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醫工所腫瘤診斷靶點鑑定研究取得進展

2021-01-09 中國生物技術網

腫瘤疾病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各種癌症臨床領域亟須解決的科學問題就是早期診斷生物標誌物和潛在治療靶點的鑑定。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腫瘤生物標誌物實驗室長期聚焦癌症診斷新靶點的鑑定與研究。近日,該研究團隊聚焦於DNA甲基化異常調控的lncRNAs在腫瘤中的分子功能及機制,發現DMDRMR是一個m6A調控的長鏈非編碼RNA,能夠作為m6A閱讀蛋白IGF2BP3穩定靶基因及促腫瘤的協同分子,為腎透明細胞癌臨床診療的新策略和新靶點提供理論基礎。DNA甲基化修飾是表觀遺傳的重要調控方式,其複雜而精準地調控基因表達,長鏈非編碼RNA在多個水平上也能調控基因的表達,二者均參與調節腫瘤多種生物學過程。目前,在腫瘤研究中,DNA甲基化異常調控編碼基因譜已被廣泛研究,並證實其驅動腫瘤的發生與發展。然而,DNA甲基化異常調控的lncRNAs表達譜及其在腫瘤的功能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因此,該研究首先基於TCGA(腫瘤基因組圖譜)資料庫中的12種類型腫瘤的Illumina人450K甲基化晶片數據,系統性構建了DNA甲基化異常調控的lncRNAs圖譜,並鑑定出一個在腫瘤中廣譜受DNA甲基化調控和高表達的lncRNA,命名為DMDRMR(DNA methylation-deregulated and RNA m6A reader-cooperating lncRNA),且其還受到c-Jun轉錄因子的轉錄。通過體外的細胞增殖與transwell實驗等實驗技術,發現DMDRMR能促進腎透明細胞癌細胞的增殖、轉移與侵襲。小鼠實驗發現,敲減DMDRMR能抑制皮下移植瘤的生長與腎透明細胞癌細胞的體內轉移。接著,結合RNA pull down、轉錄組測序及RNA結合蛋白免疫沉澱等實驗手段,發現DMDRMR與人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mRNA結合蛋白3(IGF2BP3) 結合,協助IGF2BP3閱讀m6A修飾的靶基因,包括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4以及三個細胞外基質組分分子,即FN1、COL6A1和LAMA5。進一步實驗證實DMDRMRR與IGF2BP3複合物閱讀m6A修飾的CDK4 5』UTR(非翻譯區),促進CDK4的穩定,從而加快腎透明細胞癌細胞從G1期至S期的轉化,進而加速細胞增殖,且能夠增強腎透明細胞癌細胞對CDK4/6抑制劑Palbociclib的抵抗。另一方面,DMDRMR還與IGF2BP3複合物結合於m6A修飾的FN1 第20個外顯子,上調其表達水平,促進腎透明細胞癌細胞的轉移與侵襲。該研究還通過卡方檢驗、Spearman相關性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等統計方法對多個不同來源的臨床隊列分析發現,腎透明細胞癌患者中,DMDRMR與IGF2BP3的表達水平呈顯著上調及正相關,並且二者的共同高表達具有較差的生存預後,表明了DMDRMR/IGF2BP3軸對腎透明細胞癌的臨床治療與診斷具有潛在指導作用。相關研究成果以DMDRMR-mediated regulation of m6A-modified CDK4 by m6A reader IGF2BP3 drives ccRCC progression為題發表在Cancer Research上。

圖1腫瘤共同差異甲基化lncRNAs在基因組上的分布圖

圖2 DMDRMR表達水平(A)與DNA甲基化水平(B)判別腎透明細胞癌腫瘤與癌旁正常組織的診斷效能;(C)基於DMDRMR與IGF2BP3的表達水平,Kaplan-Meier生存分析腫瘤患者的總生存率。

圖3 DMDRMR作用模式圖

來源: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相關焦點

  • 腫瘤診斷靶點鑑定研究取得進展
    腫瘤疾病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各種癌症臨床領域亟須解決的科學問題就是早期診斷生物標誌物和潛在治療靶點的鑑定。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腫瘤生物標誌物實驗室長期聚焦癌症診斷新靶點的鑑定與研究。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研究員高山入選國家傑青名單
    近日,蘇州高新區的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研究員高山成功入選《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成為蘇州市入選此次名單中僅有的兩名人員之一。在未來為期5年的項目資助過程中,高山課題組將聚焦腫瘤驅動突變,並從中找到具有早期診斷價值的生物標誌物和治療靶點,驗證其臨床意義等,為抗癌藥物的研發提供最前端的研究依據。
  • 為腫瘤診斷和治療提供中國方案—新聞—科學網
    早期診斷生物標誌物和潛在的治療靶點的鑑定是癌症臨床領域亟需解決的科學問題。
  • 【科技日報】脂肪細胞膜蛋白:治療前列腺癌新靶點
    近日,位於蘇州高新區的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傳來消息,該所腫瘤標誌物中心高山實驗室在國際權威期刊《癌症研究》發表研究論文,首次揭示了脂肪細胞相關膜蛋白(APMAP)可作為前列腺癌診斷和治療的標誌物,並闡述了其背後的分子機制。該研究發現為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靶點,針對該靶點研發出的新藥物,有望進一步降低前列腺癌症的發展以及侵襲轉移。
  • 中科院最新科研進展、科技動態 2020.12.11 星期五
    科研進展1、西北研究院凍土中未凍水成因研究獲進展 2、上海天文臺等發布最新HI 21cm吸收觀測結果 3、蘇州醫工所在腫瘤診斷靶點鑑定研究中取得進展 >6、營養與健康所等在鞘脂生物標記物與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研究中獲進展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醫工製造」的「工匠精神」—新聞—科學網
    圍繞我國生物醫學戰略發展目標、面向國際生物醫學工程科技前沿,中科院在蘇州布局了蘇州醫工所。籌建之初,蘇州醫工所就確立了目標:要破解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弱、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 「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首先得愛國忠誠,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得忠誠。我們搞科技的,要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 威高集團:市委書記張海波帶隊參觀中科院蘇州醫工所
    11月6日,威海市委書記張海波,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劉偉等拜訪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實地考察威高(蘇州)研究院項目進展以及建設情況。 在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張海波實地參觀了醫工所展廳和工程化平臺,並就推進醫療診斷器械項目以及與威高集團的合作等進行交流。
  • 2020中國科學院蘇州醫工所細胞工程研究中心招聘公告
    2020中國科學院蘇州醫工所細胞工程研究中心招聘公告(江蘇)已公布,報名方式:郵箱報名。報名時間:常年有效。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中國科學院蘇州醫工所細胞工程研究中心招聘公告(江蘇)   一、細胞工程研究中心簡介   細胞工程研究中心建築面積約2300平方米,包括細胞治療技術研發部、高潔淨級細胞生產部、臨床級細胞儲存部、質量控制部和基因工程部等五個部門
  • 分子影像為腫瘤診斷與治療提供新技術—新聞—科學網
    ,以及應用於肝癌的分子標誌物生物學機制研究兩大領域,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科研成果。相關研究進展分別發表於醫學研究領域和生物材料領域的頂級期刊,成為實驗室與臨床醫院醫工交叉合作取得突破的典型範例。 實驗室主任田捷介紹道:「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消化道腫瘤,其手術切除率低,治療方案(化療、放療等)療效都欠佳,因此臨床上需要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案。光熱療法(PTT)作為新興治療方式,已經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
  • 蘇州醫工所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高端光學顯微鏡有了「中國造」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訊 26日,蘇州高新區傳來消息:「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專家組驗收!  這是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它標誌著我國在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方面擁有了自主創新能力。
  • 科學網— 為腫瘤診斷和治療提供中國方案
    為腫瘤診斷和治療提供中國方案   顧殷敏觀察試驗數據。 ■本報記者 沈春蕾 早期診斷生物標誌物和潛在的治療靶點的鑑定是癌症臨床領域亟須解決的科學問題。 論文第一作者、高山團隊的博士生顧殷敏告訴《中國科學報》:「我們當前的研究可為腎透明細胞癌臨床診療的新策略和新靶點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也希望後續的研究可以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為腫瘤診斷和治療提供中國核心技術方案。」
  • 【中國科學報】爭分奪秒 研發「測毒利器」——記中科院蘇州醫工所...
    蘇州醫工所供圖  「現在全國有許多生病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和小朋友急切等著爸爸儘快做出產品,幫助他們準確檢測疾病,接受治療,等爸爸的產品出來給大家用上了,一定給你補過生日。」  2月11日是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研究員汪大明兒子的生日。當天夜裡11點,正在加班的他接到了兒子的電話,心裡充滿了愧疚,卻又無怨無悔。
  • 蘇州醫工所舉辦建所十周年紀念活動暨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討會
    他說,十年前,為了填補國內醫療器械裝置研究等生物醫學工程產業領域的空白,中科院、江蘇省、蘇州市三方共建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蘇州醫工所沐浴在「創新2020」的春風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成為院地共建研究所的典範,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楊桂山代表中科院南京分院對各位關心、支持蘇州醫工所創新發展的各級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 4-1BB激活型抗體藥物作用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4-1BB(CD137)是T細胞表面一種重要的激活型免疫檢查點分子,屬於腫瘤壞死因子受體家族分子(TNFR),含有4-1BB信號的嵌合抗原工程化T細胞(CAR-T)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靶點細胞治療的研究和臨床應用當中。
  • 蘇州醫工所與Science合作創辦期刊Biomedical Engineering Advances
    蘇州醫工所與Science合作創辦期刊Biomedical Engineering Advances 2018-09-10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 蘇州醫工所舉辦中科院「求真科學營」暑期活動
    蘇州醫工所舉辦中科院「求真科學營」暑期活動 2016-07-11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中原新起航 河南省疾控中心與上海斯維生物、中科院蘇州醫工所...
    乘著河南省深度對接長三角的東風,省疾控中心於11月17日,在豫滬合作交流會暨籤約儀式上與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斯維生物)共同籤署《mRNA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臨床科學研究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於11月19日,在與江蘇省知名企業家見面會上,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蘇州醫工所成立「腦科學儀器創新研究中心」
    蘇州醫工所成立「腦科學儀器創新研究中心」 2015-04-23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目前國內用於觀測腦神經信號的光學成像儀器、電子測量裝置和生化分析儀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嚴重欠缺自主研發力量,導致腦科學探索發現過程多以跟蹤前沿研究為主。蘇州醫工所瞄準國家這一重大戰略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布局,從基本元器件和生化檢驗試劑起步,向器件組裝、系統集成、生物應用各層面穩步積累。
  • 大院大所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動物實驗中心正式開放
    動物實驗中心是蘇州醫工所踐行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創新「雙輪驅動」發展模式的重要舉措之一。它的建設及投入使用對於蘇州醫工所做好科研、完善成果轉化的產業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將為蘇州醫工所及周邊企事業單位在生物醫學基礎研究、生物醫學儀器、試劑和生物材料研發等領域的研發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支持。經過嚴密的調研、規劃、論證、設計、招投標、建設、調試,耗時大約兩年時間,蘇州醫工所動物實驗中心主體建設完工並順利驗收。
  • 探訪中科院蘇州醫工所:讓國民體檢用上「中國儀器」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科研人員在介紹他們研製的流式細胞儀。該儀器被稱為細胞「CT」,目前中國基本依賴國外進口。據悉,這臺儀器正在進行工程化開發的最後階段,預計11月取得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這裡是中科院唯一以生物醫學儀器、試劑和生物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的國立研究機構。」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說,該所主要圍繞醫用光學技術、醫學檢驗技術、康復工程技術等研究方向開展科學研究,辦所定位在成果轉化,即「建立醫療儀器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平臺」。唐玉國說,中國科學院原院長、兩院院士路甬祥曾在體檢時看到儀器都是進口產品,呼籲要加快布局「生物醫學工程」。