變化!
    導讀:空間電荷效應被認為是高純度電解質中高晶界阻抗的主要起因,然而現階段幾乎沒有離子導體晶界發生電擾動的直接證據。本文採用電子全息技術和原子探針層析成像技術,雙管齊下探討了晶界電荷的來源,間接證明了晶界傳輸的化學可調性,空間電荷效應部分甚至全部歸因於晶界雜質,對通過控制界面電位開發出理想離子導體材料具有指導意義。
  • Nature子刊:準確預測鈦合金駐留疲勞壽命!助力航空發動機
    疲勞是一個複雜的多尺度建模問題,其核心是位錯尺度上的局部塑性和微觀結構,具有重大的工程安全意義。冷駐留疲勞是鈦金屬中的一種現象,應力保持在中等溫度下,導致循環壽命大幅降低。近日,來自帝國理工學院的Yilun Xu & Fionn P. E.
  • Nature子刊:準確預測鈦合金駐留疲勞壽命!助力航空發動機
    疲勞是一個複雜的多尺度建模問題,其核心是位錯尺度上的局部塑性和微觀結構,具有重大的工程安全意義。冷駐留疲勞是鈦金屬中的一種現象,應力保持在中等溫度下,導致循環壽命大幅降低。Dunne等研究者,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和離散位錯塑性模型,成功準確地預測了代表噴射發動機旋轉試驗的「最壞情況」的微結構的壽命,該研究為航空發動機壽命的定量分析奠定基礎,對航空發動機的壽命、可靠性和性能改善有著重要意義。
  • 浙大《Nature》子刊新思路:晶界調控金屬納米結構循環變形行為!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869-3受塊體金屬材料疲勞性能的界面調控啟發以13.5° [1-10]小角晶界為例(圖1a),在循環載荷作用下,由位錯構成的小角晶界(圖1j)通過晶界位錯的保守滑移可實現多周次的往復遷移,其間納米雙晶體的幾何結構保持穩定(圖1a-i)。定量統計結果表明,晶界遷移-剪切位移曲線在循環加載各周次內幾乎一致,進一步證實了小角晶界主導的循環變形的穩定性(圖1k)。
  • 浙大《Nature》子刊新思路:晶界調控金屬納米結構循環變形行為!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869-3以13.5° [1-10]小角晶界為例(圖1a),在循環載荷作用下,由位錯構成的小角晶界(圖1j)通過晶界位錯的保守滑移可實現多周次的往復遷移,其間納米雙晶體的幾何結構保持穩定(圖1a-i)。定量統計結果表明,晶界遷移-剪切位移曲線在循環加載各周次內幾乎一致,進一步證實了小角晶界主導的循環變形的穩定性(圖1k)。
  • 《Acta Mater》晶界狀態轉變對晶粒長大行為的影響
    整個溶質的不均勻性會導致更強的異常晶粒生長行為。眾所周知,晶界是結構相同而取向不同晶粒之間的界面。在晶界面上,原子排列從一個取向過渡到另一個取向,故晶界處原子排列處於過渡狀態。大多數的固體金屬及其他合金均由數10億多晶粒組成的。它們會被晶界隔開,晶界會導致材料變脆容易產生破裂,但其中一些晶界可以很好地阻礙位錯運動進而增強材料性能。
  • 《Acta Mater》晶界狀態轉變對晶粒長大行為的影響!
    整個溶質的不均勻性會導致更強的異常晶粒生長行為。眾所周知,晶界是結構相同而取向不同晶粒之間的界面。在晶界面上,原子排列從一個取向過渡到另一個取向,故晶界處原子排列處於過渡狀態。大多數的固體金屬及其他合金均由數10億多晶粒組成的。它們會被晶界隔開,晶界會導致材料變脆容易產生破裂,但其中一些晶界可以很好地阻礙位錯運動進而增強材料性能。
  • 《Nature》子刊:成功開發可3D列印的抗缺陷、高性能高溫合金
    因此, 用於AM的候選材料傾向於是可焊接合金,它們不易受到液相中的開裂機制(如液化開裂或熱撕裂)或固相應力的影響,例如,應變時效裂紋和延性傾斜裂紋。 由於鎳基高溫合金在高溫下具有出色的力學性能,因此成為飛機發動機結構組件的首選材料。高γ?
  • 香港理工Acta Materialia:納米析出強化鋼的晶界不連續析出機制及...
    最近,香港理工大學焦增寶團隊以NiAl納米析出強化鋼為模型,探索了高強鋼的晶界不連續析出機制及調控機理,發現調控Cu元素的晶內配分和晶界偏析,可以消除晶界處尺寸粗大的不連續析出相,促進NiAl納米相的均勻析出,顯著提高材料的強韌性。
  • 香港理工Acta Materialia:納米析出強化鋼的晶界不連續析出機制及調控機理
    最近,香港理工大學焦增寶團隊以NiAl納米析出強化鋼為模型,探索了高強鋼的晶界不連續析出機制及調控機理,發現調控Cu元素的晶內配分和晶界偏析,可以消除晶界處尺寸粗大的不連續析出相,促進NiAl納米相的均勻析出,顯著提高材料的強韌性。
  • 《Nature》子刊:用於3D 列印的無缺陷的Co-Ni高溫合金
    現實中越來越多的柔性設計的需求使得3D列印技術的應用在醫療、汽車和航空航天的應用日益增多。然而,有限的可用於列印的合金體系以適應金屬列印時層層堆積時的複雜的熱狀態的材料體系限制了3D列印技術更為廣泛的應用。金屬的3D列印工藝,從本質上來說,實際上是一種不斷重複地焊接工藝過程,是雷射或電子束局部熔化和連接材料地過程。
  • Nature子刊:用於3D 列印的無缺陷的Co-Ni高溫合金
    現實中越來越多的柔性設計的需求使得3D列印技術的應用在醫療、汽車和航空航天的應用日益增多。然而,有限的可用於列印的合金體系以適應金屬列印時層層堆積時的複雜的熱狀態的材料體系限制了3D列印技術更為廣泛的應用。金屬的3D列印工藝,從本質上來說,實際上是一種不斷重複地焊接工藝過程,是雷射或電子束局部熔化和連接材料地過程。
  • 浙大《Acta Mater》原子尺度揭示缺陷交互作用晶界遷移
    金屬材料變形過程中常見的晶粒長大和動態再結晶過程通常由晶界遷移主導,而晶界在遷移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與晶粒內部的缺陷發生交互作用,改變晶界的可動性,進而顯著影響材料的變形行為和力學性能。儘管已有大量關於缺陷-晶界交互作用的理論預測和計算模擬(包括位錯塞積、吸收、穿過和反射),其原子尺度機制仍缺乏系統的實驗研究;另一方面,晶格缺陷-晶界交互作用對晶界遷移動力學的影響機理尚不明確。
  • 科學家發現晶界穩定性控制的硬化和軟化行為
    而當晶粒尺寸低於某臨界晶粒尺寸(通常為10-30納米)時,金屬的強度會偏離Hall-Petch關係,有些金屬的強度不再升高甚至下降,這種納米尺度下的軟化現象通常歸因於納米金屬中大量晶界的遷移。 最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盧柯研究組發現通過適當合金元素的晶界偏聚可以提高晶界穩定性,從而可以大幅度調控納米金屬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